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05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

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

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自己二年级的水平。

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如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不同的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

学生材料:

观察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导入新课

1.师:

老师昨晚买了花苗,想种在花盆里里,你们帮我看看还少什么

2.师:

为什么要加土壤呢?

土壤里有什么能帮助花苗生长啊?

3.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1.生:

土壤

 

2.生:

自由回答

虽然学生已经三年级,但与二年级学生是相差不多的,创设情境要很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给动植物寻找合适的环境放生除了情境真实外,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观察土壤

1.师:

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2.师:

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

你有办法知道吗?

3.师:

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

PPT出示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师:

那如果观察的时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

5.汇报

1.生:

每人写一份,写在横线上(不交流)

 

2.生:

挖点土来观察

3.生:

边观察边记录、保持桌面整洁

 

4.生:

我们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们

生:

开始观察

5.生:

汇报时注意,先说我在土壤中发现了、、、,这些是我没有观察前就猜到的,还有、、、是我观察后发现的,另外、、、我没有看到,我猜测土壤里有(没有)、、

学生对土壤有一些了解,在观察之前让他们猜一猜(预测),这样开始观察时他们会更加认真,为了证明自己说的对,他们也会更加投入。

在这一过程中,放大镜是一个辅助工具,不需要对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等讲解太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课前也应当多使用放大镜,以减少这方面的时间浪费。

三、土壤里的水、空气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

1.师:

你们在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物质啊!

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气吗?

(未提及水和空气:

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

土壤里有吗?

2.师:

你能看到吗?

你有办法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们的存在吗?

 

3.汇报预设

师:

用纸巾捏一捏,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

那把土壤放进水里要观察什么?

 

4.搅拌放入土壤的水

师:

看来土壤里确实有空气,那过去了一段时间,那些小气泡现在还有吗?

它们在哪儿呢?

师:

要是我们搅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气泡会去哪儿?

师:

真的是这样吗?

除了小气泡还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

我们来试试吧!

试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呀?

PPT展示要求:

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贴在记录单上

生:

可以摸一摸

 

生:

学生在水和空气的验证实验设计单上写下自己的方法

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汇报。

 

生:

纸巾变得潮湿了、皱了、破了、、、

生:

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学生活动

学生用纸巾包裹土壤,然后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将土壤放入水中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

观察自己的杯子,发现还有些小气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生:

猜测,浮上来、、、、

生:

轻轻搅拌、防止水洒出来、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

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土壤里的水和空气是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只能用间接的办法证明。

这些方法如果只是简单的由教师告知,会显得比较生硬,在课前可以做一些活动,例如让学生用纸巾擦桌子上的水,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观察到的一些变化。

另外可以用验证粉笔中有空气的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验证实验,但要放在课前,因为这些内容和土壤没有直接的关系。

 

从观察小气泡入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在气泡上,当他们搅拌水时,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被调动。

此外,因为汇报是小组汇报,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观察,因此可以让他们自己写自己的,比一比小组里谁发现的多,在比一比那一小组的发现最多。

四、总结

师:

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

今天我们通过哪些办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啊?

(固定句式:

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

生:

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

本节课的土壤是一种观察的对象,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多种以往没接触过的观察方式,因此,让学生总结是为了巩固这种观察方式多样化的意识。

有很多的物体通过直观的观察并不能全面的认识它的性质,借助其他物体是科学观察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手段。

五、课后活动

1.师: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小公园里的土壤,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土壤呢?

2.师:

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和今天不一样的土壤,用学到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里面有哪些成分!

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生:

菜地、花坛、河边、、、、

老师准备的土壤可能比较单一,生活中的土壤范围很广,让学生延续观察的活动,既是让学生巩固观察方法,也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土壤资源。

【板书设计】

土壤的成分

我们用:

放大镜、纸巾、放进水里(搅拌)

发现土壤里有:

枯树枝水空气

草根小颗粒土壤

小石头大颗粒土壤

、、、、、、

【课后反思】

土壤是学生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物体,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常见而易忽略的,但我们真的了解土壤吗?

你仔细观察过土壤吗?

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那么专注的去观察土壤。

这就是这节课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么的物质世界——从土壤开始。

二年级正好学习了土壤里的小动物,小朋友的视线从科学桌上转移到了大自然里,甚至是平时大人不会主动让他们接触的土壤。

而紧接着到了三年级,科学里有了好好观察土壤的机会,这太重要了。

很多的学生在教室里观察了土壤,发出了惊叹声,因为这次的观察和之前他们认识到的土壤太不一样了,他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学生保持了二年级时对大自然科学的热情,同时也有了科学技能的储备,能积极的思考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中,学生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年龄的局限,他们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或者多为解释而非科学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引出“纸巾”、“放入水里”这样的方法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借助一些情景在这样的情况里十分适用,联想法也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办法,他们也常常在其他的领域获得了灵感而在自己的课题上有所突破!

只有真正教授一个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知识!

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意义,这是他们了解物质世界一个重要的途径!

6.肥沃的土壤

【教材分析】

对植物而言,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

对学生而言,腐殖质如何形成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

3.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够制作肥料袋。

2.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科学态度:

1.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

2.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2.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

【教学重点】

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

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土壤

1.创设情境:

我们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面上课,放学回家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饭菜,有时还有美味的零食点心。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一些小朋友来说却很遥远。

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有些小孩子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2.出示西部儿童图片:

为什么西部大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呢?

(土壤贫瘠)

3.出示西部大山和东部良田图片:

你发现土壤对植物有什么影响了吗?

4.引出课题:

是啊,肥沃土壤里的植物长势良好,粮食产量自然高,而贫瘠的土壤植物枯黄,很难茁壮成长。

既然我们原因找到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帮当地的农民伯伯研究一下如何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我们一起来研究《肥沃的土壤》。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贫困山区粮食欠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聚焦到本节课的主题——肥沃的土壤。

2、了解腐殖质

1.过渡:

在我们校园里有没有肥沃的土壤?

2.采集土壤:

待会我们去校园里采集一些肥沃的土壤并带回教室进行观察。

3.注意事项:

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①四人小组为单位,不掉队,不伤害任何物体。

②选择合适的地点,不挑拣里面的东西,采集原始的土壤。

③仔细观察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再尝试挖的深一些,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④记得把坑填好,恢复原样。

4.室外活动:

采集肥沃的土壤。

5.分析肥沃的土壤:

看看在肥沃的土壤里,都有什么东西?

(肥沃的土壤里有很多动植物的残体,还有蚯蚓和很多小虫子。

6.了解土壤动物。

7.出示教材图片:

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8.过渡:

其实这些土壤动物不仅仅在活着的时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在生命结束后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