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838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docx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区间明挖隧道位于**公园处,左线长115m,里程**;右线长91m,里程**。

明挖隧道结构包括矩形主体结构、联络通道、风幕机房。

区间明挖隧道施工步骤和程序见表8-1。

8.1.1开挖与支护

1、施工方法

根据施工总体方案的安排,区间暗挖隧道为本标段的重点,区间明挖隧道场地作为暗挖隧道主要施工场地,向南的暗挖隧道工作面作为本标段的主攻方向。

为了尽快地进入暗挖隧道施工,明挖隧道开挖分3次进行,第一次先开挖南端明暗挖分界处右线范围内的部分土石方、北端明暗挖分界处刷坡,再从距明暗交界50m处向暗洞方向逐渐顺坡拉槽开挖,至暗洞前3~8m,挖至设计标高,然后进入暗挖隧道施工;第二次开挖待右线南京站站方向洞口暗洞与明洞部分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道路改移完成后进行,与第一次开挖方法相同,开挖左线南端明暗交界处的土石方;第三次开挖待暗挖隧道衬砌完成后进行,开挖明挖隧道剩余部分的土石方。

区间明挖隧道场地布置见第六章图6-2,区间明挖隧道放坡拉槽开挖及运输道路布置见图8-1。

明挖隧道施工步骤及程序说明

表8-1

序号

图示

施工步骤说明

 

1

一、土石方放坡开挖

1、测量放线;

2、土石方开挖(土方机械直接开挖,石方松动爆破开挖)。

 

2

二、底板垫层与防水层施工

1、施工底板垫层;

2、施工底板防水层和保护层。

 

3

三、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1、底板钢筋绑扎;

2、底板模板及加固;

3、底板混凝土浇筑。

 

4

四、边墙与顶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1、边墙钢筋绑扎;

2、边墙与顶板模板;

3、顶板钢筋绑扎;

4、边墙与顶板混凝土灌注。

 

5

五、外防水处理

1、基面处理;

2、按设计铺设防水层;

3、施工防水层保护层。

 

6

六、回填

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两侧及顶板为粘土隔水层。

开挖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开挖,预留20cm厚边坡,人工配合修整;开挖石方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人工手持风钻钻孔,拉槽按设计坡度进行光面爆破,装碴采用反铲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白天运于场内存碴场存放,夜晚倒运至弃碴场。

一般地段支护按设计放坡施工;局部破碎地段采用网喷混凝土支护。

考虑到雨季施工,在明暗挖隧道交接处设临时排水系统,见图8-2。

图8-1隧道拉槽放坡开挖及运输道路图

图8-2明暗隧道交界临时排水布置示意图

2、施工技术措施

⑴施工前认真学习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测量控制桩点,对刷坡和明挖隧道边坡进行放线。

⑵先施工截水沟,以防止地表水流入明挖基坑,在明暗交界处设截水盲沟和集水井拦截地表顺坡流水,用抽水机抽入洞外污水处理池中,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⑶爆破施工时,爆破器材及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国家民用爆破管理规则的规定,爆破前设专人警戒,加强防护措施,爆破中采用控制爆破,防止飞石伤人伤物。

⑷喷射混凝土采用潮式混凝土喷射机施工,喷料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计量,喷射时自下而上分段进行,喷头垂直于受喷面,距离0.6~1.2m。

8.1.2主体结构衬砌

1、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8-3。

2、钢筋绑扎

明挖隧道矩形结构的钢筋绑扎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绑扎到轨顶标高上30cm的位置,预留边墙钢筋的接头,第二次绑扎剩余部分。

钢筋接头部分同一截面在受压区小于钢筋总截面的50%,在受拉区小于钢筋总截面的25%。

钢筋在加工场按设计图下料加工,在现场绑扎或焊接,施工时严格按招标文件或设计文件要求的规范进行施工。

3、模板工程

底板边模采用大块平面钢模,加固采用方木支于开挖边坡;边墙、顶板模板采用工厂定型加工的大块平面钢模,掖角位置采用定做的转角模板,边墙和顶板采用满堂脚手架、钢管、方木等进行系统的支撑加固。

底板模板及边墙、顶板模板及加固见表8-1。

4、混凝土衬砌

结构混凝土为S8防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分底板混凝土和边墙、顶板混凝土两次浇筑。

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密实。

5、拆模养护

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从上到下,由外向内进行拆模。

拆除时严禁用撬棍撬,以防止损伤混凝土边角和表面。

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按工艺要求高性能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

天。

图8-3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8.1.3联络通道、风幕机房及防护密闭门结构施工

根据设计资料,联络通道中心里程为K15+016,宽6.6m,长7.9m;风幕机房中心里程为K15+032,左右线各一处;密闭门里程为K15+046.47,防护密闭门里程为K15+052.47。

以上结构均位于区间明挖隧道内,与区间明挖隧道同时开挖,衬砌采用大块平面钢模,结构施工方法同明挖隧道。

8.1.4结构防排水施工

区间明挖隧道结构防排水的原则为“以防为主,多道设防,综合治理”;防水标准为二级防水,即结构不允许漏水,可偶见湿渍。

结构本身采用补偿收缩S8混凝土自防水,全外包柔性防水层,防水层外设砂浆保护层和粘土隔水层。

变形缝采用Ω型橡胶止水带,聚硫橡胶嵌缝。

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止水。

区间明挖隧道结构防水如图8-4。

图8-4区间明挖隧道结构防水示意图

1、防水层施工

⑴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见图8-5。

图8-5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砂浆找平层施作

砂浆找平分段施工,先施作基点,再人工大部抹平,用3m直尺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平整度。

砂浆搅拌采用机械搅拌,并随用随拌;施做前用高压风、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

⑶防水板铺设

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防水板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热风塑料焊枪双缝焊接,充气检查焊接缝的假焊、漏焊。

施工中要认真保护防水板,以防止防水板损坏,当防水板有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

⑷粘土回填

粘土保护层回填与明挖隧道基坑回填土同时进行,结构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厚度20cm,用蛙式夯打机夯打密实,密实度达到90%以上。

2、施工缝施工

施工缝防水施工时,凹槽要冲洗并用高压风吹干,止水条采用防潮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防止下一环混凝土还末施工止水条已先膨胀。

其施工工艺见图8-6。

施工缝防水构造见图8-7。

图8-7施工缝防水构造图

3、变形缝施工

变形缝采用Ω型橡胶止水带,聚硫橡胶嵌缝。

Ω型橡胶止水带施工时,其一半先埋入上一环混凝土中,另一半埋入下一环混凝土中。

止水带的一半用带弯钩的钢筋卡固定,另一半折成直角,用木钉钉在混凝土挡头板上,在拆除挡头板后,将止水带拉伸,钢筋弯成钩固定止水带。

止水带埋置施工方法见图8-8。

图8-8变形缝施工方法图

8.1.5结构回填

明挖隧道结构防水施工完成后,用基坑开挖时存于临时存碴场的土方回填。

结构两侧靠近防水层进行粘土回填时,应对称分层填筑;顶部回填在粘土回填结束后分层进行填筑,表面从小红山向鱼塘方向呈2%的横坡,使地表水排向鱼塘。

填筑分层厚度20cm,采用蛙式夯打机夯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规定值。

8.1.6地表坡面恢复

结构回填完成后,按设计要求施做排水沟,种植草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