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427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docx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

1、             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

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             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

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4、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有什么差异?

答:

 

学习内容

心理机制或途径

接受性学习

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

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发现性学习

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

顺应学会是知识的发现者

5、探究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一、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

二、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三、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

四、重视合作学习

五、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7、怎样理解“自我反思”?

答、“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

答:

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②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③“四因素”过程论。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

④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⑤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⑥学习是学生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对过程。

⑦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知识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9、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超越是什么?

答: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观主要是什么?

答: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11、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基本特征?

答:

主动性特征、独立性特征、独特性特征、体验性特征、问题性特征。

12、现代教学理论的十大特点?

答:

(1)强调发展突出能力

(2)教学信息多项传递

(3)学科知识强调结构(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5)教会学习授以方法(6)课内课外相互促进

(7)因材施教培养个性(8)教学手段现代技术

(9)讲究效果提高效率(10)运用三论探索规律

(注:

三论是指: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13、为什么说“教师的心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

心情具有扩散性特点,教师的喜怒哀乐常常会扩散给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

反之,如果心情忧郁寡欢,智力活动减弱,创造思维压抑,对课堂信息的接受也显迟钝,在这种状况下达不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甚差。

14、什么是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包括哪几种能力?

答: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包括:

洞察力、思维力、反应力、判断力、应变力。

15、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答:

从狭义上来说(从其起源说)教育上的行动研究应该指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面对身边的实际情况或出现的种种问题,寻找问题或提出假设,进行各种研究,或者对自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应用、反思,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改变某种落后的现状。

从广义上说,凡是通过教育实践(教育行动)而研究教育实践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都属于”行动研究“,既包括教育教学实践者(主要指教师)对教育实践(教育行动)的研究,也包括其他实践者和专业研究者共同参与的对教育实践的研究

“行动研究“的四个基本环节:

计划、行动(实施)、考察(观察)、反思。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

填空:

1、以读为本的具体要求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指导、读有训练

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6、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7、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8、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1、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1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17、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8、备课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性、整体性、针对性、训练性、新颖性。

19、提问的具体要求:

文道统一富有层次、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实际、紧扣中心层层深入、语言简明面向全体。

20、《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各年级应达到的目标。

21、《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22、《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应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文字。

2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24、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25、精读的评价重点要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26、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答: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确定语言训练重点的依据及训练方式?

答:

依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材的要求和单元训练重点

方式:

朗读、默写、背诵

创造语言转换的机会进行复述。

语言的比较训练

凭借直观形象进行训练

在迁移中加强训练

4、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常见三种模式?

答:

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次序阅读。

抓住情感线索进行教学

从设疑入手

5、讲解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说明的方法叙述描写的方法论述的方法

6、填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以你最初系的一篇课文为例,先对这篇课文作简要分析(题材、结构、语言、教材地位),再写出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最后写出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作者围绕一个“春”字,抓住春天的景物特征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朱自清先生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既讲究修辞,又注重语言节奏,既讲究词语准确,又注意叠词的运用。

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人们发现美的眼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都堪称是典范,因此《春》作为第三单元第一篇是有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

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题

二、结合教学实际交要谈谈你对其中一个理念的理解与体会

课改以来,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

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作品和人物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究、学习。

课堂上教师少说学生多提问、多说想法,注重预习的指导和质疑的训练,教师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以赏识鼓励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从而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联想学习观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认知学习观代表人物:

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

2.中学数学教育中通常所说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大能力:

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3.中学数学教学中几种基本教学模式:

1.讲授式2.讨论式3.学生活动4.探究式5.发现式

4.新授课的基本结构:

复习、讲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

5.练习课的基本结构:

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6.备课的关键是“吃透两头”,含义:

1.吃透学生2.吃透大纲

7.教案设计的三个要素:

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意图,制定教学过程

8.数学语言的基本功:

1.语言要有目的性2.语言要有科学性3.语言要有直观性4.语言要有启发性

9.数学板书的基本功:

板书要有计划性、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

10.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三个方面:

1.学习新知识2.复习巩固已学知识3.布置、检查、指导学生作业

11.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吸引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词启发:

定向、架桥、置疑、揭晓。

吸引:

联系、挑战、变化、魅力。

12.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几个关键词:

设计、含蓄、等待、开明

13.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

1.儒雅型2.新奇型3.理智型4.情感型

14.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

1.模仿学习阶段2.独立探索阶段3.创造超越阶段4.发展成型阶段

15.中学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

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输出阶段

16.中学数学学习的类型。

按照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按照学习的心理分为机械式学习,有意义学习

17.所谓重点、难点、关键是指。

重点指教材中贯彻全局,带动全面,起核心作用的内容。

难点指教材中理解、掌握或运用上会产生困难的内容。

关键指理解、掌握某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问题的突破口,它还是攻克难点,突出重点之所在,往往起转折点的作用。

18.数学问题:

指数学上要求回答或解释的疑问。

数学问题解决:

指求出数学题的答案。

19.教育实习的内容通常包括哪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20.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历史分析法2.观察法3.调查法4.实验法5.统计法

21.中学数学教学的日常研究工作包括:

1.集体备课2.公开教学3.说课

2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哪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阐述:

1.知识与能力2.数学思考3.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

23.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解法2.谈话法3.练习法4.演示法5.实验法6.阅读法

24.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

1.概念形式2.概念同化

2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

2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

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师素质5.教学效果

1.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答: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1.教育的总目标2.社会的需求3.数学学科的特点4.教师的状况5.学生的年龄特征

2.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设置的总体教学目标内容是什么?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

1.知识与技能,依据以前“数学双基”的继续。

2.数学思考,依据以前“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解决问题,依据强调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展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交流能力,以及学会反思。

4.情感与态度,依据新的提法,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自信心”、“探索发现”、“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3.简要阐述20世纪以来我国数学教育观念有哪些发展变化?

答:

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教学方式。

4.从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4.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1.怎样吸引学生2.怎样启发学生3.怎样与学生交流4.怎样管理学生5.怎样导入6.怎样探究7.怎样巩固8.怎样结束

5.组织教学的基本功有哪些方面?

答:

1.合理安排教学结构2.建立良好的教学程序3.恰当运用姿势语言4.灵活处理偶发事件5.形成师生心理相容的局面

6.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各教学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1.儒雅型特点:

韵味醇厚、庄重朴实、娴熟严谨、蕴含深远2.新奇型特点:

注重革新与创新,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与多变性3.理智型特点:

思维严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注重实质、善于从事物的现象揭示本质特征,并进行反思与推广4.情感型,特点:

感情充沛与热烈,教学活动的展现过程具有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力量。

7.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答:

基本原则: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形与数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的结合:

1注意从实例引入,阐述数学概念,2注意从特例引入,讲解一般性的规律,3注意运用有关理论,解释具体现象,解决具体的问题。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即具体—抽象—具体。

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教学要求应恰当明确,语言严谨精练,思考缜密,思路正确,层次清晰,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个体到一般,总之在强调严谨性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强调量力性时不能忽视内容的科学性,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8.简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培养中学数学能力的意义有哪些?

答:

知识时人们多客观事物认知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应。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

知识和能力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区别:

表现在各自不同的内涵,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能力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教育等因素有关。

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尽的,发展相对要快一些,能力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发展相对要慢一些。

不能机械的用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能力的大小或发展的程度。

联系:

能力通常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已经形成的能力,反过来又影响着掌握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这就是说,掌握知识时发展能力的条件和基础,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

9.简述备课有哪些具体步骤?

答: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学习课程标准

(2)钻研教材(3)了解学生2.制定单元授课计划: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包括使用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4)划分课时,确定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要求,配备例题和习题(5)安排必要的复习课,使学生弄清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后续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3.制定可课时教学计划

(1)教学内容或课题

(2)教学的目的要求(3)教具、学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

10.简述说课的主要内容答:

1.说教材:

课题、教材简析、教学目标及理论依据2.说教法:

教学方法设计及其理论依据、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3.说学法:

学习方法指导及理论依据、学习手段的选择及理论依据4.说教学过程。

11.简述说课与备课的关系是什么?

答:

说课与备课都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上好课服务的,不同点是:

1.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教研活动。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

2.说课是面向教师的,其目的的指导备课,提高备课水平。

备课是面向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说课是教师集体进行的备课活动。

说课时要使用明确的外部语言,简洁清晰,合乎逻辑地叙述备课的思维过程。

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活动,使用的是隐性的内部的及书面的语言。

4.说课要求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对于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说出怎样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

备课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样做就行了,不需要写出为什么这样做。

12.中学数学的课外工作包含方面?

答1及时认真的批改作业2加强课外辅导工作3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13.中学数学教学的专题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1.数学课程的研究2.数学教材的研究3.数学方法的研究4.学习方法的研究5.教学形式的研究6.教学手段的研究

14.小学数学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答:

1.小学数学学习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

2.小学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3.小学数学学习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

4.小学数学学习是在教室的指导下,依据教材和课程进行的。

5.小学数学学习要把握住主要的学习目的。

15.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表现形式:

1.用图画的形式表现概念。

2.用描述的方法借组具体事例说明概念。

3.用逐步渗透的方法来揭示概念。

4.用定义的形式来解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注意问题:

1.注意选择学习新概念的感性材料和经验。

2.主义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连贯性。

3.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4.注意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6.数学问题与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是什么?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包含哪几个步骤?

答: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解决而又没有现成的对策的新问题、新情境。

数学问题解决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思考活动。

步骤:

1、了解问题情境2、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3、寻求解决的方法4、求的解答并检验5、回顾反思

17、小学数学常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哪些?

答:

猜测,作图,举例,模拟,情境,简化,验证,延伸。

1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哪些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是什么?

答:

特征:

1.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相结合的过程2.是一个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3.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的合作过程。

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5.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19.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在采用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讲解法,注意问题:

(1)要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注意新旧联系,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3)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4)语言要简练易懂,生动有趣(5)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谈话法,注意问题:

(1)谈话前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或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设计好所提问题

(2)谈话时要面向全体学生(3)谈话后要小结3.练习法,注意问题: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适当

(2)练习要有计划的进行(3)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4)练习的分量和练习的时间要适当(5)练习的要求应有弹性,做到因材施教(6)在练习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7)注意对练习的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要求。

4.演示法,注意问题:

(1)演示要有明确的目的

(2)课前准备好演示用具(3)演示要与讲解相结合(4)演示后要及时总结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