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821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二三课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检测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虚诞.(dn)癸.丑(ku)趣舍万殊.(sh)B.齐彭殇.(shānɡ)会稽.(jī)形骸.(hi)C.嗟悼.(dǎo)修禊.(x)骋.怀(chěnɡ)D.嗟.叹(jiē)流觞.(shānɡ)激湍.(tuā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好)修短随化.(变化)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A.信.可乐也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愿陛下亲之信.之4.对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能不待次而举(等次)B.陈胜吴广皆次而行(按次序)C.列座其次(旁边)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次要的住所)5.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C.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6.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7.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8.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②及其所之.既倦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⑦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⑧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③⑤⑥⑧/①④⑦/②B.③④⑤⑥/②⑧/①⑦C.①②/③⑤⑥⑧/④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9.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②向之所欣,俯仰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会.天大雨,道不通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11.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峻.岭(jn)晤.面(w)符契.(q)曲.水(qǔ)其致.一也(情趣)..之间,已为陈迹....,不知老之将至A.茂林修.竹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B.群贤毕.至寿毕.,请以剑舞C.信.可乐也烟涛微茫信.难求D.未尝不临.文嗟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12.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A.映带.左右B.足以极.视听之娱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群贤.毕至13.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

其体例为: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赤壁赋》练习题一、语段练习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题。

(21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

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

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

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

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2分)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侣鱼虾而友麋鹿D、哀吾生之须臾3、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2分)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5、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6、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7、填出下列各句的作者。

(1分)甲: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

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

三、重点字、词、句练习(68分)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3分)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

(二)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4分)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

(2分)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按要求解释句中一词多义的词的意思。

(32分)1、望:

(1)七月之望

(2)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

(1)扣舷而歌

(2)歌曰(3)倚歌而和之3、如:

(1)纵一苇之所如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

(1)其声呜呜然

(2)何为其然也5、长:

(1)抱明月而长终

(2)而卒莫消长也6、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3)徘徊于斗牛之间(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托遗响于悲风7、而:

(1)羽化而登仙

(2)扣舷而歌(3)倚歌而和之(4)正襟危坐而问之(5)侣鱼虾而友麋鹿(6)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7)耳得之而为声8、之:

(1)凌万顷之茫然

(2)扣舷而歌之(3)倚歌而和之(4)哀吾生之须臾9、其:

(1)而不知其所止

(2)其声呜呜然(3)何为其然也(4)方其破荆州(五)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9分)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六)解释加点的词。

(10分)1、七月既.望()2、白露横.江()3、纵.一苇之所如()4、凌.万顷之茫然()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渺渺..兮予怀()7、倚.歌而和.之()()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9、正襟危.坐()10、方.其破.荆州()()11、固.一世之雄也()12、哀.吾生之须臾()13、知不可乎骤.得()1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七)翻译。

(8分)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八)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的含义。

1、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二、字词解释:

(一)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2、其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则其至又加少矣。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二)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词类活用..之观。

3.此所以学者1.始舍.于其址。

2.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5.而其见.愈奇。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之观,常在于险远10.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三、翻译下列句子..。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兰亭集序》检测题参考答案1、【解析】A项癸:

ɡuǐ,殊:

shū;C项悼:

do;D项曲:

qū。

【答案】B2、【解析】A.喻:

明白;C.修:

高高的,化:

指自然;D.向:

过去,从前。

【答案】B3、【解析】A项实在;B项使者,指媒人;C项信物,凭据;D项信任。

【答案】C4、【解析】D项应是行军途中的驻地。

【答案】D5、【解析】B项临意为对着,也可引申为阅读。

【答案】B6、【解析】B项为对,其他意思是在。

【答案】B7、【解析】①把,②用来,③凭借,④来。

【答案】D8、【解析】③⑤⑥⑧为结构助词的,①④⑦均为代词,①句中代它,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②动词,追求。

④代他,代生乎吾前之人。

⑦代它,这件事。

【答案】A9、【解析】A项均为时间短暂,B项繁盛/多,C项相会/恰逢,D项即使/虽然。

【答案】A10、【解析】A项把它作为,B项它的旁边,C项用它来。

【答案】D11、【解析】A.高,形容词;写,动词。

B.全,都,副词;完,形容词。

C.实在,的确,副词。

D.面对,动词;将要,副词。

【答案】C12、【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A项为名词作动词,B项为副词作动词,C项为数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D13、【解析】王羲之做过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答案】D《赤壁赋》练习〖参考答案〗1:

B2:

C3:

A(此句应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4:

C(此时,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作品中,作者只能慨叹人生之无常。

)5:

A(作者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情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6:

C(不是埋下伏笔。

)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

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成语1、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白露横江(笼罩)纵一苇之所如(纵:

任,如:

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广阔,辽远;冯虚:

凌空、凭空)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

循,依;和:

唱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

细丝)正襟危坐(端正)方其破荆州(方,当)固一世之雄也(本来)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知不可乎骤得(骤:

突然;骤得轻易得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享用)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

竟,连都;一瞬:

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五、重点句子翻译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翻译:

___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__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翻译:

__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___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翻译:

__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翻译:

___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___《游褒禅山记》练习题参考答案二、字词解释

(一)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路,道路)何可胜道也哉(说,讲)2、其始舍于其址。

(代词,代褒禅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指代埋葬褒禅的时间)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译作那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代词,代好游者;指代洞)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游客)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无义)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些)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用来表示反问,难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些)

(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平常)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三)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5.而其见.愈奇。

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7.火尚足以明.也。

(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8.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9.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0.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句式判断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介词结构后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