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变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8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语言变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语言变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语言变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语言变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语言变异.docx

《浅析语言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语言变异.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语言变异.docx

浅析语言变异

作者:

王赫

来源: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5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为何会出现语言变异这一现象的原因,语言变异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以及语言变异现象作为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对象的主要理由。

关键词:

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

作者简介:

王赫(1988-),女,黑龙江省讷河市,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主要从事拉祜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2)-26--02

(一)为什么会存在语言的变异?

语言1.到底在哪里存在?

若要分析语言的变异,就必须先要解决一个问题:

什么是语言?

普通语言学之父德·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由“能指”与“所指”结合而成的符号按一定关系构成的系统;他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的语言就像一本词典的原稿,而以它为模于印制出来的许多本词典,就是该语言社会每个人所掌握的言语。

从这种理解出发,我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否真像索绪尔所说的那样,对同一语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共同的呢?

第二、特定语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否都同样掌握该语言系统中的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承认语言只存在于社会对它的使用中,那么,上面的例子就足以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的语言符号,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语境,总是以各种变异的形式而存在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一个内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条结论:

一、由音、义结合而成的语言符号总是以多种变异形式而存在的二、语言以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全体成员之中。

语言2.以变形形式存在的原因

我们已经知到语言貌似简单而实际上十分复杂。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较大的人类社会的语言网络系统中所包含的语言变异系统的数目,都几乎是无限的。

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在社会中有较重要作用的社会次文化集团来研究它们的语言变异系统。

人类语言之所以有这样特殊的性质。

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语言符号本身的特点和它在人类检会中的主要功能,是造成语盲特殊存在形式的内部原因。

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分化是造成语言这种特殊存在形式的外部原因。

我们可以设想,原始人的群体不大的时候,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在语言上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产力的发展.活动的地区也扩大了,这时就可能产生不向的方言。

当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到出现不向的生产分工时,这些分工所造成的群体分化,就可能是在同一个地区之内而不再是地区的差。

这种分化可以造成在同—地区出现和不同的社会次文化集团.初步具有了计会网络的性质。

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社会的分布越是复杂,即使是同一个社会次文化集团之中的成员,也可能由于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不同等等,而采用不问的话语变异形式;即使各个方面都相同时,还可能由于交际手段(口头、书面)的不问而影响到语古形式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利分化,是造成语占这种特殊存在形式的外因。

当然,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外因必须过内因起作用。

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均的原因,还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性质,以及它作为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标志社会身份的手段的功能。

上面所说的,就是现代社会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变异的一门科学,对语文盲本质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通过人类许多世代的艰苦探索才逐渐形成的。

(二)当代语言变异理论

变异1.的内容

“变异”这个词,在当代的语言变异理论中,是—个特定的术语,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在实际使用着的话语中的状况。

这个“语言项目”,可以足某个音位,也可以是某些话音的组合或聚合规则;它可以是某个语义,也可以是某些语义的组合聚合规则;它还可以是音、义结合而成的话素或词.也可以是某个语法范畴或语法子段,或某项语法规则。

举些最简单的例子:

北京人在顺序计数时,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比较正式的说法,就是“一个,两个,二个,四个,五个……”;另外一种是比较随便的说法.发音变为“—啊,俩,仁,四啊,五啊。

顺序数词后面的量词“个”的语音,有的弱化为央元音,有的与前面的数词结合在一起发生了减音的现象。

“个”在顺厅数词后面的两种语音形式,就是一种语音变异比如,北京话的单数第二人称代词,存实际的话语中,具有NI、NIN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文字上写“你”和“您”).这也是北京话这个语言变体中出现的一个词的变异。

再如普通话中“就、才”等副词,按语法规则,是不能直接修饰名量性短语的。

可是在实际的话语中,有可能省去谓语成分中的动词,而只剩下动词的宾语,造成副词和名词性短语直接组合在一起的现象。

在这种组合中,“就、才”一般都要放在名量词组的前面,组成“就一个球(就进去一个球的省略说法)”“才两块钱(才要丁两块钱的省略说法)”的形式。

4J时,为了强调数量之少,我们还会听到“一个球就”,“两块钱才”的说

法,这就是普通话语法中,词语组合规则(语法)的一种变异。

变异2.的实际存在形式——变素

“变素”指的是语言交界的一个、一个实际存在形式。

比如刚才所举的例子中,“个”的两种语音形式,就是“个”这个语音变异的两个变京。

而NI和NIN,就是北京活第二人称代词变异的两个变素。

“副词数词量词名词”与”数词量词名词副词”这两种词语组合顺序,也是普通话语法中,词语组合规则变异的两个变素。

变异和变素的关系,就好像语音学中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一样。

音位是由许多音位变体,按照互相是否对立的原则归纳出来的。

音位只是一种概括和抽象,实际话语中,存在的只是音位变体。

同样,变异也是由许多变素,按照他们是否有共同的社会分布这个原则归纳出来的;变异也是一种概括.实际话语中,存在的是变素。

所以,一个音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音位变体,一个变异也可能包含不只一个变素。

音位是语音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但在研究音位的过程中,不能不研究音位变体。

同样,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但是.在研究变异的过程中,也不能不研究变素。

我们就是要调查研究实际话语中的各种变异,找出这些变异的各个变素,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从而说明各种社会因素和语言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于建立了音位和音位变体的理论,人类对语音的研究深入了一大步。

变异和变系理论的提出,也必特使人类对语言变异的认识更加深入。

(三)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语言学就是要联系社会来研究存在于现实活语中的各种语言变异,找出各种重要的语言变异与社会网累的相关规律,并从这种研究中,找出那些具有发展趋势的语言变异形式,用来指导我们对语言发展的干预。

同时也从语言变异的研究中,寻找历史上语言变化的痕迹。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呵以把社会语言举看做研究语言变异的科学。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变异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是由于下面的几个原因:

真正1.了解活的语言

我们已经说过,社会语言学把变异看成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任何一个正在被人使用的语言,都是一个复杂的变异网络系统。

只有死的语言(保留在文献中的、已经不再被当做交际工具的语言)才是静止的、不变的。

即使是这种已经死亡的语言,也可能在文献中保留着某些变异形式。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活的、正在使用的语言,就不能不面对它的许多变异形式,或者说,不研究它的诸多变异形式.就不能认清这个语言的相貌。

进一2.步了解语言的变化过程

既然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变异网络系统,我们就不能个追究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种在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分布广泛的变异,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由于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为丁交际不致中断,其变化必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这种变异,往往只是从语言结构系统中,某个层级的某个个别成分开始的;另一方面,这种变异,又是内使用该语言的言语集团中的个别成员开始的。

由于社会中的各个成员,分别具有不同的社会持征,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社会次文化集团。

不同的社会次文化集团中的成

员,他们所掌握的语言变异形式,也是有区别的。

因此,当语言中某个成分起变化时,也一定是首先在某个社会次文化集团的某些成员中开始的。

这样,在大体上相同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社会中不同的社会次文化集团之间,就产生了同一语言成分的不同变异形式。

这就是说,有的次文化集团采用了新的形式,而有的次文化集团依旧保留旧的形式;或者在同一个次文化集团中,有的成员采用了新的形式,而有的成员却依然使用着旧的形式。

如果这个语言成分的新形式进一步扩展,它就会慢慢地普及到同一个次文化集团的全体成员,或是该社会的不同的次文化集团,从而完成了语言的变化过程。

由此,我们看到了语言共时的变异,实际上反映了语言的历时的演变。

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追踪这些反映了语言历时演变的共时变异是如何扩展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现在的变异,说明过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语言变异研究》陈松岑广州教育出版社

、《2语言变异与变化》徐大明上海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