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15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请注意: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凤城河畔,碧波荡漾,戏韵yōu然;李中公园水杉参天,万鸟翔集,倒影bānlán;靖江岳庙雕像如生,fēn围肃穆,气势恢宏。

正是旅游好时节,凤城泰州欢迎您。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我的朋友啊,”他说:

“我——我——”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D.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唱着:

“在战火和摧毁中,我们的伤口很深”。

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些诗歌,读起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充满乐观向上的力量。

B.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诲人不倦。

C.美英法空袭叙利亚的行为令其他国家义愤填膺。

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

(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鲜克有终。

②见善则迁,▲。

③桃李不

言,▲。

④▲,关山度若飞。

⑤▲,散入春风满洛城。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

⑦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用一声“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6分)

【补全人物档案】

(1)根据小说《骆驼祥子》填写下面

表格,完善主人公祥子的社会关系档案。

(4分)

祥子社会关系

身份

妻子

恋人

雇主

仇人

称呼

虎妞

曹先生

性格

勤俭善良

恃强凌弱

【辨析典型情节】

(2)下列有关名著典型情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中骆驼的出现重新点燃了祥子买车的愿望,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成为了泡影。

B.《红岩》中甫成高是出卖江姐的叛徒,他引诱江姐被捕时,其叛徒本性完全暴露了。

C.《创业史》中郭世富进城买稻种,一心为公,觉得吃苦就是享乐。

D.《白洋淀纪事》中水生夫妻话别时,水生最后的嘱咐是:

“不要叫汉奸捉活的,捉住了就要和他们拼命。

6.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初一语文组在4月份开展“诗词里育家国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吧。

【仿一仿,情更浓】

(1)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代表人物有屈原、陆游、辛弃疾等。

请根据示例仿写两个句子(要求:

结合所选诗人的品德以及作品进行仿写)。

(4分)

示例: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我的倾情仿写:

①▲;

②▲

【创一创,意更远】

(2)年级组打算以“我心中的偶像诗人”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邀请你做

主持人,请撰写一段开场白。

(2分)

我的智慧表达:

【改一改,爱更绵】

(3)下面是语文组发布的一则关于“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指出来。

(2分)

关于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

初一年级各班级: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①提高广大学生诗歌朗诵的意识,语文组定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爱国诗歌朗诵会”。

②题材不限,凡讴歌祖国、歌颂英雄等健康向上的作品,均可作为朗诵。

每班一名选手参赛,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选拔。

请各班参赛选手于周三下午两点到初一语文办公室抽签。

初一语文教研组

2018年4月13日

我的准确修改:

第一处:

第二处: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姚范的《山行》一诗,回答第7题。

(6分)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wú):

香草名。

7.

(1)下列诗句与本诗抒发情感相似的一项是(2分)

A.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赏析第二句“春风窈窕绿蘼芜”的表达效果。

(2分)

(3)细读全诗,说说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4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②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无留牍(dú):

没有遗留下的公文。

牍:

公文。

②长吏:

地方最高的官员。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或阻之(▲)②民岂得活(▲)

③即发谷与民(▲)④活万余人(▲)

(2)下列各句与“去任之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C.或阻之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父老沿途送之(在主谓间停顿)

曾任范县令(在动宾间停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上有谴,我任之。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11.阅读文章,说说郑板桥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2分)

 

(三)阅读老舍《骆驼祥子》选段,完成12-13题。

(10分)

选段

(一)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段

(二)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

“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

谢谢太太!

”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

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慢慢的把宅门都串净,他又串了个第二回,这次可就已经不很灵验了。

他看出来,这条路子不能靠长,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车容易挣钱的主意。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

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

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

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

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

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12.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

(6分)

(1)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

(一)中的画线句子。

(4分)

(2)分析选段

(二)中两处加点字“串”的作用。

(2分)

13.选段

(一)

(二)突出了祥子性格的前后变化。

试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

(4分)

(四)阅读《你我都是“橱窗人”》,完成14~16题。

(10分)

①漫画家朱德庸说:

“有一种人,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居住的家装修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成绩或格调,所思所想都以他人眼光为唯一标准,这种人我称为‘橱窗人’。

 ②朱德庸用“橱窗人”讽刺了为别人而活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哪个人不是“橱窗人”?

只是程度有轻有重罢了。

人活在这个世

界,获得别人的肯定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们活得更精彩的动力。

所以,很多人真的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

很少有人做到像李白那样洒脱,“仰天大笑出门去”。

真正超脱于世俗之上,只在乎自己心灵感受的人也有。

不过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

,少之又少。

③遥远宁静的古代,人们的心尚且不容易静下来,更何况是现代人。

在如此喧嚣热闹的现代生活中,谁能抛开别人的议论和眼光,只为自己而活?

我们不是圣贤,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修养,只能在俗世中奔忙。

没有人能在孤岛上生活,我们都要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所以很难免俗。

“橱窗人”,或许真的是我们惯常的生活姿态。

④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是自私和可怕的。

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别人的看法对他来说毫无分量,他只为自己活得舒服。

别人说他是浪子,他到死都不会回头;别人说他是破罐,他就破摔。

这样的人倒是不少见,他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活得猥琐而糟糕。

这样说来,做个“橱窗人”,在别人的眼光中展现自己的亮点,吸引别人的视线,赢得别人的羡慕和肯定,未尝不可。

既然这样,那就尽最大努力,成为最好的“橱窗人”,让自己衣着体面,生活富足,提升自己的品位、成绩、格调,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展览”自己。

⑤你我都是“橱窗人”,只要不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皇帝一样病态,时时刻刻想着在别人面前“展览”自己。

做个有度有节的“橱窗人”,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5.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16.阅读

全文,说说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的“橱窗人”。

(3分)

(五)阅读《攀在墙上的喇叭花》,回答17-20题。

(20分)

①一株细藤从外面长进屋,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那么小,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

母亲一开始是想要清除这外来物种,避免它反客为主,可是女儿不允许,吵着对母亲说:

“我想看看它是什么。

②9岁的女儿久卧病房,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吃饭睡觉以及偶尔艰难爬起来去一趟洗手间,其他都不能做。

  

③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呢?

母亲也在疑惑,准备排除外来物种的手停在了半空。

这是女儿的疑惑,自然成为母亲的疑惑。

女儿撑起身体,眼中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色,是的,这是生命的颜色。

那好吧,过几天再收拾吧,现在让女儿看看也不错,母亲自我安慰道。

母亲关上了门,她看到女儿盯着那些嫩芽张望着,那种好奇,是一个孩子的眼光。

  

④那株植物攀在了墙上,就这样开始生长着。

母亲不断给自己寻找理由,让这株植物能够继续生长在这间十来平方的房子里。

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架、几本书和一个整天微笑的9岁姑娘,对了,还有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房间里多了一个家庭成员——母亲是不想承认的,但是身体已经承认了。

  

⑤女儿会静静坐在床上看书。

她喜欢看的都是一些颜色绚丽的图画书,上面有各种植物,还有详细记载这些植物的文字,这些蝌蚪式的文字组成了女儿辽阔如宇宙的世界观,现实十来平米的世界从来不拘束女儿在她宇宙中徜徉,陪伴着她的,是攀在墙上的那株植物。

  

⑥女儿能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除了挣扎着去洗手间,就是为这株植物浇水。

女儿浇水动作很轻,但是实际上打在植物头部的——她从二楼向下倒水,让水能够浸透泥土,到达这株植物的根。

每次浇水,女儿都带着微笑。

⑦女儿会时不时地和攀在墙上的植物说话,很是小声,很是神秘,母亲走近女儿就停止呢喃,母亲掩门女儿又开始出声

母亲想要仔细听听这其中的小秘密,可是这是说给女儿这株植物听的,即使母亲听见了呢喃,却无法辨析其中的内容,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⑧某天,女儿对母亲说:

“妈妈,告诉你哦,小花是一株喇叭花藤,不久就要开出喇叭花,你看,就是这样的。

”女儿拿起一本书,翻到一处地方,出现了一朵花。

花如喇叭,手柄为白色,扩音处为紫色,几丝雪白延伸至翻转边缘,十分优雅自然。

“哦?

这就是喇叭花啊。

”母亲摸摸女儿的头。

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

“好想看小花开花啊。

”被叫做“小花”的花藤上,碧叶在眼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⑨只是,女儿在当夜就进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过来,第二天小花开出了一个花苞,嫩生生,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是疾风都无法打败它。

小花开花了!

  

这是喇叭花吗?

花苞不如喇叭,或许长大了就是喇叭花了吧,母亲如实想着,离开了有一株攀着墙的喇叭花的小房间。

  

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了喇叭花,攀在了墙上。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女儿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少于3点)。

(6分)

18.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2分)

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作用。

(4分)

“哦?

这就是喇叭花啊。

”母亲摸摸女儿的头。

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

“好想看小花开花啊。

1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标题的“喇叭花”既指开出的小花,也寓指女儿的生命之花。

B.第④段加点词语“但是”写出了母亲对这株植物的接纳,突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C.第⑨段画线句借用疾风来反衬小花虽柔嫩却坚强的特点。

D.文章结尾“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喇叭花”极不真实,冲淡了文章感染力。

20.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

请说说本文第①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在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的不同点。

(6分)

三、作文(60分)

你有一点小可爱,萌萌哒,灿如艳阳多姿彩;你有一点小可爱,笑起来,美如花儿在盛开……

列夫托尔斯泰说: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小可爱,成为网络潮语,常用于对自己喜欢或怜爱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昵称。

有点小可爱,更惹人喜爱。

请以“喜欢你的小可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规范;③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4分)悠斑斓氛

2.(2分)C(A中“起劲”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B中间冒号改为逗号,D中句末的句号应放到引号的里面)

3.(2分)D(“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8分)①靡不有初,②有过则改,③下自成蹊,④万里赴戎机,⑤谁家玉笛暗飞声,⑥惟解漫天作雪飞,⑦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6分)

(1)(4分)①大胆泼辣或好逸恶劳或贪吃懒散②小福子③宽厚仁慈或待人和气④孙侦探

(2)(2分)C(买稻的人是“梁生宝”)

6.(8分)

(1)(4分,每处句子品德、作品各1分)答案示例:

楚国浪漫诗人屈原,宁死不屈,留下了文辞华美的《离骚》;南宋爱国名将陆游,肝胆至淳,写下满腔悲愤的《示儿》;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赤胆忠心,写下了气贯长虹的《正气歌》。

(2)(2分,称呼语1分,主题集中目的明确1分)

示例:

老师、同学们: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标准,也有心中的“偶像诗人”,今天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让大家畅谈心中的“偶像诗人”,我宣布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3)(2分)第一处的“提高”和“意识”不搭配;第二处“均可作为”少了宾语。

7.(6分)

(1)(2分)D(A.抒发对春天的留恋之情,BC.都是抒发了思乡之情)

(2)(2分)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春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1分)。

(3)(2分)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1分)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

8.

(1)(4分)①有人②怎么③立即,就④救活,使......活

(2(2分))B(A.助词不译C.代词,他D他,代卖油翁)

9.(2分,一处1分)

父老/沿途送之(在主谓间停顿)

曾任/范县令(在动宾间停顿)

10.(4分)

(1)皇上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所有罪名。

(2分)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吴县的阿蒙(2分)

11.(2分)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答出两点就得2分)

12.(6分)

(1)(4分)比喻、夸张手法(2分),将雨道喻作箭头和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之大、之猛(1分),写出了祥子在雨中挣扎拉车的不易,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1分)。

(2)(2分)串在这里是走动的意思(1分),连用两个“串”字,更加形象突出了祥子的好吃懒做、死乞白赖(1分)。

13.(4分)前:

自尊自强、吃苦耐劳、为生计、为梦想敢于挣命。

后:

偷奸耍滑、死乞白赖、好吃懒做、自暴自弃、贪图享受。

(2分前后各答出一点变化即得全分)

变化原因:

祥子悲剧的直接影响——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沉默、木讷、内向、软弱;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北平,新旧军阀的连年混战,地主阶级、军阀对工农的剥削,人吃人的冷酷社会。

(2分,答出一点原因即得全分)

14.(3分)我们要有节度的展示自己(得3分)(答出我们要做个有度有节的“橱窗人”得2分)。

15.(4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2分),将很多人与李白进行对

比,突出了很多人都是为别人而活,为自己而活的人很少,强调突出了我们大多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的论点(2分)。

16.(3分,每点1分)努力让自己衣着体面、生活富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品位、成绩、格调;尽力在别人眼中展现自己的亮点。

17.(6分)女儿是个热爱生命、有好奇心的人(1分),从第三段她对细藤的好奇喜爱及后面对细藤的精心照料可以读出(1分);女儿是个积极乐观的人(1分),从第四段、第六段中她每次带着微笑读出(1分);女儿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1分),从第五段她读很多的关于植物的图画书可以读出(1分);女儿是一个眷念生命、将生之希望寄托在细藤开花的人(1分),从第八段她好像看细藤开花、细藤闪烁生命光芒中可以看出(1分)。

(形象+情节,答出三点得全分)

18.(6分)

(1)(2分)嫉妒本指因物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1分);这里指母亲因女儿与细藤的亲近而产生的羡慕,写出母亲想了解女儿的心思(1分)。

(2)(4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女儿的宠溺、关爱(1分),也突出了女儿对细藤开花和对生的渴望(1分)。

19.(2分)D(结尾简洁有力,实则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20.(6分)写法上的相同点(2分):

都运用了景物描写。

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4分):

文中画线句描绘了细藤焕发的勃勃生机,激趣(1分),为下文女儿对细藤的精心照料和细藤开花做了铺垫(1分);链

接材料烘托了父亲神情的专注,表达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向往之情(1分),为下文父亲筑高台阶做铺垫(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