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4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复习 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docx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

200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物进化与进化理论训练

1、下列各项生物进化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与加强

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3、我国首只“虎狮兽”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

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虎狮兽属于动物中的一个新物种

B、虎狮兽再与虎或狮杂交,均能生出杂种后代

C、雄虎与母狮能杂交且能产生后代,所以不属于生殖隔离

D、虎狮兽无繁殖能力,因为其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

4、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故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与环境一致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5、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4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5600人,褐眼人有34400人,其中纯合体18000人,那么在这一群人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45%和55%B、65.5%和34.5%C、86%和14%D、71.5%和28.5%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方向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变异是定向的B、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

7.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

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

8.目前转基因工程可以()

A、打破地理隔离但不能突破生殖隔离B、打破生殖隔离但不能突破地理隔离

C、完全突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部分突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9.

(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

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

A、杂交育种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D、生殖隔离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选择、隔离是

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其中新物种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B、选择C、生殖隔离D、物种变化

11.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A、地理隔离的结果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1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1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B、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14.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

15.下列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的分别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组③自然选择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⑥和②③⑤B.①④⑥和②③⑤C.④⑥和①②⑤D.④⑥和①②③

16、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主要是由于()

①现代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现代转基因技术可迅速改变生物基因组成③现代生物技术可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种群④现代生物技术可使新品种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8.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19、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了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成了48条(4N),成了四倍体植株,该4N的植株与原来的2N植株

A、属于统一物种,因为两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B、属于统一物种,因为两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

C、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D、不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两者之间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

20、同种生物的两个群体最早生活在有天然屏障间隔的A、B两地域。

许多年以后,A地的那个群体进化很快,而B地的群体基本上无进化。

原因最可能()

A、A地生物进行有性生殖,B地生物进行无性生殖

B、A地气候适宜,食物充足,B地环境条件恶劣

C、A地阳光中的紫外线比B地多,基因突变率高

D、A地环境条件变化剧烈,B地环境条件变化小

21、果蝇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种群(108个)来说,出现的突变数为:

2×104×105×108=2.0×107,上述数据说明了()

A、生物基因突变率很低,突变都是有害的

B、一个种群内个体多时,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利于进化

C、每一个基因的突变率很高

D、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

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

23.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B.基因型C.不利变异的基因D.肽链结构

24.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为A和B两个种群。

如果A种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的地区没有变化,则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是()

A.比B慢B.比B快C.与B相同D.开始比B慢,然后比B快

25.“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2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在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27.资料报道,一对家蝇一次产卵1000个,每十天产生一代,按照这个数目计算,一年这对家蝇的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盖2.54米厚,这种现象叫做

A.遗传性B.过度繁殖

C.适应性D.变异性

28.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

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

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

①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突变④定向进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A.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B.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C.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认识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30.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常年遭受台风袭击,岛上的昆虫只有两种类型:

大多数不能飞,少数能飞的昆虫的翅膀异常发达。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

31.下列各项中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

32.抗扰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因为流感病毒已经产生了高度的抗药性。

这种抗药性产生合理的解释是

A.流感病毒的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B.病毒对疫苗产生了定向变异

C.疫苗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D.流感疫苗诱发病毒产生突变

33.在一个可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如果AA的个体占18%,Aa个体占82%,假如aa个体全部被淘汰,则该种群中基因频率为A=___________,a=___________,该种群的下一代中AA和Aa个体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

34.下图为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从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

(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的方法有(举出在生物学中所学过的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5.(创新题)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

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回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__________不同,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

(3)迁回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由B物种形成D物种的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6、下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2)杂交种F1(是或不是)一个新种,原因是。

(3)杂交种F2不育的原因是。

(4)最后形成的小麦(是或不是)一种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的生殖能力怎样?

这说明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

37、(6分)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存在着天然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

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

38、(13分)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根本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其中主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39、(6分)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

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

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其可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几倍体?

_______________。

(2)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右图),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9分)①设小麦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

现有不抗锈病与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F2自交得F3。

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

Bb

bb

F3

②设小麦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

现有不抗锈病与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得F3。

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

Bb

bb

F3

③设小麦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

现有不抗锈病与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由交配得F3。

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BB

Bb

bb

F3

41、(9分)人正常的血红蛋白是由纯合基因HbA决定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Hbs在纯合情况下引起的,患者严重贫血,在儿童时期就会死亡;携带此致病基因的杂合子(HbAHbs)会出现轻度贫血,但不会死亡;在大多数地区Hbs的基因频率很低。

但在非洲某些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基因Hbs的频率很高,杂合子(HbAHbs)约占当地人群的40%,研究发现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显性纯合子(HbAHbA)虽不患贫血症,但易感染疟疾。

请据材料回答:

(1)在大多数地区由于,故频率很低。

(2)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由于   和   ,故杂合子几率很高。

(3)如果在非洲这些地区完全消灭疟疾传播者——按蚊,则该地区的HbA基因频率将  ,Hbs频率  。

(4)这一事实说明,变异是,可使种群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行。

42、(6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进化的向。

(2)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

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

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

(3)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43、(10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等。

某中学的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

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一只纯种长翅雄性果蝇与一只纯种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

雌雄果蝇;

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6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7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④根据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

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修改,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长翅雄性果蝇与一只纯种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最可能影响。

 

1—5ACDCB6—10ADCDC11—15ADDBBB16—20DADDD21—25BBABA

26—30DBCDD31—32DDC

33.59%41%42.2%

34.

(1)由于甲虫存在变异,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

(2)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3)选择定向增强(4)使害虫形成抗药性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激素防治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35.

(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2)基因频率生殖隔离(3)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36答案:

(1)多倍体育种 (2)不是

(3)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4)是,不育(5)生殖隔离

37、

(1)基因突变  

(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

38、

(1)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多样性

(2)基因突变(3)自然选择(4)生态系统。

(5)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受精、胚胎移植。

39、共6分,每空1分。

(1)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

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八倍体

(2)①突变和重组(或可遗传的变异)②种群基因频率③生殖隔离

40、①3/8,1/4,3/8②1/2,1/3,1/6③4/9,4/9,1/9

41、

(1)HbsHbs会患贫血症而死亡  Hbs  ⑵HbAHbA易患疟疾  HbsHbs严重贫血  (3)上升  下降  (4)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42、(6分)

(1)种群自然选择

(2)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3)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3、

(1)不科学,没有对照买验。

(2)②将子一代分成数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将乙组在每一代中都除去残翅果蝇③当甲、乙两组的子6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子7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④根据甲、乙两组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出结论

(3)这种人工选择将导致B基因的频率增大,b基因的频率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