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265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docx

级高一历史上期中考试

海拉尔第二中学2018级高一上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半封建是指由过去的“闭关锁国”被迫实行半开放

②半殖民地是指不少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留居中国

③半封建是指原来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并发展

④半殖民地是指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但又没有完全丧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鸦片战争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出口额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

导致这种相近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购买力有限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C.鸦片走私严重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是( )

A.联军司令部  B.联军委员会

C.总理衙门   D.都统衙门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共掠夺中国土地数( )

A.40万B.60万

C.100万D.150万

5.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主要是由于( )

A.虎门销烟轰动全国

B.广州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C.林则徐在广东设译馆,使之“海外图说毕集”

D.英法在广州成立了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6.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东乡称王

C.永安建制D.定都天京

7.西方列强放弃"中立",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

A、想把江浙变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B、维护并扩大他们的侵华权益

C、表示对清政府"和好"

D、显示他们的军事实力

8.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的新时代特点主要是()

A.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C.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土地制度

D.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9.对太平天国不正确的评价是()

A、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目的是()

A.抵制侵略维护清朝统治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使人们注视世界形势的发展D.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束缚

11.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近代化的过程。

下列各项中,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C.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12.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3.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举办的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B.开平矿务局

C.轮船招商局D.发昌机器厂

14.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依靠外国进口原料和技术人才

B.采用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洋务派都是掌握实权的封建官僚

15.开平煤矿产的煤,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

这说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抑制作用

  D.民用工业起到了辅助军事工业的作用

16.决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由封建地主、官僚、商人转化而来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C.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D.诞生并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中

1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

①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

②来源于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③人数不多,但高度集中

④先于中国资产阶级诞生

⑤组织性、纪律性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8.《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欧美列强也都享有的是()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③开辟内河新航线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9.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政治救亡团体中,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是

A.强学会  B.南学会

C.保国会  D.同盟会

20、请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

①辽东战役  ②黄海海战  ③平壤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21.《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宣传了新儒学   B.考证了历史问题

  C.肯定了孔子改制  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道理

2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

A.《定国是诏》     B.《变法通议》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新学伪经考》

23.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24.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25.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群众运动

 C.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D.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26.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由镇压政策改为安抚政策

  B.义和团对清朝政府缺乏明确的认识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D.义和团内部被地主分子篡夺了领导权

27.1900年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变为安抚政策,其原因为()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的正义性

  C.依靠义和团打击帝国主义 

 D.控制与利用义和团

2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定

B.“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

C.《辛丑条约》的签定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9.《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除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护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维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

  C.保护外国侨民进出北京的安全

  D.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30.《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通商口岸

C.日本轮船可驶入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英国下院为调查中英贸易关系而委派的委员会在1847年曾提出报告说:

“可惜我们应当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扩大我们的交往的结果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合理的期望,自然,这种期望是以自由进入这个蔚为壮观的市场为依据的。

我们认为,妨碍这种贸易发展的,根本不是由于中国不需要英国商品,也不是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竞争;花钱买鸦片——这消耗了所有的白银而使中国人一般的贸易遭受巨大的损失;他们不得不用茶叶和丝来支付其他商品。

——摘自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二1852年,英国驻华官员米契尔致香港总督文物的报告书中说:

“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节俭、这样因循守旧,以致他们穿的衣服正是以前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就是说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

他还认为:

“当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料子,……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来的拿到附近城镇去卖,……供给城镇居民及河上居民的需要。

这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都是在农家生产出来的。

——摘自马克思《对华贸易》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影响中英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认为影响中英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3)材料二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什么特点?

(4分)

(4)19世纪50~60年代英国侵略者采用了哪些手段最终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前者美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

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聪秀者,往昔国之器厂师习各艺,又购置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借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依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呆滞,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全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与其末,无当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而是认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招待所,许天下人上书。

——《应召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挑铁道,把线砍,旋又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揭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到什么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梁维新思想的核心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三比材料二退步的原因。

(4分)

(3)对西方态度上,材料四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

(3分)

33.简述戊戌变法的历史功绩(12分)

 

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海二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

 

32、

 

33、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解析答案

31.

(1)材料一认为中英贸易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鸦片的大量输入冲击了中英正当贸易。

(2)材料二认为中英贸易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节俭和因循守旧。

(3)材料二介绍的农村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情况,实际上反映出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4)发动新的侵略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新的政治经济特权,用商品倾销、鸦片走私、掠夺原料等方式,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2、

(1)认识:

日本崛起的原因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局限性:

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日本崛起的重大作用。

(2)核心内容;定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

退步:

以上核心内容没有设计,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3)材料四盲目排外,材料一、二主张向西方学习。

33.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并指出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他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