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51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练习新人教版

22 寓言四则

名校讲坛

1.走近作品

《伊索寓言》是以古希腊作家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

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刊印的第一个《伊索寓言》的译本名为《况义》。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一共一百六十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等各个方面,既有指导实践之用,又有知识教育之功,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意味。

《列子》,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典籍之一。

2.考点链接

“之”的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常用、中考常考的虚词之一,其用法灵活多样:

1.作代词,代指人、物、事,相当于“他(们)”“它(们)等”。

2.作助词,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

(1)结构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如“君子之行”。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成为一个主谓短语,做整个句子的某个成分。

如“宋之丁氏”。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

(2)语气助词:

用来凑足音节,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如“久之,目似暝”。

3.作动词。

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译为“去”“往”“到”等。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习题链接】见“《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积累运用”T3。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01 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   粘住(zhā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爱慕:

因喜爱而向往。

(2)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较量:

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3.文学常识填空。

(1)《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寓言,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专横、残暴、虐害弱小的本性,反映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也有的,如《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们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以及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3)《蚊子和狮子》通过戏剧化的结尾,引起人们深思,也告诉我们:

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样才能战胜对方;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清醒等。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常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揭示特征】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讽刺、劝诫、智慧、故事。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成语名

主要内容

寓意

①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

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

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②欲速则不达

 (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

要求:

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

“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续写符合情节的发展方向且故事蕴含一定道理即可)

02 拓展阅读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

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

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

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

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

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

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

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

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

“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

”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

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

“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

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

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

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

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

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

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

“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

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选自《曹文轩纯美绘本:

罗圈腿的小猎狗》)

6.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7.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挤”是动作描写,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

“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8.猎人的另外十只猎狗对小猎狗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最初它们嘲笑小猎狗,说它是傻瓜,最后它们跟在小猎狗后面模仿小猎狗,走成罗圈腿。

9.公狼的出现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公狼的出现使小猎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

10.阅读本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请具体阐述。

[示例一]从小猎狗的角度看:

①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②

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③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④要敢于在关

键时刻亮出自己;⑤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示例二]从猎人和人们的

角度看:

①不可以貌取人,不要随意轻视他人;②要看到别人的努力;③要客观地评价

他人。

 [示例三]从十条猎狗的角度看:

①不要嘲笑别人;②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

弱小的人;③不要盲从。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ɡài)   崩坠(zhuì)   寝食(qǐn)中伤(zhònɡ)躇步跐蹈(chú)(c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

浇灌、灌溉汲:

从井里取水

(2)及其家穿井及:

待,等到穿:

挖掘、开凿

(3)国人道之道:

讲述

(4)闻之于宋君闻:

使知道

(5)丁氏对曰对:

应答,回答

(6)身亡所寄亡:

无,没有

(7)因往晓之晓:

告知,开导

(8)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

行动,活动

(9)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为何,为什么

(10)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

伤害

(11)舍然大喜舍:

同“释”,解除、消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宋之丁氏    晓之者曰

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

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解析:

A.结构助词,的/代词;B.像/你;C.与“只”一起表示“即使”/使唤;D.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5.填空。

(1)《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2)《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列子,本名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朝代)时期的道家(流派)人物。

《列子》一书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02 课内精读

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

B.终日在天中行止止增笑耳

C.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D.若躇步跐蹈若屈伸呼吸

(解析:

A.同“释”,解除、消除舍弃;B.停止只,仅仅;C.太阳每天;D.你。

7.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B.奈何忧崩坠乎将复何及

C.晓之者曰求闻之若此

D.积气耳六十而耳顺

(解析:

A.于是趁,乘;B.什么怎么;C.代词;D.语气助词耳朵。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消除疑虑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9.请结合全文,谈谈杞国人为什么会有天会塌下来的想法。

你从这件事中得出哪些启示?

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他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担心它碎裂崩塌;同时又忽视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而操心。

启示:

对事物认识充分才不会产生畏惧心理;不要随便担心、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

03 拓展阅读

杯弓蛇影

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

“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③听事④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

“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

“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

【注释】 ①乐(yuè)广:

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南阳附近)人。

②久阔:

久别不见。

阔,阔别,离别,疏远。

③河南:

晋朝郡名,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④听事:

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⑤沉疴(kē):

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乐广尝有亲客    尝:

曾经

(2)广问其故故:

原因

(3)广乃告其所以乃:

于是,就

(4)客豁然意解然:

……的样子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1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示例]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就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或:

凡事应作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附参考译文:

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

“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河南厅厅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

“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

”朋友回答说:

“跟上次看到的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疑团突然解开,久治不愈的病顿时好了。

 

 

天干地支、十二生肖

1.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齐称“干支”,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2.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分别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