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新整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742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站新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站新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站新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站新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站新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站新整理1.docx

《第二站新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站新整理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站新整理1.docx

第二站新整理1

第二站

01少商,大椎,太冲定位,虚里按诊,霍夫曼征,戴无菌手套

1)少商:

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旁0.1寸

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椎棘突下凹陷中

太冲:

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2)按虚里: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

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4、感觉动气的强弱;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

3)霍夫曼征的检查:

检查者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夹持患者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用拇指快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如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屈反应为阳性。

4)戴干手套:

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滑润,用右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提出手套,使两只手套拇指相对向。

先用左手插入左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左手2~5指插入右手手套的翻折部内,让右手插入右手手套中,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

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在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湿手套的戴法:

在灭菌手套内先盛放适量的无菌清水,使手套撑开,手易于伸入。

选取适合自己手大小的手套,解开灌有清水手套套口的绳结。

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提住撑开套口,迅速将右手伸入右手套内,使各指尖直达手套指部之顶端,然后将右手腕向上背伸,使手套中积水向腕下方流出。

再用右手指插入左手套的翻折部,并提起,将左手同上法插入手套中,使水依右手方法从腕下部排出。

戴好

02手三里、水沟、犊鼻定位;舌诊;布鲁金斯基征;穿脱隔离衣;

1)手三里:

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水沟: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犊鼻:

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2)舌诊:

1、病人采用坐位或仰卧位;2、光线充足,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3、伸舌姿势:

自然地伸舌于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

4、望舌质部位顺序:

先舌尖、舌侧、舌根;5、望舌形、老嫩、胖大、瘦小、裂纹、齿痕、芒刺

3)布鲁金斯基征:

被检查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着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

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

4)穿隔离衣

(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

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

依法穿好另一袖。

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

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

(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

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人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03公孙,肩髃穴,关元定位,诊尺肤,脊柱的分度,穿隔离衣。

1)公孙:

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肩髃穴:

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两肩胛骨间为6寸)

关元: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2)诊尺肤:

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

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

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3)脊柱的活动度检查:

脊柱活动度:

脊柱各部位的活动范围不同,颈椎及腰椎的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活动度较小,骶椎几乎不活动。

4)同上

04秩边,膻中定位;脉诊布指;左下颌淋巴结检查;伤口换药

1)秩边: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膻中: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2)脉诊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搏动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

3)左下颌淋巴结检查:

左下颌淋巴结触诊:

将左手置于被检者头顶,使头微向左前倾斜,右手四指并拢,屈曲掌指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动触摸。

右侧,两手换位,让向右前倾斜。

4)伤口换药:

简单伤口的换药先用手将伤口外层的敷料揭去,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上的内层敷料轻轻揭去,露出无菌伤口。

如遇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则不可硬揭,以免造成伤口出血。

应以等渗盐水棉球将结痂敷料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

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先消毒切口部位,再由内向外在伤口周围消毒2次,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需要时拔除引流条,引流口分泌物用干棉球拭净;如为拔除引流管,需以凡士林纱条疏松填塞引流口(胸腔拔管、膀胱造瘘拔管则按专科要求填塞)。

覆盖敷料后用胶布固定或包扎

创伤性伤口换药:

有创面者,如创面与里层敷料粘住,应用盐水湿润后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和引起创面出血。

要观察创面分泌物多少、色泽以及有无线头、异物及坏死组织、创面肉芽及创缘表皮生长情况等。

先用盐水棉球拭净创面周围皮肤上的分泌物和消毒创面周围皮肤2~3次。

再用盐水棉球蘸吸清除创口内的分泌物。

脓液及坏死组织较多或较深的创面可用等渗盐水或其他消毒溶液如0.05%氯己定溶液、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等冲洗。

创口内线头、异物、坏死组织应予清除

051条口、夹脊、百会定位2山跟、方上、准头、蕨上的位置及所侯脏腑3肾脏叩击痛4心电除颤

1)条口:

上巨虚穴下2寸

夹脊:

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2)山根:

鼻根,候心。

方上:

鼻翼,候胃。

准头:

鼻尖,候脾。

阙上:

眉心上,候咽喉

3)肾脏叩击。

检查方法:

患者采取立位、坐位或侧卧位,医生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的肾区,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强度的力量向左手背进行叩击。

叩诊是用手指、手掌、拳头等叩击被检查者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有无异常或根据是否出现疼痛来判断病变的方法。

叩诊时应嘱被检查者充分暴露被检部位,肌肉放松。

叩诊多用于确定心、肺、肝、脾等脏器的边界,浆膜腔中液体或气体的多少、肺部病变大小与性质以及子宫和膀胱有无胀大等情况。

4)电除颤操作:

(1)患者体位(2分)平仰卧位。

(2)操作准备(12分)手控电板,涂以专用导电胶;(2分)开启除颤器,导联选择开关置于“除颤”位置井将选择同步除颤方式。

(2分)选择能量:

200(焦耳)/首次。

(2分)除颤器充电(2分)确定两电板正确安放:

(4分)前电极:

胸骨上部、右锁骨下方。

侧电极:

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中心线在左腋中线上)。

(3)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2分)。

(4)操作者双手紧压电极手柄,并用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手柄上放电按扭,电击!

(2分)

06丰隆,定喘,孔最定位,肩部滚法;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加压止血包扎法

1)丰隆: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定喘:

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孔最: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2)肩部滚法:

3)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Kernig征、Bmdzinski征等,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深昏迷时脑膜刺激征可消失。

屈颈试验可表现不同程度的颈强,被动屈颈受限,但需排除颈椎病。

3)加压止血包扎法: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

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

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07阴陵泉穴、太阳穴定位,内关穴一指禅推法,凯尔尼格征,口对口人工呼吸

1)阴陵泉: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太阳: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2)

3)凯尔尼格征(Kernigsign):

患者去枕仰卧,一腿伸直,医师将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

如果小于135°时就出现抵抗,并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时为阳性。

以同样方法再检查另一侧。

属于脑膜刺激征。

Kernig征阳性除提示有脑膜刺激征之外,尚提示后根有刺激现象。

腰骶神经根病变其疼痛仅限于腰部及患肢,而脑膜刺激征时Kernig征为双侧性,且同等强度疼痛位于胸背部而不局限于腰部及患肢

4)口对口人工呼吸l、使患者仰卧,术者半跪于患者头端一侧,用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患者张口,另一手置于患者前额部,拇指和示指按住患者鼻孔。

(3分)2、术者深吸一口气,将口贴紧患者的口部缓慢而均匀吹入,每次吹起持续2秒以上使患者胸部扩张。

(3分)3、吹气完后,术者口离开,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让患者胸部借助肺弹性回缩排出肺内的气体。

(2分)4、如次反复进行,频率成人10~12次/min。

(2分)

081.通里公孙定喘。

2.膻中一指禅推法。

3.拉塞格征。

4.心脏按压

1)通里: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公孙:

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定喘:

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2)膻中穴一指禅推法:

①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或坐于一旁,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膻中穴;②沉肩、垂肘、悬腕;③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摆动④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关元穴⑤频率为120—160次/分

3)拉塞格检查被检查者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压在一侧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可抬高70°以上。

如不到3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4)心脏按压:

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

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处(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

按压应规律、平稳、持续,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min,小儿80~100次∕min。

09大棱,太溪,大椎定位,脊柱弯曲度检查,振水音,口对鼻人工呼吸

1)大陵:

腕掌横纹中点,当掌长肌腱与横侧腕屈肌腱之间。

太溪: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椎棘突下凹陷中

2)脊柱弯曲度检查:

检查时被检查者取直立位或坐位。

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

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然后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两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3)振水音的检查:

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耳凑近上腹部或听诊器体件放于此处,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以冲击触诊法连续迅速冲击患者上腹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

也可以用双手左右摇晃患者上腹部以闻及振水音。

4)口对鼻人工呼吸:

若患者牙关紧闭,口唇创伤,则可改为口对鼻呼吸,注意吹气时要捏紧患者口唇,而操作者口唇要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后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09尺泽,天宗,足三里定位;橡皮带止血法;脊柱弯曲度的检查方法,一指禅推法的要点并在中极穴示意操作

1)尺泽: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三分之一折点。

足三里: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2)弹性橡皮止血带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头端,再环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由食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一活结。

若需放松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

3)脊柱弯曲度检查

检查时被检查者取直立位或坐位。

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

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然后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两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4)中极穴的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或拇指的偏峰、或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中极穴,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中极穴上;或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中极穴,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中极穴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10.头维,至阴,大肠俞定位。

大鱼际揉法。

锁骨上窝淋巴结触诊。

脊柱骨折搬运。

1)头维: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至阴: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大肠腧: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大鱼际揉法:

用大鱼际为力点吸附于一定的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部位的皮下组织,称大鱼际揉法;动作要有节律性,其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

3)锁骨上窝淋巴结触诊:

左下颌淋巴结触诊:

将左手置于被检者头顶,使头微向左前倾斜,右手四指并拢,屈曲掌指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动触摸。

右侧,两手换位,让向右前倾斜。

4)脊柱骨折搬运:

脊柱骨折搬运:

患者平卧于平地面上,或者是硬木板上。

(坚决不可以四个人各拎一个肢体抬患者。

脊柱骨折那样搬运病人可能会引起脊髓断裂,而有可能引起断裂处以下的瘫痪)移动患者时应该用滚动的方法,目的是使脊柱不弯曲。

将患者捆绑,固定在硬木板上,然后迅速送至医院处理。

11肩髃,听宫,承山,掌根揉法,口咽部检查,肥皂刷手

1)肩髃穴:

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两肩胛骨间为6寸)

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约委中穴与昆仑穴中点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

张口呈凹陷处取穴

2)1.掌根附着于一定部位;2、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轻柔缓和的摆动;3动作连贯并能持续一定时间。

3)口咽部检查:

1.先将光线照于患者唇部,嘱患者张口,注意唇部和口腔情况,包括舌、牙齿、牙龈、口腔粘膜、口腔底部、硬腭、颊部及涎腺开口部。

2.以压舌板将舌前2/3轻轻压下,即可见口咽部。

咽反射较强者,可先用丁卡因液表面麻醉。

3.嘱患者发“啊”音软腭上举时,观察腭垂、软腭、舌腭弓、咽腭弓、咽后壁、咽侧壁,观察粘膜有无充血、溃疡、新生物,咽后壁或咽侧壁隆起应排除脓肿或肿瘤,注意扁桃体体积、形状,表面是否润泽和有无斑点、角化物或渗出物等。

4.若检查小儿的增殖体,检查者站在小儿的右后方,用左手及左前臂固定患儿头部,然后以左手示指将小儿左侧颊部软组织推入上下齿列之间,使其张口,但须注意勿被咬伤;另用右手示指伸入鼻咽部,检查有无增殖体肥大。

或照鼻咽部侧位像,了解腺样体肥大程度和鼻咽腔气道情况。

4)肥皂洗手先用肥皂及清水将手臂按普通洗手方法清洗一遍,再用消毒过的毛刷蘸肥皂水(或肥皂),顺序交替刷洗双手及手臂,范围从手指尖至肘上lOcm处,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手掌侧等部位。

每次洗刷3分钟后,手指向上,肘部屈曲朝下,使清水顺上而下冲净手臂上的肥皂水。

如此反复刷洗3遍,共约l0分钟。

用无菌毛巾从手向肘部顺序拭干,然后将双手、前臂至肘上6cm处浸泡于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中5分钟,浸泡时用泡手桶内的小毛巾反复轻轻擦拭手及前臂,最后屈肘将手举于胸前(以双手勿低于肘、勿高于肩为度),晾干。

洗手消毒后,若手臂不慎碰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时,应重新洗手

12

13 肩井 尺泽 液波震颤 手术区消毒 中指揉法

1)肩井: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尺泽: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2)液波震颤的检查法:

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贴于腹壁的手掌随叩击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见于大量腹水,腹水量常在3000~4000ml以上。

为防止震动波沿腹壁传导出现假阳性,可嘱被检查者(或第三人)用手掌尺侧缘轻压在脐部。

3)手术区消毒:

手术皮肤消毒的全过程一般由第一助手洗手后执行,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

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不同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不同。

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

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

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对婴儿、口腔、肛门、外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不能使用碘酊消毒者,可选用0.1%新洁尔灭、0.1%洗必泰、0.1%硫柳汞酊、0.75%PVP-I等涂擦2~3遍,以免刺激皮肤或黏膜

4)中指揉法:

以中指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

中指揉膻中:

中指附着于膻中穴上,以腕关节稍悬屈做主动的环转运动,连同前臂和着力部分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运动。

操作时要求手腕灵活,轻而不浮

 

14.神门,风池,次髎定位,掌推法,心肺复苏动作要领;

1)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风池: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次髎: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2)掌推法:

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本法多用于背部、胸腹部、季肋部、下肢部

3)心肺复苏:

同上

151.天柱、商阳、条口定位2.膝反射3.拿法操作4.口对鼻呼气

1)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商阳:

食指末节挠侧,指甲跟旁0.1寸。

条口: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2)膝反射的检查:

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检查者在其胭窝处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屈曲,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腱,正常时出现小腿伸展

3)拿法操作:

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对合成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身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

  动作要领

(1)拿法操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以指峰和指面为着力点。

(2)操作动作要缓和,有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3)拿取的部位要准,指端要相对用力提拿,带有揉捏动作,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

4)同上

16巴宾斯基征,百会,昆仑,期门定位,五指拿法。

手术区消毒

1)巴宾斯基征(Babinski征):

被检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以手持患者踝部,用叩诊锤柄部末端的钝尖部在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拇趾侧。

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

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分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

2)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

昆仑: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

期门: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3)同上

4)同上

17踝关节反射,听宫、中脘的定位;心肺复苏胸部按压,

1)踝反射:

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

检查者左手将被检查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2)听宫:

小肠经,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呈凹陷处。

中脘:

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同上

18.1.血海,十宣,膻中定位;2.掌按法操作;3.腹壁反射;4.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1)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十宣:

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

膻中定位:

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

2)掌按法:

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

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

同样也可与揉法相结合使用。

手法要领:

①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重复按压。

②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

3)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胸7~8)、脐平(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

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4)同上

19.

20百会、太冲、后溪定位;间接叩诊法;穿隔离衣;肘按环跳穴;

1)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太冲:

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后溪: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2)胸部间接叩诊法:

叩诊时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余手指抬起,勿与体表接触。

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右手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骨的前端,判断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结构发出的声音。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

在一个部位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勿不间断地连续叩击。

3)同上

4)略

211.中脘,悬钟,听宫定位2.拇指按法3.踝反射4.心肺复苏之胸外按压

1)中脘: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悬钟: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2)拇指按法操作:

以拇指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按压,操作时应逐渐垂直向下用力,当力度到达要求后,停顿片刻,然后慢慢撤力。

再重复上述操作。

3)踝反射的做法:

被检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出现足向跖面屈曲。

4)请演示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

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处(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

按压应规律、平稳、持续,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成人60~80次∕min,小儿80~100次∕min。

211.内庭、檀中、十宣定位;2.一指禅推法在曲池的应用;3.汞柱式血压计测量;4.脱隔离衣全过程

1)内庭:

胃经,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膻中:

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十宣: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2)一指禅推法在曲池穴的应用:

①患者仰卧位或者坐位,术者站于或坐于一旁,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膻中穴;②沉肩、垂肘、悬腕;③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摆动④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关元穴⑤频率为120—160次/分

3)汞柱式血压计测量:

⑴检查血压计(1分)关键: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⑵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⑶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于上臂,其下缘往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