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64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docx

外国文学第九章试题库答案

第九章20世纪欧美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作家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的作者纪德、写有中国题材的克洛代尔、后期后期象征派杰作《海滨墓园》的作者,还有写出长达7部15卷小说的作家《追忆逝水年华

》的普鲁斯特。

2、通常认为荒诞派戏剧的滥觞是1950年上演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而数年之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则最引人注目。

法国人至今仍习惯称荒诞派戏剧为“新戏剧”。

3、新小说派的代表性作家通常包括罗布-格里耶、萨罗特、西蒙、布托尔等。

4、马雅可夫斯基的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是长诗《__向左进行曲________》;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诗歌形式成功塑造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的长诗是《__列宁_______》;他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长诗是《__好!

______》。

5、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传统通过___库普林______和____布宁_____两位跨世纪的作家从19世纪向20世纪延伸。

6、因熟悉顿河哥萨克生活的___肖洛霍夫_______,以《顿河故事》开始文学生涯。

他在1928年至1940年间发表了四卷集的史诗性长篇小说《___静静的顿河______》。

小说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期的重天历史事件,表现了动荡年代哥萨克人在革命中走过的曲折路程。

7、《海燕》是高尔基短篇小说《___鹰之歌______》的结尾部分,通篇采用寓言形式和__象征___手法。

风、云、雷、电,是___反动派_____的象征,海燕则是___无产阶级_______的化身。

8、苏联作家从20年代起,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卫国战争的优秀作品,如富尔曼诺夫的《__恰巴耶夫_______》、绥拉菲莫维奇的《___铁流______》、法捷耶夫的《__毁灭________》和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钢铁是怎么炼成的___________》等。

9、美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是斯坦贝克,其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农民的一部血泪史诗。

10、托·史·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11、索尔·贝洛和艾萨克·辛格是美国犹太文学的著名作家,前者的代表作有《奥吉·玛琪历险记》、《雨王汉德森》、《洪堡的礼物》等,后者的代表作有《傻瓜吉姆佩尔》、《赛拉姆先生的行星》等。

12、“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__海明威____,这个流派的名称来源于他的小说___太阳照常升起__的题词。

13、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T·S·艾略特的《__荒原___》。

表现主义的理论纲领是__反对客观再现强调主观表现_________。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___普鲁斯特_______,爱尔兰的__乔伊斯______和美国的___福克纳____。

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是___存在主义______文学的重要作品。

14、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有《__伊则吉尔老婆子______》和《__鹰之歌______》,他的第一部长(中)篇小说是《__福玛高尔杰耶夫______》。

15、高尔基塑造的第一个革命无产者的形象是剧本《___小市民_____》中的____尼尔_____,他在美国创作的剧本《__敌人___》和长篇小说《__母亲___》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篇章。

16、马雅可夫斯基的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是长诗《___穿裤子的云_______》;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诗歌形式成功塑造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的长诗是《__列宁_______》;他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长诗是《__好______》;他逝世前朗诵了未完成的长诗《__放开嗓子唱___》。

17、《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_____葛里高利________在革命和历史的转折关头,一直动摇在两大阵营之间,他曾__二___次参加红军又___三_____次投身白军阵营,走过了充满矛盾的人生之路。

18、海明威因其作品《___老人与海_______》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他塑造了___桑地亚哥____这个海明威式的“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__硬汉子______”性格典型。

19、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是__现实主义______和____现代主义_______。

20世纪现实主义向多元化境界发展,称为“____泛现实主义_____”。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明显表现出“_向内转____”的趋势,从外部世界走向内在描写,从《人间喜剧》式的__整套_______小说向《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___长河式小说________”发展。

20、乔伊斯写了四部各有特色、又相互关联的小说《___都柏林人______》《___青年艺术家的肖像________》《____尤利希斯_______》和《芬尼根的守灵夜》。

21、法国作家马丁·杜·伽尔因创作八卷本长篇小说《____蒂博一家______》而获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

___纪德______的代表作是《伪币制造者》,标题既实指制造假币的人,又影射_____虚有其名的作家_________。

22、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分别是《__臣仆_____》和《__布登·勃洛克一家______》,前者塑造了__赫斯林______这一德意志帝国忠顺臣仆的典型形象,后者的副标题是“_____一个家庭的没落__________”。

23、德国作家海塞人道主义长篇小说《___玻璃珠游戏_______》对于未来世界作了乌托邦式的幻想和预测。

雷马克根据自己参加一次大战的经历和观察,写了反战小说《___西线无战事_____》。

24、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___福赛蒂世家_______》三部曲,是英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盛衰史。

25、毛姆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成份的长篇小说《___人性的枷锁________》。

____威尔斯_____是本世纪英国科幻小说家,代表作《__星际战争_______》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景象。

26、《___儿子和情人________》是劳伦斯的成名作,《__虹____》则是他的代表作,通过对___布兰文____三代家史的描述,反映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社会的进程。

27、杰克·伦敦的长篇政治幻想小说是《__铁蹄_______》。

《__马丁·伊登______》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28、20世纪初,罗兰撰写了一系列名人传记,如《__米开朗基罗传______》《___托尔斯泰传______》《__贝多芬传______》《甘地传》等,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

29、罗曼罗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___约翰·克利斯朵夫________》是一部长河式小说,第二部小说则是《___欣悦的灵魂_________》(又译《母与子》),后者叙述了女主人公___安乃德_______一生精神解放和革命意识产生的全部心理过程。

30、德莱塞的《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组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巨著《__欲望三部曲______》,通过____柯帕乌_____一生真实反映了金融资产阶级丑恶的发迹史。

长篇小说《__“天才”______》探讨了艺术在金元帝国的地位问题。

他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__ 嘉莉妹妹_______》,代表作则是《__美国的悲剧_______》,是他又一部揭露所谓“英国生活方式”的优秀作品。

31、英国18世纪初“卢德运动”促使拜伦发表著名诗篇《____《制压败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______________》;法国19世纪末的德雷弗斯事件,促使罗曼罗兰发表剧本《____群狼_______》。

32、海明威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__在我们的时代里_______》。

小说《___太阳照常升起_______》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另一部小说《___永别了,武器________》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

33、苏联20年代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作品,著名的有绥拉菲莫维奇的长篇小说《___铁流_________》,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____恰巴耶夫_________》和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__毁灭________》。

34、《海燕》是高尔基短篇小说《__春的旋律_______》的结尾部分,通篇采用寓言形式和__象征___手法。

风、云、雷、电,是__反动力量______的象征,海燕则是___革命者_______的化身。

35、高尔基早期创作的流浪汉小说中最有典型代表性的一部是《__切尔卡什_________》。

剧本《___底层_________》通过流浪汉___沙金______-的嘴否定了游方僧____鲁卡_____-的安慰哲学,向底层人民发出变革现实的号召。

36、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___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______》是他花了十年时间写成的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巨著。

37、肖洛霍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__顿河的故事_________》被老作家绥拉菲莫维奇称赞为“___草原上的一朵鲜花________”;他的反映农村集体化时期顿河地区的社会生活的作品《__被开垦的处女地_______》曾获得列宁奖金。

短篇小说《__一个人的遭遇_____》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叙述了___索科洛夫_______这个普通劳动者在卫国战争中的悲惨遭遇,概括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被称为___________式的短篇小说。

38、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___马里内蒂________,他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了《____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_________》,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未来主义以“____否定一切______”为其基本特征。

苏联诗人___ 马雅可夫斯基____________前期创作也属此流派。

39、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有法国的瓦雷里,诗集《___海滨墓园_________》最富盛名。

英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T·S·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__普鲁弗洛克的情歌__________》,中期代表作是《____荒原_________》,晚期的重要作品则是《_____四个四重奏__________》。

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加入,使象征主义成为现代诗歌的大潮。

40、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的剧作《___毛猿____________》通常被看作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奥地利作家___卡夫卡 ________的短篇小说《__变形记_______》写一个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突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也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

41、乔伊斯的小说《尤里西斯》命名的含义是为了与荷马史诗《___奥德赛________》相对应,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凡人的命运悲剧,是____意识流________文学流派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42、福克纳以美国南方几个家庭的兴衰为内容的小说被称为“____约克纳帕塔法世家___________”,其中以康普生家族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为《____喧嚣与骚动_________》。

43、荒诞派戏剧在思想上直接师承了___存在主义哲学____________的“荒诞”观念,艺术上则吸收____超现实主义__________________等流派的文学手法,主要代表作家尤奈斯库的《___秃头歌女______》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

另一位剧作家____贝克特_________的《等待戈多》是这一流派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44、新小说派的三个最基本的论点是:

“非意义化”、“___非情节化________”和“___非人物化______”。

他们在文体上进行大胆尝试,创造了一种________没有厚度没有深度____的文体。

45、萨特的文学处女作是短篇小说《___墙__________》。

中篇小说《___恶心_______》是一部非情节性的“哲学日记”,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戏剧则以《____间隔(禁闭)______》最具代表性,剧作最后的结论是“____他人就是地狱___________-”。

46、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兴起于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学流派,墨西歌作家卢尔福的《____佩德罗帕拉莫________》是这一流派成熟的标志。

这一流派的基本特征是“____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____________”。

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__百年孤独____》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是现代西班牙语文学中的《___堂·吉诃德_____》。

其中,作家虚拟的小镇____马孔多_______则是哥伦比亚乃至拉美的缩影。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罗曼·罗兰的文学创作的代表作首推他的长篇小说()。

A、《贝多芬传》B、《名人传》

C、《母与子》D、《约翰·克利斯朵夫》

2、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拥有共同的主将,他们是()。

A、戈蒂耶、波德莱尔、王尔德B、魏尔伦、韩波、马拉美

C、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D、加缪、萨特、波伏瓦

3、意象派诗歌运动的创始人是()。

A、艾略特B、庞德C、肯明斯D、斯蒂文斯

4、奠定尤金·奥尼尔在美国剧坛上的地位的剧作是()。

A、《天边外》B、《毛猿》C、《榆树下的欲望》D、《悲悼》

5、海明威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有不少篇的以________为主人公的,有作家本人生活经历的影子。

( )

   A、杰克·巴恩斯 B、亨利·腓特力 C、涅克·阿丹姆斯 D、罗伯特·乔丹

6、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小说是_______。

( )

   A、《老人与海》 B、《永别了,武器》 C、《死在午后》 D、《丧钟为谁而鸣》

7、高尔基描述十月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

( )

 A、《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B、《阿尔达莫诺夫的事业》

C、《福玛·高尔杰耶夫》D、《自传三部曲》

8、_________的长篇小说《喧嚣与愤怒》是意识流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

( )

   A、福克纳 B、沃尔夫 C、斯坦贝克 D、乔伊斯

9、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是一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问题的________。

( )

   A、长篇小说 B、政论集 C、剧本 D、散文

10、劳伦斯在_________中谴责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摧残,赞扬了和谐的两性关系。

( )

  A、《虹》B、《儿子和情人》C、《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D、《恋爱中的女人》

11、被高尔基赞誉为宣告旧世界死亡,预示新社会诞生的作品是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_______。

( )

   A、《哥拉·布勒尼翁》 B、《欣悦的灵魂》

C、《约翰·克利斯朵夫》D、《贝多芬传》

12、加缪《局外人》是_______的重要作品。

( )

   A、存在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意识流 D、新小说

13、卡夫卡揭示出人物在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中惶惶不可终日的困惑感的作品是______。

( )

   A、《变形记》 B、《判决》 C、《地洞》 D、《城堡》

14、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在《  》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 )

   A、《荒原》 B、《四个四重奏》 C、《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D、《海滨墓园》

15、《第二十二条军规》是_________的杰作。

( )

   A、存在主义 B、新小说派 C、黑色幽默D、魔幻现实主义

16、萨特的戏剧《间隔》是他的___________理论杰出的实践。

( )

   A、问题剧 B、境遇剧 C、叙事剧 D、严肃喜剧

17、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虚构的城镇叫___________。

( )

   A、乌托邦 B、马孔多 C、约克纳帕塔法D、飞岛国

18、《尤利西斯》的结构模式对应的是古希腊史诗()。

A、《伊利昂纪》B、《奥德修纪》C、《埃涅阿斯纪》D、《罗摩衍那》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

1、一批青年诗人魏尔伦、韩波、马拉美是超现实主义的诗人。

(错,“超现实主义”应为“象征主义”)

2、被誉为意识流小说先驱的法国作家乔伊斯,他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共7部15卷。

(错,“乔伊斯”应为“普鲁斯特”)

3、威廉·福克纳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南方文学”作家,他把自己的主要创作统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对)

4、T.S.艾略特的成名作是被称为现代诗歌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四个四重奏》。

(错,应为“《荒原》”)

5、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地洞》表现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

(错,《变形记》表现的是异化主题,《地洞》表现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危机感。

6、《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家尤奈斯库的代表作。

(错,,《等待戈多》的作者是贝克特。

解释题

境遇剧: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与自己的小说相比,其戏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禁闭》对萨特的自由观做了最清晰的概括;《苍蝇》通过主人公的复仇行动,号召人们奋起反抗法西斯统治;哲理剧《魔鬼与上帝》,主题是探讨社会变革过程中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萨特对自己的戏剧称作“境遇剧”,是指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这些戏剧实为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反响很大。

“迷惘的一代”:

2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创作流派。

该派作家大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饱受了战争的苦难和创伤,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觉。

他们蔑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又找不到生活的准则和精神支柱。

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创伤,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帕索斯、肯明斯、菲茨杰拉德等。

“硬汉子”形象:

海明威在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中描写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他在这些来自下层的人物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着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就是这种“硬汉”性格的杰出代表。

“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1932年出版的特写集《午后之死》中提出的一种创作原则:

“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

读者……会强烈感受到他所省略的部分……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重要的创作特色,它是指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达浓缩过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一种言外之意、趣外之旨。

美国“南方文学”:

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指的是反映南方各州及沿墨西哥湾南部各州,包括南北战争期间参加南方同盟各州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作品。

南方作家并无统一组织和共同纲领,创作手法各异,但都以南方社会为背景,从道德、宗教立场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福克纳是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

超现实主义: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超现实主义从法国流行到欧美。

它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

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

其特征大体是:

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

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其代表作是小说《娜佳》。

法国的阿拉贡和艾吕雅也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

荒诞派戏剧:

戏剧领域的改革先锋是荒诞派。

但许多法国人仍习惯用“新戏剧”这一名称。

代表作家是原籍罗马尼亚的尤奈斯库,用英法双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贝克特,原籍爱沙尼亚的阿达莫夫,还有热奈、潘热、塔尔迪厄等。

通常把1950年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上演看作荒诞剧的滥觞,其后几年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最为引人注目。

作品虽各有不同,但都表现了人类生存条件的非人性、反人性特征,人的存在无意义。

作品都采取寓言的方式,将人的荒诞性直接呈现在舞台,有强烈的震憾力。

新小说:

在法国,“新小说”不被视为一个文学流派,而只是一些具有共同倾向的作家统称。

然而,“新小说”在20世纪50、60年代终于形成一股文学潮流。

罗布-格里耶、著名评论家罗兰-巴特、“新小说”理论家里卡杜等人发表文章、出版多部论著给“新小说”实践作理论阐述总结认为:

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的时代,乃至于普鲁斯特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作家的时代已经过去;古典文学是从意义出发,现代小说则由描写到意义;由此并否定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手法。

他们还认为:

小说创作的总趋势应由人物的典型塑造转为对个性或气质的刻画,提出写物和写“潜对话”以代替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

此外,他们还反对文学的倾向性。

并力求在语言形式和写作方面进行探索。

新小说的代表性作家是罗布-格里耶、贝克特、萨罗特、西蒙和布托尔等。

“垮掉的一代”:

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当时美国国内高压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压抑,陷入了精神危机,他们吸毒、群居,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反抗社会,形成了“反主流文化”运动。

代表作家有诗人金斯堡和小说家凯鲁亚克。

金斯堡的长诗《嚎叫》,表达了这一代青年的痛苦与自暴自弃的情绪;凯鲁亚克的成名作《在路上》描写了一批垮掉的青年在各地流浪的生活。

进入60年代后,“垮掉的一代”被称为“嬉皮士”,他们继续反抗美国的资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黑色幽默”文学:

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继续流行。

当时一些严肃作家一方面看到不安宁的社会中种种罪恶现象,一方面又觉得这个社会难以改变,于是怀着痛苦、恼怒和绝望的心情,对世情万物、一切痛苦和罪恶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从而形成了黑色幽默的风格。

该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美国作家海勒、冯内古特、品钦等,主要作品有这一流派的奠基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等。

未来主义:

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烈的一个文艺流派。

其创始人的意大利诗人、剧作家马里内蒂。

他在1909年2月20日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惊世骇俗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这一运动的诞生。

未来主义以“否定一切”为其基本特征,否定现存的社会制度,寄希望于一个高度发达、充分自由的“未来”王国;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则热情讴歌,提出以追求力量美和速度美为目标的美学原则,即各种艺术形式都要表现现代城市工业化的运动感。

对传统语言加以否定,主张用“自我发展的文字”来代替,在单韵和格式方面有明显创新,如法国的阿波里奈创造了阶梯式诗歌的形式。

未来主义在短短十年中,掀起了一个颇见声势的高潮,到20年代初已近尾声。

代表作家还有意大利的帕拉采斯基、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未来主义存在时间虽不长,但影响遍及全欧,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奠基意义。

意识流:

意识流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是一片无法切割的“川”或“流”。

作为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它首先产生于英国。

瑞恰生是第一个意识流作家,长篇小说《尖尖的屋顶》为意识流小说开创了道路。

此后,这个流派影响遍及西方,相继出现了英国的伍尔芙和她的《达罗王太太》、爱尔兰乔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国的普鲁斯特及其《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及其《喧嚣与骚动》。

意识流文学的共同特征是:

重视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认为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通过自由联想展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因而表现出随意性、跳跃性和突兀变化,这种倒置,导致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