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doc.docx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文物保护doc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1.目的
本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项目建设前后对此区域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性保护措施,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7.2.范围
项目建设区及周边1km2生态环境。
7.3.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及周边1km2生态系统。
7.4.内容与方法
7.4.1内容
分析本项目建设前后区域内的土壤、水、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绿地、水土流失、景观等生态因子的时空分布变化。
7.4.2分析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文字的定性对比分析描述为主,适当辅以预测分析。
7.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1土壤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市境决口、泛滥、改道,使微地貌起伏不平,显著差异,形成临黄滩地、新积土地、背河洼地、冲积和风积沙丘沙地、黄河故道条带状沙丘地、黄土岗地、脱潮土地、泛淤平地等地种。
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受黄河冲积影响,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河冲积物。
在经历长期的自然变化和农业耕作种植之后,现在#市境内的土壤可分为潮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四个大类,其中潮土类占整个土壤面积的97%,而且大部分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种植。
7.5.2区域生物多样性
据调查,区内养殖动物主要有猫、狗、兔、鸽、画眉、百灵、鹅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虫类等。
区内植物以栽培种植为主,乔本科主要有泡桐、刺槐、毛白杨、沙兰杨、榆、椿、松、柏、格、银杏、合欢等;花灌木类主要有木丁香、碧桃、榆叶梅、紫蔽、月季、红叶李、海棠、迎春、连翘等;常绿灌木主要有冬青、黄杨、侧柏等;草花类主要有各种菊花(2000多个品种)兰草等。
野生植物主要有刺槐、蔷蔽、酸枣、构相、圣柳、芦苇、蒲草、艾篙、目稽、狗尾草等。
鱼塘内水生生物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如鲢鱼、鲤鱼、鲫鱼、白条、泥鳅。
7.5.3区域植被
实地调查显示,项目区有1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的毛白杨20多棵,高度3~4m,胸径2.5~3cm;地上草本植物多为喜光植物,高度在35cm以下;由于这里原来分布着对外进行垂钓经营活动的7个鱼塘,人为活动的干扰严重,此地草本植物较为稀疏,物种较少。
项目区西侧作为项目的周边环境,在该项目的评价范围之内;该区有10m宽大堤防护林带,植被发育较好;乔木层居多,毛白杨林群落为主要植物群落,同时伴生着数量较少的其它树种;毛白杨高度3~4.5m,胸径2.5~4cm,郁闭度为0.4~0.55;基本无灌木层,林下的草本植物较为茂盛,且多为喜光植物,高度在35cm以下;物种较为丰富,主要有鹅观草、知风草、狗尾草等,草本层盖度80%。
由于该区土壤较厚,水分较为充足,植物生长良好,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较为丰富,稳定性较好,生态系统容易恢复。
7.5.4区域水体
本评价区域有7个鱼塘和一条引黄干渠,水体情况见表7-1。
表7-1区域水体情况一览表
名称
面积(万m2)
主要功能
目前水质
目标水质
鱼塘
426,437
养殖、经营
Ⅲ
Ⅲ
引黄干渠
/
灌溉
Ⅴ
Ⅴ
7.5.5区域土地利用
项目区占地55.4654万m2,主要用地类型与面积列于表7-2。
表7-2土地利用现状统计
类型
耕地
园地
居住及闲置用地
道路用地
水域
面积(万m2)
13
20
12
2
8
耕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零星种植作物有青菜、茄子、豆类、蕃薯、花生等;园地有梨、桃、苹果等果树栽培。
水域主要有7个鱼塘,进行鱼类养殖、经营。
项目区外有引黄干渠,灌溉面积约500亩耕地。
7.5.6区域人文、古迹
评价区域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上文物,项目区所在位置地下为##遗址。
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遗址的位置、范围和形制已基本探明,其遗址在西郊乡南正门口西北一带,东到北正门口,西至吕庄,南界为晋安路西段,北临#到回回寨公路。
7.5.7项目区人居环境现状
项目区所在地吕庄这一带方圆两公里地势低洼、潮湿,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之前一直都没有其它村庄,吕庄村民有130户,居民区建筑密度小,容积率低,有大量供自然植被生长的绿地。
市政设施不配套,排水无下水道,居民入厕靠旱厕;居民生活燃料均为蜂窝煤,生活垃圾路边堆放,夏季助长蚊蝇孳生,污物横溢,卫生状况差,居住环境较差。
7.5.8生态系统功能
评价区内的毛白杨群落相对发育较好,结构完整,生长较快,这与本地区植被生长的土壤及水分条件较好有关,较好的环境、较丰富的群落类型形成生态系统内部物种较多,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性。
7.5.9现状期(施工后)的生态环境问题
项目东区由于三年前##公园的开工建设,中间出现停滞,区域内原有人工林植被与农作物植被绝大部分已被破坏,工程又未采取较好的防护措施,目前基本没有植被分布,地表裸露严重,土壤风蚀严重。
7.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分析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主要考虑对水土流失、植被、物种的影响,运营期全面考虑各因子的变化,尤其是长期和潜在的影响。
7.6.1施工期的生态影响
(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
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由于建筑施工,区域内绝大部分人工林植被与农作物植被遭到破坏,这部分破坏的植被范围集中,属不可恢复单向性植被覆盖损失,使区域内植被覆盖率由施工前的80%降到10%以下。
因为施工期较长,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在项目区周边种植毛白杨与一些禾本科、菊科植物构成一定面积的植物群落。
②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施工扬尘会影响位于项目区西侧大堤防护林的毛白杨个体的传粉及生长发育。
③对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施工期清除的本地区植物物种中,林地乔木多数为人工种植,农田作物及其它灌木、草本均为本地区常见物种,施工期对本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影响较大。
项目区的农田生态系统因施工而消失,施工结束后将通过绿化手段建立新的人工绿地、湖面与项目区复合生态系统。
(2)施工期的土壤侵蚀
施工期间,农业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公共绿地,植被覆盖的减少,基础工程进行大量土石方的开挖都将会导致土壤侵蚀的增加。
根据工程分析,拟建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约为62.4万m3。
该项目占地约为55.4654万m2,据类比,工程的施工扬尘在旱季造成土壤风蚀量为3.5t/d。
在雨季土壤风蚀量要小得多,但水土流失则会加重:
农作物植被受破坏后,表土裸露,遇到强降水会形成溅蚀或因水积成流产生面蚀。
7.6.2营运期的生态影响
项目区的建设占用土地,导致了局部植被覆盖率降低,农用土地减少,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口密度、能耗负荷增大等诸多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因素。
(1)土地利用及水土恢复
由于原有的农田、园地均被清除,而以各类建筑、道路用地、水面、绿化用地等取代,土地利用功能发生了很大改变。
具体情况见表7-3。
项目建成后,土地利用受项目区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建筑物、道路、水面、绿化用地。
地面硬化、修建人工湖及绿地建设可以固着土壤,减少土壤侵蚀量。
表7-3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表
土地类型
建设前
建设后
面积(万m2)
比例(%)
面积(万m2)
比例(%)
农田
13
23.4
0
0
绿地面积(果园、林地)
20
36
11.1
20.0
居住及闲置建设用地
12.5
22.5
18.6
34
道路用地
2
3.6
5.6
10.0
水面
8
14.5
20.2
36
合计
55.5
100
55.5
100
(2)植被覆盖率
项目建成后,总绿地面积达到17.75万m2,绿化率达到32%,低于现状植被覆盖率。
(3)生物量及生产力
根据有关资料,项目区绿化一次性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地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6kg/m2,2kg/m2,1.6kg/m2。
种植植被的单位面积的年生长量即生产力,乔木、灌木和草地分别为1.2kg/m2a,0.7kg/m2a,0.6kg/m2a。
由于绿化要求一定的乔木、灌木和草地三个层次的有效配比,通常在叠置率为(分绿化面积之和比上总绿化面积)为130%的情况下,乔木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应达50%。
项目建成后分绿化面积、植物生物量、植被生产力情况见表7-4。
表7-4分绿化面积、植物生物量、植被生产力
项目
所占比例
(%)
分绿化面积(万m2)
单位面积生物量(kg/m2)
总生物量
(t)
单位面积生产力
(kg/m2a)
总生产力
(t/a)
乔木
50
9.4
6
564
1.2
112.8
灌木
30
5.7
2
114
0.7
39.9
草地
50
9.4
1.6
150
0.6
56.4
总计
130%
24.5
-
828
-
209.1
从上表可以看出,绿化一次性新增生物量828t,同时随着时间的推延,绿化植被逐渐生长发育,生物量仍会大幅增加。
(4)景观生态学分析
项目建设前,景观格局简单,仅有园地、农田和建设用地三种拼块,异质性程度较低。
项目建成后,有各类建筑物,道路、各类绿地、人工湖等多种拼块,由于绿化树种较多,物种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也相应增高。
但由于人工引进的树木对环境需要一定的选择和适应过程,项目刚建成时可变性大,抗干扰能力较差。
项目建成后,因建设人工湖、楼房、道路使绿地连通程度受到影响。
7.6.3项目区的生态适宜度评价
(1)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内容和目的
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内容和目的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交通和新建项目区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并根据生态适宜度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数
由于生态适宜度评价自身尚不成熟,本次环评参阅有关资料,采用了环境质量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
单项评价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并在此基础上再作适当修正。
(3)单项评价指数法
n
Pi=ΣPjWj
j=1
n
Pk=ΣPiWi
j=1
ΣWj=1,ΣWi=1
其中:
Pi—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的计权分值
Pj--各生态适宜性因子的评分值
Wj--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在分指数中的权重。
Pk--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的计权分值
Wi--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在生态适宜性指数中的权重。
单项评价指数法就是将上述的环境质量指数、方便度指数及舒适度指数,各自分成多个生态适宜性分指数,每个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又可由若干个生态适宜性因子组成。
先将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和它们的生态适宜性基准值相比并进行打分,各打分的评价值见表7-5。
表7-5分值表
分值
1
2
3
4
5
评分
劣
差
一般
良好
优
在充分考虑各生态适宜性因子在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确定它们在各分指数中的权重,并计算出各分指数相应的计权分值,进一步在充分考虑各生态适宜性分指数在各生态适宜性指数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确定它们在指数中的权重,并计算出各指数相应的计权分值来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数法
PG=
WKPK
K=1
∑WK=1
式中:
PG——项目区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
WK——各生态适宜性指数在项目区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中的权重。
综合评价是在单项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各生态适宜性指数在项目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和重要程度计权,并算出综合评价分值,然后再进行评价。
(5)生态适宜性基准值的确定
生态适宜性基准值,采用国家标准、设计规范、统计数据、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定。
如在环境质量指数中,大气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GB3095-1996);地表水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在舒适度和方便度指数中根据《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中不同住宅类型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没有标准的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或经验值来确定。
(6)生态适宜性指数、分指数、因子的权重
生态适宜性指数、生态适宜性分指数、生态适宜性因子的权重见表7-6。
表7-6生态适宜性指数、分指数权重值
指数
分指数
分指数权重
指数权重
环境质量
大气
0.2
0.4
地表水
0.2
声环境
0.4
环境卫生
0.2
方便度
配套设施(给排水、电、煤气等)
0.6
0.35
就医
0.2
交通
0.2
舒适度
人口密度
0.3
0.25
绿化程度
0.4
总体设计
0.3
(7)权重性确定的合理性论证
对于环境质量指标,声环境分指数权重较高。
在方便度指数中,配套设施(给排水、电、煤气等)的权重最高,因其不仅关系到生活的方便程度,还关系是否会因新建这些配套设施而增加区域的污染负荷。
绿化指数包括绿化面积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生产力与生物量),它是重要的生态适宜度指数,当人口密度较高时,绿化面积与质量会影响到环境空气质量,因此绿化指数占权重较大。
图7-1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图解
(8)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
用上述方法计算。
项目区建成后的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3.3,属一般稍好。
主要问题在于:
临近交通干线,声环境较差。
7.7生态保护措施建议
7.7.1绿化补偿与生态建设
因占地减少的植被面积和生物量,主要通过绿化实现。
包括周围绿化带、内部绿地与花园、行道树等建设形式。
在进行项目区绿化建设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绿化应注意乔木、灌木、草本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层次结构
按照生态服务功能确定的绿当量,种植一株乔木或大灌木相当于浓密草地1.5m2,因此在有限的面积内扩大乔、灌木的比例,可以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当植物群落结构上包括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时,植物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一般,乔木占所有绿化投影面积的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灌木应至少为30%,草地达50%(叠置率为130%)。
(2)选择混交林代替纯交林
绿化时可采用多种树种组成针-阔叶混交林,避免使用抗干扰能力差的纯林。
适合种植的树种有刺槐、毛白杨、侧柏、龙柏、等经济树种,还有雪松、油松、龙爪槐等宜观赏树种
(3)尽可能使用乡土种
乡土种长期适应本区环境,成活率高,适应力强,抗灾能力强,应是绿化时首选的树(草)种,除前述的乔木树种,灌木种类有冬青、女贞、荆条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羊胡子草、黄背草等。
(4)绿化布置应注意项目区绿化带的连通。
7.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见表7-7。
营运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见表7-8。
项目绿化所选用的主要苗木种类及数量详见表7-9。
表7-7施工期生态恢复方案一览表
项目
主要影响
措施
植被
破坏地表植被
及时恢复
水体及土地
水土流失
适时加盖防雨覆盖物;经常向裸露地面洒水,使地面保持一定湿度;土方全部用于项目区的景观造型和抬高地基之用,不外排;土方开挖应避免雨季施工,并采取各项水土流失防范工作;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
生物多样性
项目区生境的破坏和物种数量的减少
临时堆放场要设置围墙,做好防护工作,以减少水土流失。
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工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平时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
在项目区周边种植毛白杨等植物,构成一定面积的植物群落。
景观
建筑物、脚手架、施工机械等,不可避免的对该区域的景观带来较大的影响。
建设场地周围建起2.5m高的围墙用于隔阻视线,围墙上以兰色或绿色底色为主,在其上面绘制一些公益广告、宣传图画及商业广告等,在用于建筑的脚手架的外围采取加装绿色防护网等措施,努力使在建筑群的整体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表7-8营运期生态保护措施一览表
项目
主要影响
措施
景观
改善项目区景观
建筑物在外观与色彩上简洁明快,建筑色调为灰色,与北宋建筑的特色协调一致;项目区内水、电、燃气等线路布置,不得破坏景观,不宜设置架空线路;管理设施及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
植被
植被覆盖率降低
区域植被随着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得到补充和完善;在小区周边建绿化带,小区的绿化设计树立生态观念,注重植物的群落配植,在树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小区内各地段及住宅与公建楼之间均建有不同规模的集中绿地,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种绿化小品,力求将项目区建成生态景观园,提高绿化环境质量。
生物
经过3~5年后生物种类和数量将有所恢复
项目运营后生物种类和数量将有所恢复,植物物种增加,人工湖水生动植物增加,人口密度增加。
人居环境
有利于人居环境改善
项目区内植物组群类型和分布,应根据土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和居民的审美习惯确定,做到充分绿化及满足多种游憩和审美需求;在汽车通行的路段两侧栽种常绿乔木、灌木,较好的起到净化废气、防尘、降噪作用;在人行通道两侧栽种一定宽度的耐荫植物绿化带,起到生态廊道的作用;
由专人对区内生态系统进行养护和整理,保持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表7-9项目内生活小区绿化用苗木及数量情况一览表
编号
植物品种
规格
单位
数量
高度(M)
冠幅(CM)
胸径(CM)
1
女真
3.00-3.50
树姿优美
≥8.0
株
11
2
广玉兰
3.20-3.50
≥8.0
株
12
3
合欢
3.50-4.00
≥8.0
株
6
4
玉兰
4.00-4.50
250-300
7.0-8.0
株
26
5
红枫
1.50-2.00
200-230
4.0-5.0(基)
株
31
6
紫薇
1.80-2.40
5.0-6.0
株
23
7
桂花
1.50-2.50
120-200
4.0-5.0
株
67
8
日本晚樱
1.60-2.00
180-220
株
31
9
木槿
1.60-1.80
150-180
株
31
10
凤尾兰
0.40-0.50
50-60
株
56
11
紫叶李
1.50-1.80
100-150
株
9
12
无刺构骨
0.80-1.00
80-100
株
128
13
腊梅
0.80-1.20
60-100
株
64
14
鸡爪槭
0.60-0.70
株
12
15
金叶女真
0.35-0.40
30-40
(16株/M2)
株
185
16
现代月季
0.35-0.40
30-40
(16株/M2)
株
147
17
小叶黄杨
0.35-0.40
35-40
(16株/M2)
株
166
18
火棘
0.25-0.30
25-30
(25株/M2)
株
170
19
紫竹
2.00-2.50
5丛/M2
6株/丛
株
202
20
海仙花
0.50-0.60
30-40
(8株/M2)
株
226
21
红花酢浆草
M2
254.6
22
夹竹桃
1.00-1.20
80-100
(12株/M2)
株
92.4
23
桃叶珊瑚
0.30-0.35
30-35
(20株/M2)
株
91
24
二月兰
㎡
113
25
八角金盘
㎡
10
26
马尼拉
㎡
3375
7.7.3生态建设方案分析
为了使项目区内生态系统逐步向良性发展,建设单位从建筑物的外部景观、高度控制和合理布局、加大绿化比例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实施数年后小区可基本形成一个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化住宅小区”,从生态恢复方案的预期效果、可操作性及资金方面来分析,建设单位拟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和有效的。
7.8结果分析
7.8.1项目前后生态系统特征变化
本项目共占地55.4万m2,建设前大部分为农田、园地、鱼塘,还有一个自然村落吕庄,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演变成一个城市生态系统。
建成前后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绿化、土壤、水、人居环境与人口数量等方面。
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
项目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详见表7-10。
表7-10项目建设区生态系统特征变化对照一览表
特征类别
项目建设前
项目建设后
地表覆盖
原为大量可渗透的耕地,
地下水补给量较大
增加了对地表的覆盖,不可渗透的水泥地面增多,减少项目区地下水的补给量。
植被
农田、园地共33万m2,占项目区的59.4%
植物种群发生变化,农田、园地、鱼塘将全部消失,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人工湖将取而代之,其作用变为美化环境和改善项目区小气候,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生物
绿化面积和树种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项目建成后,采取生态恢复和改善措施,项目区绿化率将达30%以上,树种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
但绿化面积较以前有所降低。
人口
原有自然村落吕庄,130户,700多人,人口密度为13人/万㎡
人口大量增加,项目区居住人口为12000多人,人口密度增加为217人/万㎡。
景观
原为农业生态系统,主要景观是农田、果园、农舍、鱼塘。
高档住宅区代替了农舍,人工湖代替了鱼塘,绿地代替了农田,区域景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融园林艺术、现代风格的建筑与一体,景观效果较好。
人居环境
项目建设前多为破旧危房,污水漫流,垃圾乱堆,蚊蝇滋生。
项目建设后,燃用天然气清洁燃料,污水治理,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卫生条件、安全状况大幅度提高。
②生态系统的时空变迁
本项目的建设可导致区内生态系统在时空上的变迁,这种变迁虽然对#的整个城市生态体统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项目区附近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因此项目建设单位应制定有效的生态恢复方案,同时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可最大限度地消除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恢复并大大改善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
7.9生态环境影响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未来有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损失的评估。
风险分析包括两大类:
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
前者着重于对确定的有害环境污染事件的分析评价,后者针对不确定的有害或不利生态破坏事件的分析评价,本评价仅对后者进行分析。
生态风险分析是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
特别是涉及景区中一些敏感、脆弱地带,人类开发活动造成的风险不容忽视。
工程建设的风险主要有:
施工期风险和营运期风险。
施工期风险产生于工程的各个实施工序,由此可能给施工人员、地方居民、周围动植物环境状况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后果;营运期风险:
产生于项目区运营的过程,如机械或设备运转、酒店经营、游客活动等,由此对游客、工作人员、周围动植物、环境状况及生态系统可能带来不利后果;旅游配套设施发展风险:
产生于旅馆、饭店、私人摊贩等的涌入或激增,从而给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不利的后果。
公园营运时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游客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园的建成,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