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030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知识培训资料.doc

会计知识培训

笫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又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建,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反应经营状况)等六大要素。

二、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收入-费用=利润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休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相关性原则

(四)一贯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六)及时性原则

(七)明晰性原则

(八)权责发生制原则

(九)配比性原则

(十)历史成本原则

(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十二)谨慎性原则

(十三)重要性原则

第二节财务成本管理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生存:

企业只有生存才有可能获利,企业生存的“土壤”是市场,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人办资源市场、技术市场,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

企业生存的另一个基本条件,到期偿债。

企业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是长期亏损,它是企业终止内在的原因,另一个是不能偿还到期债物,它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

(二)发展:

企业的发展集中表面有扩大收入,扩大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数量,这就要求不断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不断提高各种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管理。

(三)获利:

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

二、企业的财务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缺陷是:

1、没有考虑到利润取得的时间。

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二)每股盈余最大化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三、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重要性

1、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的竞争力

2、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营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的

3、成本管理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4、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

(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3)全员参加原则

成本控制对原工的要求是:

具有成本控制的愿望和成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能够正确理解和实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四)领导推动原则

成本控制对企业领导的要求是①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②具有完成成本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成本降低

成本降低是指不断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努力,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的区别

(一)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二)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而成本降低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三)成本控制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的成本限额,而成本降低应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分析。

五、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

(一)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设备的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比率。

(二)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

(三)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

(四)改进员工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树立成本意识。

第三节基本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的比率

变现能力是指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是多少。

(一)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生产企业和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

计算初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流动资产中同业周期,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二、资产管理比率

(一)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二)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

=360天÷(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有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

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回收越快。

(四)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营利能力。

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增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营利能力。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三)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四、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一)销售净利润

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二)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润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三)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净利润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

第四节成本计算一般程序

一、成本的分类

成本是指生产的经营成本包括“产品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成本按经济性质分类

1、外购材料:

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外购产品。

2、外购燃料:

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构入的各种燃料。

3、外购动力:

指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如公司用电)

4、工资:

指企业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职工工资。

5、折旧:

指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6、税金:

指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各种税金(如营业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7、其它支出:

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耗费,例如:

邮电通讯费、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等。

(二)按成本经济用途分类

1、研究与开发成本,指为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生产过程而发生的成本。

(如公司研发部)

2、设计成本,指为产品服务或生产过程的详细规划,设计而发生的费用。

3、生产成本:

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成本。

4、营销成本:

指为了让人们了解、评估和购买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代理中心和营销中心)

5、配送成本:

指未将产品或服务递交给客户而发生的成本。

(代理中心和营销中心)

6、客户服务成本:

指向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的成本(代理中心和营销中心)

7、行政管理成本: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生产经营成本可分为:

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三大类。

1、生产成本包括4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3)燃料及动力(4)制造费用

2、销售费用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客户服务成本

3、管理费用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一)产品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

(二)期间成本是指不能进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

(如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一)直接成本是指直接计入各种类、批产品等成本对象的成本,如公司生产一批感冒颗粒所配的各种包材属于直接成本。

(二)间接成本是指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的成本。

(如公司南北四车间、南北锅炉房、南北质检部)

四、成本计算的要求和步骤

(一)成本的计算的要求

为了正确计算成本,要分清以下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各月份)

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

1、对所生的成本进行审核,确定哪些成属于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将其区分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2、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必要调整。

3、将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成本,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将间接成本计入有关的成本中心。

4、将各成本中心的本月成本,依据成本分配基础向下一个成本中心分配,直至最终的成本计算对象。

5、将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6、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至“产成品”科目。

7、结转期间费用至本期损益。

(三)成本计算使用的主要科目

1、生产成本科目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科目(按车间分类)

3、待摊费用科目

4、预提费用科目

五、期间费用核算

(一)销售费用内容包括:

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等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

按现公司现有涉及的项目有:

人员工资、运输费、装卸费、差旅费、保险费、招待费、宣传费、广告费、返利费、礼品费等。

(二)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主要项目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源补偿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等。

(三)财务费用主要项目有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

第五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庆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

应收账款通常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计价时还需要考虑到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因素。

(一)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通过采用促销手段。

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