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672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第15讲第九单元复习教师版

第九单元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溶液的组成。

2.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题。

3.掌握实验探究题解题思路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只能是一种。

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

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

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

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

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

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1.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溶解

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

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注意: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五、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

④质量:

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

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NaCl(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

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2.计算类型:

(1)根据概念计算:

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

(2)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

(3)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

3.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w%=×100%(C

S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点二)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问题1:

溶液的定义

例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理解溶液的概念要注意“均一”“稳定”“混合物”三个关键词。

此题重点考查溶液具有稳定性,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久置的溶液既不会分层,也不会产生沉淀。

A项面粉放在水中会产生沉淀,B项牛奶和D项植物油放在水中会分层,形成乳浊液;C项白糖放入水中溶解后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答案:

C

例2.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一定是透明的

解析:

C项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现象。

答案:

C

问题2:

溶解度

例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考查目的: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

C选项中气体溶解度的降低与压强有关,与温度无关。

答案:

C

例4.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

解析:

W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溶质质量不变,升温不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

D

问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5.配制500gNaC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用到的溶剂质量及量取方法是(  )

A.400g,用托盘天平称量

B.400g,用500mL量筒量取

C.100g,用100mL量筒量取

D.400g,用100mL量筒量取

解析:

通过计算得出需要400ml溶剂,应选择量程大于且接近称量液体体积的量筒,避免多次称量及转移时造成的误差。

答案:

B

例6.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若用8%的硫酸溶液200g,通以直流电进行电解水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A.10g  B.20g  C.32g  D.40g

解析:

通电前后,水的质量减少,硫酸的质量不变,据此可以计算,通电前,硫酸的质量200g×8%=16g,最后溶液的质量为16g÷10%=160g,所以电解水的质量为40g。

答案:

D

【基础演练】

1.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部分性质相同。

其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答案:

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有固体溶质与溶液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固体的饱和溶液

答案:

D

3.50gl0%的硫酸溶液与30g2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0%B15%C20%D1375%

答案:

D

4.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15%,则这种物质属于()

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

答案:

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g水里溶解36gNaCl达到饱和,则NaC1的溶解度是36g

B20℃时,100g水里溶解了40gNaNO3,则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40g

Ct℃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4gKNO3,则t℃时KNO3的溶解度是24g

D10℃时,240gNH4NO3饱和溶液中含有NH4NO3140g,则10℃时NH4NO3溶解度是140g

答案:

D

【巩固提高】

6.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75%的医用酒精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锌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的溶液

 

 

生理盐水

 

 

答案:

溶液

溶质

溶剂

75%的医用酒精

C2H5OH

H2O

澄清石灰水

Ca(OH)2

H2O

稀盐酸

HCl

H2O

锌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的溶液

ZnSO4

H2O

生理盐水

NaCl

H2O

7.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

加入物质的名称

硝酸铵

氢氧化钠

氯化钠

U型管右侧液面变化

 

 

 

答案:

加入物质的名称

硝酸铵

氢氧化钠

氯化钠

U型管右侧液面变化

a处升高b处降低

a处降低b处升

液面没有明显变化

8.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

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的性质有关。

(2)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净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可采用的方法是      ,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或汽油)中;这种方法和用洗涤剂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

答案:

(1)溶质 溶剂 

(2)用酒精去洗掉碘酒 用酒精洗掉碘酒的原理是溶解,用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

9.某同学取四份50克的水,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配制成t℃时的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操作序号

1

2

3

4

加入KNO3质量/g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105

溶液编号

(1)试判断   溶液是饱和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填溶液的编号)

答案:

③④;①②

10.(2015年海淀一模)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CO2+H2O

NH4HCO3

1NH4HCO3+NaCl

NH4Cl+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解]

(1)设:

消耗CO2的质量为

NH3+CO2+H2O

NH4HCO3

1744

3.4gx

=

=8.8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质量为:

105g+3.4g+8.8g–9.7g=107.5g

答:

1.按溶解、过滤、洗涤沉淀的操作顺序可以除去各组中杂质的是

A.KCl中混有少量MnO2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C.CaCO3中混有少量Na2CO3D.铜粉中混有铁粉

答案:

CD

2.某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

A仍是饱和溶液B变成不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

AD

3.将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3+H2O=H2SO4,若把10g三氧化硫溶于90g水中,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10%B.大于10%C.小于10%D.无法判断

答案:

B

4.恒温下,加水稀释NaCl溶液,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B溶质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质的溶解度

答案:

BD

5.某物质mg,完全溶在水中,配成密度是dg/cm3的饱和溶液VL,则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B.

×100%C.

%D

答案:

A

6.填写下列表格:

溶液

碳酸钠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碘酒

溶质

溶剂

答案:

Na2CO3

KMnO4

I2

H2O

H2O

C2H5OH

7.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碳酸氢钠时,即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00克水最多能够溶解9.7克NaHCO3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少

8.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

(3)2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溶液与溶质质量比为。

(4)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

(1)A>B>C

(2)AC(3)707:

2(4)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面粉C.大米D.胡椒粉

答案:

A

2.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食盐B.烧碱C.生石灰D.硝酸铵

答案:

D

3.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

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HCl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H2SO4溶液

锌粒

Ca(OH)2溶液

Na2CO3溶液

CuSO4溶液

铁粉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

答案:

D

4.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升温到60℃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加入一定量的水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

答案:

C

5.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烧碱去除油污B.用自来水洗手

C.用汽油清洗油污D.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答案:

D

6.(2015年海淀一模)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花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

C.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

D.t℃时配制了质量分数为50%的甲溶液,则t一定小于70

答案:

C

7.(2015年朝阳一模)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

C

8.(2015年海淀一模)溶液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1)用pH试纸检验白醋的酸碱性,测得的pH_____7(填“>”、“<”或“=”)。

(2)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中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其中的溶剂是______;病人某次输液用了生理盐水500mL(密度约为1g/mL),能够为人体补充NaCl的质量

为g。

答案:

(1)<

(2)水(H2O)4.5

9.(2015年朝阳一模)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加稀硫酸的质量。

答案:

解:

生成ZnSO4的质量为100g×16.1%=16.1g

设: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消耗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1612

y16.1gx

2:

x=161:

16.1g

x=0.2g

65:

y=161:

16.1g

y=6.5g

(10g-6.5g)/10g×100%=35%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

100g+0.2g-6.5g=93.7g

答: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