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500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docx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

当代新闻写作

一、消息概论

消息,即以简要的文字或图片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也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讯、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是消息的深化和补充。

1.1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消息的定义:

以简要的文字或图片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

1.1.1信息化时代,消息仍是新闻报道的主角。

1.从信息需求来看,消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从报道数量来看,消息在众多新闻体裁中应用最多。

1.2作一名优秀记者首先学会写消息

写消息是记者的首要任务。

许多记者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要想掌握写作各种新闻报道题材的本领,首先应该过消息写作这一关。

(1)从新闻报道的发展来看,消息是最基本的报道方式。

(2)消息最集中最鲜明地反映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本质属性——向公众传递最新最有意义的信息。

(3)消息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共同价值——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4)消息最集中地反映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共同要求——迅速、准确、简明。

写好消息体裁,也就为写好其他体裁打下了基础。

(5)消息的叙述形式是其他报道体裁叙述形式的基本功。

1.3消息写作的基本规律:

展现事实

1.3.1事实为本

1.3.2消息:

展现事实,还是用事实用说话:

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应该是不带任何主观意图地传递客观信息。

消息写作不能理解为:

按照“说话”的目的去选择事实。

消息报道的目的在于展现事实。

“展现”就是表现的意思,也就是白描。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对象的特征,不加渲染,淡淡几笔简明生动地勾画出事物的形貌。

1.3.3怎么展现事实

1.4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迅速、新鲜、简明

1.4.1迅速

(1)迅速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

(2)媒体竞争需要迅速。

(3)受众接受需要迅速。

(4)能否迅速报道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衡量是否是主流媒体的一条重要标准。

1.4.2准确

第一、导语要素准确。

第二、事实过程准确。

第三、语言表述准确。

1.4.3新鲜

报道人们不知道的事情才叫新鲜,人们都知道了就不叫新鲜。

不新鲜的事就不是新闻。

新鲜和信息有关。

新鲜与事件的细节有关。

新鲜与事件的奇异性有关。

新鲜和新闻价值有关。

1.4.4简明

简明,即把新闻事件叙述的简洁明白。

简明,要求消息要写短。

具体说:

报纸800字以内;广播:

5分钟以内;电视:

3分钟以内。

第2章消息的结构要素:

一条消息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和结尾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才能构成一条消息,因此每个部分即是一条消息的一个要素。

2.1消息的标题

2.1.1消息的标题作用吸引受众、揭示事件意义、美化版面。

2.1.2标题的类型单标题、双标题、多行标题、插题和提要题共五种。

1.单标题:

单标题直截了当叙述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多以叙事为主。

2.双标题双标题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

引题+主题

第二种:

主题+副题

引题也叫肩题、眉题。

它是辅题的一部分,安排在主题的上面(横排)或前面(竖排),是主题的先层意思和前奏。

引题的作用:

或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或揭示主题的意义和内容,或加强主题的气氛。

引题的字数一般少于副题的字数。

主题也叫主标,是标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的认识是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字号最大。

副题也叫次题或子题,是主题的辅助标题。

副题的主要作用是补充主题之不足,往往补充次重要的新闻事实,使主题更完整、更突出。

3.多行标题:

这种标题一般引题、主题和副题齐全

4.插题:

插题是标题的一种,是分别插在文中的小标题。

插题又称小题、分题。

插题的作用有两个:

概括一个段落的中心内容,方便受众接受;突出一个段落的核心信息,使编排醒目、美观。

插题的制作有三点要求:

一是概括准确;二是简明扼要;三是生动形象。

5.提要题:

提要题就是概括新闻内容要求的标题。

标志是放在总标题的下方或上面,也叫纲要题、揭示题。

它的适用范围是较重要的新闻或较长的新闻。

提要题可以起到突出核心内容、提示受众注意的作用。

功能近似编者按语。

2.2标题的写作技巧

虚实并用,以实为主。

虚——从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主要思想。

实——新闻事实中最主要最精采的事实。

引题可虚实并用。

主题以实为主,可虚实结合。

副题以实为主。

2.3按语的写作

按语,又叫编者按,编者的话等。

它是用来评论、说明、推荐、建议、解释报道的言简意赅的一段文字。

2.3.1特点: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突出醒目,有一定的高度。

2.3.2作用:

推荐新闻内容,提示新闻要义,揭示新闻意义,唤起受众注意的作用。

2.3.4要求:

立于报道而高于报道,态度明确,注重引导,100字左右。

2.3.5按语的写作方法:

推荐型,重要的报道一般用编者按介绍报道内容的特点和报道目的。

这种编者按往往评论性比较强,编辑部的观点、立场、倾向鲜明。

说明型,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帮助人们理解事实。

或者说明事件的背景,以显示事件的重要性。

提示型,揭示新闻要点,引起受众特别关注

2.4消息头

报纸上开头部分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之类的字样,电视、电台则表示“本台消息”;网络则以“×月×日电”等,都是消息头。

2.4.1消息头分类

消息头分两类:

“讯”、“电”两种。

“讯”主要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方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

“电”,通过电传、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传递的新闻。

2.4.2消息头的作用

①消息的独特标志。

区别于其它文体。

②版权所有。

③表明消息来源,以便读者判断消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④文责自负。

2.5消息的导语

定义:

消息特殊的开头部分,用一句两句或几句话,有时也就是第一段,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的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或反映事实中主要的思想和意义。

高潮在前。

目的是便于受众一开始就能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以便吸引他们读完全篇。

2.5.1导语的任务

1.叙述事实干脆利落,揭示主题

2.把最关键的信息简明扼要的叙述出来,叙述的有趣,吸引受众

2.5.2新闻五要素——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即: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

2.5.3导语的类型

1.直接叙述式——单刀直入

(1)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以叙述为主。

(2)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二段——先描述细节,后概括核心信息:

2.延缓式——吸引人的故事。

(主要用于特写)

延缓式导语在开头并不先交待关键信息,而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人们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或者怎么回事。

3.双导语——突出两点两件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导语中并提两件事,称之为双导语,西方称之为多元素导语。

这种导语打破了消息一事一报的思维模式。

一般分为两个段落,分别写先后发生的两件事。

这种导语的写作重在表现两种事情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是以记者的主观判断为几点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5.4导语的一、二、三、四代

1.四代导语描述

现在的不少著述中把导语划分为四个年代:

第一代:

19世纪六十年代。

五个W,即在导语中把五个W或六个W交待齐全,西方有人称之为“全型导语”,一切俱全。

也称为“晒衣绳导语”,把五个W挂在一条“绳”上。

第二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突出部分要素导语,其它要素在主体部分叙述。

第三代:

20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被称为延缓式导语。

前已讲过,此处不赘。

第四代:

20世纪80年代左右。

多元素导语。

同一事件里,有两个或更多的事实必须写进导语里才能表述得更准确更清楚,这种导语叫多元素导语。

还有一种多元素导语是由多段组成。

2.四代导语灵活运用,不可以年代论短长。

第3章消息的结构要素:

主体和结尾

3.1消息的主体消息的伸展部分,或叫躯干部分。

3.1.1消息主体的作用

1.解释、深化导语,为导语中涉及的内容提供必要的细节和材料;

2.补充导语中没有涉及的事实。

3.1.2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1.围绕主题选材,尽量具体。

2.叙述生动,层次清楚。

3.注重现场描写和注重情节描写;

3.2消息的结尾

消息的结尾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倒金字塔式结构无需刻意安排结尾,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自然结尾即可。

1.补充式:

补充必要的新闻事实或背景材料;

2.强调式:

不是重复原话,而是补充一些新的背景材料使原来叙述过的内容更加清晰具体

3.回味式:

第4章消息的背景和来源

4.1消息的背景

消息的背景是指那些用来解释与新闻事件和人物相关的事实材料。

背景材料的说明不仅使得新闻事实叙述更加清楚,而且使人们更加了解新闻事实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基础,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4.1.1背景材料的作用

1.深化主题

有时候一些背景材料可以烘托新闻事实,使新闻事实反映的消息主题更加明确和深刻。

2.补充事实

通过背景材料使新闻事实更详细、更完整,也更有可读性。

3.释疑解惑

有一些新闻如果没有背景材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事实的价值,如果有了背景材料就容易理解。

4.介绍人物

有些新闻事件不复杂,事件中的人物一句话带过并不影响对事件的理解,而有些事件较复杂,或者影响较大,有必要交待人物的背景,帮助人们了解事件的性质和重要程度。

有些案件新闻牵涉到的人物多,更需要用背景材料说明。

4.1.2消息背景的类型

1.知识性背景知识包括政治、历史、科学、文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2.对比性背景对比性背景材料指的是用来和新闻事实作比较的材料。

 

3.注释性背景注释,注解之意。

新闻事实中有些内容牵涉到一些技术性、知识性问题,不注解人们难以看懂,如有关科学技术发明、产品性能、风土人情和名词术语等,通常需要加以注释。

4.2新闻来源

消息来源又可称为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4.2.1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消息来源的渠道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息来源有四种:

(1)记者采访;

(2)通讯社电稿;

(3)公众来信来稿;

(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

4.2.2消息来源的种类

据台湾学者研究,国内外通用的消息来源形式有18种:

(1)据报道。

(2)据悉;据了解。

(3)消息人士;一位可靠的消息人士;消息灵通人士;官方消息人士;半官方人士;接近总统的消息人士。

(4)一位官员;一位政府官员;一位高层政府官员;另一位政府官员。

(5)美国官员;一位白宫官员;一位国务院官员;五角大厦官员们。

(6)一位外交官员;一位西方大事;一位西方外交官员。

(7)批评家;许多位批评家。

(8)分析家。

(9)观察家;政治观察家。

(10)事实评论家。

(11)当局;最高当局。

(12)权威人士;权威消息来源。

(13)专家。

(14)明智之士。

(15)一位观光客。

(16)一位目击者。

(17)警方。

(18)未经证实的报道。

4.2.3消息来源可信度测试

记者在掌握了某一信息来源之后,第一步就要测试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鲍勃﹒格林提出了测试消息来源信誉度的6个方法:

查阅记录:

该消息来源过去是否提供了正确的信息?

可确定性:

该消息来源能否提供证实信息的其他证人的姓名或文件?

接近性:

该消息来源是否处于知道他所传播事实的位置?

动机:

该消息来源是否有动机提供合理材料?

考察上下文:

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

可信性:

该消息来源是否稳定,是否处于记者控制之下?

第5章消息的结构类型

我们研究消息的结构,不仅仅只是静态的文本描述,更重要的是研究记者的写作过程。

文本形式只是入门的向导。

消息的结构形式根据事实的特点和传播效果安排。

时政类新闻、经济类、科技类新闻,灾难性新闻等,一般来说适合倒金字塔式结构,快速传递核心信息。

社会新闻、体育、娱乐等故事性较强的新闻适合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式结构。

细节性强的新闻适合于故事性结构。

5.1倒金字塔式

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然后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递减排列。

这种方式的优点:

1、有利于受众一开始就能方便地摄取最重要的信息。

2、有利于编辑安排版面。

如果版面不够,可以从后面删去不重要的信息,仍不影响消息结构。

这种结构在目前消息报道中是使用最多的结构样式之一,适合于严肃性新闻和那些受众急于想知道关键信息的新闻报道,如时政新闻、灾难性新闻、体育比赛等新闻报道。

 

5.2金字塔式

这种结构按新闻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或事件进展始终的顺序安排,最重要的信息在结尾。

1.时间顺序式:

(又称编年体式)时间顺序式,即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一种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起来比较轻松。

 

2.事件顺序式:

事件顺序式结构也离不开时间,但时间因素不是决定因素,事件的进展起决定因素。

5.3倒金字塔式与金字塔式结合式

倒金字塔式与金字塔式结合式写法是在导语部分按照倒金字塔式安排,把核心信息放在前面,主体部分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顺序写下去。

5.4立体式结构

立体式结构是指文字与画面结合、单一事件与事件之外大量的背景等相结合的非线性文字报道模式。

它是事件更丰富,报道更立体化的一种印刷媒体的消息报道结构。

5.5故事式结构

故事式结构是按照新闻事件发生的线索一线贯穿下来,开头结尾均较完整。

这种写法适合那些情节性事件,有过程,有细节。

这种报道往往感染力较强。

另外一种写法是导语使用倒金字塔式,先说出事件结果,然后按照故事发生写起直到故事结束。

5.6散文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一条引出主题的线索。

第二,不受到金字塔结构限制,开头没有导语。

第三,描写事件现场、环境、人物轻松自然,娓娓道来。

这种报道既有信息价值又有美学价值。

第6章事件性消息

事件性消息是指:

对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重点就是报道事件。

消息这种体裁正是由报道事件而形成的。

事件性消息有三个特点:

1、变动性——容易引起人们关注。

2、故事性——吸引力。

3、典型性——示范作用。

6.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指对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进行报道的一种消息体裁。

从作用来看,在消息这个大家族中动态消息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消息文体。

从使用频率来看,动态消息使用频率最高,最常用。

从报道对象来看,只要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实,无论大小都可报道。

6.1.1动态消息的特点:

1.快速——时效性强

2.简短——一事一报

3.客观——纯新闻

6.1.2动态消息的写作

1.展现事实现场,报道最新动态。

对事实发生现场的细致描写来展现事实的进展状况,需要记者仔细观察,且及时采访目击者;

2.展示事实原貌,既要善于汲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又要展示事实原貌;

3.叙述准确生动,准确是指事件各个要素准确无误,生动是指要找到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叙述事件的动感;

3.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准备连续报道。

要时时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快速追踪,动态消息要保持及时快速,最好化整为零,连续报道。

6.2特写性消息

特写性消息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讲的视觉新闻。

穆青说:

“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6.2.1特写的种类

特写有两种体裁形式,一种是快速简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报道现场事实动态的样式。

另一种篇幅较长具有可读性报道体裁,类似西方的特稿,可称之为特稿,或按传统称谓叫特写,它应该属于通讯的范畴。

前者应该属于消息类范畴,故称特写性消息。

特写性消息比特写的时效性强;另外一个不同的是特写性消息重点写事件,有一些写人物的特写性消息,其重点还是写人物在事件中的动态和感受。

6.2.2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1.描写现场如临其境,现场观察细致入微,再现报道客体的具体状态;

2.突出局部,浓墨重笔,通过一个典型画面反映时间;

3.写形传神,追求“神似”,画龙点睛,找出有特点的地方写出本质。

6.2.3特写性消息的种类及写作  

按报道对象来划分,特写可分为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类。

1.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特写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以此来烘托现场气氛,传递现场信息。

2.场景特写:

场景特写重在描写事件发生现场中最典型、最感人的场面,通过再现场面的状态、气氛、进展情况,展示出新闻事件的价值。

特写性消息写作中注意的关键一个问题 

特写虽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报道,他要求透过画面,反映主题。

与特稿不同之处在于特写性消息不是为描写而描写,通过画面的再现反映社会的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

6.3简讯

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快讯。

有的媒体叫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信息快递等。

它是事件消息中最快、最简洁明了的一种报道体裁。

6.3.1简讯的特点

(1)新闻五要素允许不全,突出三个或四个要素,只写明时间、事件、人物就行了。

一般不交待背景或不详细交待背景。

(2)受众获取信息方便简捷,一目了然。

(3)一般在200字以内。

6.3.2简讯的适用范围

简讯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第一种是重大新闻或者受众比较关心的新闻,为了突出时效性先发一条简讯,然后作详细报道或追踪报道。

第二种是非重大新闻,时效性不是很强,但有新闻价值和愉悦价值,往往作为简讯报道。

6.3.3简讯的种类

按区域划分有国际简讯和国内简讯。

按报道对象划分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简讯等。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按照区域划分。

6.3.4简讯的写作方法

1.内容有趣,富有吸引力

2.快速报道,加强时效性

3.善于提取核心信息

第7章非事件性消息

非事件性消息的定义:

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发展成就、可供参考的方法和信息等事实的报道。

非事件性消息主要有三个特点:

(1)行为主体宽泛,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2)事实发生的时间、空间概念模糊。

(3)报道内容较广泛,往往是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一个问题,一种社会现象,一种规律。

7.1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对某一类事实或某一事实的侧面进行宏观性报道的一种消息体裁。

它属于非事件性新闻,并且在非事件性新闻中数量比重最大、影响力最大。

7.1.1综合消息的特点:

(1)综合性强。

往往反映多个方面,消息面比动态消息广,反映总体情况;

(2)策划性强。

一个主题下的多种事实。

(3)创意性强。

(4)资讯性强。

报道的内容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还有可操作价值和保存价值;

(5)思维方式上,综合性消息多用归纳性思维。

7.1.2综合性消息的传播作用

(1)给政府、社会提供信息参考。

(政府对综合性信息很关注)

(2)给受众提供资讯、服务内容。

(市民关心)

(3)给受众提供新的价值观念。

(导向作用明显)

(4)媒体竞争的重要战场。

(独家报道。

(5)记者施展才能的机会。

(记者的发现。

7.1.3写作综合消息的素质

1.记者应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要通过长期积累分析总结,提高自己理论政策水平,对各种情况收集能力增高;

2.善于联系、比较,对新闻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显示其新闻价值。

7.1.4写作技巧

1.点面式写法。

先从一个点——一个生动的事实或一件事写起,然后由点到面,引向主题。

2.纵深式写法。

纵深式写法一般是通过一种事实的表面现象,向本质层层递进,直到完全反映出事实的内涵。

3.对比式写法。

综合性消息要突出新闻价值,其中之一的方法是对比。

对比有两种方式,纵向和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是用此事实和彼事实进行对比,以显示此新闻的新闻价值,纵向对比式历史对比法,通过现在的事实与过去的事实对比显示现在事实的价值;

4.并列式写法。

这种写法往往把事实分成几个部分,几个部分的事实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主题,几个部分之间呈并列关系。

7.1.5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

1.掌握材料要全面充分,全面把握报道对象的情况,弄清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现实情况历史发展,了解面上和点上情况,面上综合点上深刻;

2.在提炼主题上多下功夫

3.综合而不议论,利用丰富材料传达主题。

7.1.6近年来综合消息报道的两点变化

1.时效性增强(政府信息渠道畅通,民间调查机构信息来源快速丰富,媒体记者新闻敏感强)

2.报道观念更新(社会观念、生活方式内容增加,可读性增加)

7.2述评性消息

定义:

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对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进行叙述与评说的新闻体裁。

7.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

(1)核心:

新闻事实一定是新近发生的。

是第一位的。

首先满足信息需求。

(2)方法:

就事论理。

事——新闻事实。

理——评论。

在刚刚发生的事实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方式:

夹叙夹议。

表象:

事多,理少。

本质:

理更重要。

(4)效果:

理——主观倾向明显。

7.2.2与其他分析性新闻的区别

述评性消息可以跳出事实,直接说话(主观性强);其他解释性消息则不能(客观性强)。

7.2.3与新闻评论的区别

(1)新闻评论所用的事实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发现的,对事件要求可以宽一点。

述评性消息中的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2)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要求不一定完整、清晰,事实则可以是片段的细节性的,只要能说明观点就行了。

述评性消息对新闻事实的要求则一定要完整、清晰。

(3)新闻评论的思维方式是——观点→事实→观点。

新闻述评的思维方式是——事实中有明显的倾向性。

或者事实→分析。

(4)新闻评论只有评论一种功能。

新闻述评兼有报道和评论两种功能。

7.2.4述评性消息写作

1.先报道新闻事实,然后用背景材料对事实进行分析。

2.亦述亦评,夹叙夹议,述中带出评。

7.3政府新闻报道

政府新闻报道指对地方政府工作、活动的事实报道。

7.3.1政府新闻报道的范围、内容

7.3.2政府新闻报道的意义:

让公众了解自己。

纽带、沟通功能。

7.3.3记者如何与政府打交道

(1)建立联系

(2)定期或不定期到政府部门“工作”,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上下班,观察有关线索。

(3)了解政府的有关纪律,知道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

(4)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的会议。

(5)勤奋。

尽量争取参加有关领导人的外出活动。

及时发回报道。

7.3.4政府部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媒体发布政府的有关情况。

(2)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按照规定真实客观的为媒体提供有关信息。

(3)政府领导人应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上与公众见面,主动介绍群众关心的问题。

(4)与媒体打交道应以普通人身份,不应以高高在上态度出现。

7.3.5报道方法

(1)人情味。

(2)利用互联网。

(3)查找统计表、图表。

(4)拜访政府办公室。

7.3.6政府新闻的写作

1、叙述清楚政府便民举措的方式和内容,是百姓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