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727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docx

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359篇

2019年国家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的学制为蓝本的。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我国旧学制的相关内容。

“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是(  )。

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

B、自我中心性

C、思维的片面性

D、守恒概念形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早期的符号功能;二是自我中心性;三是思维的片面性;四是思维的不可逆性;五是泛灵论。

3.(2015山东烟台·单选)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这属于()。

A、直接的道德教育

B、间接的道德教育

C、私德教育

D、公德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途径。

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属于间接的德育途径,思想品德课是直接的德育途径。

故正确答案为B。

4.(2014山东省属·单选)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影响章山的情绪是()。

A、激情

B、应激

C、热情

D、心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心境的特点。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题干中章山同学“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符合心境微弱、持久的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D。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指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由于读者的经验不同所以理解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C。

6.(2014山东菏泽·单选)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积极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各成分的地位。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它与道德认知一起,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故正确答案为C。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观是()

A、主体性评价观

B、专业性评价观

C、发展性评价观

D、生成性评价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

B、应激

C、理智感

D、心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道德感的含义。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题干中反映的是道德感中的责任感。

故正确答案为A。

9.(2013山东济宁·单选)考试时,当一个学生想偷看夹带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放弃作弊,做一个诚实的人。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现实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弗洛伊德人格“三三我”理论。

题干中,学生决定做一个诚实的人,遵循了道德原则,即超我。

故正确答案为C。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体现。

因此本题选B。

11.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关爱学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具体体现为: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因此本题选C。

12.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根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A、教师申诉

B、刑事诉讼

C、申请仲裁

D、民事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故本题选A。

13.每次到了考场上,小刘就会极度紧张、心跳加速、过度出汗,同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

A、考试强迫

B、考试焦虑

C、考试抑郁

D、学习困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考试焦虑的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题干中小刘的表现符合此特征,故正确答案为B。

14.小美是一名师范生,毕业后在教育辅导机构任教2年,后主动去西藏参加支教3年,回乡后考上当地在编教师任教2年,小美的工龄为()。

A、2年

B、3年

C、7年

D、5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题干中小美支教时间为3年,入编上岗时间为2年,其工龄为5年,在教育辅导机构任教2年不属于工龄时间。

D项正确。

A、B、C三项:

均为混淆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

15.()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A、问题性

B、独特性

C、主动性

D、独立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6.“急中生智”属于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可使人集中全身精力应付危急局面。

故选c项。

17.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

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

这是指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18.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却有意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方法的表现?

()

A、升华

B、文饰

C、反向

D、转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自我防御的功能。

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

题干中个体自卑却表现出相反的行为即自大符合这一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C。

19.(2014江苏连云港·单选)下列属于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B、社会、知识、儿童

C、课程、学校、学生

D、兴趣、需要、爱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制约课程的因素。

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故正确答案为B。

20.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

A、独立性

B、主动性

C、独特性

D、体验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

21.(2014河北沧州运河区·单选)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小学阶段课程主要以()。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课程的结构。

新课程改革提出小学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是以分科课程为主。

故正确答案为A。

22.在新课程中,下列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表现在: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3.1934年颁布的()中规定,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名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

“主任教员”即我们现在通称的班主任。

A、《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B、《小学暂行规程》

C、《中学暂行规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班主任的发展历程。

1934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规定:

“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班学生在四十名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

”故正确答案为D。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的规定,也可以通过理解义务教育的实施性质理解本题。

该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C项正确。

A项:

跨越发展是不能用来描述义务教育的性质的,因为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趋势是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25.弗洛伊德是()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精神分析

D、人本主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潜意识和性欲论。

故正确答案为C。

26.(2013湖北武汉·单选)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迁移的影响因素。

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7.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

这是因为()。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泛化和分化的区分。

泛化指的是对于相似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题干中有人面对乘坐巴士和乘船、乘飞机这三种相似刺激,做出了相同反应,因此属于泛化。

故正确答案为B。

28.(2015广西·单选)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抗日老战士的活动,这些活动体现的德育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教学

B、课外与校外活动

C、其他学科教育

D、情境陶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途径。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属于校外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B。

29.(2015江西九江·单选)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

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个人成就感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例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C。

30.(2016广东广州·单选)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在学习中主要作用的理论有()。

A、联结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的观点。

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

31.下列关于教育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划分的

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为显性功能的

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功能。

教育的隐性功能一旦被有计划地开发,是可以转化为显性功能的,所以B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32.(2013山东济宁.单选)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是()。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程序教学

D、掌握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掌握学习的定义。

掌握学习的基本理念:

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在学生发生困难的时刻、在困难内容上给予帮助,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故正确答案为D。

33.个性心理特征中有核心意义的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个性的核心。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

性格可以标志事物的特性,也可以标志人的特性。

人的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C。

34.(2014山东淄博·单选)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

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福勒和布朗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题干中该教师把精力都放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因此,该教师处在关注情境的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B。

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终身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进行的重要活动,这就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故正确答案为C。

36.(2017湖南长沙·单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过程是()。

A、学生

B、教师

C、学习

D、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过程当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C。

37.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要求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8.学生在课外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属于(  )。

A、科技活动

B、文体活动

C、学科活动

D、社会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

结合题干,D项正确。

39.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率的作用。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故正确答案为A。

40.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是()。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具有二重性的

D、无效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对人的活动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是双重的。

故正确答案为C。

二、多选题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是()。

A、管理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领导者角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师的职业角色多种多样,包括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领导者、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故正确答案为ABCD。

2.(2015山东省属·多选)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求知需要

B、尊重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类。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

“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A、C两项属于成长性需要。

故正确答案为BD。

3.教育的文化功能有(  )。

A、传递文化

B、传播文化

C、选择文化

D、创造和更新文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略。

4.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包括()。

A、温度和光照

B、座位排列

C、师生关系

D、校风

E、社会文化背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于教育心理学五要素的理解。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以及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

社会环境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因此,A、B两项属于物质环境,C、D、E三项属于社会环境。

故正确答案为CDE。

5.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知道怎样将长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

B、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C、知道毕达哥拉斯定理

D、知道怎样解剖一个动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程序性知识的内涵。

程序性知识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而陈述性知识解决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的知识。

就题干可知,A、D两项为程序性知识,B、C两项为陈述性知识。

故正确答案为AD。

6.(2013山东淄博·多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A、操作性行为

B、条件刺激

C、获得与消退

D、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故正确答案为CD。

7.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

8.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A、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

B、教学方法的选用

C、教学媒体的选择

D、教学环境的设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故正确答案为ABCD。

9.教育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的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故正确答案为ABCD。

10.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在于()。

A、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B、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C、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D、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但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ABC。

11.(2015湖北武汉·多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A、目标评价模式

B、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CSE评价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