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655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docx

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

2019年中考化学必备基础知识

必备1 化学方程式归类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也

是化学中考的一根主线。

现将初中化学课本上常见的化学方程式按反应类型归纳如下:

一、化合反应

1.单质与氧气反应

2Mg+O2

2MgO

4Al+3O2===2Al2O3

★3Fe+2O2

Fe3O4

S+O2

SO2

★4P+5O2

2P2O5

2H2+O2

2H2O

★C+O2

CO2

2Cu+O2

2CuO

★2C+O2

2CO(O2不充足)

2.有毒气体CO的燃烧(尾气处理)

2CO+O2

2CO2

3.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4.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CaO+H2O===Ca(OH)2

5.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

CO2+C

2CO

二、分解反应

★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

2H2O+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3.用氯酸钾制氧气

2KClO3

2KCl+3O2↑

★4.水的通电分解

2H2O

2H2↑+O2↑

5.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H2O+CO2↑

6.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CO2↑

三、置换反应

1.气体与固体间的置换

反应

CuO+H2

Cu+H2O

2.固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

2CuO+C

2Cu+CO2↑

2Fe2O3+3C

4Fe+3CO2↑

3.液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Al+3CuSO4===3Cu+Al2(SO4)3

Al+3AgNO3===3Ag+Al(NO3)3

★Fe+CuSO4===Cu+FeSO4

Fe+2AgNO3===2Ag+Fe(NO3)2

Zn+CuSO4===Cu+ZnSO4

Cu+2AgNO3===2Ag+Cu(NO3)2

四、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2FeCl3+3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2HCl+CuO===CuCl2+H2O

H2SO4+CuO===CuSO4+H2O

2.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3HCl+Al(OH)3===AlCl3+3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Mg(OH)2===MgCl2+2H2O

3.盐+酸―→新盐+新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4.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Na2SO4+Cu(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5.盐+盐―→新盐+新盐

CaCl2+Na2CO3===CaCO3↓+2NaCl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Na2SO4===BaSO4↓+2NaCl

五、其他反应

1.碱

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1)检验CO2气体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

(2)吸收或除去CO2的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3)尾气中除去SO2的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2.两种有机物的燃烧

★CH4+2O2

CO2+2H2O

★C2H5OH+3O2

2CO2+3H2O

3.用CO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Fe2O3+3CO

2Fe+3CO2

CuO+CO

Cu+CO2

4.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反应

C6H12O6+6O2

6CO2+6H2O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6H2O

C6H12O6+6O2

【注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以生成葡萄糖,再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必备2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K、Na、*Cl、H、Ag,

二价*O、Ca、Ba、Mg、Zn,

三Al、四Si、五价P,

二、三Fe,

二、四C,

*三、五N,

*二、四、六S都齐全,

Cu、Hg二价最常见。

注:

上述带*号的为负价。

二、原子

团的化合价

-1价

OH-

(氢氧根)

NO3-

(硝酸根)

ClO3-

(氯酸根)

O4-

(高锰酸根)

-2价

O42-

(硫酸根)

O32-

(亚硫酸根)

O42-

(锰酸根)

CO32-

(碳酸根)

+1价

NH4+

铵根)

必备3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或晶体)颜色

化学式

颜色

Mg、Fe、Zn、Ag

银白色

P(白)、P2O5、CaO、MgO、KClO3、NaCl

白色

C、CuO、MnO2、Fe3O4、F

e(粉末)

黑色

Cu、P(红)、Fe2O3

红色

KMnO4

暗紫色

Cu2(OH)2CO3

绿色

CuSO4·5H2O

蓝色

S

淡黄色

2.溶液中离子的颜色

含Cu2+的盐溶液

蓝色

含Fe3+的盐溶液

棕黄色

含Fe2+的盐溶液

浅绿色

 

3.沉淀颜色

化学式

颜色

是否溶于酸

CaCO3、BaCO3等

白色

AgCl、BaSO4

白色

不溶

Mg(OH)2等

白色

Cu(OH)2

蓝色

Fe(OH)3

红褐色

二、火焰的颜色

H2、S在空气中燃烧

淡蓝色

CO、CH4在空气中燃烧

蓝色

S在氧气中燃烧

蓝紫色

三、离子的共存

离子能否共存取决于两种离子相遇后能否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如能生成上述物质则离子不能共存。

常见的有:

1.H+和OH-反应会生成H2O;

2.H+和CO32-或H+和HCO3-反应会生成H2CO3,分解后生成H2O和CO2气体;

3.NH4+和OH-反应会生成NH3和H2O;

4.Ca2+与CO32-反应会生成CaCO3沉淀,Cu2+与OH-反应会生成Cu(OH)2沉淀等。

四、特定的化学反应

1.反

应类型

(1)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

H2O2、KClO3、KMnO4、H2O、CaCO3、NaHCO3等。

①化合物―→单质+单质 如:

水的通电分解;

②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如: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③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如:

CaCO3高温分解。

(2)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①还原性单质(如C、H2)+金属氧化物

如:

3C+2Fe2O3

4Fe+3CO2↑

②金属+酸

如:

Fe+2HCl===FeCl2+H2↑

③金属+盐溶液

如:

Fe+CuSO4===FeSO4+Cu

2.反应条件

(1)“点燃” 一般有O2参加的反应;

(2)“通电” 如:

电解水;

(3)“高温” 如:

碳还原氧化铁;

(4)“加热” 如: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五、以反应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CO或H2,固体是C;

3.①能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②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③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④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O2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P;

7.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的物质是Mg;

8.在O2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蓝紫色火焰的物质

是S;

9.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

气体,且有淡蓝色火焰的物质是S;

1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11.白色沉淀溶于酸而且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CaCO3和BaCO3等不溶的碳酸盐;

12.有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六、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1.水三角:

2.碳三角:

3.铜三角:

4.钙三角:

5.碳、金属、钙三角关系:

七、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3.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C;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a。

八、物质之最

1.密度最小的气体:

H2;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H2;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5.单质硬度最大的物质:

金刚石;

6.熔点最高的金属:

W;

7.熔点最低的金属:

Hg;

8.导电性最强的金属:

Ag;

9.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

Fe;

10.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11.最常用的溶剂:

H2O;

12.最清洁的燃料:

H2。

九、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

1.CO与CO2;

2.H2O与H2O2;

3.KMnO4与K2MnO4;

4.Fe2O3与Fe3O4。

必备4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

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

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达到平衡。

2.加热

使用酒精灯给装有药品的试管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制取气体

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进行实验。

4.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即“先固后液”。

5.试验可燃性气体

在试验

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然后再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还原性气体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用还原性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时,一般需要加热。

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受热时爆炸。

实验完毕,继续通入气体,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停止通入气体,目

的是防止被还原的金属再次被氧化。

7.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8.分离混合物

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氯化钠含量较多时,可以先加热蒸发混合物的饱和溶液,析出氯化钠晶体,趁热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当硝酸钾晶体含量较多时,可以先冷却混合物的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氯化钠晶体。

9.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

,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

即气体除杂时,应最后除去水蒸气。

10.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检验水蒸气),然后再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检验二氧化碳)。

即检验气体成分时,应首先检验水蒸气。

11.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即金属活动性相差较远的两者先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