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790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试验指导.docx

病理学试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

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四炎症

实验五肿瘤

实验六常见疾病

实验七病例分析

 

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

1.固定液:

最常用的固定液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甲醛)固定液,是无色透明液体。

由它固定后的标本,组织呈灰白色,血液呈暗黑褐色。

2.在观察标本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标本瓶,在拿起来观察时应用双手,托住标本瓶,以免损坏;不准倾斜、放倒或倒置,也不要振荡,以免固定液流出、混浊影响对标本的保持和观察。

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教员。

3.在复习标本架或标本柜中的标本时,在观察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

(二)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的一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1.肉眼观察:

持所要观察的切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以下内容:

(1)是什么组织或器官

(2)切片的密度、颜色等是否—致

2.低倍镜观察:

(1)观察方法:

实质器官—般由外(被膜侧),向内,空腔器官由内向外逐层观察。

观察每层时亦应从一端开始—个视野挨—个视野地连续观察。

(2)观察内容:

①是何组织、器官以印证肉眼判定是否对,以便总结提高。

②根据组织学和病理学知识判定该组织是正常的?

部分正常部分异常?

还是全部异常?

③如有病变再进一步观察、描述它是什么改变,属于哪种病变(如血液循环障碍?

物质代谢障碍?

炎症?

肿瘤?

……)3.高倍镜观察:

必须在利用低倍镜全面观察之后,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观察某些病变的更微细的结构才能换用高倍镜观察。

—般是在低倍镜下找到你需要用高倍镜的地方之后.把该处移到低倍镜的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你所要观察的内容。

(三)组织切片的描述、诊断(方式)原则及绘图

通过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体现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过的组织学及病理学知识发现异常并加以描述,可巩固所学的病理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诊断思路的条理性,并且是我们做出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一定要体现其真实性,不可照抄书本。

语言要精练,层次要清晰。

从整体到局部,从实质到间质,从内到外、由上及下,逐次描述

(四)实验室规则

1.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保持室内肃静,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上课者以旷课论处。

2.专心实习课学习,认真思考,不做与实习无关的其他事情。

3.爱护公务,尤其是显微镜、切片、标本等。

实验前后应仔细检查仪器、切片,有差错应及时报告。

4.损坏物品,应及时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5.保持实验室内清洁,每次实验课后由值日组负责清扫,并关好门、窗、水、电后方可离开。

实验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

【实验目的】

1.了解萎缩的类型,心肌肥大及骨折愈合的形态特点:

2.掌握水样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形态特点:

3.熟悉组织、细胞坏死的基本镜下特点。

4.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结构、功能及结局。

【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肾盂积水——肾萎缩、心肌肥大、肝脂肪变、肾凝固性坏死足干性坏疽肠套叠伴坏死(出血性梗死)

2.病理切片:

肝细胞脂肪变、肾小管坏死(凝固性坏死)、肉芽组织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芽组织的镜下特点:

【思考题】

1.简述组织细胞的适应、变性、坏死的常见类型及其主要形态学特点,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2.列举常见五种组织细胞的损伤及其相应的修复方式。

3.简述组织细胞坏死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目的】

1.掌握肝淤血、肺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2.掌握血栓形成的条件、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梗死的原因、条件及梗死的形态特点。

4.了解上述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联系。

【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静脉内混合血栓、肾贫血性梗死

2.病理切片:

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肾贫血性梗死

【实验结果】

1.慢性肺淤血镜下特点:

2.慢性肝淤血镜下特点:

【思考题】

1.根据慢性肺淤血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理形态学改变,解释该类病人的临床表现。

2.列举不同类型血栓的好发部位、主要成分,理解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3.如何理解出血性梗死的两个发生条件?

实验四炎症

【实验目的】

1.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病理类型及各类型炎症的病变特点。

2.熟悉炎症的发生、发展及其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3.掌握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及意义。

【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气管白喉、肠息肉、纤维素性心包炎

2.病理切片:

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实验结果】

结核结节↑所示干酪样坏死↓所示朗格汉斯巨细胞

常见炎细胞的功能特点:

 

【思考题】

1.炎症有哪些基本病变?

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炎症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

2.什么是炎症介质?

举例说明炎症介质的作用。

3.炎性肉芽肿与炎性肉芽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4.比较蜂窝织性炎与脓肿的异同。

实验五肿瘤

【实验目的】

l.通过对肿瘤标本和切片的观察,比较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异同及特点。

2.掌握肿瘤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3.掌握常见肿瘤的分类、命名原则和形态特点。

4.掌握上皮性肿瘤的特点,尤其是癌的特点。

【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乳腺癌、脂肪瘤、子宫肌瘤

2.病理切片:

甲状腺腺瘤、纤维瘤、纤维肉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实验结果】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镜下特点:

【思考题】

1.肿瘤异型性的形态学表现。

2.请列表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3.请描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4.癌前病变、原位癌和上皮内瘤变的区别。

实验六常见疾病

【实验目的】

1.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的病变特点。

3.熟悉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

4.掌握门脉性肝硬化的概念、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其病因。

5.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和镜下病变特点。

【实验内容】

1.大体标本:

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肥大、主动脉粥样硬化、门脉性肝硬化、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2.病理切片: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门脉性肝硬化、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

【实验结果】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红色肝样变期镜下特点灰色肝样变期镜下特点

门脉性肝硬化的镜下特点: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特点:

【思考题】

1.试述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和灰色肝样变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2.列表区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

实验七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一)

男尸,65岁。

现病史:

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常头痛、头晕;血压波动在24.1kpa/13.2—27.2kpa/14.4kpa。

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皮肤发黑,逐渐坏死。

左下肢逐渐变细。

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

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A,下肢A及冠状A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A及足背A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A及胫前A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

1.有哪些病变?

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

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

4.死亡原因是什么?

病例分析

(二)

张××,男,25岁。

主诉:

发冷、发烧、咳嗽、咳褐色痰、胸痛一周。

现病史:

于本月23日劳动后,自觉周身不适。

中午则发冷、发烧40°C。

在当地用安替比林、土霉素治疗,当时有所减轻。

但第二天仍发冷发烧。

于26日出现胸痛,干咳,以后咳红褐色痰。

26日下午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由于对青霉素过敏,转来我院。

既往史:

健康。

  

查体:

发育、营养良好,意识清,高热病容,两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口周有泡疹,咽部充血,右胸语颤增强,右肩胛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钝,律整,心率100次/分。

腹软,肝脾未触及,体温:

38.7oC,心律:

100次/分,x光:

右上叶大片密影,边界模糊。

化验:

WBC:

15000,st:

19,S:

76,L:

5。

尿:

蛋白(-),RBC:

0~2个/视野,扁平上皮0~2个/视野。

临床诊断:

?

    

治疗经过:

经抗炎和对症治疗.热骤退,症状好转,三周后出院。

    思考题:

1.本例的诊断是什么?

    2.本例有哪些病变?

       

 3.以上症状、体征、化验阳性所见是怎样引起的?

病例分析(三)

患者,李××,男,65岁,知识分子。

主诉:

(家属代诉)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患一天。

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6个月。

现病史:

一天前生气后突然失语、昏迷,右半身瘫痪,口歪向左侧,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诊断:

脑血栓。

半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腿部肌肉萎缩,走路时多疼痛,跛行,休息后缓解。

患高血压三十年,近5年来经常头痛、头晕、眼花,血压波动在185/100mmHg-200/110mmHg。

查体:

发育营养良好,体胖,昏迷,呼吸缓而深。

口歪向左侧,右半身弛缓性瘫痪,双Babinski反射(+),右侧生理反射亢进。

双下肢萎缩变细以右下肢明显。

眼底:

视网膜动脉硬化,出现动脉、静脉交叉、静脉受压现象,视神经乳头水肿。

血压:

190/110mmHg,心率:

90次/分,体温:

37°C,呼吸:

25次/分。

X光:

左心界扩大,主动脉弓突出。

脑CT:

左侧内囊区出血。

化验:

尿蛋白(+)治疗:

山梨醇250ml静脉点滴,给予降压药和止血药等。

讨论:

1.诊断?

2.有哪些病变?

3.上述症状、体征、化验等阳性所见的病变基础是什么?

病例分析(四)

杨××男45岁   

 现病史:

5个月前开始腹胀,食少,腹渐大,下肢浮肿。

l0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肝炎。

    

查体:

意识清楚,自动体位,面色灰暗,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上臂、前胸可见散在蜘蛛痣。

手掌大小鱼际发红。

心肺未见异常。

肝脾未扪及,腹水(+)。

下肢指压痕(+)。

    

化验:

肝功:

浓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0,锌浓度20。

黄疽指数70u,VDB直接反应(+)。

尿胆原,160×,尿胆红素(+)。

腹水为漏出液。

CT:

肝凸凹不平密度减弱不均。

肝裂增宽、肝各叶失调。

右叶见4×3cm低密度区域,界限清。

    

住院治疗经过,经注射葡萄糖和各种维生素,保肝治疗不见好转,后出现燥动不安昏迷。

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临床诊断:

1.肝硬化合并肝癌   2.肝昏迷

尸检记录摘要:

发音正常,营养欠佳。

全身皮肤粘膜黄染,下肢浮肿。

腹部膨隆、腹水1200cc。

黄色透明液体。

    

肝:

重1150g,表面呈大小不等圆形结节,大者0.7,小者0.1-0.2cm。

结节呈黄褐色,于右叶边缘有4×3cm结节。

    

脾:

重480g,中度硬、切面红紫色。

    其他省略。

思考题:

 1.结合肝大体所见,镜下应有何种改变?

    2.请分析一下病变与临床表现有何关系?

病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