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536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docx

小石潭记复习提纲

《小石潭记》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主题

本文描写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石潭,借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上的压抑、内心深处的郁闷。

三、结构

第一段:

发现小石潭

第二段:

潭中景物

第三段:

小潭源流

第四段:

潭中气氛

第五段:

记录同游者

四、重点字词解释

(一)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西:

向西

2、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下:

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空:

在空中

4、日光下澈。

名词作状语下:

向下

5、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远:

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西南:

向西南

7、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

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蛇:

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犬牙:

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凄:

使…凄凉使动用法寒:

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鸣:

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

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乐:

以…为乐

12、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近:

靠近

(二)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表承接不译)③以其境过清(因为)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

不可久居(能)

【乐】心乐之(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欢乐)

【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跟随)

【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其】其岸势犬牙差互(指示代词,那)以其境过清(指示代词,这里的)

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而】记之而去(表顺承,不译。

)隶而从者(表并列,不译。

)潭西南而望(表修饰,不译。

(三)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今义:

往)

(2)崔氏二小生(古义:

青年,后生今义: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古义:

听到今义:

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古义:

停留今义:

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

大约今义:

可以)

(四)常见实词

【篁(huáng)竹】竹林。

【佩(pèi)环】玉制装饰物。

【尤】格外。

【清冽】清凉。

冽,寒冷。

【以为】作为。

【卷(quán)】弯曲。

【坻(chí)】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kān)】不平的岩石。

【蒙】覆盖,遮掩。

【络】缠绕。

【缀】连结。

【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

【披拂】随风飘动。

披,开,分散。

拂,摆动。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依】依靠。

【澈】通透,有“照”的意思。

【布】散布,铺开。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

【逝】去,离开。

【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

【势】姿态。

【差(cī)互】参差不齐。

【源】源头。

【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

【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

【幽邃(suì)】幽静深远。

【境】环境。

【过】过于,太。

【乃】于是,就。

【余】我。

【隶】随从。

【从】跟从。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近,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忧伤。

六、理解性背诵

1、小石潭的全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俶尔远近,往来翕忽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代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6、《小石潭记》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的,文中寄托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请摘出文中暗示他当时心境的语句: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七、阅读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游览的先后顺序: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同游者。

2、本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特点:

水清、石奇、树茂、鱼乐、溪流曲折、环境幽深冷寂。

感情:

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心境。

3、小石潭的景色清丽幽静,为什么作者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以其境过清”,这里的环境太凄清;

(2)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让作者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触景生情,心生孤凄悲凉之感。

4、根据原文内容,说说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开始快乐——“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最后凄凉忧伤——“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课文从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1)点面结合。

如写石:

“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2)远近交错。

如写潭:

“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3)动静结合。

如写鱼:

“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4)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7.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8.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四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9.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

用侧面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表现潭水的清澈。

10.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12.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文中起何作用?

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

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3.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4、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15、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

幽深冷寂;心情:

孤凄悲凉。

历年中考试题

四川内江市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C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斗”“蛇”1分,句意2分)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甲](节选自《小石潭记》)[乙](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分)

答: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

15.(3分)

(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16.(4分)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

(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

(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17.(4分)水的特点:

[甲]清澈(或:

清);[乙]清澈(或:

清)和湍急(或:

急)。

描写角度:

[甲]间接描写(或:

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

意思对即可)18.(4分)

(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

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语文试题(课改区)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水尤清冽尤:

(2)往来翕忽翕忽: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伐竹取道②齐师伐我B、①乃记之而去②停数日,乃去

C、①不可知其源②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D、①以其境过清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9.简要分析第②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3分)

答:

(一)6.

(1)尤:

特别(1分)

(2)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或轻快敏捷)(1分)7.B.动词,离开。

(A.砍伐/攻打;C.代词,它的/副词,难道;D.连词,因为、由于/连词,来)8.(从)小石潭向西南方向远望,(只见流入潭中的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地流淌(行进),可以看见(溪水)时而现出来,时而被遮住(“明灭可见’’也可译为“时隐时现”)。

9.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山东省菏泽市试题

(二)

【甲】——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4分)

甲文:

乙文: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试举一例说明。

(2分)

答:

10.答案:

①因为②说出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

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甲文:

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

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

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湖南省郴州市

〖甲〗岳阳楼记(节选)〖乙〗小石潭记(节选)

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

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

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

B.是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

C.去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或异二者之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

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译:

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

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译:

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段一】l2.Bl3.Bl4.Cl5.C

(浙江省舟山卷)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译文: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

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2分)

答:

(二)17.

(1)向西

(2)砍伐(3)呆呆的样子(4)参差不齐18.A19.

(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南京市)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

(1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

裂缝。

③掉:

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2分)

诗文

语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一)(13分)7.(2分)D8.(2分)B9.(4分)

(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l().(3分)

(1)平(或:

绿)

(2)清(3)伟(或:

疾)(每处1分)11.(2分)

(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每处1分)

(2010年福建省莆田市)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3分)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以其境过清()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

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的特点。

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5分)

答:

(二)5.

(1)尤其(格外)

(2)大约(大概)(3)凄清(冷清)6.(6分,每小题3分)

(1)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心情高兴起来了)。

(2)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7.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幽静(清幽、幽深、幽邃、寂静)8.(5分)示例:

作者感情由“乐”变“凄”(1分)。

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1分),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1分);年到潭上凄清的环境(1分),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

(山东省枣庄市)

[甲](《三峡》) 乙](《小石潭记》)[丙](《早发白帝城》)

注:

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⑴沿溯阻绝(    ) ⑵佁然不动(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⑴不见曦月(    ) ⑵虽乘奔御风(   )⑶往来翕忽(   )

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7.《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2分)

答:

                                                          

8.[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3分)

答:

                                                            

9.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答: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一)4.⑴sù ⑵yí⑶cī(3分。

每小题1分) 5、⑴太阳与月亮⑵即使⑶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

每小题1分) 6.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共4分。

每小题2分) 7.《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共2分。

每点1分) 8.[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

[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每要点1分) 9.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辽宁省锦州市)

    [甲]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láng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

水流回旋。

④委:

聚集。

⑤荠(jì):

荠菜。

⑥舁(yú)夫:

轿夫。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译文:

                               

1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2分)

答:

                                              

1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

请你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