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239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

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图1),回答4~6题。

4.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5.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6.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

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

读表回答7—9题。

名称

热带低压带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强台风

超强台风

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

6—7级

8—9级

10级—11级

12—13级

14—15级

16级或以上

7、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

该热带气旋属于:

()

A.强热带风暴B.台风C.强台风D.超强台风

8、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   )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9、“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

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2),回答10~13题。

10、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1、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

12、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aB.bC.cD.D        

1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

结合右图回答14~15题。

14、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B.②C.③D.④

15、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环节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6、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17、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

19、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        

A.A地B.B地

C.C地D.D地

20、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

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米),虚线为泥

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

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

哪一条路线(   )

A.①B.②C.③D.④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21-22题。

21、年降水量多少()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

A.300mm—450mmB.300mm—530mmC.450mm—530mmD.≥450mm

22、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

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

覆盖率提高而变强

B.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

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

增加

C.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

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

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23-24题。

2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4、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25—227。

地区

☆☆

☆☆

☆☆☆☆

☆☆☆

☆☆☆

☆☆

☆☆☆☆

☆☆☆☆

☆☆☆

25、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A.寒潮B.酸雨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2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B.经济发达C.降水充沛D.纬度位置和地形

2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D.加强冬季供暖

2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

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B.随机性C.突发性D.链发性

3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高二地理答题卷

一、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40分)

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区(写序号)。

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区(写序号)。

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32、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33、雪灾是由于大量降雪与积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灾害。

据此回答

(1)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灾害链。

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与图中数码相应的空格内。

(8分)

 

A.雪灾B.低温C.垮堤坝D.生物冻害E.大气污染

①②,③________,④,⑤。

 

(2)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遭遇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罕见雪灾。

读中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

此次雪灾期间,A省与其东部纬度更低的B、C、D、E、F等省不同,没有出现严重雪灾。

请根据我国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C

A

B

D

B

C

D

C

B

B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B

B

A

B

D

D

C

D

B

A

D

D

二、综合题

31.(共10分)

(1)⑥(1分)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1分)

(2)②(1分)判断依据:

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

(2分)

(3)④台风(4)森林火灾(1分);遥感技术(1分)。

(3)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4分)′ 

上游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库适于黄河的治理,但下游开挖入海新河不适于黄河,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