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902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细化解读培训稿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

●你是怎样备课的?

●是怎样设置教学目标的?

●你的课堂围绕教学目标了吗?

●目标落实得怎样?

心里有数吗?

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报告分四个部分:

一、回答两个问题:

二、理清一些概念

三、课程目标分解的方法或策略

四、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一、回答几个问题:

1、课标解读

所谓“课标解读”,就是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其基本理念和内涵精髓,分解课程目标,并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解读解读与课程标准分解区别和联系

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分解

宏观上位

微观具体

理论层面

技术层面

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描述性的

操作性的

关注“目标维度”“学习领域”

关注“目标陈述”

提供的是“理念”“思路”

提供的是“程序”“方法”“工具”

解读课程标准是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基础;

解读课程标准是为了指导课程标准分解;

分解课程标准是课程标准解读的延续;

分解课程标准是为了实现解读课程标准的目的;

分解课程标准是为解读并修订课程标准提供证据、依据;

2、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解读课标,不是为解读课标而解读,而是在解读课标之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保证课标、目标、教学活动以及课堂评价的一致性。

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

身为教师应该清楚:

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

(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考虑如何作出评价);

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落实目标)

二、理清一些概念

1.“教学目标”的意涵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它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课程目标是方向性的问题,它是国家和政府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

它受政府为教育制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

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不易测量。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厘清教育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一级一级的包含关系。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

3.分解课程目标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直接用课程目标或教学目的代替教学目标,就会出现教学目标笼统、虚化、泛化,课堂上无法检测评价,目标达成度不高。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有目标无课标;有课标无分解;有目标无落实;无目标又费时,有目标不讨论,无目标忙探究。

教学目标陈述的现状:

教学目标错位、贴标签、缺乏操作性

可以说,有效教学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落实有关,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与课标的分解又密切相关。

所以,分解课程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须,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必须。

三、课程目标分解的方法或策略

(一)课程标准分解的要求

分解课标是为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它的核心要求就是“匹配”,目标与课标匹配,教学与目标匹配,评价与教学匹配。

就是用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呈现课程标准,并制定评估任务以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

(二)课程标准分解的流程

分解目标标准——章节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评价设计——教学流程设计——评价样题设计(根据教学需要安排)

(三)课标分解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叙写学习目标的四个构成要素

●核心概念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1、课标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

第一,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

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的课标要求是: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

类型、涉及的空间范围、主要环节、水体类型、内部机制、过程、地理意义等

解读如下: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运用”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以及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从而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循环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岩石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第二,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

(1)知识方面

①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行为动词如:

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等。

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②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行为动词如:

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整理等。

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宣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③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行为动词如:

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

如:

“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抖,编辑以北京概况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

(2)技能方面

①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行为动词如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

如: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②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行为动词如绘制、测量、测定、查阅、计算、试验等。

如: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③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行为动词如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如: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

“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

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

2.有关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

(1)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行为动词如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等。

如: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2)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相应的反应等。

行为动词如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珍惜、拥护、帮助等。

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3)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等。

如:

“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

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的课标要求是: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行为条件:

运用示意图。

“运用”可分解为利用教材已有的示意图和自己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属于应用层次的要求。

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

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

怎样评估检查?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教学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

2、陈述学习目标的句型结构

●A、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行为条件+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C、行为程度+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概念)

如: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课标分解的依据

进行课标分解,基础是什么呢?

不是想当然的去进行分解,需要有六个依据:

第一是现代分类学,首先是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再就是加涅的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就是将内在的心理动词换化为外在的行为动词。

第二是高考考试大纲、高中学业考试说明与范围,或评估检测、考试试卷。

初中段没有测试说明,但我们可以依据各种辅助资料和测试题目,进行归类与总结,各块的行为动词基本上就出来了。

第三是教师的专业经验,什么样的知识匹配什么样的动词,主要依据我们的教书经验。

第四是教材,课标分解必须在一定的章节上进行分解,就是说这一节内容我分解这一条课标需要制定出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第五是学生原有的学情。

虽然我们使用的教材、教师用书相同,但各个地方的学生存在着差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怎么就是我这一班学生的学习目标呢?

所以,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在其“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

4、课标分解的基本步骤:

 

下面我结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来具体的说说分解的方法与步骤。

一、分解课程标准,叙写教学目标

这一个环节是中心环节,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解读和教学目标的陈述两大模块。

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是正确陈述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在分解剖析基础上的综合。

第一步:

分解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确定关键词。

主要依据有:

课程标准、单元训练目标、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学情分析

第二步:

分析中心词,构建概念图(分析图)

第三步:

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第四步:

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

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第六步:

呈示表现性教学目标

二、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学习目标确定后,我们再来思考如何评价或检测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因此,在教学准备中,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编制适合的评价方案,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馈、指导,促进教与学都能按照有效的目标导引方向进行。

1.对“评价”的正确认识

课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点:

交流性评价、选择性评价、论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在语文课堂里,用得最多的是交流性评价,现在教学论比较倡导的是表现性评价。

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选择性评价:

填空题、正误题、组合题、选择题

论述性评价:

简答题、论述题、比较题、开放题

表现性评价:

技能水平、创作成果

交流性评价:

倾听讨论、问答、对话、口头测验

2.确保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1)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相应的内容主题。

(2)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同样的认知要求。

(3)评价方法与学习目标是相匹配的。

(4)学习目标融合于评价与学习活动整合之中。

把评价当成教学的一部分,当成检验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依据学习目标选择

评价方法,确保课时学习目标步步有落实,环环有评价。

案例: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评价样题: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海洋水D.地下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0~11月

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B.a变小

C.b变稳定D.b在枯水期变大

4.地球淡水的主体是

A.河流水B.地下淡水

C.湖泊水D.冰川

 

5.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

C.水体蒸发D.植物蒸腾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CEF。

(3)选择图中字母填空:

①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②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③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三、教学过程预设

【新课导入】

引用李白的诗《将进酒》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引入新课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释疑

1、结合图3.1,自学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体从存在形态上和存在空间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2)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

(3)水圈有哪些特点?

2、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具体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问题承转】滚滚长江东逝水。

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释疑

1、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2、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3、绘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4、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

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5、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6、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具体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三、拓展延伸

【案例分析】“黄河之水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逐年加剧。

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

【问题探究】

1、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小结】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因此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否则这种影响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体分布———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

3、水体联系———相互补给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形式——海陆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课标解读工作三支基本力量

教师个人的实践研究,学校教师之间的同伴交流研讨,各级研究人员的专业支持是开展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三支基本力量。

教师个人的实践研究是基础。

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对话是做好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科教师在个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是与同伴对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这项活动中,在座的教研组长要承担起示范带动的重任,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

教研室将随时提供各种专业技术支持。

课标解读工作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个体研读——学科组内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实践反思

(1)个体研读:

是课标解读的关键环节。

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通过独立钻研课标,提升专业能力。

(2)学科组内互助:

在学科年级备课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力争做到备课组内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和建议离开”。

●(3)骨干教引领:

帮助教师解决课标研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教师优化课标解读方法,深化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研读成果。

●(4)实践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以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

 

附: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或示意图,分析河流补给涉及的水体类型以及相互关系;

2.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教材分析:

教科书中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一是“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陆地是人类的栖息地,陆地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课文说明了陆地水体的赋存空间、数量比例以及相互补给关系。

它为后面讲水资源作了铺垫。

接着教材用读图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第1小题的题干部分给出了河流补给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河流补给涉及哪几种水体类型。

第2小题让学生分析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

关于水循环的过程,课文概括为一幅示意图。

图中不仅展示了水循环的类型,而且箭头的大小还涉及水量的相对比例。

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活动”从分析影响黄河水量变化的原因入手,分析自然和认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时,课文提出了全球水量平衡的概念。

这里的水量平衡是就整个地球上水而言的,总量不变并非意味着局部地区也是不变的。

教学重点:

1、以海陆间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2、能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新课导入】

引用李白的诗《将进酒》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引入新课自然界的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释疑

1、结合图3.1,自学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体从存在形态上和存在空间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2)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

(3)水圈有哪些特点?

2、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具体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问题承转】滚滚长江东逝水。

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

【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释疑

1、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2、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3、绘出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4、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

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5、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6、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具体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三、拓展延伸

【案例分析】“黄河之水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逐年加剧。

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

【问题探究】

1、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小结】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环节产生影响,因此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否则这种影响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体分布———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

3、水体联系———相互补给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形式——海陆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