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737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docx

高考模拟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历史word版有答案

2019届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

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

“建储册立。

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

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予选贤任能

D.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

2.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发现了九组19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该发现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

这反映出

A.正史记载的历史并非都是信史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史学著作的可信程度相对更高D.不同史料的互证有利于认定史实

3.《礼记》云: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4.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D.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5.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6.《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据此判断,羸政时,铸“半两”意在

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

C.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

7.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官称

职能

官称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卫尉

宫门警卫

宗正

皇室事务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太仆

宫廷车马

A.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B.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

C.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D.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

8.《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

“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又说:

“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

”据此可知当时

A.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9.历史学家钱穆说:

“在春秋时代,……知识分子无不是流动的……但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从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

”这种观念

A.反映了知识分子仍旧留恋西周的分封制

B.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C.不利于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源

10.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

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

这表明

A.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B.中央集权开始瓦解

C.新式社团代行行政职能D.政党政治初显雏形

11.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

断治冤狱”。

东汉时有诏书云:

”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源制史领兵作战之事。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B.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

C.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D.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

1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

C.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是

A.任命文官做知州B.创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节度使制度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14.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人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

这表明元朝

A.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B.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C.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D.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15.下图为唐宋时期政权结构示意图。

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决军国大政的权力机关,必须宰相才能参加。

到宋代时,明确规定御前会议必须有皇帝参加。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中央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趋势D.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16.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已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

A.防止武将专权B.重视分宰相之权

C.强调监察地方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1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中说:

这一制度在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靑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开始正式人仕。

地方政府的一切官史,几乎全由此項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贵族政府,我们叫做“读书人政府"或“士人政府”。

文中“正式人仕”要经过以下谁的推选

A.三公B.宰相C.郡守D.刺史

18.据统计,唐宰相总计人数为369人,其中十分之九皆为北人。

北宋初期,将相重臣几乎全是北人。

北宋中叶以后,南人当宰相渐多。

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学术中心逐步由北向南移转

B.文化中心南移引发政治中心南移

C.政权中心籍贯分布稳定性强

D.政治中心逐渐呈现出南人化趋势

19.西周以来王位继承制度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不断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清朝

A.强化了王族家天下制度B.封建专制统治危机严重

C.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D.皇位继承制度的多样性

20.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

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

这一制度

A.标志着行政体系的成熟B.增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D.降低了监察部门行政效率

21.嘉庆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责尽责此数人”。

材料表明此时军机处(  )

A.加强了专制皇权B.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提高了办事效率D.权力超越预期设想

2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古代走不出由盛到衰的周期律,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公共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

由此可知

A.制度性约束使平均地权成为王朝的长期愿景

B.强调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巨额损失

C.王朝后期皇权衰弱难以主动实施改革和调整

D.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

23.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

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帝勤于政事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明初政事繁多D.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24.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C.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D.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2分)国家认同体现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出处

《尚书》

《诗经》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

解释

意即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

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意即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意即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

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

这是已知的“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时期为什么将天子所在的京师地区称为“中国”。

从史料的角度说说“何尊”的价值。

材料二

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而中国之尊王者曰:

“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

”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

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

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严复《辟韩》

(2)依据材料,概括严复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辟韩》文章发表的背景。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节选

(3)依据材料,概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54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表明: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已经形成。

《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划分了四个区域:

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其中山西为农牧交错区;山东是农耕区;江南是落后的种植兼渔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高牧区。

(此处山指的是崤山;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门碣石均在渤海湾地区——引者注)。

可见当时的农牧业分界:

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以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水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

材料二:

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和民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漂移的现象。

——均引自《中国北部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

(1)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条农牧分界线呈现出向北抬升的趋势。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界线北抬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2)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农牧分界线又呈现出向南收缩的趋势,请分析收缩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27.(10分)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代开始。

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

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

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

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

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1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2中的位置(填写代号)。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本人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收复台湾意图在消弭海氛,保护闽浙沿海,而不在于对海疆的积极拓展他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只是因为“从未向化,肆行骚扰滨海居民”,故“兴师围剿”,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因此,清廷中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也有人提议“弃之,专守澎湖”。

但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台湾若弃而不守,势必仍作贼巢……台湾广土众民,户口数十万,岁出钱粮似乎足资一镇一线之用。

”靖海侯施琅也认为:

“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若为红毛所有……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

鸦片战争后,“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

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亦重。

”台湾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它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

两江总督李宗羲认为“台湾形势雄胜。

与福州、厦门相为犄角,东南俯瞰吕宋等,西南遥制越南、暹罗、缅甸、新力口坡,北遏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实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之所以垂涎也……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兼用西人机器,采取煤、铁山木之利……自开制造之局,自练防海之师,为沿海各省之声援,绝东西各国之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也。

”丁日昌也认为:

“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

”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

海防的需要使得台湾的战略价值上升,台湾成为中国海防线上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初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并简述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D

D

B

B

A

D

B

A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B

C

A

C

D

B

B

D

B

B

B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25.(12分)

(1)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众诸侯拱卫京师,形成京师的中心地位,故称“中国”。

“何尊”的出土,有助于研究西周的分封制度(适用性),作为第一手材料,印证了文献典籍的记载(可信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4分)

(2)观点:

西方国家国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百姓是奴仆;在对外战争中西方国民为国家而战,中国百姓为私利而斗,因而失败。

(2分)

背景:

西方国家大多建立近代政体,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思想文化不断传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分)

(3)原则:

人民民主,民族平等,社会主义。

(2分)

意义: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保障。

(2分)

26.(12分)

(1)原因:

秦始皇统一六国,壮大了中央政权的力量,派蒙恬统军大败匈奴,夺回河南地,移民屯戍;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彻底解决了匈奴问题,农业区随之向北扩展;(3分)

影响: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推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民族融合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有利于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有力保障。

(3分)

(2)原因:

魏晋时期,中原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至黄河流域,用游牧经济取代农耕经济。

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向南收缩;(3分)

影晌:

有利于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完成封建化进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汉时期,由于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3分)

27.(10分)

(1)目的:

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

特色:

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4分)

(2)位置:

①。

地位:

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文化内涵:

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所有宫殿面朝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6分)

28.(18分)

(1)认识:

不太重视,未认识到台湾未来的战略价值;只注重台湾的陆地面积与人口赋税,未认识到台湾的商业和战略价值;认为台湾是国家的战略负担;关注大陆内部,缺乏海洋意识(或传统海防观念);仅将台湾视作大陆安全的屏障;认识到台湾对于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作用。

(4分)

背景:

统治政策侧重于维护中央集权;防御海盗的需要;外部势力的侵扰;清初统治基础尚未巩固,专注于内陆稳定。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或重农政策,或小农经济占主导),统治基础主要在大陆;农耕意识浓厚,海洋意识相对缺失;缺乏国家主权观念。

(考生可以在谈认识同时分析背景,同等给分。

)(5分)

(2)变化:

西方国家的海上威胁和侵略,使清政府重视台湾的海防价值和战略位置;“天朝上国”观念受冲击,逐渐以国际战略眼光认识台湾的地缘政治意义(东南门户的价值);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政府开始关注台湾的经济价值;近代工业化进程逐渐深入,清政府开始重视台湾的内部治理与近代工业的发展。

随着国际意识、海洋意识增强,清朝统治阶层逐渐认识到台湾是国家的战略资产(优势)。

(5分)

影响:

促进台湾的开发;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增强了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有利于拓展统治者国际视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主权意识);有利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