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专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172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进化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进化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进化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进化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进化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进化专题.docx

《生物进化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进化专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进化专题.docx

生物进化专题

生物进化专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出现地理隔离D.形成生殖隔离

3.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它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到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它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虫媒传粉

B.蜜蜂采蜜时与鼠尾草的花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C.花蕊成熟时间不同有利于遗传(基因)多样性

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共(协)同进化

4.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B.50%、50%C.90%、10%D.80%、20%

5.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30%B.45%C.50%D.55%

6.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7.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  )

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8.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列相关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地理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基因a的产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的方向和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基因a增大了种群的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

9.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斗争实现的

11.如图所示为一对窃蛋龙,其中一只呈求偶炫耀姿势.窃蛋龙长有尖爪、长尾,与鸟类有密切渊源.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窃蛋龙的(  )

A.翅膀因长期不用而退化成前肢

B.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C.求偶炫耀等行为信息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

12.以下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B.多倍体生物形成后,它与原物种之间能够进行杂交,因而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C.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根据现代进化理论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渐进演变模式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14.下列关于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15.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

A.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导致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

B.鼠尾草不可以在没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16.达尔文发现,某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某种蛾类生有同样细长的口器,可从花矩中吸到花蜜,并为兰花传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兰花可在没有这种蛾类的区域正常繁衍

B.该兰花与这种蛾类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这种兰花的进化方向

D.蛾类的细长口器是为适应环境而出现的变异

17.华南沿海发现了电白牡蛎,与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相比,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长牡蛎的闭壳肌痕

很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与环境作用无关

B.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因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存在生殖隔离

C.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有一定的差别

D.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牡蛎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1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因环节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19.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2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DD、Dd和dd的个体分别是60、120和20个,则基因D和d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B.40%、60%C.90%、l0%D.10%、90%

20.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40%B.45%C.50%D.60%

21.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2.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中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

C.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

D.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3.对429人的ABO血型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得到IA的频率为0.24,IB的频率为0.06,i的频率为0.70.问:

该人群中O型血的人数是(  )

A.200人B.210人C.220人D.230人

24.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25.隐性基因a可表现为人的一种疾病,基因型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健康.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一代(Ⅰ)中,该等位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Ⅱ)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是(  )

A.0.0198B.0.9901C.0.0196D.0.0099

26.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可推断出(  )

A.长舌不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27.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28.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新物种1与新物种2之间没有了地理隔离,它们还能进行基因交流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9.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花).某一年某种原因外来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开紫花)的种子.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构成了一个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

(2)AA和Aa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和      ,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      的结果.

(3)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4)假如环境改变前的群体,和环境改变后到来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      (相同/不同)的物种,原因是      .

30.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      ,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      ,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      (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

      ,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      .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生物进化专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16•大连模拟)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

A.

 

2.(2016•郴州)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出现地理隔离D.形成生殖隔离

【解答】解: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

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错误;

C、地理隔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

D.

 

3.(2016•北京学业考试)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落在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它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到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它花的花粉而受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虫媒传粉

B.蜜蜂采蜜时与鼠尾草的花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C.花蕊成熟时间不同有利于遗传(基因)多样性

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共(协)同进化

【解答】解:

A、据题干可知,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蜜蜂为其传粉,属于虫媒传粉,A正确;

B、虫媒花靠花的颜色或芳香的气味吸引昆虫,故蜜蜂采蜜时与鼠尾草的花之间存在物理或化学信息的传递,B错误;

C、花蕊成熟时间不同为不同的性状,有利于遗传多样性,C正确;

D、鼠尾草为蜜蜂提供了花蜜,而蜜蜂又为鼠尾草进行了传粉,故它们之间相互适应、共(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

B.

 

4.(2016•北京学业考试)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B.50%、50%C.90%、10%D.80%、20%

【解答】解:

根据公式,A=70%+

×20%=80%,a=1﹣A=20%.

故选:

D.

 

5.(2016•无锡模拟)一个自然种群中,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30%B.45%C.50%D.55%

【解答】解:

A、种群中AA占30%,aa占20%,则Aa就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40)÷200×100%=45%,A错误;

B、据基因频率计算方法得知a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是(50+40)÷200×100%=45%,B正确;

C、50%属于Aa的基因型频率而不是a的基因频率,C错误;

D、55%属于A的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

B

 

6.(2016•海南校级一模)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解答】解:

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错误;

②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②正确;

③④变异是不定向的,③正确;④错误;

⑤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变异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

故选:

B.

 

7.(2016•长宁区一模)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  )

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解答】解: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对不定向的基因突变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A错误;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进而使两个种群的松鼠的形态和体色出现差异,C正确;

D、由于河流的存在,使南北两岸的松鼠由于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导致基因库的差异加大,D正确.

故选:

A.

 

8.(2016•单县校级模拟)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列相关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地理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基因a的产生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的方向和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基因a增大了种群的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

【解答】解:

A、地理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的基因频率不同,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基因a的产生增大了种群的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D正确.

故选:

D.

 

9.(2016•盐城一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

A、自然选择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A错误;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自发产生的,与外界环境无关,C错误;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错误.

故选:

B.

 

10.(2016•大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斗争实现的

【解答】解: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及物种和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或互助实现的,D错误.

故选:

D.

 

11.(2016•河南一模)如图所示为一对窃蛋龙,其中一只呈求偶炫耀姿势.窃蛋龙长有尖爪、长尾,与鸟类有密切渊源.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窃蛋龙的(  )

A.翅膀因长期不用而退化成前肢

B.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C.求偶炫耀等行为信息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

【解答】解:

A、前肢由于适应环境而形成翅膀,A错误;

B、窃蛋龙长有尖爪、长尾,与鸟类有密切渊源,故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B正确;

C、求偶炫耀等行为信息只能发生在生物之间,C错误;

D、基因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D错误.

故选:

B.

 

12.(2016•奉贤区一模)以下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B.多倍体生物形成后,它与原物种之间能够进行杂交,因而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C.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根据现代进化理论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渐进演变模式

【解答】解:

A、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A错误;

B、多倍体生物形成后,它与原物种之间虽然能够进行杂交,但它们产生的后代一般是不育的,存在生殖隔离,因而它是一个新物种,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渐进演变模式,D正确.

故选:

D.

 

13.(2016•平顶山二模)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育种通过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解答】解:

A、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后代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所以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是两种物种,它们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三倍体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C错误;

D、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改良生物性状,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育种时间不可能短,而且也不能定向改良生物性状,D错误.

故选:

B.

 

14.(2016•湘阴县二模)下列关于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答】解:

A、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说明发生了生物进化,但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故选:

D.

 

15.(2016•郑州一模)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

A.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导致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

B.鼠尾草不可以在没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解答】解: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由题干信息不能得出鼠尾草不可以在没有蜜蜂的地方繁衍后代,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鼠尾草花的大小、形态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