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4163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V.docx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V

2021-202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V)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shǔn)吸   果实累累(léiléi)蒙(méng)骗   心宽体胖(pán)

B.拙劣(liè)    长歌当(dàng)哭   横(héng)财   博闻强识(zhì)

C.骁(xiāo)勇   积极参与(yù)     角(jué)色    力能扛(gāng)鼎

D.创(chuāng)伤 酩酊(dǐng)大醉   掣(zhì)肘    一哄(hòng)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学力   荫庇     出奇致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委曲   装潢     知人论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歉收   谙熟     一如既往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作客   寒暄     登山览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志愿,正是我们这代年轻人无悔的选择,我将不断努力,做一名富有责任心的志愿者,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B、房地产投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推动经济增长,但是房地产难以代替高科技产业等实现经济升级,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诗歌中的至真至善至美,以弥漫的方式进入学生的生命,从而激发和培植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陶冶他们诗意的情怀去对待自己的学习和人生。

D、校园文化是写在校园天空的大书,也是渗进校园每片砖瓦上的细节。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        子孙。

②未来几年,铁路交通将会更加发达,xx年“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        只需半小时。

③在提拔干部时,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深入到干部所在单位,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以便好好地        干部。

A.不肖   大约    考察         B.不孝  大约  考查

C.不肖   大概    考查         D.不孝  大概  考察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剪纸在中国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早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彩帛和金银箔剪成方胜①、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

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或庆典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门楣上的叫“门签”;也有用于礼品的装饰或刺绣的花样。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

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莲花、葫芦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而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剪纸,表现的内客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剪纸也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朝墓群中,考古学家发掘的两张田花剪纸,它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这一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出现以后开始的,汉代纸的发明无疑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剪纸处于大发展时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显示了极高的手工艺术水平;民间出现的漏版印花板,是人们将厚纸雕刻成花版,把染料漏下印到布匹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宋朝剪纸开始普及。

民间礼品习惯用剪纸作“礼花”,窗上习惯贴剪纸作“窗花”,还有用剪纸装饰灯彩荼盏等;江西吉州窑把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还有借鉴剪纸的形式,把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人物造型,发展成了另一种民间艺术——皮影戏。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作为装饰家居、美化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很少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是那些农村妇女。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剪纸是女红的必修技巧,不少农村女孩子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如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就能剪出新的花样采。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

(选自《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xx年2月)

[注]①方胜:

古代一种首饰,形状是由两个像菱形的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

5.下列不能作为剪纸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根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节日或庆典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或贴在门楣上,也有用于礼品的装饰或刺绣的花样。

B.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汉代以后才开始出现,唐代处于大发展时期,宋朝开始普及,明、清时期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

C.唐代的漏版印花板,是人们将厚纸雕刻成花版,把染料漏下印到布匹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D.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

6.下列各项能够说明剪纸艺术“古老而长青”的一项是()

A.剪纸这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积淀,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技巧精美,可谓源远流广,生机无限。

B.剪纸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彩帛和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

C.明、清时期民间用剪纸来装饰家居、美化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D.不少农村女孩子向前辈或姐妹学习剪纸,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自然景物。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剪纸的内容很广,如娃娃、莲花、葫芦、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反映的都是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B.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朝墓群中,考古学家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是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

C.剪纸艺术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的格粗朴豪放、秀美艳丽,有的华丽工整、秀丽玲珑:

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

D.宋朝剪纸开始普及,出现了“礼花”、“窗花”、装饰灯彩茶盏、陶瓷花样、“皮影戏”等艺术形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秋,七月,辛卯朔,以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

行逢既兼总湖、湘,乃矫前人之弊,留心民事,悉除马氏横赋,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择廉平吏为刺史、县令。

朗州民、夷杂居,刘言、王逵旧将卒多骄横,行逢壹以法治之,无所宽假,众怨怼且惧。

有大将与其党十馀人谋作乱,行逢知之,大会诸将,于座中擒之。

数曰:

“吾恶衣粝食,充实府库,正为汝曹,何负而反!

今日之会,与汝诀也!

”立挝杀之,座上股栗。

行逢曰:

“诸君无罪,皆宜自安。

”乐饮而罢。

行逢多计数,善发隐伏,将卒有谋乱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觉,檎杀之,所部凛然。

然性猜忍,常散遣人密探诸州事,其之邵州者,无事可复命,但言刺史刘光委多宴饮。

行逢曰:

“光委数聚饮,欲谋我邪!

’’即召还,杀之。

亲卫指挥使、衡州刺史张史表恐获罪,求归治所,行逢许之。

文表岁时馈献甚厚,及谨事左右,由是得免。

行逢妻郧国夫人邓氏,陋而刚决,善治生,尝谏行逢用法太严,人无亲附者。

行逢怒曰:

“汝妇人何知!

”邓氏不悦,因请之村墅视田园,遂不复归府舍。

行逢屡遣人迎之,不至。

一旦,自帅僮仆来输税,行逢就见之,曰:

“吾为节度使,夫人何自苦如此!

”邓氏曰:

“税,官物也。

公为节度使,不先输税,何以率下!

且独不记为里正代人输税以免楚挞时邪?

”行逢欲与之归,不可,曰:

“公诛杀太过,常恐一旦有变,村墅易为逃匿耳。

”行逢惭怒,其僚属曰:

“夫人言直,公宜纳之。

”行逢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

“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

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则亲戚之思绝矣。

”与之耕牛、农具而遣之。

行逢少时尝坐事黥,隶辰州铜坑,或说行逢:

“公面有文,恐为朝廷使者所嗤,请以药灭之。

”行逢曰:

“吾闻汉有黥布,不害为英雄,吾何耻焉!

——选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乃矫前人之弊矫:

纠正

B.数曰:

“吾恶衣粝食……”数:

列举罪状

C.行逢多计数,善发隐伏发:

揭发

D.吾闻汉有黥布,不害为英雄害:

妨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之邵州者,无事可复命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陋而刚决,善治生吾尝终日而思矣

C.请以药灭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因请之村墅视田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0.下列句子分别表明周行逢“以法治政”和“善发隐伏”的一项是()

A.①尝谏行逢用法太严,人无亲附者。

②文表岁时馈献甚厚,及谨事左右。

B.①今日之会,与汝诀也!

②有谋乱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觉,擒杀之。

C.①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

②无事可复命,但言刺史刘光委多宴饮。

D.①即召还,杀之。

②行逢知之,大会诸将,于座中擒之。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和分析评价不正确的是()

A.周行逢为官关心民生,废除苛捐杂税,任用廉吏,严于执法,吓得贪官污吏和为害乡里的刁民都逃离了此地。

B.周行逢为官坚持原则,不任人唯亲,拒绝了女婿做官的请求;他又讲究亲戚情意,资助了女婿不少财物。

C.周行逢不避旧耻,勇于改过,对于因年轻时犯罪而留在脸上的印记,他并不怕遭人嗤笑,还以黥布为例,说面带黥刑印记的人,一样可以成为英雄。

D.周行逢身上也有许多不足,他多疑残忍,用法过严,以致诛杀无辜,使人人畏惧,连他的妻子都惧怕一旦发生变故,身遭祸害,因而借故逃到乡间居住。

第Ⅱ卷

注意:

本卷共14小题,共117分。

四、(22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行逢壹以法治之,无所宽假,众怨怼且惧。

(3分)

译文:

吾为节度使,夫人何自苦如此。

(2分)

译文:

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则亲戚之思绝矣。

(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4分)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浮雪沾濡撷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 正当效法耳自是八臣民 无敢以褕衣华服从事者

 14.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2]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1]乐天,指唐代诗人白居易。

元稹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八月白居易贬江州司马。

[2]省,记得。

(1)两首诗都表现出元稹与白居易之间深厚的友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加以赏析。

(3

分)

 

(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分)

异:

同: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组组选三任选一组)(5分)

第一组:

(1)           ,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作者是。

第二组:

(1)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2)多情自古伤离别,             !

今宵酒醒何处?

             (出自柳永的

《》。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9分)

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条大河有儒道文化两条主支,象棋、围棋正好映射出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不同精神。

象棋有多达七种不同的棋子,“帅士象车马炮兵”都有各自的社会象征意义,是在模拟社会实际,具有社会性。

如在儒家看来,国君为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以主帅的“存亡”为“国之存亡”;士、象的作用如“总统卫队”;车、马、炮、兵的走法一如实际情形,数量上兵最多,是宝塔型的“社会结构”。

围棋则仅黑白二子“以法阴阳”,人们认为,围棋开始是一种天文工具,棋盘如天,棋子是星,下棋伊始黑白相间,似时空的演替,如宇宙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流年。

与象棋相比,围棋具有自然性,更多是在模拟自然景象。

它们都源于我们古人“仰观俯察”的智慧,区别在围棋是“仰则观察于天”的结晶,象棋是“俯则察法于地”的成果。

象棋河界分明,敌我阵地划定,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不同而固定,表现某种确定性、规范性,符合儒家的社会秩序与等级伦理;围棋没有固定的阵地划分,棋子没有固定的路线和作用,表现某种随意性、流动性,暗含道家不受羁束、放达超逸的精神。

象棋尚刚,棋子满盘活动,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车、马、炮冲锋陷阵积极拼杀,“过河卒子不回头”,有如壮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如儒家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入世”、“有为”。

围棋尚柔,落子后不再移动,静止的棋子却像细胞生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围棋讲究“品之道,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战争而得之者为中,孤危而得之者为下”,如道家理想:

“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无事取天下”、“修身养性”、“自正”、“自富”。

象棋复杂的战斗象征着社会多元矛盾,下象棋如勇士驰骋沙场,能体验人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围棋的文化消长则体现出自然阴阳对立的“太极”,下围棋如“仙人”吐纳运动,可体会人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智慧。

16.以下关于“围棋”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下围棋,黑白二子相同,似时空的演替、变化,具有自然性。

B.围棋的棋盘没有固定的阵地划分,棋子走法不定,具有随意性和流动性。

C.“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是说下围棋以“不战而胜”为最高境界。

D.围棋最初是作为一种天文工具使用的,人们以此来观察天象。

17.划线句子中“模拟”能不能改成“代表”,为什么?

(3分)

答:

18.比较文中对围棋和象棋的介绍,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悲悯生命

  毕淑敏

科技发展了,现代人读的是电子读物,乘的是波音飞机。

作家,比以前不好当。

你能看到的书,他人也能看到。

你能参观的自然景点异域风光,别人也许去过得更早更多。

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一首千古绝唱。

现代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归来。

  

也许是不自信,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

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

  

写作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的光荣与梦想(绝无贬低专写短篇小说的大师的意思)。

几年前,当我决定开始写作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具体写什么内容,一时拿不定主意。

经过多年储备,很有几份材料,是可以写成长篇小说的。

它们像一些元宵的胚芽,小而很有棱角地站在我的糯米面箩里,召唤着我,期待着我均匀地摇动它们。

让它们身上包裹更丰富的米粉,缓缓地膨胀起来,丰满起来,变得洁白而蓬松,渐渐趋近成品。

  

委实有些决定不下。

想写这个,那个又在诱惑。

放下这个,又觉得于心不忍。

后来我很坚决地对自己说,既然对我来说,哪个都敝帚自珍,就想一想更广大的人更迫切需要什么。

我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

这样一比较,对于毒品的痛恨和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就凸现出来。

也许是我作过多年医生的经历,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

也许是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当兵的十几年生涯,使我痛感生命是那样宝贵与短暂,发誓永远珍爱保卫这单向的航程。

  

一位屡戒屡吸的女孩对我说,她是因为好奇加无知,才染上毒瘾的。

我说,报上不是经常宣传吗,你为何置若罔闻?

她说,我们不看报。

看了也不信。

如果你能写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让更多的人早点读到,也许可以救命。

  

我不相信文学有那么大的效力,就像我当医生的时候,不相信医学可以战胜死亡。

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过程。

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整个《红处方》的写作,是离开北京,在我母亲家完成的。

有朋友问,你写作此书的时候,是否非常痛苦与沉重?

我说,不是。

当我做好准备进入写作状态时,基本上心平气和。

我知道要走到哪里去,何地迂回,何地直插,胸中大体有数。

长篇小说是马拉松跑,如果边设计边施工,顿挫无序,是无法完成整体设计的。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稍许锻炼后,开始劳作,像一个赶早拾粪的老农。

母亲为我做好了饭,我不吃,她也不吃。

在这样的督促下,我顿顿准时吃得盆光碗净,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

大约三个月后,初稿完成了。

我把它养在电脑里,不去看,也不去想。

又大约三个月后,最初的痕迹渐渐稀薄,再把初稿调出。

陌生使人严格。

看自己的东西,好像是看别人的东西,眼光沉冷起来,发现了许多破绽。

能补的补,能缝的缝,当然最主要的是删节。

删节真是个好帮手,能使弱处藏匿,主旨分明。

  

书出版后,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

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同我谈他们对小说的理解,我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

说,那我就把《红处方》托付给你们了,希望你们郑重地把这件事做好。

我想表达对生命的悲悯与救赎。

19.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悲悯生命”一词的理解。

(4分)

答:

20.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的含意。

(2分)

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

答:

21.结合文章的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谈“对毒品的痛恨和生命的思考”这一主题?

(6分)

答:

22.文章末尾写到“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

天津电视台

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六、(8分)

23.紧接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面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幅漫画所寓的哲理。

(不超过40字,4分)

                                                                                                                                                                                                                   

答: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蒂芬?

霍金被誉为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他过完21岁生日之后,他不幸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从此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语音失常,不能与人直接交流。

但残疾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富兰克林?

罗斯福以他的雄才大略驱走了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阴影,征服了全体美国人的心,最终连任四届美国总统,成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海伦?

凯勒以她超常的意志战胜了盲聋哑的残疾,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女性社会活动家。

  被誉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1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再没有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创办“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五年时间温暖了八万颗冰冷的心,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他们都以超人的意志战胜了厄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读了这几则材料,你有何感悟?

在材料范围之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二.(9分)

5.B(是剪纸的历史)

6.A(了解全文情意;BC是说“汉唐”“明清”剪纸的实用,没有涉及“长青”;D是说女孩子学习剪纸的方式,没有涉及“古老”;后三项表达都不全面)

7.C(A“反映的都是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缩小了范围,详见第二段;B“我国最早”不对,见第三段中“我国目前发现”;D“皮影戏”是用动物的皮雕刻成人物造型而发展成的另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剪纸艺术)

三、(12分)

14.

(1)第一首可以扣住“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赏析,第二首可以扣住“远信入门先有泪”和“寻常不省曾如此”赏析(每首诗的分析各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2)同:

两首诗都借助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两人的友情之深。

异:

第一首既有生活细节(场景)的描写,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首,只有生活细节的描写。

(每个方面1分,共2分)

15、略。

21.答案:

(1)作者想的是人们更迫切需要什么,他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

(2)作者有多年从医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的经历。

(3)作者在藏北高原当兵十几年,痛感生命的宝贵与短暂。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评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需体会作者的人生历程和对生命的思考,联系前后文筛选和整合信息,答案不难得出。

22.答案:

(1)作品《红处方》是对人类屡禁不止的吸毒现象的描写,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很多电视台多次联系,作者迟迟不答应,可以看出作者对此部作品特别重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尊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

(3分)(意思对即可)

23.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仿写的两个句子必须紧扣“没有一本书的家”这一话题,要符合“没有是没有”(假设复句)的句式,还要用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湖泊;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

(或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青草的沃土;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丁点雪花的寒冬。

)(4分)

24.答案示例:

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位置不同。

(4分)    

七、写作导引(6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人们常常会遭遇突如其来的厄运。

面对厄运,有人束手无策,有人悲观失望,有人一蹶不振,也有人勇敢地面对厄运,开始了新的人生,创造出新的辉煌。

针对这几则材料,我们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

从以上几个人物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他们的身体被命运抛弃,但他们的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这就是我们立意的关键。

如果写议论文,论点一定要明确,议论一定要新颖,深刻;如果写记叙文,选材应生动感人。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初一,周世宗任命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负责武安、静江等地的军事。

周行逢既已兼管洞庭湖、湘水一带,就矫正前人的弊端,关心民事,全部废除了马氏肆意征收的苛捐杂税,全部除掉祸害人民的贪官污吏和刁民,选择廉洁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