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鸽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0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兰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白兰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白兰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白兰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白兰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兰鸽教案.docx

《白兰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兰鸽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兰鸽教案.docx

白兰鸽教案

白兰鸽教案

【篇一:

六年级】

小学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

主备人:

李佳佳

西师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

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

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

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难点:

1、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2、演唱时注意1音到6音的六度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和人类同顶一片蓝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用生命的色彩,共同装扮着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中的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同学们会唱与鸟类有关的歌曲吗?

引出儿歌《小燕子》。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描述小鸟的歌曲,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新知

1、问: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欢跃、亲切地;活泼地……

小结:

“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这首欢快的歌曲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树林里,鸟儿们自由飞翔、迎着朝阳歌唱的情景。

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渴望自由的心情。

3、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给歌曲分段。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1请你选择符合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图式:

a、ab段式b、a段式c、aBA段式

○2这首歌曲的拍子是6/8拍的

,6/8拍是什么意思?

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同桌讨论回答)

小结:

教师分段范唱歌曲简谱,引导学生分析旋律,比较乐句之间的旋律和节奏的异同,得出歌曲分为二段式(AB段式)。

6/8拍是一种常见的拍号,在音乐领域读着:

八六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6/8拍的强弱规律是:

强弱弱次强弱弱三、学习歌曲:

1.节奏年学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

爱春天爱阳光爱湖水爱花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

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2、再听歌曲。

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3、“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4、加强歌曲第二段式合唱部分的练习,先唱熟低声部,再把高声部加进去。

让学生会充分体会和感受合唱曲子的魅力。

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教师提问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

小结:

第一段是跳跃、活泼、快乐的,第二段舒展、自由,小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

7、歌曲情绪处理:

演唱歌曲时把有休止符和力度记号得地方,表达出它们对歌曲、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

全曲可用mp-f-mp等力度记号来处理。

四、背唱歌曲,跟录音伴奏唱。

五、小结:

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白兰鸽》

3、露一手:

用自制小沙球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独奏《致春天》,体会春天的变幻多姿,感受绚烂多彩的春天景象。

了解音乐家格里格的生平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三、教材分析:

格里格的抒情小品《致春天》描写的是春天来临的情景,乐曲采用了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这种结构(a-b-a)体现了对称均衡的形式美的法则。

《致春天》的呈示段使人感受到了大地复苏的春之气息,中段似乎在回顾从严冬转向春天的过程,再现段展示了一幅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生动画面。

《白兰鸽》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的优秀作品,也是鲍温斯最为有名的作品。

该曲速度稍快,情绪较活泼,充满了内在的激情和生命力。

歌曲的第二部分为二声部,且每个乐句都是以长音结束,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2、歌曲《白兰鸽》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致春天》

1、导入:

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向我们悄悄地走来。

在这个早春季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

聆听《致春天》乐曲开头一段。

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2、刚刚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有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写的钢琴独奏《致春天》。

介绍作者。

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

【篇二:

李海林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中国娃》教案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歌表演《草原赞歌》

第2课时:

欣赏、表演《嘎子嘎》唱《中国娃》装饰音的作用

第3课时:

欣赏《来吧来踢球》《捉迷藏》唱《海娃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中国娃》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

(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

这段音乐熟悉吗?

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

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

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

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

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

最低音是哪个?

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

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5、课堂小结:

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

1、欣赏《嘎子嘎》

a、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b、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c、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d、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e、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f、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2、新授歌曲《中国娃》

a、欣赏解晓东的mtv《中国娃》,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反复欣赏歌曲,讨论:

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下滑音)﹋(波音)356(装饰音)

a、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

b、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

c、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

c、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d、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e、配合音乐,用手绢花、红绸带做道具跳跳秧歌舞。

3、课堂小结

第3课时

1、欣赏《来吧来踢球》

a、导入: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

b、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c、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2、欣赏《捉迷藏》

a、听:

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

《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

b、想:

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

c、再现童年:

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3、新授歌曲《海娃的歌》

a、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b、分析歌曲。

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c、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海娃的歌》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

d、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

e、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

f、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3、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教案

一、单元目标:

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中外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用恰当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春游》、《白兰鸽》、《乡间的小路》等,表达心中对春天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3、在我的创造等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术创编简短的旋律,并根据所学的音乐内容,用自己的音乐方式,以绿色环保、赞美春天

歌唱春天、歌唱祖国等为主题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4、通过一系列对春的主题欣赏,强化对旋律的听辨能力,感受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春的多姿多彩时的变化与作用;在对轻音乐和校园歌曲

等音乐分类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课时安排建议:

课时听唱动拓展

第一课时《春野》《春游》采集与分享班得瑞乐队

第二课时《神奇的九寨》《春游》我的创造

(1)

第三课时《致春天》《白兰鸽》露一手

第四课时《给未来一片绿色》《白兰鸽》《在森林和原野》

第五课时《山林的呼唤》《乡间的小路》我的创造

(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

《春游》

2、听:

《春野》

3、拓展:

班得瑞乐队与轻音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野》和歌唱《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春游》。

感受歌曲美的意境。

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三、教材分析:

《春游》是李叔同既作词有作曲的学堂乐歌,原为三声部合唱曲。

该曲采用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句幅整齐对称,形式严谨,节奏统一,曲调流畅。

《春游》的节奏相当明快,深受当时青年学生的欢迎。

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歌中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一句写得极具意境。

傍晚,游春的人在莺啼声的伴奏中,踏在郊外的小路上归返,晚钟正好悠悠地敲响。

此时,花簇、钟声、夕阳融为一体,真不知能勾起多少游人的感慨与遐想。

《春野》是班得瑞乐团同名专集的序幕曲。

乐曲轻忽飘渺、铺陈徐缓,恍若扑鼻花香迎风而来,散发着一股唯美的浪漫,像是穿着白纱的少女在花丛中穿梭游移。

从他们的音乐中真能感受到花海中散发的馨香,仿佛乘着音乐的翅膀,穿越时空,目睹异常美丽的风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结构和旋律的分析。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

(踏青、春游)

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

(二)欣赏《春野》

1、在《春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

听到了什么?

仿佛来到了哪里?

感觉怎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简介轻音乐和班得瑞乐队。

3、出示《春野》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

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想象--春游图

1、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

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

播放歌曲《春游》,请学生闭眼欣赏。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春游》,有表情地齐读。

3、师:

什么是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为什么会万花飞舞春人下呢?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组合一幅春游图,并对自己的组合加以说明。

5、欣赏春游图(展示课件,表现诗词内容),在歌曲音乐的背景下,齐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

1、完整地欣赏歌曲,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

哪两句比较像?

哪一句完全不同?

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

(点击课件)

3、试唱曲谱。

4、对于第三句中的5#4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

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

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

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复习《春游》,二声部轮唱。

2、我的创造

(1)

3、听《神奇的九寨》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演唱。

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

3、通过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领略九寨的美丽风光。

三、教材分析:

《神奇的九寨》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

歌曲描绘了四川省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的秀丽

风光,表达了人们对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作为九寨沟旅游文化产品。

歌曲经容中尔甲演绎后迅速在全国各地传唱,使《神奇的九寨》与容中尔甲这个名字一道成为九寨沟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难点:

旋律创编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游》

1、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3、师:

刚刚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请一些学生上来表演。

4、尝试用二声部轮唱,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师对学生的声音提出一些要求。

5、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要富有诗的意境。

6、分组展示歌表演。

(二)、我的创造

1、唱一唱前两个乐句。

观察歌曲前两个乐句有什么联系?

(两个乐句节奏是相同的。

两乐句前段相同,只是结尾稍加变化。

最后得出歌曲创造的一般规律:

同头换尾的手法。

2、感受两种尾部不同的音乐效果。

3、学生进行创编。

4、作品展示

(三)欣赏《神奇的九寨》

1、师:

大家知道著名的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吗?

它位于四川省北部,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师:

有一首歌曲是这样唱的:

在离开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

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

哦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

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神奇的九寨》吧。

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同时欣赏九寨风光。

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

3、介绍容中尔甲。

容中尔甲,著名藏族歌手,四川阿坝州人。

1991年毕业于四川阿坝师专中文系,同年分配在金川县观音桥乡中学任教;1994年调至九寨沟民族艺术团担任首席歌手、团长等职;2000年签约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成为其旗下签约歌手;2001年在九寨沟创建容中尔甲演出中心,任团长及首席歌手。

容中尔甲自幼喜爱音乐,上中学以后一直担任学校的文艺骨干,1991年开始创作歌曲,至今已有上百首作品问世;1994年到四川、西藏民间采风,收集大量藏族民间音乐作品,为日后创作带有藏民族音乐风格的歌曲打下坚实基础;1995年到北京拜著名作曲家王付林为师,学习专业的作曲知识,同年底与四川音乐学院藏族青年作曲家昌英中一道对藏族音乐通俗化进行探讨,随后创作出《九寨情缘》、《背水姑娘》、《神奇的九寨》等流传较为广泛的流行歌曲。

其中《神奇的九寨》作为九寨沟旅游文化产品,经尔甲演绎后迅速在全国各地

【篇三:

苏少版音乐五下《致春天》教案】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致春天》

2、唱《白兰鸽》

3、露一手:

用自制小沙球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独奏《致春天》,体会春天的变幻多姿,感受绚烂多彩的春天景象。

了解音乐家格里格的生平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

2、歌曲《白兰鸽》带休止符的切分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致春天》

1、导入:

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向我们悄悄地走来。

在这个早春季节,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

聆听《致春天》乐曲开头一段。

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2、刚刚我们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有挪威音乐家格里格写的钢琴独奏《致春天》。

介绍作者。

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

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

并说出你的体会。

总结歌曲的结构:

a+b+a?

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

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

(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白兰鸽》

1、导入:

同学们见过鸽子吗?

你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鸽子飞翔和落在屋顶不同的样子吗?

(学生自由模仿)

看看老师是怎样模仿鸽子的?

师用鸽子“起—飞—落”三种动作,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

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

3、师:

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美国歌曲《白兰鸽》。

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旋律优美动听,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

欣赏《白兰鸽》

4、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5、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跟师一起用动作表现鸽子的形象。

6、学习歌曲

①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旋律

②出示歌谱,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用色块表现出相同和不同?

③跟琴学唱歌曲。

④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7、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学生自由设计伴奏型,师从旁指导。

为歌曲伴奏。

(三)拓展

欣赏英文版的《白兰鸽》

(四)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