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379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docx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是人教版选修四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的第2课,包括柏拉图的政治活动、理念论和理想国、柏拉图学园三个子标题的内容。

条目看似清晰明确,实则并未能够很好的将柏拉图的生活背景与思想成就结合起来。

而其中涉及到的概念众多且晦涩难懂,教材内容的叙述较为直接,也不够形象生动。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市级高中示范校,高二学生已经进行了文理分科。

文科生有着明确的学科目标,思考能力比较强,也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

在课下,学生进行的人文学科方面阅读量较大,涉猎面也相对比较广泛,有着很多有见解的思考,不少同学对于哲学兴趣浓厚。

但文科班女生较多,课堂活跃度相对不够,需要教师的兴趣刺激和课堂氛围营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及主要生平事迹。

(2)掌握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理想国的内涵。

(3)评价柏拉图的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柏拉图政治主张转变的原因。

(2)通过展示图片进行比较,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哲学分析的兴趣。

(3)利用原始文献史料,用大问题引导、小问题分解,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思想史问题。

3、情感 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政治理念、政治实践活动以及雅典学园的活动,正确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树立正确的史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了解柏拉图为实现其政治理念不断求索的史实基础上,从中感悟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精神的可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念论;理想国

难点:

哲学思想的理解;政治理想国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科书、《柏拉图全集》、汪子嵩《希腊哲学史》、罗素《西方哲学史》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教学(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探究教学

 

六、板书设计

(一)、柏拉图的生平

 1.柏拉图出身

 2.周游列国与创办学园

(二)、理念论和理想国

1.柏拉图的著作

 2.理念论

 3.理想国

(三)、柏拉图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

直接接上一课所学内容东方先哲孔子,过渡到西方先哲柏拉图,进而提问学生:

必修一所学的古希腊历史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民主政治

(设计意图:

通过承上启下式的讲述,直接导入本课内容,既回顾了上一课内容,也回应到本单元主题,从东西方视野来理解历史人物。

提问必修一所学知识,让学生回忆必修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同时也为接下来引出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态度,让学生进行思考做铺垫。

一、柏拉图的生平

1、柏拉图的出身

教师:

教师回顾讲述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让学生回忆雅典由贵族制走向民主制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民主制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利益。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柏拉图也是一名贵族,正好他也反对民主制。

教师设问:

那么,柏拉图之所以反对民主会是因为他的贵族身份吗?

学生:

(思考,回答)

教师:

点评学生答案,引导学生关注柏拉图家世和生活的时代状况。

简要介绍柏拉图出身、名字来由等基本情况。

教师:

展示柏拉图家族部分世系图。

带着学生对世系图进行观察解读。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贵族世家,他的先祖是梭伦的兄弟,抚养他长大的继父(也是他的叔叔)是伯里克利的好友,我们知道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者,而伯里克利更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他们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领袖人物。

教师提问:

柏拉图的家族与雅典民主政治关系会如何呢?

学生活动:

阅读世系图,发现图中重要的雅典民主政治领袖人物,得出柏拉图的家庭和民主政治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既然家族与民主政治关系密切,那基本可以排除柏拉图是因为贵族出身才会反对民主政治。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意识的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柏拉图出身的兴趣,自主找出柏拉图家族与民主政治的联系,在回顾了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知识的同时,也为讲述柏拉图的政治态度及其原因做一铺设。

学生探究活动一

教师:

既然柏拉图不是因为贵族出身才会反对民主政治。

那他到底为何会反对民主呢?

教师接着展示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

他原来一定曾经是受到过伯里克利政治的灌输,他是在晚年才不喜欢它的……不是出于无知的厌恶,而是出于柏拉图他这个人对民主知道得太多了。

——泰勒《柏拉图其人和著作》

柏拉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阶段的亲身见闻影响了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

他看到这种民主制产生不了伟大的领导者,他也看到了它如何对待雅典城邦最伟大的公民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受审时柏拉图在场,并且愿意为苏格拉底的罚金作担保。

雅典的衰败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这些很可能导致了他对民主制的绝望,转而开始构想新的政治统治概念。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学生:

柏拉图对民主太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和苏格拉底之死。

教师:

点评学生答案,从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并不是因为贵族身份而反对民主制的。

而是他对民主知道的太多了!

这就好似我们经常说的,很多事情都要深入探求后,才能看到其本质。

伯罗奔尼撒战争和苏格拉底之死,这两件事影响着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态度。

教师:

展示柏拉图生活的时代的重大事件图。

对时间轴图表进行简单解读,让学生从这幅时间图表上能够看到,柏拉图的成长过程中,正好经历了这两件大事。

教师:

结合地图,简要讲述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阿吉纽斯事件是雅典民主政治遭人抨击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战败后雅典政局的动荡,柏拉图对民主政府更加不满。

教师:

结合名画《苏格拉底之死》,讲述雅典处死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打击是巨大的,这让他对民主制感到绝望。

(设计意图:

将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一个设问——柏拉图为何反对民主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通过史料阅读得出结论,教师再展开讲述,最终达到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自主学习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2、周游列国与创办学园

教师:

结合图片,讲述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在地中海地区游历经历。

教师:

结合名画《雅典学院》,讲述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

通过介绍Academy一词在当今世界的使用,展示出柏拉图学园的影响之大。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结合图片,形象讲述柏拉图之后的重要经历,让学生对柏拉图思想的形成,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基础背景的认识。

二、柏拉图的思想

1、柏拉图的著作

教师:

柏拉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展示《柏拉图全集》中译本(四卷),教师简单介绍。

教师:

展示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说:

“对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

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

“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

“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

“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

“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

“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

“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

“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

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然后说:

“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教师:

带着学生阅读对话,教师提问:

这个故事表达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观点?

这个片段有何特点。

生:

对话体

师:

教师结合对话体,补充介绍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助产术。

(设计意图:

柏拉图的意思体现在他的著作中,通过教师简单介绍著作,创设文本情景,让学生阅读,切身感受柏拉图著作特点对话体的同时,回顾了必修三所学希腊人文思想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2、理念论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很复杂,而理念论是其思想的核心,精髓所在。

教师:

展示小狗图片,提问:

大家看这几幅小狗的图片,思考一下,他们一样吗?

为什么觉得一样?

为什么觉得不一样?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

一样,或者不一样,均说出判断理由。

教师:

小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不一样的原因是具体的个别小狗,毛色、形态等都不相同,这是我们肉眼看到的。

一样的原因是他们都是小狗,具有狗的共同属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教师提问:

那么,对同学们来说,你是觉得先有具体的狗,还是狗的概念呢?

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出先有具体的狗,个别会想到狗的概念。

教师:

先肯定学生的作答符合生活经验,接着强调转折,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正好相反,柏拉图认为先有概念,然后才有具体的狗,世界上的具体小狗都是对狗的概念的分有。

柏拉图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对应着的理念。

教师:

通过图片设问:

那么,现实的狗与理念的狗相比,谁更真实?

学生:

回答略(大部分学生仍然觉得具体小狗真实)

教师:

首先肯定学生观点,即具体的狗更真实,强调这就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但是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理解,具体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比如说具体的小狗,他们都是生命有限的,作为个体的他们就会不存在了,所以是不真实的。

而狗的概念,却不会因为某一只小狗的去世而消失,它会永远存在着,这才是柏拉图认为的真实。

所以,理念是永恒的,真实的;现实世界的事物是短暂的、不真实的。

教师:

通过图片设问,大家再看看这几只小狗,从数量上看,现实的狗和理念的狗有什么特点?

学生:

理念是单一抽象的,现实事物具体多样的。

狗的理念只有一个,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成千上万只小狗。

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一种分有。

教师:

让学生总结柏拉图理念论的特征

学生:

回答略

教师小结:

理念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是先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分有。

(设计意图:

理念论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形象生动的生活事例,展示不同小狗的图片,将晦涩难懂的理念论,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层层推进,从抽象概念、真实与否、数量对应三个方面,重点把握柏拉图理念论的特征,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二

理念论是柏拉图对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

对此,柏拉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洞穴比喻”。

教师:

结合漫画介绍“洞穴比喻”。

教师提问:

你是否能说一说洞穴比喻是如何来说明理念论的知识的?

(如果学生觉得有难度,教师进行问题分解,理念论分为哪两个世界?

洞穴比喻中是否有相对应的世界?

再让学生结合洞穴比喻完整解读理念论。

学生:

分析作答(略)

教师:

总结

地穴囚室比喻感性世界,洞外的山川河流树木则是理念世界。

地穴囚室,并不是真正的实在,那只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影像而已。

洞外的山川河流树木,才能看到真实永恒的世界。

教师:

介绍一则关于学习理念论的小故事。

教师总结:

柏拉图理念论的几个要点:

理念是一种抽象概念,独立于具体事物之外。

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分有。

理念论所表达的是柏拉图对世界的认识。

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也是柏拉图对后世西方哲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

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柏拉图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理念论的概念特征之后,教师继续为学生深度学习搭设的平台,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洞穴比喻”不属于教材要求的内容,但却是柏拉图理念论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且教难理解的内容。

本课利用“洞穴比喻”,是希望激发学生在课堂自主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教师介绍“洞穴比喻”内容本身,针对学生情况,做出应对方案,可以通过给学生大问题“如何比喻与理念论如何对应?

”,也可以将问题由低到高逐一分解,为学生搭阶梯,助其解决问题,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在课堂上,检测学生深度学习理念论的效果,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3、理想国

教师:

回顾本课之前说到柏拉图不喜欢民主制。

补充材料:

柏拉图将当时各种通用的政府形式(主要是僭主制、寡头制、民主政治)劣质的理由与他的理想国进行对比。

尽管他对这些政府的形式所做的批评十分严厉,但是他对民主政治的攻击尤其猛烈,似乎超出了他论述的框架所绝对必须的限度。

柏拉图对各种政体逐步堕落的细致的描写,对西方的思想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珍妮弗·罗伯兹《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

教师:

可以说,在柏拉图眼中,“所有现存的城邦无一例外都治理得不好。

”那么他认为最理想的城邦政治制度又是什么呢?

学生:

思考

教师:

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

柏拉图认为,国家从诞生之时就是在能力、天赋、职位方面都不平等、不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

劳动者、军人和统治者就代表了一切国家的三种基本功能:

生产、保卫和管理。

按照柏拉图的设想

构成国家的三个等级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谈得上正义的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

按照柏拉图的想法,如果这三个等级的人都各自遵循自身的美德原则,统治者勤于治理国家,保卫者勇于保护国家,劳动者恪守节制的美德,服从统治,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教师提问:

如果你来设计你这个国家,三个等级当中谁最重要呢?

为什么?

学生:

教师:

对于柏拉图而言,统治者在一个国家中是至关重要的,他是最高层次的,具有理性的智慧,那么谁才能担此重任呢?

除非哲学家变成我们国家中的国王,或者我们叫做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能够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理想国》)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柏拉图当然认为是哲学家!

只有将哲学和政治结合起来的统治者,才是最完美的统治者。

教师提问:

请学生起来总结理想国的特征。

学生:

回答(略)

教师小结:

哲学家统治国家,军人保卫国家,劳动者服务国家,三者各司其职,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了。

(设计意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从柏拉图反对当前既有政制入手,让学生感受柏拉图理想国构想诞生的背景,教师再通过讲解清楚理想国的基本设计,突出三个等级各司其职,由哲学王统治国家,从而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

学生探究活动三

教师提问:

对于柏拉图的这样一种理想国家制度,我们如何来看待它呢?

学生:

回答(略)

教师小结,点出柏拉图理想国的局限性。

接着展示材料

历史的经验表明,哲学与政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哲学家与统治者总是各行其道,甚至背道而驰,这两种身份很难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在西方历史上,唯一把二者结合起来的人可能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勒留。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公元2世纪末叶当政的罗马皇帝尽管位极至尊,在哲学上却是一个极其悲观的斯多葛主义者;而且正是这位哲学家皇帝开启了罗马帝国衰落的引擎。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教师:

由局限在转入柏拉图新的思考,展示材料,让学生解读,得出结论。

人的本性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我看到的人都是追求贪欲的……人们必须为他们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否则他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

当法律缺乏于最高权威受制于其他权威,城邦就遭殃。

如果法律在统治者之上,统治者成为法律的仆人,城邦就会安全。

——柏拉图《法律篇》

教师提问:

柏拉图对于理想国家的建设有何补充?

学生:

回答(略)

教师:

柏拉图后来也意识到他的理想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法律篇》中,他又提出了次等的“理想国家”的内容。

统治者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才能保持国家的正常运转;公民参加国家管理,但是他们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利,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

从《国家篇》到《法律篇》,反映了柏拉图的思想从人治到法治的妥协,这是柏拉图在追求国家道路上的再一次十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

讨论完局限性和法治国家的补充后。

展示材料,分析理想国的历史意义,揭示理想国的积极影响。

柏拉图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理论,将正义看作组成城邦的各个部分(即统治者、护卫者、农民及工匠)按照其本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强调每个人在城邦都只承担一项工作而不得相互僭越,惟有如此,城邦也才有稳定和哲学可言。

……柏拉图的整个政治思想处处体现着他的正义原则或精神,无论是理想城邦的政体构建,还是具体的城邦治理都是如此。

……这些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对中世纪教俗最高权力之争,以及中世纪神学政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

教师小结:

柏拉图理想国的设计出于对正义的追寻,无论民主制也好,贵族制也好,柏拉图都不是因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柏拉图自己有自己的理想国家制度,即构建正义的城邦国家。

一个在追求正义国家、善的国家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思考的柏拉图,应该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设计意图:

在学生掌握了理想国基本特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理想国的历史影响,是本课的一个学生探究活动。

通过学生的思考、发言,进行思维碰撞,从不同角度来讨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影响,教师接着点拨学生发言,补充史料,为学生搭建台阶,进一步思考得出柏拉图思想的发展,即法治思想的提出。

最后教师再通过一则综合性材料,总结柏拉图理想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既锻炼了独立思考、发言表达的的能力,也体会到柏拉图为了理想政治,不懈努力探索的精神态度,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三、柏拉图的影响

公元前347年,一生未婚的柏拉图,在朋友的婚礼宴会上去世了。

享年80岁。

展示柏拉图的墓志铭上的句子,表现古人对他的赞赏:

这里躺着神一样的阿里斯托克勒,他以节制和正义的品性闻名于世。

他,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的话,因为智慧受到了最完满的赞赏,同时也太过伟大以致无人能够嫉妒。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言哲行录》

展示卡尔·波普的话,表现现代学者对他的评价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教师:

结合材料,从理想国和理念论两方面,解读卡尔·波普的评价。

柏拉图哲学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

《理想国》启发了托马斯·莫尔撰写他的《乌托邦》,培根撰写他的《新大西岛》。

最后,柏拉图的认识论以及他的形而上学从积极方面或从消极方面影响了整个现代哲学;事实上,所有唯心论的体系都或多或少可以直接追溯到他。

这样,柏拉图在哲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就像拉斐尔在他所绘的那幅《雅典学院》一样,站在中央。

——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教师总结:

本课内容框架。

柏拉图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说,柏拉图作为一个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他的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最终也消失了,但柏拉图以其系统完整而精深的哲学、政治思想影响至今,当之无愧的成为西方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

(设计意图:

柏拉图的影响建立在柏拉图的成就基础之上,教师通过展示古代人对柏拉图的评价以及现代思想家对柏拉图的赞赏,最后在结合本课所学的理念论和理想国的知识,介绍柏拉图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深远意义,从而突出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教学反思:

作为以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人物介绍,柏拉图一课的概念较多且晦涩难懂,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在理念论和理想国两大核心概念,通过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的课堂设问来分解大问题,为学生搭建问题解决台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课的三个探究活动,都是很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展示各种史料,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最后解决问题。

从学生独立思考而给出的答案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兴趣点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这对于以抽象哲学思想为内容的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节课中,针对理念论这一重难点,我在讲授完理念的概念和特征后,运用了较有难度,但却非常形象生动的“洞穴比喻”,让学生结合所学来进行分析,通过提供新的素材,创设新的情景,即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课堂评价,应该说,从教学过程来看,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由于内容多,难度大,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还是略显紧促,有一些学生活动,讨论的还不是很充分,还可以尽量让学生去发挥和创想。

如果可能的话,本课采用两课时来进行讲授,让学生尽情地思考,尽情的表达,尽情的进行思维碰撞,可能会迸发出更多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