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x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
搭建“实践”舞台,让“活动”多姿多彩
——农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建立在学生兴趣趋向和主动探究欲望之上、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一门新型课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那么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
我认为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基于生活。
生活以它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孩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成为孩子们发展智力才能和塑造心灵的乐园。
著名情景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提出“教育不能切断源头,教育必须带学生去生活源泉中去。
’主张赋予实践活动要基于生活的内涵。
例如我在教学《妈妈的节日》这一课时,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我先确定了“了解妈妈”这一活动专题。
在活动开始,我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接着就引导学生:
“母亲节就要到了,妈妈收到了我们的祝福肯定会很高兴的,那你打算向妈妈表达怎样的母亲节的祝福呢?
”这时候,很多学生非常积极,纷纷想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
在孩子的回答中,我继续问道:
“我们都想送给妈妈一份最能表达我们心意的礼物,那你知道妈妈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吗?
你们对妈妈有了哪些了解呢?
”于是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把自己了解到的说一说。
在这一环节里,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了解都很肤浅,不是说妈妈每天接送我上放学,就是说妈妈每天做饭给我吃。
这样的回答使我认识到学生对于妈妈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于是我就让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回去观察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第二阶段的活动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对妈妈的了解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还要把知道的信息整理出来,为妈妈设计一份小档案。
在学生汇报后,我乘胜追击:
“妈妈一天的工作那么辛苦,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
请你在母亲节这一天,为妈妈做一道‘爱心菜’。
”在布置了这项实践活动后,我还通过发信息让孩子的爸爸进行配合,把孩子做菜的过程拍下来,并将其打印或晒出来。
结果我们班的家长很配合,都把孩子做菜的过程拍下来。
在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把相片拿过来了,看着他们做菜的模样,看起来真是像模像样的。
在学生拿着相片汇报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他做起菜来感觉他比在学校的任何时候都要懂事。
在汇报时,学生们有的说:
“因为我是第一次进厨房,在炒菜的时候手忙脚乱的,但是我还是在爸爸的指导下把这道菜做出来了,觉得自己真了不起。
”有的说:
“原来做一道菜真不简单,以后我再也不会挑剔妈妈做的饭菜不好吃了。
”还有的说:
“虽然我煎了一个荷包蛋,但是拿给妈妈吃的时候,妈妈一个劲地夸奖我煎的蛋好吃,还比爸爸做的美味。
”还有的学生在相片的背面写道:
“这个周末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
为妈妈做一道菜。
回到家里,我想了想,该做什么呢?
还是做我最拿手的煎荷包蛋吧。
说做就做,我先在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再准备了一个碗,一瓶油,材料都准备好了,开始煎蛋了。
我首先把锅热了,在锅上面滴了几滴油,接着把蛋打在碗里,再倒在锅里。
“滋、滋”蛋倒在锅里发出的声音。
过了一会,反面煎好了,于是我又把蛋翻过来煎正面。
不一会儿,一个又漂亮又香的煎蛋就可以上碟了。
今天我真的很开心。
原来为父母做一道菜能这么满足的,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快乐!
”听了孩子们的汇报,我想到任何千言万语的说教都比不过一次亲身体验的实践过程。
二、以学生生活实际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家乡的资源,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餐桌上的学问》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去有家乡特色的小饭店参观,了解了家乡的美食。
孩子们兴致勃勃,有很多疑问要让厨师回答:
比如家乡人为什么爱吃荞面?
荞面有什么营养?
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
……有的问题把厨师也给问住了。
这时,我引导孩子们:
“小小的餐桌上有那么学问,需要我们去研究、了解呢?
我们要怎么做呢?
”孩子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
接着我又带孩子们上网去了解,还要求孩子们去查一查相关的书刊、杂志等等。
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去学习、了解到了很多知识。
并且还要把食物的营养搭配和搭配的禁忌制成小册子分发给其他同学们,他们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
看孩子们多有责任感哪!
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不仅领略了家乡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还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赋予了学生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了教育生命的活力。
三、引导、指导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和创造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参加实践轻松的获得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
作为教师,我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只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
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在这次《餐桌上的学问》主题活动中,我动员孩子们和家长学习做一道菜、做一顿饭。
孩子们非常认真的学习、实践,并且还自创了一道起名叫“味赛香瓜”的凉拌菜:
就是将等量的苹果和黄瓜擦成丝,然后用白糖拌匀。
这样一年四季就都能吃到“香瓜”了。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知道了要关心父母。
家长都说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变得懂事了、长大了、知道心疼父母了……
在活动中,我还动员孩子们向家中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了解餐桌上的礼仪和禁忌。
孩子们知道了自己从前做的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比如饭好了着急第一个上桌、把自己爱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吃饭时招呼父母给自己添饭倒水……孩子们也明确了今后应该怎样做。
他们把自己了解到的餐桌礼仪和禁忌自编、自导、自演形成了一段小品,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
并且他们还把餐桌上的礼仪编成了小儿歌,在全校推广,使同学们都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受欢迎的、文明的就餐者。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
学以致用。
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
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首先要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餐桌的学问》主题活动中,我号召、指导学生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
在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后,指导学生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饭后结束。
主要体验做饭、收拾卫生、洗衣服等。
学生在这次角色体验中,即使最简单的劳动、活动也都蕴含着知识,从而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农村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从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
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
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搭建“实践”舞台,“活动”多姿多彩
文章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
它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主动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让教育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
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扎根现实生活 拓展实践渠道
1、活动内容要“真实”,那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敢于突破陈旧,善于发表新见。
综合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
真正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如教学《税收与生活》这一课。
我就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税务方面的相关网站,请家中有电脑的学生上网超越有关税收方面的资料。
同时向图书馆借来《国家税收》、《税务法规摘编》、《税收的故事》等书籍,让学生课前阅读,搜集资料。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开始税收调查的实践活动。
为了便于收集数据的可比性,我们确定调查的年份是2009年。
全班学生小组分工合作。
最后分工落实到个人:
采访、记录、联系等都有专人负责。
学生采访了本村的规模企业和小型企业,了解了单位税收上缴的情况。
最后还开展了《税收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的大讨论。
2.在角色中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
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
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常言道:
学以致用。
面对老师的铮铮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
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
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二、提供广阔空间 整合实践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践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提供给学生实践的广阔空间。
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学会使用视听媒体,收看有益节目,在田野里体验农活。
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学增知,以劳辅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使用各类媒体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思考记录习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可以设置一个“每日信息”摘录本,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上等多种媒体收集信息,选择重要的一些内容,写在摘录本里。
并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还可以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养成关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2、体验生产劳动
陶行知先生说:
“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
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超越书本的局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了解和接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农民的理解和感情。
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特点,可以围绕种植方面做文章,与学生家长签约,要求学生多多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如给植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
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学生采集样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蔬菜的病害情况,再上图书馆、上网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预防了病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劳动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
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
比如,我校旁边有条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绿绿黑黑的,鱼儿全跑了,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保护家乡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实践竞赛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
如组织开展“护蛋”比赛。
比赛的具体操作设计可以这样进行,赛前宣布要求: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蛋,要求大家在吃饭、睡觉、上学时间随身携带一个生鸡蛋,看谁能在一天一夜时间里出色地保住这个蛋不破。
活动结束后学校还要评出‘护蛋大王’,予以奖励。
实践证明:
孩子们兴趣很浓,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学校是一池清水,那么生活就是汪洋大海。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四季变换,万物兴衰、日月星辰,无不蕴含于生活之中。
让教学活动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动如生活般充满情趣。
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声、有色,是学校教学的不竭之源,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延伸与发展。
让综合实践活动面向生活,回归于生活,从而使学生学会生活,这样活动才能成为一池活水,水清鱼跃。
三、活化学习过程 提高实践素养
综合实践是一种“活化”的学习活动。
首先,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要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知识,学习知识;其次,学习的方法是“活”的,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搜寻资料、制作卡片、设计小报等,都由学生自由选择;另外,学习手段也是“活”的,走进企业、商店考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灵活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素养。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为主题的课程内容,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他与生活中其他事件交互的通道。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实践出发,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获得经验,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搭建“实践”舞台,“活动”多姿多彩
金华市婺城区罗店中心小学张娇仙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
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搭建实践舞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校因势利导建立了“佛手基地”、“茶文化基地”、“双龙洞基地”、“花卉基地”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金华佛手、金华双龙洞、金华茶花文化等主题的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引领学生走上一条主体的、开放的学习之路。
本文中我从“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以实践情境为源头,引导拟订活动主题”、“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课余体验不同角色”三方面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丰盈活动内容角色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建立在学生兴趣趋向和主动探究欲望之上、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一门新型课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
那么该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让这一门新课程不流于形式,而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得到学生的接受认可和支持呢?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见,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回归社会。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校因势利导建立了“佛手基地”、“茶文化基地”、“双龙洞基地”、“花卉基地”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可谓不可估量。
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在开展活动时,我们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
1.让“校外基地”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战场
(1)茶文化基地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校坐落在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双龙附近,终年从双龙洞中流出一股清泉,流经罗店、竹马,直至兰溪地下长河。
由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双龙方圆几百里都盛产花卉和茶叶,这两者成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老家在罗店的吴兆明和妻子诸葛秀芬成为金华茶商,在北京开茶庄、打天下。
)每年春秋两季,大部分学生(包括家住本地的部分老师)都要深入茶园进行劳动,采摘茶叶、松土、施肥……基于这点,我们把盛产茶叶的西望村确定为“茶文化基地”。
该实践活动基地的活动指导小组由茶厂负责人以及学校相关老师和教科室主任组成,双方协商制订相关的活动制度及活动内容。
(2)花卉基地
与城市的满目高楼大厦、充其量不过30%左右的经过精雕细琢的绿化面积相比,农村的青山绿水,土地资源的条件是城市学校难以企及的。
学生接触的自然是原生态的,一些地方远离尘嚣,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是城市学生难以体会得到的。
罗店是有名的花卉之乡,邻近村庄有很多养花大户和花卉基地。
由婺城区罗店镇政府建设的“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花卉基地”,建设规划5000亩,总投资900万元,通过政府引导、大户为基地、花农为主力,建成浙中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形成绿化苗木、佛手、茶花、香花、树桩盆景和南方观叶植物6大类500多个品种的大型基地。
其中有位于罗店镇西界的华林花卉基地;位于金华八一南街的“方圆花卉”基地、花鸟市场的“万象花卉”基地、“龙风花卉”基地都在罗店。
各花卉基地内都有丰富的植物花卉资源、科教设施和技术队伍等,适合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选择“后溪河”做了花卉研究的主阵地。
(3)双龙景区基地
我们学校位于北山脚下素有“花乡”美称的罗店,北靠国家AAAA级风景区——金华双龙风景区。
这里秀丽的山川和深厚的文化相结合,使自然美和人文美完美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旅游和审美的环境,而且提供了科学研究以及进行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双龙的洞景开发已有1600多年历史,东晋以来双龙风景名胜就为世人所钟情和簇拥,唐宋明清几度辉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仅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坡、李清照等历代名人佳作就有2000余篇。
大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
现代文学家、诗人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名作。
现景区内有毛泽东视察双龙水电站纪念馆等景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即使当地人也有许多人已淡化“毛泽东来过双龙”这一历史。
针对这原因,我校便开展了一个“毛泽东为什么要来双龙,并给双龙水电站题词”的主题活动,确定“双龙”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之一。
由双龙负责人和课题组相关老师担任指导工作。
除此以外,我校后面就是罗店“狮子山”。
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山脚下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不时的吸引着游人上山观赏;夏天,“可乐山庄”为水库增添了一份魅力;秋天一到,山坡上的树叶五颜六色,煞是迷人。
无疑,狮子山是学校开展了“春游”、“秋趣”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首选之处。
(离我校2里之远的尖峰山也被定为活动基地)在上山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经过比较、辨析不同树叶的叶脉,记录哪些树木常绿,哪些树木落叶,并分析成因,用各种色彩的树叶粘贴成各种图画。
这对他们掌握一些自然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2.让“校内基地”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辅阵地
学生在校的时间还是占大部分。
虽说“校外基地”是主要阵地,可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时,也不能遗忘“校内基地”的开发。
毕竟学生停留的地方以学校为主,学校是他们的“第二”家园。
针对这个,我校开展了“绿化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欣喜地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
真正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在教育中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二、以实践情境为源头,引导拟订活动主题
设计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程序,没有现成的模式。
这是带给学校和指导老师的新问题,是学科教学所没有的。
如何利用基地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呢?
一方面需要基地活动指导小组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另一方面还需要指导老师具备创设情景、引发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做法是:
1.聘请专家开设讲座,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根据基地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座。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