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综合练习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97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综合练习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综合练习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综合练习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综合练习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综合练习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综合练习5.docx

《高三综合练习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综合练习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综合练习5.docx

高三综合练习5

试卷类型A

2007-20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题

(广州从化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2008.4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试室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笔填写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再作答。

漏写、错写、多写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传递倜傥孝悌玲珑剔透屏息谛听

B.搅拌挑衅绊脚行吟泽畔安如磐石

C.蓬蒿犒赏江皋形容枯槁病入膏肓

D.侥幸搅扰玛瑙分外妖娆不屈不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B.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还是有一点欣赏价值。

C.这篇小说题材新鲜、构思新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小芹已经主持过好几回学校的大型活动了,这次让她担任联谊活动的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算是找对人了。

”学生会主席自豪地说。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的诸多国家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的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②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自己的观点。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隐讳而是/或者      B.涉及隐讳就是/或许

C.涉及隐晦而是/或者      D.波及隐晦就是/或许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B.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C.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送到垃圾掩埋场。

D.走进九寨沟,我顿时生发了久违的宁静情绪,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

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

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

出城欲雨,顷之霁。

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

迫暮趣归。

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钟惺记。

(选自《隐秀轩集》)

注:

严公,指杜甫的好友严武。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桥尽,一亭树道左树:

B.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次第:

整齐

C.溪周之,非桥不通周:

环绕

D.迫暮趣归趣:

饶有趣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

B.稍断则复见溪过此则武侯祠

C.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出城欲雨,顷之霁

D.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7、下列各项全都属于褒扬杜甫的名声,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的一项是()(3分)

①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③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④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⑤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⑥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④⑥D.③④⑤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先是用了八个比喻,穷形尽相地描绘了溪水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才点出“浣花溪”的名字。

B.文章第二段,描写浣花溪的景色,视野非常开阔;第三段,描写浣花溪旁,溪流掩映,人家错落,景色清幽。

C.文章第三段写杜工部祠内所见,用笔十分简洁。

杜甫的塑像惟妙惟肖,显得清雅古朴。

祠中的一个石刻像附有何仲仁为杜甫写的传记,但碑文字迹已模糊,难以辨认了。

D.文章结尾,作者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和经过。

其中“使客游者”到“迫暮趣归”是一段插叙的文字,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表现作者追求自适清闲,超脱凡俗的理想。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②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2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

(4),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劝学》)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谈治学(节选)

夏衍

许多学者都谈到“勤”和“恒”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

假如有人问:

治学有没有诀窍?

那么我想,勤和恒就是最基本的诀窍。

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

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当然,勤和恒是不可分的。

事实上,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决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把每天读书养成习惯,“嗜书成癖”,习和癖,都得持之以恒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

治学,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XX”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从博到约,由浅入深。

博和专,是一对矛盾。

我读了这本书中的文章,绝大多数都强调了博的重要性。

我不反对“学贵专精,不尚驳杂”的道理,但是我同时也深信,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倡明、世事日繁的社会里,要专攻一业,不及其他,恐怕也难于攻克这一业。

你不理会科学,科学会毫不客气地要想你渗透。

看来,“杂家”这个词,已经不该有贬义了。

文学是人学,而人,是生活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生活中的人,要研究人、反映人,要刻画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作家的知识就非博不可、非杂不可了。

读了戴不凡同志的遗作,他说:

“要博,什么书都可以看看、翻翻,记不住内容,或对内容没有兴趣,即使只知道书名、作者、出版年月,积而多之,有时也会有用处的。

同时,不但是‘开卷有益’,也得注意社会上的种种事情(自人情世故以致风俗景物)。

”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因为“人情世故,风俗景物”之类,在教科书和正式的报章社论、文件中是学不到的。

谈到博和杂,就很自然地想到一个“浅”字。

梁启超有一段话讲得很坦率,他说:

“启超学问欲极炽,其所嗜好之种类亦繁杂,每治一业则沉溺焉,集中精力,尽抛其他,历若干时日,移于他业,则又抛其前所治者。

以集中精力故,故常有所得,以移时而抛故,故入焉而不深。

”又在给他女儿的一首诗中说:

“吾学病爱博,用甚浅且芜,尤病在无恒,有获旋失诸。

凡百可效我,此二无我如。

”我认为不论治学,“学问欲极炽”和“集中精力”,都是完全必要的,学海无边,对这一门“沉溺”了一阵子后又“移于他业”,看来也是很难免的,而且,要是真的集中精力地钻研了一阵,要“尽抛”也是不可能的。

茅盾在少年时代就通读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这些不都成了他毕生文学事业用之不尽的潜力么?

我认为梁任公所说的“尤病在无恒”,只是他的自谦之辞,他在学海里沉浮了几十年,直到晚年还保持着“极炽”的求知欲,这种恒心是值得称道的。

最后,我还想引用梁启超提倡的“善疑、求真、创获”这六个字,来作为本文文的结束。

善疑,就是,;求真,就是,;创获,就是,。

循此途径,持之以恒,那么积跬步至千里,集细流成江湖,也就庶几近之了。

1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6分)

A.作家的知识“博”、“杂”,就能刻画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

B.“勤”字中间包含“恒”,“恒”字中间也包含“勤”了。

C.第二自然段引用梁启超的两段话客观地说出梁启超治学也有“浅”的不足。

D.文章论述了治学“勤”和“恒”的必要性和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E.“积跬步……江湖”句是从荀子《劝学》中活用来的。

13.根据文意,对文中举茅盾读书的例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说明要成就事业,“少年时代”勤奋的重要性。

B.强调了治学过程中博学的重要性。

C.为了说明“集中精力”钻研的东西,要一下子“尽抛”是不可能的。

D.说明茅盾在少年时代就有很深的文学修养。

14.作者谈“治学方法”时,讲了两个方面,请依据文章做简要概述。

(4分)

15.梁启超所提倡的“善疑、求真、创获”对于我们的“治学”很有指导意义,用你的话,简洁而较整齐地补出对以下三句箴言的诠释。

(每一箴言不超过15个字)(5分)

善疑,就是,;

求真,就是,;

创获,就是,。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在答卷上填写所选试题组对应的题号。

题号漏写、错写、多写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很静。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

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

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

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

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

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

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

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

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

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生死死。

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

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

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

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援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原发《散文》1999年第11期)

16、文章的题目“家园”具体指的是什么?

请写出其具体内涵。

(4分)

17、作者在回忆母亲和父亲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面对如梦的家园,作者为什么愿将自己攀援成一株“牵牛”?

请联系全文回答。

(5分 )

18、有人说“在这首思乡曲中,融入了作者现代的哲学思考”,请你列出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哲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并就某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实用文本阅读

少年卢梭

法国卢梭

①我自呱呱坠地,就带来了秘尿病,几濒于危,很难有发育的希望的。

它虽然时发时愈,可是有时甚至还会并发别的病症,至今还受着它的苦痛呢!

我写到这儿,真要感谢我的姑母,她费尽了心血才把我扶养长大,她那时是一个端庄干练的少妇,她至今尚健在,虽已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可是仍服侍比她年纪小而嗜酒的丈夫!

亲爱的姑母啊,您救了我的生命,我很感激您呀,只恨不能在你年迈之时,报答您以前哺育的恩惠呀!

还有我的亲爱的乳母茄克令也还健在,我既由她的手来开启了我的眼睛,死时也得靠它抿合的呀!

②人类的本能大多是先有知觉而后产生思想,我更是如此。

我记不起五六岁以前的往事了,我如何去念书,也已茫然不知了,如今不过稍稍记得那时的念书和效果罢了。

它其实只是为了要学习字句而已,可是后来我对它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我和父亲每晚必读这些小说,不终卷绝不肯罢手,有时竟达天亮。

父亲听见小鸟吱啁必惭愧地说着:

“我们该睡了,我好像比你更像小孩啦!

③如此短时期内,我对于阅读已日渐精练,但在我这小小的年纪,竟被无谓的情欲把持住了。

对于一切,我未有真知灼见;就是所谓情欲,又何尝了解呢?

实际上我只有感觉。

这种暧昧的情欲,因在理性发生之前,尚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它却渐渐成为一种异样的情操,总觉得人生就和小说中人物一样的荒诞。

以后我虽有许多的经历和反省,总难纠正我这个人生观念了。

④在一七一九年的夏天,我把那些小说都看完了。

到了冬天,便阅读别的读物了,我母亲所仅留的书籍已全看过,于是就到外公那边去借读他的书籍。

真幸运我得到了许多珍贵的书籍,那全是一个风雅好学的牧师所收集的,包括了李瑟的《教会和帝国史》、朴氏的《世界全史》、白的《伟人列传》、娜尼斯史乘·奥密的《变态论》、马特儿的《世界及死的对话》,及莫里哀的几种书籍。

我在像样工作时,常念给他听的,我尤其爱看白的《伟人列传》,我不时看着它,我的小说瘾才能稍稍减少一些,日后我就渐渐爱看阿日来的、亚里斯多德的、亚耳门等人的著作,我也常和父亲辩论着一切事务。

从此我的自由观念和共和精神遂深深植根了。

我那高傲,以及不肯屈服世人的品性,更加坚深了。

我在脑中所萦绕的全是希腊、罗马的伟人们。

我既禀赋着自由公民和爱国的父亲的遗传,深觉伟人们是我最好的榜样,我甚至在言行之间也能与那些历史中的人物高谈着、怒目着。

一天我在手舞足蹈地表述较难的浪漫行径时,大家见我的手正勇敢地放到火炉上去了,不免吓了一跳呢!

⑤我小时养尊处优,就连公子皇孙也怕不及我呢!

但我在小时从没有独自一人到街头和那些顽童嬉戏,家人对我这种怪习气也不说什么话。

孩子们的那种好说、贪玩以及打诳的缺点,我当然不能例外。

我有时会去偷窃果物、糖饼和别的东西,但从来没有去损坏物件和冤诬旁人过,就连伤害生物我也不会的。

只有一回我在邻家的那个老太太去做祷告时,在饭锅内撒了一泡尿,如今想起这事还觉好笑。

那个老太太克拉是一个好人,不过她的嘴总是非常嘀咕,是我最不喜欢的。

这是我在小时做的一点坏事。

⑥我怎会变成坏人呢?

我的眼睛所看的都是温柔的事情,我的四周又全是善良的人物。

我的父亲、姑母、乳母、亲戚、朋友、邻居,都是爱我而非故意谄媚我的。

我自己当然也只有以“爱”来亲近他们,一切不良的恶习固然无由产生。

意志既不曾受到刺激,行为当然不敢放肆了。

我的同伴除了和父亲读书写字及和乳母散步之外,还有姑母。

我常和她相处,看她织棉、听她唱歌,或坐在她的身旁,我总是十分快乐的。

她乐天的心情、温婉的品格、漂亮的面孔、婉转的说话以及笑貌和姿态,至今仿佛犹如在眼前。

至于她的打扮和梳发的时髦,我依稀还能忆起它的形式呢!

⑦我以后有爱好音乐的癖好,也是姑母所引起的。

她懂得许多流行歌曲,她每当引吭高歌,娇柔婉转、余音袅袅,听者每每为之动容,忧愁和烦闷在不觉中溶化于无形了。

那些所唱的曲调,使我深深地感到愉快,而且至今虽然有些事情已忘记,这事到此刻还能记起来呢!

我虽已如此的衰老颓唐,但有时还会像小孩般地悲唱着那些调子呢!

⑧以上是我初降生时所受到的温柔和慈爱,其后渐渐养成了一种自大或曲折的情状,和一种温柔而带刚愎的性格;如此柔弱和刚愎之间就造就了一种矛盾的自我,遂使我的生活无已和智慧。

(节选自《卢梭自传》)

补充注释: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

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

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

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

17岁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1749年,卢梭的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这虽使他一举成名。

他的四大名篇是《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1778年,卢梭死在一个侯爵的庄园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19、少年卢梭有哪些良好的思想个性?

请你根据文本概括出来(4分)

20、卢梭对教育有许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第⑥自然段,本段中蕴涵着许多促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请你概括出来。

(5分)

21、卢梭有“不着边际的自豪”、“病态的胆怯”、“过分地爱好梦想”、“矫饰与伪装”、“逃避自身”、“言行不一”等等思想品性上的缺点,这与少年时代的生活有因果关系。

有人说:

“他的缺点如同他的优点,都与一个放任自流、把握不定的青春分不开。

”你从文本中找找有关句子并结合注释,分析分析,说说卢梭少年时代的生活中有哪些对他成长不利的因素呢?

(6分)

五、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22、CCTV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北大教授名列其中。

请阅读季先生的情况简介,并结合平时对他老人家的了解,为季老拟写颁奖词。

(6分)

季羡林:

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23、以《珠江颂》为题,写一段歌词,其中含有“大海、蔚蓝、扬帆”等词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6分)

六、请在本大题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24、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因偶像剧《流星花园》和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等节目,大小S两姐妹一跃成为在大陆最走红的台湾女艺人团体之一。

据悉,2008年3月30日,大S、小S将进北大讲课,为学生传授服装搭配技巧。

此消息一经上网,立刻引起了北大学生的不满,纷纷质疑两人是否有在北大讲课的素质,是否具备做服装搭配老师的资格。

于是,大小S的经纪人把此次讲课说成了“见面会”,而北大方面,所有教职员工均对此事不予回应。

尽管饱受质疑,姐妹俩还是如期出现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为其代言的某女装品牌进行了一场“大小S北大访谈秀”,在现场为该品牌大做广告,并为现场数百名北大学生传授服装搭配技巧。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以“清明过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

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

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广东从化中学高三备课组)

一、1、D(A依次为dì-tì-tì-tī-dì,B依次为bàn-xìn-bàn-pàn-pán,C依次为hé-ké-kè-hé-gāi,D依次为jiǎo-rǎo-nǎo-ráo-náo)

2、C(A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B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C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D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3、A(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

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

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

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4、B(A“反腐败的问题”与“深恶痛绝”不能搭配。

C“男同学”与“力气大的”并列不当。

D“把我陶醉”应为“让我陶醉”)

二、5、D(通“促”,匆忙)

6、B(连词,“就”“便”A用在主语后,表提顿;“……的人”C结构助词,无实义;音节助词,放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D介词,“用”;连词,“因为”)

7、C(②交代行程,③描写杜甫的塑像,⑤感慨朋友的重要)

8、C(杜甫的塑像是雕塑家凭主观想象创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