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944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一模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近几年安徽省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以下是四个市县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及内容,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芜湖:

汽车组装B.

   铜陵:

金属冶炼

C.

   淮北:

布匹纺织D.

   阜阳:

铁路改造

2.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47次大会决定,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为防止天然水体的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纯水

3.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今日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产品,如:

电池,荧光灯,肥皂,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如图是汞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水银的化学式为HgB.汞原子的质量为

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D.汞为非金属元素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

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

C.

   液体加热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 项

A

B

C

D

m

化石燃料

纯净物

原子核

化合反应

n

酒精

单质

电子

氧化反应

A.AB.BC.CD.D

6.太空舱利用铁酸镍(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下列有关铁酸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镍、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

2:

4

C.铁元素化合价为

,则镍元素为

D.铁酸镍在该化学变化中起催化作用

7.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M的化学式为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

2D.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8.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l 6 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态水分子不运动

B.玻璃态水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隔

C.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D.同温度同质量液态水和玻璃态水,体积不同

9.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铁粉作食品抗氧化剂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道尔顿提出分子原子学说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AB.BC.CD.D

10.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1.

如图,是一架大型客机。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______。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选填“强”或“弱”)。

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造成的。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2.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后,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氧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见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则装置B、C、E中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F装置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13.实验室中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了50.0g该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产生气泡,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4.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

具体过程如下:

(1)将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3)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化学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__。

(填序号)

A.2Cu+O2

2CuO

B.2Cu+O2+2H2SO4=2CuSO4+2H2O

C.Cu+H2SO4=CuSO4+H2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5.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

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铁矿石炼铁化学原理,如图所示:

(1)该活动小组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①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②停止加热;③给玻璃管加热;④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

16.

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向左运动了。

【可选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盐酸;⑤干冰

(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金属是______(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在恰好完全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要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最快,应往试管中加入上述哪种金属?

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产生氢气速度更快;

(3)有的同学根据上述小车推进原理,发现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则他在试管中投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其利用了它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继续探究】

(4)在不增减小车的设备、不改变试剂总质量及道路的摩擦系数不变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讲,如何使小车跑得更远?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两种改进的方法并给出理由。

改进的方法

简述理由

1

______

______

2

______

______

答案详解

1.【答案】B

【详解】

解:

A、汽车组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金属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布匹纺织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路改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详解】

解:

A、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错误,因为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为防止天然水体的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错误,应该合理使用,不是禁止使用;故选项错误;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纯水错误,还有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A、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B、为防止天然水体的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错误;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正确;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纯水错误;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

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3.【答案】A

【详解】

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属于金属元素,故

水银的化学式为Hg;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故A正确;BCD错误。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4.【答案】D

【详解】

解:

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

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

.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

D。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液体取用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C、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答案】B

【详解】

解:

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包括酒精,故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因此单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反应的化学反应,它们是交叉关系,故错误。

故选:

B。

A.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纯净物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分类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原子结构、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要加强记忆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D

【详解】

解:

A、铁酸镍含有镍、铁、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镍、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59×1):

(56×2):

(16×4)≠1:

2:

4,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3)×2+(-2)×4=0,则x=+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太空舱利用铁酸镍(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铁酸镍在该化学变化中起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铁酸镍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D、根据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详解】

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M的化学式为CO2,故正确;

C.该反应中,反应物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6:

64=1:

4;故错误;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一为化合物、一为单质,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

B。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可假设:

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推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答案】C

【详解】

解:

A.玻璃态的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微观粒子的性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B.玻璃态的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微观粒子的性质,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故错误;

C.玻璃态水和普通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玻璃态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故正确;

D.由玻璃态的水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同温度同质量液态水和玻璃态水,体积相同,故错误。

故选:

C。

A.玻璃态的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微观粒子的性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玻璃态的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微观粒子的性质,分子间存在着间隔的;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玻璃态水与液态水密度的关系考虑。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些答案就隐藏在题目中。

9.【答案】A

【详解】

解:

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去除油污;金刚石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铁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所以可用铁粉作食品抗氧化剂,完全正确;

B.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露,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错误。

故选:

A。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化学安全知识来分析;

C.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能源的分类以及海洋中的资源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0.【答案】D

【详解】

解: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低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故错误;

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30g乙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g,故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要小于30g,故C错误;

D、观溶解度曲线可知: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

D。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

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的状态转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对固体溶解度定义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铝(或锂或钛,写元素符号也可) 强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 强 4Al+3O2=2Al2O3 氧气和水

【详解】

解:

(1)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铝、锂、钛。

(2)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原因是因为合金材料强度大,耐腐蚀。

(3)铝的位置排在铁的前面,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造成的。

故答案为:

(1)铝(或锂或钛,写元素符号也可);

(2)强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

(3)强,4Al+3O2═2Al2O3,氧气和水。

(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合金材料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试管 铁架台 2KMnO4

K2MnO4+MnO2+O2↑ B中白磷燃烧 C中液面下降 E中溶液变红 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F瓶口,熄灭,则收集满了.

【详解】

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铁架台;

(2)图一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反应物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白磷着火点低,可以自燃,装置内压强增大,盐酸会进入石灰石的集气瓶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装置B、C、E中的现象分别是:

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E中溶液变红;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验证F装置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F瓶口,熄灭,则收集满了.

故答案为:

(1)试管,铁架台;

(2)2KMnO4

K2MnO4+MnO2+O2↑;

(3)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E中溶液变红;

(4)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F瓶口,熄灭,则收集满了.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图一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白磷着火点低,可以自燃,装置内压强增大,盐酸会进入石灰石的集气瓶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3.【答案】1.6

【详解】

解: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50.0g+2.0g-50.4g=1.6g;故填:

1.6;

(2)设:

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                              1.6g

x=3.4g

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6.8%

答:

此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本道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14.【答案】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过滤 引流 C

【详解】

解:

(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3)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氧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铜不能和硫酸反应,所以错误的是C。

故答案为:

(1)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2)过滤,引流;

(3)C。

(1)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答案】①③②④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Fe2O3+3CO

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 点燃或收集

【详解】

解:

(1)该活动小组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喷灯,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故答案为:

(1)①③②④;

(2)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Fe2O3+3CO

2Fe+3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点燃或收集。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② Fe+2HCl=FeCl2+H2↑ ① 锌比铁活泼,和稀盐酸反应时 干冰 物理 减小试管和平面的夹角 试管和平面的夹角越小,反作用力越大 用等质量的铝或镁 等质量的铝或镁比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更多

【详解】

解:

(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