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矿山救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31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矿山救护.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矿山救护.docx

第13章矿山救护

矿山救护

第一节概述

矿山救护队是一支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的军事化专业队伍,是煤矿安全生产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肩负着保护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任,在抢险救灾、预防安全检查中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为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誉为“煤矿安全保护神”。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煤炭行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煤炭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特别是近几年,在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健全安全法规、改革安全管理体制、推行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从组织安全技术正规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和采取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连续创出安全生产最好水平,令人鼓舞和振奋。

但是我国煤矿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十分薄弱,落后的水平制约着生产和安全。

井下自然条件环境复杂多变,作业空间狭窄;煤炭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职工素质低,安全装备水平差,也是抵御灾害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今年三月间发生的几起瓦斯爆炸事故说明,煤矿生产依然没有摆脱不安全隐患因素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态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亲属带来痛苦,而且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如果能够科学地认识煤矿灾害规律,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检测、预报、预测技术,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安全检查,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理念,提升矿井抗灾害能力。

事故预防固然重要,但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它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生产。

因而,加强矿山救护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矿山救护队的组织与任务

1、矿山救护队的组织

矿山救护队是一支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的军事化专业队伍,是煤矿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山救护队必须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进行资质认证,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救护工作。

为此,必须按规定建立健全矿山救护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1.1矿山救护大队的组织

为适应我国煤矿救护队的特点需要,根据我国煤矿救护队的特点和煤炭行业的管理职能,《煤矿救护规程》规定,矿山救护大队应由不少于3个中队组成,是本矿区的救护指挥中心和演习训练培训中心,是完备的联合作战单位。

矿山救护大队负责所在区域内矿井重大灾变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对救护中队实行领导,并对区域内其它矿山救护队、辅助矿山救护队进行业务指导。

矿山救护大队设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2名,总工程师1名,副总工程师1名,工程技术人员数人。

矿山救护大队应设相应的管理机办事机构(如战训科、装备科、后勤科等)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

1.2矿山救护中队的组织

矿山救护中队距服务矿井行车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矿山救护中队是独立作战的基层单位,由不少于3个救护小队组成,救护中队每天应有不少于2个小队值班、待机。

矿山救护中队设中队长1名,副中队长2名,工程技术人员2人。

救护中队应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及汽车司机、机电维修、氧气充填等人员。

1.3矿山救护小队的组织

矿山救护小队是执行作战任务的最小战斗集体,由不少于9人组成。

救护小队设正、副小队长各1人。

1.4辅助矿山救护队的组织

辅助矿山救护中队应根据矿井的生产规模、自然条件、灾害情况的需要确定编制,业务上受矿山救护大队指导。

2、矿山救护队的任务

矿山救护队必须认真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1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

(1)抢救井下遇险遇难人员;

(2)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

(3)参加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地面灭火工作;

(4)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放炮、启封火区、反风演习、预检熟巷和其他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5)参与审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协助矿井搞好安全和消除事故隐患;

(6)负责辅助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7)协助矿井搞好职工救护知识的教育。

2.2辅助救护队的任务

(1)做好矿井事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处理矿井初期事故。

(2)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3)参加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工作。

(4)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矿井事故处理工作。

(5)搞好矿井职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2.3矿山救护队进行矿井预检熟巷工作的主要内容:

(1)熟悉了解矿井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的分布和管理情况。

(2)熟悉了解矿井通风、排水、运输、输配电、压缩空气、消防火管路系统的基本情况。

(3)熟悉和检查矿井有害气体情况。

(4)了解矿井各峒室分布情况和防火设施。

(5)掌握矿井重大事故隐患,如透水、发火、冒顶、煤与瓦斯突出等,以及矿井火区的分布与管理情况。

(6)检查了解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执行情况。

(7)熟悉井下消防材料库的地点,了解库内材料设备的品名、数量和储存情况。

第三节矿山救护队各级指战人员的职责

1、矿山救护队指战员的一般职责是:

(1)热爱矿山救护工作,全心全意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2)发扬英勇顽强、吃苦耐劳、舍己为公、不怕牺牲的精神。

(3)积极参加科学文化、技术业务学习,加强体质锻炼,苦练基本功。

(4)自觉遵守《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救护规程》等安全、救护法规和规章制度,制止任何人的违章指挥。

(5)爱护公共财产,励行节约,爱护救护仪器装备,认真做好仪器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其保持在完好的战斗准备标准状态。

(6)按规定参加战备值班工作,坚守岗位,随时做好出动的准备。

(7)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果断,积极参战,完成抢救和各项战斗任务。

2、大队长职责

(1)对大队的战斗准备与行动,技术教育与训练,日常管理等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制定大队长远、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定期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等各项工作。

(3)负责组织全大队的矿山救护业务活动。

(4)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①及时随队出发到事故矿井,负责指挥各中队的矿山救护工作;

②在事故矿井,是负责矿山救护队具体工作的领导人,必要时亲自带领救护队下井进行矿山救护工作;

③参加抢险指挥部的工作,参与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并组织制定矿山救护队的行动计划和安

技术措施;

④掌握矿山救护工作进度,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⑤与指挥部总指挥研究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3、副大队长职责

(1)协助大队长工作,主管战斗准备及行动、技术训练后勤工作。

当大队长不在时,履行大队长职责。

(2)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①经常了解井下处理事故的进展,及时向抢救指挥部报告井下救护工作进展情况;

②当大队长不在或工作需要时,代替大队长领导矿山救护工作。

4、总工程师职责

(1)在大队长领导下,对大队的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编制大队训练计划,负责指战员的技术教育。

(3)参与审查各服务矿井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4)组织科研、技术革新、技术咨询及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等项工作。

(5)负责处理事故和其他技术工作总结的审定工作。

(6)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①参与抢险指挥部处理事故方案的制定;

②和大队长一起制定矿山救护队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协助大队长指挥矿山救护工作,

③采取科学手段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加快处理事故的进程;

④必要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担任矿山救护工作的领导.大队副总工师协助总工程师工作。

当总工程师不在时,履行总工程师职责。

5、中队长职责

(1)、负责本中队的全面领导工作。

(2)、根据大队的工作计划,结合本中队情况制定实施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并负责总结评比。

(3)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接到出动命令后,立即带领指战员奔赴事故矿井,担负中队作战工作的领导责任;

到达事故矿井后,命令各小队做好下井准备,同时了解事故情况,向抢险指挥部领取救护任务,制定中队行动计划并向各小队下达战斗任务;

如果事故矿井领导人不在时,可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事故实际情况,立即开展救护工作;

向小队布置任务时,要讲明完成任务的方法、时间、应补充的装备、工具和救护时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救护工作过程中,与工作小队保持经常联系,掌握工作进程,向工作小队及时供应装备和物资;

必要时,下井领导小队去完成任务;需要时,及时召请其他中队协同完成救护任务。

3.6副中队长职责:

(1)、协助中队长工作,主管战斗准备、技术训练和后勤管理。

当中队长不在时,履行中队长职责。

(2)、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①在处理事故时,直接在井下领导,一个或几个小队从事救

工作;

②及时向抢险指挥部报告所掌握的事故处理情况。

3.7中队技术人员的职责;

(1)、在中队长领导下,全面负责中队的技术工作。

(2)、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协助中队长做好处理事故的技术工作;

协助中队长制定中队救护工作的行动计划;

记录事故处理经过及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措施;

了解事故的处理情况并提出修改补充建议;

当正、副中队长不在时,担负起中队作战工作的指挥责任。

3.8小队长职责:

(1)、负责小队的全面工作,带领小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2)、领导并组织小队的学习和训练,搞好日常管理和战斗准备工作。

(3)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小队长是小队的直接领导,负责指挥本小队的一切战斗行动,带领全队完成作战任务。

了解并向队员讲解本中队和本小队的救护任务。

告知队员井上、下基地抢险指挥部的位置。

利用各种方式与布置任务的指挥员或抢险指挥部保持经常的联系。

领导队员做好战前检查和下井准备工作。

进入灾区前,确定在灾区作业时间和撤离时氧气呼吸器最低氧气压力。

在井下工作时,必须注意队员的疲劳程度,指导正确使用救护装备,检查队员氧气呼吸器的氧气消耗。

如果小队队员中有人自我感觉不良、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或受到伤害,应组织全小队人员立即撤出灾区。

带领小队撤出灾区后,确定摘掉氧气呼吸器面罩(或口具)的地点

从灾区撤出后,应立即向指挥员报告小队任务完成情况和灾区情况。

3.9副小队长职责:

(1)、协助小队长工作,当小队长不在时,履行小队长职责并指定临时副小队长。

(2)、处理事故时,是小队长的助手。

小队长不在时,行使小队长指挥本小队一切战斗行动的职责。

3.10队员职责

(1)、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主动的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

(2)、保养好技术装备,是指达到战斗准备标准要求。

(3)、积极参加学习和技术、体质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技术、业务、身体素质。

(4)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是:

在处理事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

了解本队的战斗任务,熟练运用自己的技术装备去努力完成。

积极救助遇险人员和消灭事故。

在行进和作业时,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小队长。

注意自己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氧气呼吸器的氧气压力,发生故事及时报告小队长。

在工作中帮助同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单独行离开小队。

撤出矿井户,要迅速整理好氧气呼吸器及个人分管的装备。

根据指挥员的命令,在事故处理时担任电话值班员、通讯员、安全岗哨等,履行队员的特别职责。

第四节矿山救护装备

1、矿山救护个人防护仪器

目前救护队所使用的个人防护仪器氧气呼吸器有大致三种形式:

即第一种形式为建国初期至今一致延续使用的AHG-4型、AHG-3型、AHG-2型氧气呼吸器,第二种形式为八十年代末开始推广使用的AHY-6型氧气呼吸器,至今使用比较普及。

第三种形式为正在推广使用的正压式氧气呼吸器。

它们主要是用于矿山救护队在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从事救护工作时佩戴的个人防护仪器设备,使之保护救护人员呼吸器官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

一般防护时间为4小时,其工作原理是呼吸器佩用者从肺部呼出的气体经过口具或面罩进入呼吸器循环系统,由于吸气阀和呼气阀的作用,使呼出气体沿呼气软管、呼气单项阀进入清净罐,呼出气体中的CO2与清净罐中的吸收剂Ca(HO)2进行反应而被有效地减少;净化后的富氧再生气体流入呼吸袋备用。

佩用者吸气时,呼吸袋里的富氧气体流进降温器,被吸收部分热量,其温度降低并因此脱去部分水汽,然后穿过吸气单项阀而进入吸气软管,与此同时,来自供养调节器的定量供氧以一定的流量经输氧管进入降温器与再生富氧器混合,沿吸气管和口具进入佩用者的呼吸器管,完成整个呼吸循环。

2、矿山救护小队技术装备

救护小队除有个人防护仪器外还要求配备以下小队装备:

自动苏生气、呼吸器校验仪、瓦斯鉴定器、一氧化碳鉴定器、氧气鉴定器、温度计、灾区电话、引路线、担架、保温毯、矿工斧、备用氧气瓶、刀锯、起钉器、小锹小镐、帆布水桶、风障、瓦工工具、电工工具,急救箱、备件袋等

3、矿山救护中队技术装备

中队要配备以下技术装备:

矿山救护车、指挥车、电台、灾区电话、程控电话、引路线、高倍数泡沫灭火机、干粉灭火器、风表、液压起重器、液压剪刀、防爆工具、氧气充填泵、寻人仪、快速接管器、体育训练器材、工业冰箱等

4、矿山救护大队技术装备

矿山救护大队在中队原有的基础上要配备有气体化验车、装备车、惰气灭火装置、石膏喷注机、高扬程灭火泵、便携式爆炸三角形测定仪、钻机、演习巷道设施与系统、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摄像机、录像机等。

第五节矿山救护队、矿工自救装置与设备

1、进下避难所

矿工自救中,当自救器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缺乏自救器或有害气体浓度幸免高自救器不起作用等情况下,矿工应躲进井下避难所。

常用的井下避难所有两种:

一种是预先设置的采区避难所;一种是当事故出现后因地制宜构筑的临时性避难所。

根据《规程执行说明》的要求,井下避难所应符合下列要求[4]:

1)避难所应位于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距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矿井生产具体条件确定;

2)避难所必须设置隔离门。

避难所净高不得低于1.8m,其长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娄确定;

3)避难所在使用期间必须采用正压排风;

4)避难所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设施,供风量按2m3/h计算。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应有减城压装置,并设有闸门控制的呼吸嘴;

5)避难所内应根据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绝式自救器。

2、自救器

目前我国煤矿采用的有国产AZL—40型过滤式自救器和AZG—40型隔离式自救器两种。

现分别介绍如下:

1)AZL—40型过滤式自救器

该仪器是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个体保护装置。

它适用于周围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5%,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环境温度为25℃,相对温度在95%以上,呼吸量为30L/min的条件下。

使用时间可达40分钟。

(1)工作原理

自救器过滤药罐装有触媒剂,在常温下能将一氧化碳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

为了散发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口具盒内设有降温器,它可以降低吸入口腔的空气温度。

在过滤药罐的下部,半月有一层高效能的干燥剂氯化钙,用以滤净吸进空气中的水分,保护触媒剂的人催化活性。

在过滤药罐的外而装有一层纱布袋用来滤掉空气中的灰分。

该仪器体积为100×93×145mm,重量不大于1.1kg。

(2)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在井下工作时,当发现火灾或瓦斯爆炸征兆撤离现场时,必须立即佩戴自救器,不可看到烟雾再佩戴。

②佩戴自救器后,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5%以上时,吸气会有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一直佩戴,到达健全地带时方可取下。

联邦德国报导,在一次灾害中,有4名矿工佩戴了101型过滤式自救器,遇到了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

在逃生时,自救器热得不可忍受,但他们意识到,这正是处在真正的危险环境中,于是用嘴紧紧地咬住口具,不顾烫伤嘴和喉咙的痛苦,终于安全地脱了险。

③佩戴自救器脱险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均匀呼吸,禁止奔跑。

在佩戴自救器时如果因外壳被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这时带着外壳下部敢能呼吸。

为了减轻牙齿的负重,可用手托住罐体。

2)AZG—40型隔离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反应装置产生氧气供佩戴者呼吸,不受外界附件限制。

(1)自救器工作原理

佩戴者呼出的气体经口具、降温器、呼吸软管、药罐插入管,进入生氧药罐之底部,再从底部上返与生氧药剂(KO2——92%,Cao——8%)接触。

人呼出的水汽及CO2与超氧化钾(KO2)起反应吸收CO2生成氧气进入气囊。

吸气时,气囊中贮存的富氧再生空气,返回生氧药罐经生氧剂层、插入管、呼吸软管、降温器、口具吸入肺中,供佩戴者呼吸。

(2)使用时注意事项

该仪器在开始使用的前几分钟内,由于生氧剂反应速度较慢,造成氧气不足,呼吸困难,为此在仪器内安装了快速起动装置。

它的作用是在佩戴初期的瞬间往气囊中供3~4L氧气。

该装置中装有葫芦形的硫酸瓶和起动药块,硫酸瓶上系一尼龙拉绳,绳的另一端与外壳的上盖相连。

佩戴自救器时,随着打开外壳上盖,起动装置上的销子针被拨掉,击锤在弹簧力作用下便将葫芦形硫酸瓶打破,于是硫酸和起动药块反应,放出氧气供人呼吸使用。

佩戴自救器撤退时,首先要原地呼出几口气,使呼出气体中的CO2和水汽与生氧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氧以供呼吸。

然后,再开始自救行动。

走路速度不宜太快,呼吸要均匀,以便和生氧速度相适应。

如感到吸气不足可适当放慢脚步。

一定注意在尚未到达安全地点之前绝对禁止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受灾害气体的毒害。

AZG—40型隔离式自救器重2KG。

当步行速度为55km/h和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条件下,有效作用时间不少于40分钟,静止条件下作用时间可延长到2.5~3h。

以上两种自救器的选用原则:

从保护性能上看,隔离式化学生氧自救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过滤式自救器最大的优越性是体积小、重量轻,随身携带方便,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使用方便

1960年辽源局井下发生火灾,救护队带去11台过滤式自救器救出39人;另二人因单独从叉道撤退迷失方向而遇难。

1961年大同煤矿瓦斯爆炸,凡随身携带过滤式自救器的,佩用后均安全脱险;1961年鸡西革矿发生煤尘爆炸,矿长等5名同志及时戴上了过滤式自救器也安全脱险。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过滤式自救器在瓦斯、煤尘爆炸以及火灾事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自救脱险效果。

因为除事故中心区,情况比较特殊外,一般在矿井通风系统未遭破坏情况下,波及区的氧浓度不致大幅度降低,一般在19%左右,产生CO浓度也很少超过1%。

因此除了煤与瓦斯(或CO2)突出地区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外,全负压通风的其它区域均可考虑选用过滤式自救器。

但上前我国生产的隔离式化学生氧自救器反应初期生氧浓度不能迅速达到要求。

因而佩戴初期感到呼吸较困难,而且气温和过氧化钾药块自燃的问题尚有等于进一步改进。

1984年初,日本三池煤矿有明区发生皮带火灾,井下报警设备外未检查,动作失灵,矿工使用隔离式化学生氧自救器,佩戴时吸气温度达100℃以上,喉头烫伤,脱下自救器,CO中毒,死亡83人。

由此可见,对此问题日本也未得到妥善解决。

2、自动苏生器

自动更生器是救灾过程中对受难人员施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的设备,它能把氧气自动地输入伤员的肺内,然后又将肺内的气体抽出,并连续工作。

我国生产的ASZ—30型自动生器,体积小(335×245×140mm),重量轻(不大于6.5kg),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该仪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其工作原理为:

高压(19.6MPa)氧气由氧气瓶经氧气管、压力表,再经减压器减压至0.49MPa以下,进入配气阀。

该阀上包括有三个气路开关:

开关通过引射器和导管相连,其功用是在开始生前,借引射器造成的高速气流,将受难者口中的泥、水、粘液等污物抽到吸气瓶中;导气管和自动肺连接,自动肺通过其中引射器喷邮氧气时吸入外界一定量的空气,二者混合后经过面罩可压入受难者肺中。

然后引射器又自动操纵阀门,将肺部气体抽出,呈现自动进行人员呼吸的动作。

当受难者恢复自主呼吸的能力后,可停止自动人工呼吸而改为自主呼吸。

此时可将面罩接到储气囊上,通过导气管连接,人员呼出的气体由储气囊接头上的呼气阀排出。

3、寻人仪

寻人仪在救灾过程中,能够迅速发现遇难者的位置以便尽快地进行抢救。

波兰使用CLON-LOP寻人仪可指示遇难者准确的位置。

该仪器由发射块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

发射块安装在矿灯盒盖内,利用矿灯电池供电,发射块重12g,寿命9个月至2年。

发射有效时间在矿灯完好情况下为30天。

每台矿灯装有一固定频率的发射块,发射块频率在3925HZ(GLON-1)至5975HZ(GLON-42)之间。

每隔50HZ为一频道,总共分42种不同频道的发射块。

接收机为携带式,重3.5kg。

接收机根据接收到遇难人员发射的频率,指示出其方位和距离,同时根据频率的大小判断遇难者的姓名。

寻人距离40m(包括穿透煤层)。

美国矿业局研制了一种低频率无线电电信号装置(无线电收发机),这个装置很小,适于矿工系在腰带上。

它是一个完全密封的设备,发射机的天线安装在一个小盒内。

发射机能够间断产生600到3000HZ频率的定位信号。

由于每台发射机只能产生一个频率,故可以从其发出的频率鉴别遇难人员。

当通过寻人仪探索到受阻矿工的确切位置时,就可利用大型快速钻机,从地面钻孔,抢救遇难矿工。

一般先钻控查孔,直径为165mm左右,控查孔通道遇难矿工处,再钻一垂直营救井,直径为635mm左右。

营救井到达预定地点后,救护队可乘弹头式罐笼下去救人。

4、冷却服

救护人员在高温的环境里作业,可以使用冰衣冷却服。

冰衣有44个隔离的冰袋,这些冰袋贴着人体的皮肤,降低了救护队员的体温,使人感到舒适。

冰衣由三层组成,外层是镀铝的纤维玻璃服。

救炎时,镀铝的表面可反射幅射热,纤维玻璃布可防火,并增加衣服的强度;中间是3mm厚隔热的聚脂毡;里层是致密的尼龙编织,尼龙表面光滑可使冰衣容易穿脱,并能防止受潮或磨损。

袖口、领口和胸带是用加宽编织特做的,使上身封闭不透空气。

冰袋是用普通的按扣装在冰衣的里层胸前和背部。

冰服两侧的皮带可以调整肥瘦以适合于各种体型的人,并使冰袋保持与人体接触。

冰袋是由每个5×8×2cm的冰槽组成的,冰衣内共44个冰槽。

冰袋的总重量是3.5kg,它提供1675kj的冷却能。

装上冰袋的冰衣总重量5kg。

冰衣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不同可使用1~5h。

如果革一个冰槽损坏了,可以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体冰衣,这样就降低了冰衣的成本。

5、ZDK-1型矿山救护通讯机

ZDK-1型矿册救护通讯机(俗称灾区电话)主要为派往窒息区工作的救护小队与救护基础取得联络的一种通讯工具。

这就彻底改变了过去救护队进入灾区后音信全无的情况。

有了它,指挥员能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战斗布置,争取了处理事故的时间。

当然平时它也可做为巷道和工作面之间的一种通讯工具。

该机是一种感应通讯设备。

所谓感应通讯就是利用感应线(通信电缆)与移动台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通讯的方式。

它的原理是:

当一根导线(感应线)上通过交流电流时,在该导体周围产生电磁场,如果在这电磁场中布置线圈或导线(通讯机无线)那么在线圈或导线上产生感生电动势,引电动势即可作为接收机的输入信号。

井下长波(10—250KHZ)的吸收要小得多,故井下感应通讯一般是长波通讯。

本机的收发频率定为200KHZ。

该机制成主机(ZDK-1A型)和副机(ZDK-1B型)两种形式。

副机供进入井下灾区的救护队员使用,备有耳机和喉头送话器;主机供基础指挥员使用,它有扬声器以供多人同时收呼。

主机(ZDK-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