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24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 3.docx

必修三期中精品历史定稿试题3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

静海一中郑桂红宝坻一中武建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2.右图是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下列观点不可能是老子讲授的是( )

1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②以德治民 

③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法自然” 

④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孔子问道图

3.《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一书说:

“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相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下列关于这个学派发展路径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形成B.隋唐时期成为正统思想

C.明末清初被批判继承D.理学到元、明、清时期成为官学

4.顾炎武认为:

“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你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家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羲之、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8.公元前5~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

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A.自然界B.客观事物的本质C.“神”的本质D.人和人类社会

9.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的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右图)。

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10.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

“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

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

‘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了。

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

’”“金银入库,灵魂起舞。

”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

“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

”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

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

C.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

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

1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2.康德说: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虽则不致因此而特别妨碍启蒙的进步。

”这表明康德主张()

A.启蒙的真谛是保障思想自由

B.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C.契约立国,主权在民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3.卢梭认为:

“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15.下列为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我国古代一些重要文献,其中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16.苏轼说: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段话说明了()

A.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B.盛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C.大唐盛世政治经济的繁荣

D.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17.对下列两幅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表现万物“瞬间”微妙色彩变化B.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

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D.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

18.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B.麦克斯韦C.玻尔D.爱因斯坦

19.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20.《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行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21.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2.某学者曾说:

“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说明魏源的思想()

A.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B.带有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内容

C.其政治思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

D.其思想不可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23.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这表明其()

A.主张“中体西用”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

24.以下是王一鸣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2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蔡元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6.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推动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7.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三民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有()

①提出民生主义 ②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③提出联合苏俄的主张 ④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

28.毛泽东指出:

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理论

29.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这位博士给予他这样的评价最主要是基于()

A.袁隆平是许多致力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科学家的代表

B.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杂交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D.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31.1998年对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他们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不包括()

A.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B.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32.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

第三十届奥运会在2012年的英国伦敦举行。

如果想了解近代以来英国的文学成就,推荐的书单

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④C.②①④D.②①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要求:

书写整齐规范,按题号位置作答。

33.(20分)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而今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

……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⑴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学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二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儒家学说)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儒家学说)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⑵以西汉和北宋历史分别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4分)

 

材料三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

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2分)

 

材料四李大钊说: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说: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也说:

“要抵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力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4)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

为此,他们有何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材料五:

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5)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推崇孔子学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5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2分)

 

34.(20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哲学意义?

(2分)

 

材料二“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

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

“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

——摘自网络

(2)概括材料二中的思想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

(7分)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

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

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

(6分)

 

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材料四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提出了什么理论,指出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

(2分)

 

材料五

(5)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6)综合材料四和五,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分)

35.(12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1—15世纪末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

1501—1840年中国科技发明地位与以往三时期相比有何变化?

指出同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成果一项。

(3分)

 

材料二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

……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2)根据材料二,谈谈造纸术传入对于14—16世纪欧洲产生了什么作用。

(2分)

 

材料三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

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的发展方针。

1970年,中国自主研究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中国宣布:

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承揽国外卫星的发射业务。

1990年4月,中国成功地把亚星公司购买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技术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1年8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败。

2011年10月将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迈出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关键一步。

……这将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18日,神九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这次对接将带动中国雷达、新型电子计算机、药物、生物工程、原材料合成以及农业(包括种子的培育)等民用工业的发展。

因此,神九对中国产业的“军转民”提升带动作用,前景可期。

——选编自《中国国家新闻周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并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6分)

 

(4)请你用一句话谈谈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

(1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

高二(历史)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17分)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学的主要内容(4分)

 

(2)以西汉和北宋历史分别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2分)

 

(4)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

为此,他们有何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5)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推崇孔子学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5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2分)

 

34.(20分)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哲学意义?

(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思想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

(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因素。

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人文思想。

(6分)

 

(4)材料四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提出了什么理论,指出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

(2分)

 

(5)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6)综合材料四和五,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分)

 

35.(12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1—15世纪末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

1501—1840年中国科技发明地位与以往三时期相比有何变化?

指出同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成果一项。

(3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造纸术传入对于14—16世纪欧洲产生了什么作用。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并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6分)

 

(4)请你用一句话谈谈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