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2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docx

测井曲线在盐矿和铀矿中的应用

测井(logging)是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核、测井)之一。

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测井曲线就是测井后形成的曲线。

测井方法众多。

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其他形式如随钻测井。

各种测井方法基本上是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地质特性的某一侧面。

要全面认识地下地质面貌,发现和评价油气层,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测井方法,并重视钻井、录井第一性资料。

测井曲线实际是不同测井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地层环境中地球物理化学等信息的数据记录的一种表现方式。

一般情况下,测井数据的记录采用的是深度和时间连续的测井,即一般间距0.125米(8点/米),系统自动设置;非连续测井一般为离散数据,根据需要确定测点深度。

测井资料(曲线质量)的好坏,由专门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最初的测井(Logging)是由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1927年发明。

七十年来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

即:

半自动测井仪、全自动测井仪、数字测井仪、数控测井仪、成像测井仪。

测井可以简单地分为以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储集性质及生产能力的裸眼井测井、以监视和分析油气层的开发动态及生产状况为目的的套管井测井。

测井的作用十分广泛。

测井是地质家和油藏管理者的“眼睛”,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用于地层评价,判断岩性、划分储层、确定储层参数、判断地层流体性质、进行地层对比、研究地层、构造、断层和沉积相、研究油水变化规律、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提供参数、为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提供参数(如随钻测井和工程测井、地层测试)等。

一、测井曲线的种类及含义

常用的测井曲线有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中子测井和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等。

一、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可以直接得到井筒内电极与地面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通过自然电位测井可间接计算得到的参数有储层泥质含量地层水电阻率以及在不规则井眼中的孔隙度变化。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

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的应用:

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计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二、自然伽马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是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γ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地质问题的一种测井方法。

自然伽玛测井可直接测出井筒附近地层放射性物质的自然放射量。

这个自然放射源在地层的几英寸距离内。

自然伽玛测井可间接得到的参数是泥质含量。

井径测井是直接测取井筒的直径,单位为英寸,并作为一个其余测井方法的环境校正因素。

大井眼处,自然伽马低值显示。

自然伽马测井的用途:

①判断岩性。

②地层对比。

③估算泥质含量。

三、密度测井:

利用同位素伽马射线源向地层辐射伽马射线,再用与伽马源相隔一定距离的探测器来测量经地层散射、吸收之后到达探测器的伽马射线强度。

由于被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伽马射线强度与地层的岩石体积密度有关,故称为密度测井。

尽管密度测井是求孔隙度值最正确的方法,但是,由于井眼不规则的影响较大,所得的结果必须做较大的校正。

主要应用:

①识别岩性。

②确定岩层的孔隙度。

③计算矿物含量。

测井曲线与补偿中子、补偿声波、自然伽马曲线有相关性。

四、电阻率测井: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由于储层岩石、油和气均非导体,因此,电阻率测井曲线显示的有限电阻率值实质上可间接地得出地层内的含水量。

含水量被孔隙体积除即得含水饱和度。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

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

⑤地层对比。

五、声波测井:

声波测井是测取声波传入地层一英寸所需的时间。

由于声波在油气水等流体内的传播速度比直接在储层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慢,因此,通过声波测井可间接测得储层岩石中流体所占的孔隙体积即孔隙度值。

传播速度慢意味着较大的孔隙度值,相反,速度越快,孔隙度值越小。

含气层,声波时差出现周波跳跃现象,或者测井值变大。

▲在大井眼处(大于0.4米),也会出现声波时差变大或跳跃。

声波测井的主要用途:

①判断气层;②确定岩石孔隙度。

③计算矿物含量。

六、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可以直接测得地层内的含氢指数。

由于地层流体中的含氢量比岩石中的量高,因此,利用这种测井方法也可以间接测出孔隙度值。

对于含气储层,测井曲线所表示的孔隙度值要比含油、水储层的值低。

这是由于单位面积的岩石空间内所含气体的含氢量比油和水的含氢量低。

因此,与密度和声波测井相比较,中子测井可判别出气层。

主要应用:

①确定地层孔隙度。

②计算矿物含量③ΦD—ΦN曲线重叠直观确定岩性。

④与补偿密度曲线重叠判断气层。

七、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

高频感应是一个五线圈系探测系统,每个线圈系由一个发射线圈和两个接收线圈组成。

五个线圈系的长度分别为0.5、0.7、1.0、1.4、2.0m,工作频率分别为14.0、7.0、3.5、1.75、0.875MHz。

直接测量结果为五条相位差曲线,通过相位差与电阻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后得到五条电阻率曲线。

主要应用:

①划分薄层;②计算地层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及侵入半径;③评价储集层流体饱和类型;④划分油气水界面;⑤评价储集层径向非均质性,进而研究储集层内可动油的分布。

⑥评价储集层的渗流能力。

二、测井资料的解释

测井系列选择原则:

1、能体现其先进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2、能有效地划分储层;具有不同径向探测能力,能有效地求解地层真电阻率;

3、能定量计算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及其它地质参数;

4、能有效地判断油、气、水层;

5、能进行地层对比。

测井资料质量检查:

测井曲线的准确性是保证测井解释结果可靠的前提,然而,由于测井环境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测井曲线的幅度不可避免地受到许多非地层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测井解释与数据处理的精度,要对测井资料进行质量检验。

通过测井资料质量检查过程,保证了测井曲线的质量。

测井曲线深度和幅度偏差的校正利用专门的处理程序,交会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测井质量的技术方法。

如用中子—密度交会图检查测井曲线质量;用中子—密度的GR-Z值图识别岩性,检查测井曲线质量。

测井资料的解释

测井资料解释: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地层的岩性,判断油、气、水层,计算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评价油气层的质量等。

定性解释:

人工定性地判断油气水层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一项地区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⑴首先划分渗透层;⑵再对储集层的物性(孔隙性、渗透性等)进行分析;⑶最后分段解释油气水层:

在地层水电阻率基本相同的井段内,对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进行比较,然后逐层作出结论。

用SP(GR)曲线异常确定储层位置

用微电极曲线确定分层界面:

分层时环顾左右,考虑各曲线的合理性,

扣除夹层(泥层和致密层),厚层细分。

★划分界面:

SP、GR、微电极、声波、感应、CNL、DEN半幅点。

R4、R2.5极值

★储层特征:

SP幅度异常,GR低值,微电极有幅度差,AC、CNL、DEN数值符合地区规律,CAL等于或略小于钻头值(平直)

1、油层的电性特征:

①电阻率高,在岩性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深探测电阻率是邻近水层的3-5倍以上。

岩性越粗,含油饱和度越高,电阻率数值也越高;②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略小于邻近水层;③浅探测电阻率小于或等于深探测电阻率数值,即侵入性质为低侵或无侵;④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大于50%,好油层可达60-80%。

2、水层的电性特征:

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大,一般大于油层;②深探测电阻率数值低。

砂泥岩剖面水层电阻率一般为2-3欧姆米;③明显高侵。

即浅探测电阻率数值大于深探测电阻率数值;④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数值接近0,或小于30%。

定性解释的方法有:

①油层最小电阻率法;②标准水层对比法;③邻井资料对比法;④径向电阻率法。

定量解释的基础—阿尔奇公式

定量解释

基础资料的了解:

包括油田的构造特点和油气藏类型、各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各主要含油层系的岩电变化规律;钻井过程中的油气显示、钻井取心、井壁取心、岩屑录井、气测资料、试油试水资料

深度校正:

在测井解释前,必须进行测井曲线校深,使所有测井曲线有完全一致的对应关系。

环境校正:

对井眼、钻井液、围岩等因素造成的偏差进行校正。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

地层水有时也称作原生水或孔隙水,是饱和在多孔地层岩石中未被钻井泥浆污染的水。

地层水电阻率Rw是重要的解释参数,因为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含水饱和度(或含油饱和度)时,Rw是必不可少的。

三、测井曲线现常用的用处

测井曲线主要用于分层和划分煤体结构以及用于其他的辅助解释。

一、分层: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需要利用测井资料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其中测井曲线分层是首先要完成的基础工作。

测井曲线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便于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地层确定研究目标,以及确定将要重点研究的地层,统一不同井号的研究范围。

通常,在一个区域内,通过前期地质研究工作,结合各种测井数据,首先对最早开发的参考井进行详细研究。

每一种测井数据,都反映了地质结构的特点和地层的变化,地质人员通过经验,综合各种测井数据反映的地层特点,将井从一定深度开始,对井进行井层划分和命名,如1号井从距井口深368米处开始,依次往下,定名为长31、长32、长33、长41、长42、长61、长62、长63、长71、长72、长73、长81、长82、长91、长92等地层。

接着在分析随后开发的2号井时,也根据和1号井分层的特点和规律,依次定名为长31、长32、长33、长41、长42、长61、长62、长63、长71、长72、长73、长81、长82、长91、长92等地层。

井的位置不同可能会导致这口井的每一个层位的深度范围也不同,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缺失中间某层的现象。

如第6号井缺长31、长32层。

通常这些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的,这就是所谓人工分层方法。

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分层取值过程中受测井分析人员的经验知识和熟练程度影响较大,主观性较强,也会因为不同的解释人员的个人标准有误差,而造成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分层结果。

自动分层的基本思想、实现手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由人工分层到自动分层,除了计算机工具的引入,各种数据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自动分层。

随着一个区域开发井的数量增加,我们希望利用已有分层井点数据与变化特点作为控制点,结合每口井丰富的测井曲线数据,如密度(DEN)、声波(AC)、中子(CNL)、自然伽玛(GR)、自然电位(SP)和电阻率(RT)等的变化特点,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实现井位分层人工智能处理,也就是实现自动分层。

相对于人工分层,自动分层可以避免人为分层的随意性,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二、确定煤体结构:

从SW.兰伯特,MA特立维茨利用密度测井曲线将煤体结构划分为脆煤和硬煤以来,近20年内,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利用煤储层的自然电位、导电性、密度、放射性和声波时差等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大量有关煤层气含量、煤体结构和煤层裂缝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测井曲线评价煤体结构,基于各煤体结构问存在着物性若异,通常随煤体遭受构造破坏程度的增加,其(视)电阻率、声波时差增大;孔隙、裂隙发育,密度降低,伽吗伽马曲线反映明显;单位体积内放射性物质含量减少,自然伽马表现为低异常。

两淮煤田主采煤层多属气煤和l/3焦煤,以中等灰分为主,其物性特征总体丧现为导电性差、密度低、性脆等。

在不同测井曲线上具体反映为(视)电阻率和伽马伽马高异常,自然伽马低异常.声波时差长,与围岩测井参数响应值差异明显。

四、用测井曲线用于寻找盐矿、铀矿等矿床

第一、在盐矿中的应用

㈠井矿盐测井方法以核物理测井为主,同时利用声波测井和有限的电法测井。

井矿盐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目前仍处于定性解释阶段,即根据标准测井资料,绘制综合录井图,确定含盐层的地质时代、埋藏深度、沉积厚度;根据组合测井资料,详细划分含盐层的顶、底界面和有效厚度,以及含盐层顶板、底板、隔层的有效厚度,在有利条件下,可求出含盐层的物理参数和含盐

纯度;此外,根据固放磁测井资料,对含盐层作深度校正,判断套管外水泥胶结情况及上返高度,确定套管短节所下位置、深度和长度。

井矿盐地层是以盐岩、石膏、硬石膏、芒硝为主,同时含有碳酸盐岩、砂岩和泥岩等岩性的地层。

其中碳酸盐岩和泥岩可成为盐岩层较好的盖层和隔层。

通常把这样组合的地层称为膏

盐剖面。

盐岩是一种纯化学成因的岩石,由于高含盐浓度的水大量蒸发作用而发生沉淀,故又称为蒸发岩。

盐岩沉积的地质条件,首先应有高含盐浓度的水存在,同时具有炎热干燥的气候

条件。

在盐岩形成过程中,有急剧下降的沉积环境,使高含盐浓度的水分大量蒸发,含盐水溶液的浓度不断提高,促使盐类矿物一边沉淀,一边下降,一边被掩埋下来。

另外,对于同一沉积旋

回的膏盐地层,盐岩的沉积先后遵循矿物重力分异规律,相对比重大的矿物首先沉积下来,相对比重小的矿物再沉积下来,最后沉积比重最轻的矿物。

因此,膏盐地层最先沉积的是碳酸盐

岩、石膏、硬石膏,其次是岩盐,最后沉积钾镁质盐岩。

形成盐岩的地理环境多为滨海、泻湖或内陆盐湖环境。

我国成盐的地质时代主要是二迭纪、第三纪,其次是奥陶纪。

在生产实践中,常将自然伽马测井、视电阻率测井、井径测井和井斜测井组合在一起,称为标准测井系列。

标准测井主要用来解决井矿盐地质剖面的地质问题:

(1)确定井矿盐地层的地质时代、埋藏深度和沉积厚度;

(2)判断井矿盐地质剖面的岩性组合,确定含盐地层的埋藏深度和沉积厚度;

(3)初步划分出含盐井段,判断其含盐纯度(品位);

(4)在区域内进行地层对比,确定构造内含盐面积和厚度,为计算盐岩可采储量提供数据。

㈡以苏北井矿盐和苏南井矿盐为例:

从苏北井矿盐标准测井图(见图1)和苏南井矿盐标准测井图(见图2)可以看出,江苏地区井矿盐标准测井系列为:

自然伽马测井、21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测井、井径测井和井斜测井。

井矿盐组合测井系列应根据井矿盐形成的地质-地球物理特点选用。

从70年代开始,在江苏石油勘探中,分别在苏南发现金坛井矿盐、苏北发现淮阴等地井矿盐。

其埋藏深度与单层最大厚度及埋深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金坛井矿盐的埋藏深度在851.8~1065.6m井段内,单层最大厚度达41.4m,其埋深在903.0~1023.6m井段范围内。

目前,金坛井矿盐已有多家开采,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都是比较可观的。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金坛井矿盐的埋藏深度在851.8~1065.6m井段内,单层最大厚度达41.1m,其埋深在903.0~1023.6m井段范围内。

目前,金坛井矿盐已有多家开采,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都是比较可观的。

从表2可以看出,顺河集次凹井矿盐埋藏深度在1456.0~2340.0m范围内,单层最大厚度达39.5m,而且向苏142井方向盐层有变浅的趋

势。

淮安断陷盐层沉积厚度大,达1805.6m井段,单层最大沉积厚度达130.2m。

目前淮阴地区井矿盐投入开采有五六家之多,其盐层的沉积范围和厚度都远远超过苏南金坛井矿盐。

由于井矿盐中有大段盐岩层的存在,使钻井泥浆盐化严重,形成盐水泥浆。

泥浆的分流作用严重影响电法测井的使用效果。

固态盐岩电阻率在10000Ω·m以上,因此使用探测

范围大的电法测井和聚焦测井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井矿盐组合测井有:

(1)4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测井或侧向测井:

4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测井探测范围可达516m左右,基本反映盐岩层的真电阻率;侧向测井探测深度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

所以这两种电法测井在井矿盐中仍能测得较好的资料。

盐岩层为高值反映,泥岩呈低值。

(2)自然伽马测井 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井矿盐剖面上判断岩性,

分层较为明显,盐岩层自然伽马测井显示为低值,盐岩越纯,自然伽马数值越低;泥岩为高值显示。

(3)中子伽马测井 中子伽马射线的强度主要反映地层的含氢量,但在地层中含有氯元素时,同样使中子伽马射线的强度增大。

因此在盐岩层中子伽马为高值,而且盐层越纯,中子伽马数值越高。

在现场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和中子伽马曲线重叠,快速、直观地判断出盐岩层。

(4)密度测井 盐层在井下是呈固体的,固体盐的密度测井值在1.984~2.165g/cm3范围内,其值基本上就是盐岩的骨架值;石膏密度值为2.32g/cm3;硬石膏密度值为2.96g/cm3;芒硝密度值为2.35~2186g/cm3;碳酸岩密度值为2.71g/cm3;白云岩密度值变化较大,一般在2.35~2.65g/cm3范围内。

(5)声波测井 当钻井揭示盐层时,盐的溶解作用使井径扩大,加大了声波传播的路径,使声波时差增大;当泥浆含盐饱和时,井径就不再扩径,井径变化规则,声波传播路径基本相同,这时声波时差就反映了固体盐层的骨架时差;当盐层含有泥质时,造成井壁不规则,声波时差就出现“周波跳跃”。

因此,利用声波时差可以判断盐岩层的泥质含量。

(6)井径测井 利用井径曲线可以判断岩性。

井矿盐中的含盐地层由于盐岩溶解作用,井径往往大于钻头直径。

㈢井矿盐测井资料解释

1.井矿盐标准测井解释

利用标准测井资料和其它录井资料绘制综合录井图,其主要用途是:

划分地层剖面,确定其地质时代、埋藏深度、沉积厚度;判断岩性;划分含盐井段。

2.井矿盐组合测井解释

井矿盐组合测井资料解释是在判断盐岩层的基础上详细划分和确定盐岩层的埋藏深度和有效厚度,确定盐岩层的物理参数和含盐纯度。

(1)现场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和中子伽马测井曲线重叠法直观快速地判断含盐层(如图3所示)。

在泥岩井段把自然伽马曲线和中子伽马曲线重叠,盐岩井段有较大的幅度差,其幅度差大小与地层的含盐纯度成正比关系。

(2)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判断盐岩层的纯度。

用公式表示为

GRch=(1-GR-GRmin)/(GRmax-GRmin)

式中 GRch——用自然伽马求得盐岩层纯度;

GR——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纯盐岩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纯泥岩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当盐岩层含盐纯度很高时,GR=GRmin,上式结果为1,盐岩层的含盐纯度为100%;当盐岩层含有杂质时,GR>GRmin,上式结果小于1;其值越小,盐岩层含盐纯度越低。

根据GRmin和GRmax的差别进行定量计算,可以求出盐岩层的百分比纯度。

(3)利用声波时差判断盐岩层纯度。

盐岩层在井下是固体存在的,从理论上讲,声波时差测井值应等于盐岩层的骨架时差值。

但是由于盐岩层的纯度不同,声波时差测井值不等于盐岩层的骨架时差值。

根据测井值与骨架时差值的差别来判断盐岩层的纯度。

用公式表示为

tch=1-[(t-tma)tma]

式中tch——用声波时差求得盐岩层的纯度;

t——盐岩层声波测井值;

tma——纯盐岩层声波测井时差值。

当盐岩层不含泥质时,t=tma(井眼规则,泥浆饱和),tch为1,说明盐岩层的含盐纯度为100%;当盐岩层含有泥质时,t>tma,tch小于1;其值越小,盐岩层的纯度越低。

3.套管井固放磁测井解释

利用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盐岩层的深度校正;利用声幅曲线确定套管外水泥胶结情况、水泥上返高度;利用磁定位曲线确定套管井所下套管短节的位置、深度和长度,确定射孔位置。

㈣结论

1、地球物理测井在井矿盐田上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它不仅省去了钻井钻进过程中起钻、下钻的设备运转能耗以及人工成本,还可以查明打漏、打薄的岩盐矿层位置。

缩短了建井周期。

真正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功效,极大地发展了低碳经济

2、地球物理测井能提供较为真实的钻井剖面资料。

其资料可供矿区进行地质剖面对比、研究矿区的古地理、古气候。

3、纯砂岩层与岩盐矿层虽然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有相似之处。

只要测井技术人员根据钻探岩屑资料用心解译,是可以区分的。

4、因钻井井液为盐的饱和溶液,在坚持做好正常维护仪器工作的同时,井场还要对各下井探管进行必要的井场校验。

仪器联接处要用高压胶带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所测原始曲线及数据质量合格可靠。

5、密度曲线是使用放射源进行激发测量取得的,在做好操作人员防护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放射源的安装牢固工作,以防放射源掉入井中造成事故。

6、在渗透层,斯通利波的幅度低,纵波的幅度高,幅度比小;在非渗透层,情况刚好相反;应用斯通利波和纵波的幅度及其比值,再结合其它测井资料能定性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应用提取到的纵波和横波时差及地层的密度资料,还可确定地层的动态弹性参数。

第二、在铀矿中的应用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其矿化层严格受到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矿化层围岩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

花岗伟晶岩脉由硅质物胶结,坚硬质密,不透水,其测井结果表现为高电阻和高自然伽玛特征。

而其围岩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层理和解理非常发育,并富含层间水,测井结果表现为低自然伽玛、低电阻和低自然电位异常特征。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含矿层与其围岩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参数的差异来评价岩矿层和铀成矿规律显然是一种较好的铀矿勘查工作方法。

通过综合测井曲线解释能够更准确的预测花岗伟晶岩脉的展布规律,科学划分钻孔地质剖面,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及时准确的指导野外生产和钻探设计工作。

以陕西省商南县光石沟铀矿床为例,该矿床是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二四大队八十年代经过20多年的普查勘探工作落实的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属层控型铀矿床,掌握了花岗伟晶岩脉的厚度和展布规律也就自然掌握了铀矿层的规律。

由于受后期构造破坏、变质作用程度和混合岩化等因素影响,在片岩、破碎带和混合岩等围岩中都充填有伟晶岩团块,野外岩芯编录很难区分是花岗伟晶岩脉还是伟晶岩团块;加上钻探过程中岩芯采取率差,给准确划分钻孔地质剖面带来困难。

因此通过综合测井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划分钻孔地质剖面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区内铀矿化类型属花岗伟晶岩型,含矿主岩是花岗伟晶岩脉;围岩是秦岭群第三岩性段第二亚段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不纯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斜长角闪片岩、混合岩夹黑云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等;铀矿物以晶质铀矿为主。

矿体严格受花岗伟晶岩脉控制,产状与岩脉基本一致。

花岗伟晶岩脉为本区的含矿主岩,与铀矿化有密切关系。

岩脉分布于大毛沟岩体外接触带和短轴背斜的两翼,呈脉状产出,沿岩脉走向或倾向均有膨大、收缩、分枝、复合等现

象,岩体内常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变质岩残留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同化混染现象。

花岗伟晶岩脉在空间上成群出现,密集分布,在大毛沟岩体外接触带300米范围内形成了一个100~200m宽的含矿脉岩密集带,脉岩之间距离5~10m。

破碎带为含矿岩脉形成之后的矿后构造,

它对矿体没有较大破坏作用。

1测井的目的、任务

综合测井是铀矿钻探勘查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测井收集视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玛、FD-3019伽玛定量测井、井斜、井径和井液密度等参数。

利用测井资料解释评价铀矿体的空间位置、品位及厚度;

分析研究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层及其围岩的地球物理特征;划分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