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897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考点精讲:

一、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一)决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如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目标也分为六级:

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2.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是要克服传统的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和不可操作性,用可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教学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呢?

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明确化的两种主要技术: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

一是可观察的行为;二是行为发生的条件;三是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格伦兰)。

(即心理和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二)了解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的含义

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在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发展是学习准备的主要内容。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范围。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支架的类型有:

示范、大声思维、提问、调整教学材料、言语指点、提供线索等。

(三)完成教学事项

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

在教学程序中,学生的学习随事先设计的教学情境而进行,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

(四)选择教学策略

讲授、提问、组织讨论、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放电影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讲授需要运用以下技巧:

(1)提供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出之前呈现的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包括说明性先行组织者和比较性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

(2)提供信息加工时间

(3)提供总结

2.提问

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提问要具备以下特征:

(1)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75%的学生能回答)

(2)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

(3)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4)控制等待时间

(5)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

(6)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组织讨论

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有效组织讨论的要点如下:

(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2)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

(3)成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

(4)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4.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5.选择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3)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掌握学习

(五)实施教学评价

1.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首先,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评价常常通过观察与测量收集资料,但测量不等于评价,评价是对测量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作用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教师检验与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3)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提供参考

3.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诊断性)、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是在教学之前为了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为全面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所进行的评价。

(2)根据对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优劣;标准参照评价是以根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的多少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从评价时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编制的测验;教师自编测验是指导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与编制的、作为考察学生学习进步情况的测验。

(4)量化的教学评价和质化的教学评价

4.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量化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

论文式问题、多重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等。

测验的准备与实施:

确定测验目的、测验题的选择和准备、测验的实施、考卷的评分、测题的修正

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

(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

优点——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缺点——不能促进学习,使用条件非常严格,未必真正公平。

(2)良好评定的指标

信度:

反映的是评定的可靠性,即多次评定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效度:

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评定在何种程度上测量了它想测的东西,并且在何种程度上允许对学生的技能和能力进行适宜的概化。

(3)质化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5.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真实性评定:

(1)概念图:

最能够有效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的方法

(2)案卷分析:

案卷是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表现的集合

(3)操作评定:

通过编制和实施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题来考查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和创造性能力的评定方法。

二、教学策略的心理学研究

(一)概念教学策略

1.概念——例证法

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列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

2.例证——概念法

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详细分析并讨论例题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研究发现,对例题进行分析讨论后,学生做题速度快,很少出错,也很少再需要教师在解题时给予指导;而那些没有经过例题分析的学生,即使学习拔尖或经过个别辅导的学生,也很难达到这个地步。

2.指导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问题的语义

(2)整体把握问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3)准确地辨别问题的类型,与以往的题型、解法挂上钩。

(4)利用图画的方法,通过视觉正确表征问题

3.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如何搜索算子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基本策略。

4.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

5.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

(这里所谓的“专家”是指教师以及学得好的学生。

(三)阅读教学策略

1.大量阅读训练法

2.阅读技能训练法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程序

例:

罗宾逊的SQ3R法是最早提出的阅读程序。

SQ3R的含义是S(Surrey)——浏览,Q(Question)——提问,3R(Read,Recite,Review)——阅读、背诵、复习。

4.指导学生学会对阅读理解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

(四)选择教学模式

1.直接教学:

2.探究学习

3.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4.合作学习

有五个要素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

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加工(小组评价)。

主要合作模式:

学生小组—成绩分组;团队—竞赛—友谊赛;交错搭配;团队辅导的个别化。

5.个别化教学

主要模式:

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独立学习;适应性教学;个别辅导

6.接受学习

7.发现学习

(五)设置教学环境

1.课堂空间

2.教学组织:

三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小组和个别化教学

3.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境(如全班、小组和自学)、学生学习特点(如阅读、非阅读、视听偏好)、教学目标性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如静止图像、动画、文字、口语)等方面的因素。

4.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因素

(1)环境变量: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环境、课程与教学软件、媒体等

(2)教师变量:

教师对技术的态度、教师对技术的熟悉程度、教师胜任教学的能力、教学方法

(3)学习者变量:

学习动机,一般学业态度、能力,学习方式,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态度和兴趣,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其他(年龄、性别等)

三、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角色

1.学习的指导者

2.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4.心理保健者

5.教育科研人员

(问答题:

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以下重要角色:

教学的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

补:

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理解

有的研究者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是“所倡导的理论”,教师能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即外显的),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而变化,不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其他较上相反。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这两类知识是不一致的。

区别这两类知识是很有意义的。

很多的教学改革之所以失败,一个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忽略了这两类知识的差别,误认为向教师介绍了新的教学思想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导致教学行为的革新,却不知教师还在用老一套思想进行教学。

造成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