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622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禅宗(shàn)慰藉(jiè)缱绻(quǎn)老骥伏枥(jì)

B.谲诈(jué)捆缚(fù)蝙蝠(biān)数见不鲜(shuò)

C.妍媸(chī)木讷(nà)窠臼(kē)胼手胝足(zhī)

D.颦蹙(pín)僭越(jiàn)重听(chóng)蛊惑人心(g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

B.近一个月,全球气候五风十雨。

先是“桑迪”给美洲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接着又是我国华北遭遇罕见大雪。

C.现在纽约的气温已经非常低,而周三和周四还会下雨。

这种状况对于没有电也没有暖气的受灾居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D.司机出于侥幸心理,往往熟视无睹事故易发地所设置的限高标志,因此事故频发,而部分标志遭硬闯后损坏严重,令人担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取得的。

B.高考百日冲刺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班的同学学习热情高涨,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C.研究人员发现,今年3月中旬,北极海冰面积仅剩337万平方公里,而1979~2000年平均值为750万平方公里,海冰面积已缩小一倍多。

D.由中国渔政310、301船组成的护渔编队已抵达南沙预定海域执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2013年南沙海域常态化维权护渔行动已正式启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摩着嗅觉的每一个细胞……这是陶氏花园这座百年私家园林带给我们的惊喜。

①蜜蜂嗡嗡地忙着采集花蜜,花香混着泥土的芬芳

②人们很难把这些春意盎然的词汇与北方的秋天联系在一起

③尽管秋天的气温已经降至十度以下

④陶氏花园里的花依然在争奇斗艳

⑤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⑥但陶氏花园却做到了

A.①②⑥④③⑤B.⑤②⑥③④①

C.⑤③④②⑥①D.①④③②⑥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当时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

包括高适、储光羲在内。

唯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

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

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

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仁就是爱人。

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

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地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

西方的博爱精神,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它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

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种赎买;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

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

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

而杜甫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

杜甫他在诗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

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

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写的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

因此,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有删节)

5.下列对于“仁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仁爱是儒家提出的主张,仁,就是爱人。

无须外界的强加,是根于心,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生发出来的爱。

B.儒家提出仁爱的时候,其外延只限于人类,其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恻隐之心不施及其他动物。

C.仁爱不是狭隘的,它不是仅仅只对自己亲人的爱,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

D.儒家提出的仁爱,其内容与外延随着历史的变化可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仁爱之心是可以推广出来的。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兵车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甚至推广到了敌人。

B.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都曾得到过杜甫的爱,杜甫的仁爱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C.两方的博爱精神,虽然要服从于神灵的指点,要赎原罪,要为死后升入天堂作准备,但仍然是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

D.杜甫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使仁爱之心得到发扬,让仁爱符合人的本性,使仁爱更自然,更加切实可行。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不但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容易去做。

B.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与西方的博爱精神都强调要爱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

C.杜甫是儒家仁爱精神的杰出阐释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它集中地体现了杜甫的文化意义。

D.杜甫的行为和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有杜甫那样的思考过程,那样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学的仁爱在实践中并不难实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稼,字南叔,邛州蒲江人。

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

嘉定七年进士。

调成都尉,转九陇丞。

稼持论不阿,忧世甚切,及郑损为制置使,即求去。

未几,改知绵谷县。

制置司以总领所擅十一州会子[注]之利,请尽废之。

令下,民疑,为之罢市。

稼亟出私钱以给中下户。

稼弟定子时为总领所主管文字,相与征其误而力救之,得存其半,公私仅济。

岁大饥,有司置弗闻,稼捐橐中装,市粟以食之,全活甚众。

损之入蜀也,稼同产弟了翁诵言于朝,谓必败事。

损衔之,遂劾稼罢。

制置使赵彦呐以参议官辟之。

制置司近汉中,稼言汉中荡无藩篱,宜经理仙人原以为缓急视师之地。

彦呐以委稼,稼至原,缮营垒,峙刍粮,比器甲,开泉源,守御之规,罔不备具。

以直秘阁知沔州、利州提点刑狱兼参议官。

始至,曰:

“郡当兵难之后,生聚抚摩,所当尽力,去之日,誓垂橐以入剑门。

”乃葺理创残,招集流散,民皆襁负来归。

北兵自凤州入,吏民率逃,议欲退保大安。

稼白彦呐曰:

“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若仓皇召兵,退守内地,敌长驱而前,蜀事去矣。

”彦呐曰:

“吾志也。

”已而竟行,留稼守沔。

沔无城,依山为阻,稼升高鼓噪,盛旗鼓为疑兵。

何璘军无纪律,稼捕其纵火者三人,诛之。

未几,北兵大至,璘遁。

其众皆溃,遂下沔州。

先是,曹友知沔不可守,劝稼移保山寨。

稼曰:

“吾郡将也,城不可弃。

即事不济,有死而已。

”且曰:

“吾得死所,何憾!

”及事迫,常平司属官冯元章率吏士力请稼少避,稼不为动。

城既陷,众拥稼出户,稼叱之不能止,兵骑四集围之,遂死焉。

稼为人慷慨有大志,闻人有善,称之不容口;不善,面折无所避。

推毂人士,常恐不及,视财如粪土。

死之日,闻者莫不于邑流涕。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有删改)

[注]会子:

南宋时的一种纸币。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损衔之,遂劾稼罢衔:

特指怀恨

B.比器甲比:

排列

C.即事不济济:

救济

D.常平司属官冯元章率吏士力请稼少避少:

稍微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稼“忧世甚切”的一组是

①出私钱以给中下户②市粟以食之③诵言于朝,谓必败事④乃葺理创残,招集流散⑤推毂人士,常恐不及⑥视财如粪土

A.①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稼为官,不忘百姓。

在他的极力挽救下,纠正了制置司废除会子的错误,得以留存其中的一半,使公私双方勉强能够接济。

B.高稼具有远见卓识。

赵彦呐征召他为参议官时,他认识到汉中空虚没有屏障,建议应该治理仙人原来作为紧急时刻视察军队的地方。

C.高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刚到沔州时,就立下誓言,当尽力去做。

由于治理有方,百姓都背着婴儿前来归附他。

D.高稼对国家忠诚。

守卫沔州时,有存活下来的机会,但他不放弃城池,与敌人顽强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沔无城,依山为阻,稼升高鼓噪,盛旗鼓为疑兵。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稼为人慷慨有大志,闻人有善,称之不容口;不善,面折无所避。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

陈人杰①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

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

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

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

淡烟衰草连秋,听鸣鴂②声声相应酬。

叹霸才重耳,泥途在楚;雄心玄德,岁月依刘。

梦落莼边,神游菊外,已分他年专一丘。

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

[注]①陈人杰:

南宋末年词人。

②鴂:

又名伯劳、杜鹃、子规。

(1)下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感情丰富,请分析有哪些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