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345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2.03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第I卷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或答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慑服/蹑手蹑脚陪绑/烘焙坊菁华/泾渭分明

B.裨益/髀肉复生道行/行道树翁媪/面有愠色

C.瑰丽/岿然不动讥诮/翘尾巴炽热/炙手可热

D.祈祷/歧路亡羊啸傲/肖像画蝉蜕/蟾宫折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置冷板凳竹暴平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盲点印花税功亏一篑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C.陨石西洋景胁肩谄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D.休假双规制轻歌曼舞阳春白雪,和者必寡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与郭德纲的相声,都将自己的艺术视野在原生态的市井小民身上,具有“草根文化”的喜剧属性。

(2)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3)网络拒绝谣言,也拒绝“垄断”,但许多人却这样,以为网络上没有批评,没有质疑,才算工作平妥,才算治理有方。

A.聚集证明误解B.聚焦正名曲解

C.聚集正名曲解D.聚焦证明误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早已高调宣布退休的达赖再次向其信徒发出号召,鼓动信徒参与“自焚”等和平运动。

其浓重的血腥味再次证实达赖“和平运动”,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

B.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

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流血冲突不止,外部力量也正紧锣密鼓地向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

叙利亚滑向全面内战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C.今年第一个销售周期,地处内陆的泰安市的房屋均价已突破5000元大关,而市府附近的“国山墅”更达到每平方米14000元的高价,令工薪阶层望尘莫及。

D.进入2012年2月份,原本在2011年表现低迷的股市,上演了“七连阳”的好戏,但大多数人却无法用自己的知识与资金来坐收渔利,令众多散户大呼遗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B.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由于“醉驾人刑”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一些醉酒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

二、(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

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

星。

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江南文化自古遭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

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

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

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

旗息鼓。

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

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

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

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

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

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

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

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

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8)

6.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

C.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7.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近代与实业作出重大贡献。

B.江南文化特有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带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

C.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促使全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

D.江南文化浸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当代先锋文学家们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

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

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

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题。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

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四方贤士多归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日:

“仁君。

”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

“钟声不比乎?

左高。

”田子方笑。

文侯曰:

“何笑?

”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

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

“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

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

“富贵者骄人乎?

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

“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

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

“先生尝有言曰: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对曰:

“卑不谋尊。

疏不谋戚。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文侯曰:

“先生临事勿让!

”克曰:

“君弗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文侯曰:

“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

翟璜曰: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克曰:

“魏成。

”翟璜忿然作色曰:

“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

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

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

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

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

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

”李克曰:

“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

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翟璜逡巡再拜曰:

“磺,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过:

经过

B.文侯怒,任座趋出趋:

驱赶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进:

举荐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比:

并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不赂者以赂者丧

B.文侯问于群臣曰/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魏文侯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①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②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③“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

“善。

”④钟声不比乎?

左高。

⑤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⑥先生就舍。

吾之相定矣

A.①⑤⑥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派遣乐羊讨伐中山国,却将其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任座据此对魏文侯“仁君”之说提出质疑。

B.在田子方看来,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

惟有贫贱之士无所畏惧,不在乎什么“言不用,行不合”。

C.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并得到了文侯的认可,文侯据此选定了魏成为国相。

D.翟璜曾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继而历数自己的功劳,指责李克,并愤然与之绝交。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长年:

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是如何表达的?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

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____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分)

①屈原和孔子都极为推崇兰花,陶渊明则植了很多菊花。

②离开市镇村落,去开辟一块田地耕种糊口,只为了一片鲜花一窗野色,这在今天真是不可理喻的事。

③古人中沉醉于自然芬芳的人很多,痴迷的程度也很深。

他们专注到了今天的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④古代因为此种理由而举家迁到山中野地者大有人在。

⑤有人从极安逸的居处搬到了一座荒凉的山坡下,竟然就为了能够推窗赏兰。

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4分)

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根据教育部网站28日公布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方案,全国青少年学生要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教师要广泛开展以“学习雷锋、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走进学校、走进师生、走访家长,做实事、惠群众。

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

方案强调要深入推进以雷锋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

方案还提出要开展“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雷锋式青少年”创建和命名活动.把雷锋精神研究纳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鼓励、支持学生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等。

18.请针对下面文字所述的私塾教育事件,表明你自己赞成或反对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不超过60字)(4分)

2012年1月8日,在陕西省汉中市拜将坛东侧的蒙正学堂内,13名儿童身着汉服,

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衣冠、对着孔子像行礼……当地的7位家长集资百万元兴办了这所国

学私塾,在这里,学生将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国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语文、数学,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学习茶艺、曲艺和棋琴书画等。

最近几年,在北京、上海、海南等不少地方,私塾教育重出江湖的消息并不鲜见。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面对蚂蚁

叶延滨

①“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想起这句话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

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

这令人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大雨将至。

这是最早知道的道理.气象学也罢,生物学也罢,简洁明了,而且生动直观,蹲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心里却在想:

“它们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它们搬到哪儿去?

谁在下命令呢?

它们怎么集合得这么快呢?

”充满了问号的世界也充满了新奇。

我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也许就是从看蚂蚁搬家开始,因为相似的问号在另外的场景产生,而在那样的场景中.我觉得我像一只蚂蚁。

②那是面对一片宽阔的草原,眼前的一切,简洁为两种色调,一块是蓝色,一块是绿色,蓝与绿的相交点就是永远召唤你又让你永远无法接近的地平线。

天苍苍。

野茫茫,我们聪明的先人也只能选择这样空旷的字眼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单纯为无垠,丰富为纯洁。

③那是面对一片荒寂的沙漠,沙漠上是烈日还有烈日一样灼烫的天空,灼烫的天空下是金黄无边的沙漠。

仿佛这天空就是沙漠在阳光下幻化的灵魂。

而这沙漠尽管每一粒砂粒都是死亡的证明,而所有的沙粒却起伏腾挪成沙丘,沙丘们舞蹈的热情会灼伤我们怯懦的心。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热烈为无语,贫瘠为博大。

④那是面对一派峰峦逶迤的群山。

坚如铸铁的山岩远处化为画师笔下的泼墨.而轻逸如纱的云雾又与重峦叠嶂凝成浑然一体的水纹。

云雾与石岩难分轻重,群山与云海如同伯仲。

千山鸟飞绝,飞翔着的是山的灵魂。

空旷之美,世间之大美,寂寥为深幽,厚重为空缈。

⑤每当我面对这样的大美之境,我会想到暴风前那一队匆匆搬家的蚂蚁。

我知道那队蚂蚁并不像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渺小”,它们迎接大自然赐予,自信而有节,无论是晨光还是暴雨。

这也是我们内心的召唤,走出家门,去草原,越沙丘,登山岭,会在面对大美之时,听到来自内心的生命赞颂。

⑥空旷之美,对于今天的我和你,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

我们也不幸生活在一个物质充盈的城市。

我们几乎变成了物化了的城市动物。

我们的空间被丰富的物质世界充盈:

楼群、街路、格式化的绿色植物和所有目光所及的事物!

我们的时间也被紧张的物化日程充盈:

上班、听报告、购物、交费以及闭上眼前接最一个电话!

⑦当我们的孩子不能蹲下来,在树丛边看到一队蚂蚁爬过他的童年。

这也许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它是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已经成为了“城市动物”。

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经过计算机程式化了的世界中。

像一架架煌煌书架,每一本书都经典,都文化,同时也都落满灰尘;像一台台冰箱,每一样食品都营养,都保鲜,同时也都今人没有冒口;傻一个个超市,每一个产品都诱人,都必需,同时也都写上了交易价钱!

城市用各种办法填充我们的需求甚至欲望,把我们填得满满的,以至于内心没有一个小角落放下一个“自己”。

于是.我们被一种力量召唤,走出去,在空旷的草原、荒漠和群山间去,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⑧望着草原,让绿色浸染你的心灵;望着大漠,让风沙吹走充填你内心的那些办公室职场风波;面对群山。

直到你想起了那句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世界就再次接纳你。

这个世界会悄悄对你说:

“你真不错,你的生活应该这样富有诗意……”

19.文章第①段中说“相似的问号在另外的场景产生”,这“另外的场景”分别指什么?

写它们有何作用?

(4分)

20.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含意?

请加以理解。

(4分)

2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划线部分的语句。

(4分)

22.作者在第①段中说“都市人”“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又说“我觉得我像一只蚂蚁”,在第⑦段中还说“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这三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请简析。

(6分)

七、(60分)

23.“松竹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

请仔细观察下列漫画《都市三友图》,联系现实,展开联想,自拟标题,自行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试题答案

2012.03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项shè/nièpéi/bèijīng/jīngB项bì/bìhéng/xíngǎo/yùnC项guī/kuī

qiào/qiàochì/zhìD项qí/qíxiào/xiàochán/chán)

2.C(A项“竹暴平安”应为“竹报平安”;B项“符”应为“副”;D项“规”应为“轨”)

3.B(“聚焦”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根据语境,应选“聚焦”。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正名”辩证名称或名分。

根据语境.应为“正名”。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

根据语境,应为“曲解”)

4.A(A项“欺世盗名”: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紧锣密鼓”:

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不合语境。

C项“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

不合语境。

D项“坐收渔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此处语境是利用自己知识与资金,故不合语境)

5.A(B项成分残缺,应“不肯在……方面”后加“多下功夫”;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的杂糅:

D项搭配不当,“提高”与“心理”不搭配)

二、(9分。

每小题3分)

6.C(“富有抗争性”错,于文无据,原文为“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

7.D(A项“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错,应为“自宋代以来”;B项“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错,属于曲解,原文为“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

C项“使其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明显”错,原文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偃旗息鼓”,“江南文化圈作家”则“先锋性明显”)

8.B(A项“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错,这只是“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原文为“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C项“用传统审美意象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错,原文为“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D项“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夺目的未来”错,属于无限扩大,原文为“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夺目的未来”)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趋”词义应为“快步走”)

10.C(A项“以”分别为“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于”分别为“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被”;C项“乎”均为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呢”;D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

11.B(①是说魏文侯礼贤下士,④是说魏文侯善听音乐,⑤是子方对子击诘问的回答)

12.D(“愤然与之绝交”错,原文为“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四、(24分)

13.译文:

(1)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

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

(落实“则”“直”“向”“是以”等词语的解释,语句要通顺)

(2)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人的事。

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落实“卑”“尊”“谋”“疏”“戚”等词语的解释,语句要通顺)

14.

(1)“犹”“自”分别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旧”的意思(1分),“云犹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1分),“浪自生”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1分),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2分)。

(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1分),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2分),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

15.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使人听此凋朱颜枯松倒挂倚绝壁(4)昨夜西风凋碧树山长水远知何处

(每句1分,该句有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五、(12分)

16.③①⑤④②

(排对前3句得2分,全部排对得4分)

17.学雷锋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分)

18.答案示例:

一、赞成观点:

当今家长希望孩子个性化成长,期盼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及国学教育,而私塾就能够满足这一社会需求。

二、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