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865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圆满实现评建工作总目标

(2013年11月15日)

同志们:

今天是11月15日,星期五。

明、后两天,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专家组的成员即将陆续抵达学校,正式评估将于下周一、11月18日开始,21日结束。

今天我们召开是全校干部和教师代表大会,也是接受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前的最后一次大会。

今天大会的主题就一个:

“坚定信心,圆满实现评建工作总目标”。

这也是我今天讲话的标题。

综观学校30年的发展历程,安阳工学院从1983年建校到2004年升本,到2008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再到今天,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粗略地梳理一下2007年8月,我来安阳工学院工作以来,6年零3个月的时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发生的变化。

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关键在于这些是我们实现评建工作总目标的基础,更是我们圆满完成评建任务的信心所在。

我用“十二个明显”来概述这6年来学校的变化:

一是地方财政投入明显增长。

这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在11月12日全校干部教师代表大会上我已经讲到,2007年以来,财政投入逐渐增长:

2007年,财政拨款3127.41万元,生均经费为1840元;

2008年,财政拨款3786.26万元,生均经费为2230元;

2009年,财政拨款3763.60万元,生均经费为2220元;

2010年,财政拨款,含中央财政化债共6936.16万元,生均经费突破4000元,达4080元;

2011年,财政拨款,含中央财政化债共28216.12万元,生均经费发生根本性转折,达到15680元;

2012年,财政拨款23250.85万元,生均经费达到12920元。

2007到2012年6年间,财政拨款,含中央财政化债投入合计6.9亿元。

生均经费从1840元飙升到12920元(其中峰值是2011年的生均15680元)。

2013年学费住宿费收入9000万元,比2007年的6600万元增加2400万元,增幅达36.4%。

2007年以来,地方财政的投入和学校收入明显增长。

二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确保了办学条件的改善。

2013年,全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比2007年的3700万元净增8300万元,增幅达224.3%;馆藏图书资料121.6万册,比2007年的76万册净增45.6万册,增幅为60%;5#、6#学生宿舍楼,8#、9#家属住宅楼,第二块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风雨操场,青年教师公寓等建设项目的陆续完工,保证了学校发展的需求。

2007年以来,各项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三是发展重心明显转移。

2008年,我们明确提出来,把以外延扩展为主的发展重心向以内涵建设为主转移。

这个转移集中体现在两点:

一是体现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根本原则,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想上;二是体现在坚持以质量工程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打造办学特色的工作措施、工作重点的决心和信念上。

事实证明,及时调整我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重心,学校的发展越来越规范,我们的办学实力越来越壮大。

四是教育教学理念明显转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建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为突破口,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改革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夯实办学基础,创新办学模式,培育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为人师表、求真务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

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工为主,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形成明显的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

等等,所有这些,早已成为我们打早以工为主、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平安和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识。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五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

2007年,学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3416人,其中本科学生2556人,专科学生860人;2013年,学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4655人,其中本科学生3900人,专科学生755人。

2013年,当年招生数量与2007年相比,增长1239人,增长幅度为36.3%,其中本科生招生数量的增长幅度达52.6%,专科生招生数量略有下降。

本、专科招生数由3:

1提升到5.2:

1,本、专科在校生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

六是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明显提升。

2010年,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实现了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11年,实现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12年,实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项目“零”的突破。

截止到2012年底,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

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8项,比2007年前的5项,项目数大增度提高;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383项,比较2007年前的20项增加363项;引入纵横向科研经费558.15万元,比2007年前的52.3万净增505.85万元,是2007年前的近10倍。

学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明显提升。

七是文化传承的功能明显发挥。

利用安阳地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涵盖万象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文化教育,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而持久的影响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谐人格,打造办学特色的同时,传承安阳独特的优秀文化资源。

明显的提升了学校传承文化的能力。

八是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明显合理。

2013年,学校开办的本科专业达到46个,比2007年的26个增加20个,增幅达76.9%;其中工科专业23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一半;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等,较2007年前相比,都是“零”的突破;特别是“飞行技术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必将成为学校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发展亮点。

学校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的和专业格局明显合理。

九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013年学校在职正高职称85人,较2007年的31人净增54人,增幅达174.2%;副高职称185人,较2007年的162人净增23人,增幅达14.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669人,较2007年的313人净增356人,增幅达113.7%;特别是自2010年起,先后有10数名教师正式获得兄弟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自2011年起,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学校办学上层次打下坚实基础。

2007年以来,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十是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以人为本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

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前提。

2007年以来,在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党政群团工作,后勤管理与服务,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是对外合作交流明显扩大。

1983年建校至2006年前22年间,学校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共出访22人次。

2007年起,学校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校际间合作。

6年间,交流与出访合计72人次,是前22年的3.3倍。

学校还与英国斯旺西大学、提赛德大学达成四个本、专科专业的合作办学协议,截止目前,合作办学项目已毕业学生400余人。

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整体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明显扩大。

十二是学校大局明显稳定。

安全稳定的政治大局,安全稳定的校园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生活秩序,安全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等,都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保证和前提。

2007年以来,在全校政工干部、安全保卫干部和全校教职工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及校园周边秩序安全稳定,校内没有发生任何恶性或群体性事件,确保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其它工作,方方面面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纵观以上十二个方面,无论是地方财政投入明显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发展重心明显转移,教育教学理念明显转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明显提升,文化传承的功能明显发挥,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明显合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管理服务明显规范,对外合作交流明显扩大,还是学校大局明显稳定等,这是我们2007年以来的办学成果,这是我们实现评建工作总目标的基础,这是学校下一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平台,这些成果必将进一步的坚定我们完成各项评建任务的信心!

取得以上成绩的原因在哪里?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多年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认定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够生存,只有科学发展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学校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加快发展,从而使学校在短短的三十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尤其是自合并、升本开始,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升本后,学校三期工程建设顺利竣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实施,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办,飞行技术专业顺利招生,学科专业建设蓬勃发展,一系列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专业顺利实现招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条重要宝贵经验。

第二,团结务实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学校近年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依靠全校教职员工的同心协力和团结协作。

升本期间,全校教职员工围绕着一个目标,肩负起一个责任,弘扬了一种精神,凝聚成一股力量,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升本后,每个安工人,都是以学校发展为已任,万众一心,共创大业,从而使学校事业蒸蒸日上、充满生机。

学校发展的实践证明: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出成绩”。

校内的团结,尤其是各级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是学校事业成功的前提,是形成正确决策并顺利实施的基础。

第三,改革创新是学校前进的动力。

改革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成为束缚学校前进、影响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升本后,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在人事分配、后勤财务、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办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改革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提高办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

在新一轮的高校竞争中,教育质量将是决定高校命运的首要因素,一所学校要经得住“大浪淘沙”,必须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近几年来,我校逐步建立、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力度,狠抓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指导力度,高度重视对在校生实践环节的培养。

同时,学校下大力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建设。

通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在省内外进一步提升,招生范围得到巩固和扩大,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逐年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第五,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还必须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始终依靠、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职员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关注群众切身利益,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实行民主治校,坚持依法治校,这些都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深切体会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六,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适合中国特点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

实践表明,校党委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抓好对学校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和对重要工作的科学领导,发挥党委在学校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也必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的稳定、改革、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各项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团结务实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改革创新是学校前进的动力、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这六方面的共识或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我们今后继续发展的思想基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牢坚持。

很显然,六条经验和“十二个明显”也为我们打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校园氛围。

我的感受如下:

一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首先体现在校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上。

2007年8月以来,校级党政领导班子经历了两次个别调整补充和一次行政班子的整体换届。

经过这几年的合作和工作实践,我用下面几段略微朴素的语言来表述一下我对这个班子的真实感受:

第一,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都十分珍惜在安阳工学院工作、生活以及与大家相知、相识、共事的机会。

都愿意为安阳工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和聪明才智。

第二,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为人处事都是坦荡无私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交往中,都能够把赏析别人当作一种境界,把善待别人当作一种胸怀,把关心别人当作一种品质,把理解别人当作一种涵养,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愉快,把学习别人当作一种智慧。

第三,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都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基本道理,思想上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班子成员学习、向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性。

都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进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完成广大教职员工交给我们的办学任务,只有学习才能够自如的应对各种困难、矛盾和挑战。

第四,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都懂得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校长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理顺党与政、集体与个人、正职与副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和执行。

第五,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在工作中都能够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原则和“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办公会、专题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

第六,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在工作中,都懂得大事多商量、小事多沟通的基本道理,都十分注重维护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确保党委和行政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七,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都能够把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的树立师生利益高于一切,师生困难急于一切,师生呼声先于一切的理念。

在关乎师生重大利益的事项决策前,能够坚持广泛调研和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第八,校级党政班子的每位成员都能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管好自己,以身作则;管好下属,带好队伍;管好分管部门和领域,抓好风气。

努力做加强党性修养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遵纪守法的表率,树立领导班子集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良好形象。

这是我的真实感受,这是校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更是广大教职员工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认可。

二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体现在处、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上。

2007年8月,新班子调整组建以后,在安阳工学院的办学历史上,首次实行通过公开竞聘、群众推荐、笔试、面试、党委集体研究等组织形式,公开、公平、公正在全校选拔科、处级领导干部,先后分三批选拔了68名年纪青,学历、职称高,综合能力强的副处级领导干部;分两批对29名主持工作的副职晋升为正处级干部;两次对中层干部进行了三年任期的考核和重新聘任;对有关工作岗位进行任职轮换、调整和充实。

做到能者上,庸者让,选贤任能,看才干、更看重品德。

先后有5名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被免职。

目前,干部队伍作风硬,能力强,士气旺,工作成效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充分认可。

三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体现在涉及广大教职工生切身利益事情的办理上。

如在教师职称推荐评审方面,表现在注重向教师队伍倾斜,维护学校大局利益,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尊重教学院(部)的意见上;在新教师招聘方面,表现在注重规范程序,尊重教学院(部)考核推荐意见,合理照顾和安排教职工子女就业上;在落实博士生待遇方面,表现在注重社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学校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待遇的相关政策上;在报销硕士研究生学费方面,表现在注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和学校发展需求,分时段、按比例报销学费上;在处理原后勤集团公司遗留问题方面,表现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规范程序,主动解决上;在纠正对学生的各种不当收费行为上,表现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对学生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管理上;在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的分配和推荐上,表现在分级管理、分级推荐,确保基层教职工利益上;在各级、各类评先评优评奖等事项上,表现在政策制定、指标分配、民主推荐、公开公平,以推荐一线教师、职工为主等程序和政策制定上。

在涉及广大教职工生切身利益事情的办理上,校党委、校行政能顶住各种压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理,堵塞人情漏洞,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杜绝不正之风。

各类、各种涉及广大教职工生切身利益的事项的办理结果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生的充分认可。

四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体现在关注民生、稳定和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上。

发展靠大家共同努力,发展成果供大家共同分享。

党委始终按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2008年,我们启动8#、9#住宅楼工程建设,改善了一批教授和老干部的住房条件。

2010年1月,校内津贴标准在2009年的基础上,普遍提升20%。

教授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2000元提高到2400元;副教授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1500元提高到1800元;讲师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800元提高到950元;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1800元提高到2160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1300元提高到1560元;正科级干部的岗位津贴由每月的700元提高到840元。

2011年1月,校内津贴标准在2010年普遍提高20%的基础上,再提高了20-46%。

其中,教授由原来的每月2400元增至2900元,增幅为21%;副教授由原来的每月1800元增至2200元,增幅为22%;讲师由原来的每月960元增至1300元,增幅为35%;正处级领导干部由原来的每月2160元增至2600元,增幅为20%;副处级领导干部由原来的每月1560元增至1900元,增幅为22%;科级干部由原来的每月840元增至1100元,增幅为31%。

增幅最大的是非教师系列的员级岗,增幅达46%,其次是教师系列的助教岗。

增幅达43%。

学校制定的超教学工作量奖励制度和超管理工作量奖励制度惠及了全校教师和干部职工。

学校还根据学生政治辅导员和教学院(部)教学秘书的工作成效、工作性质、工作年限,制定了相应的岗位津贴制度。

学校还同时、同比例提高和调整了离、退休干部、职工和退居二线干部的校内津贴、补贴标准。

这两次校内岗位津贴的大幅提高,为我们执行岗位工资制度,商定奖励工资倍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校内文明奖由每月的100元提高到300元;教师节和中秋节双节福利由300元提高到500元;全体教职工的年终奖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

2010年,学校投资43万元,为16个教学院(部)的一线教师建设了功能完备的教师休息室。

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50万元,对教职工餐厅进行更新改造,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对在岗职工的中餐误餐补贴,至今年10月,教职工餐厅运行以来,已先后发放教职工中餐就餐补贴51万元。

2012年,学校筹措资金4500万元,建设304套青年教师公寓,该项目预计2014年年初完工,该项目可以有效的解决近几年新进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并为未来几年青年教师的引进预留住房空间。

2008年以来,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教师招聘、人事代理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近30名教职工家属和子女的就业问题。

五是,“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体现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上。

校党委、校行政坚持按章办事,工作程序公开透明,尤其在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纪律严明,清正廉洁。

对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甚至欺上瞒下、胡作非为的违法乱纪行为坚决打击,绝不姑息迁就。

清除歪风邪气,代以风清气正。

校、处、科三级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得到广大教职工的充分认可。

同志们,贷款置地、盖大楼建房子是发展,专科升本科是发展;地方财政投入明显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发展重心明显转移,教育教学理念明显转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明显提升,文化传承的功能明显发挥,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明显合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管理服务明显规范,对外合作交流明显扩大,还是学校大局明显稳定等也是发展;在全校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是发展。

我们用前边这些内容高度概括了2007年,我来安阳工学院工作之后,学校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实际上是学校2007年以来工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也如前我讲,这是我们2007年以来的办学成果,这是我们实现评建工作总目标的基础,这是学校下一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平台,这些成果必将进一步的坚定我们完成各项评建任务的信心!

这些成果难能可贵、得来不易,同志们一定要高度珍惜!

专家组明天就要进校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团结奋斗,勤奋务实,开拓创新,把各项评建工作做好、做到位,不辜负全校教职工生的期望。

专家组明天就要进校了,希望大家把勤奋务实当作一种工作态度,当作一种工作精神。

从我做起,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希望广大教师,一定要以勤奋务实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认认真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

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勤奋务实的精神,积极扎实的工作态度,肩负起团结和带领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重任,扎扎实实搞管理,尽职尽责抓发展;希望我们的各类服务人员,一定要以勤奋务实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保运转,搞好各种服务;希望全校干部职工,一定要以扎实的评建工作成果、良好的精神状态、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端庄大方的仪表仪容、整洁漂亮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勤勉、诚实、合作、豁达、宽厚、自信的心态投入到评建工作中去。

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尽职守,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