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175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docx

河南豫南九校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河南豫南九校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

襄城高中宝丰一高长葛一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河南文物局提出确认曹操墓葬六大依据

张波

身为古代伟人,曹操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曹操墓到底在哪里?

1000多年来,众说纷纭,谜团重重。

日前,国家文物局郑重公布,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村南的一座东汉大墓,就是传说中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墓。

该大墓的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

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曾数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

这批文物中,尤其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珍贵。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

在追缴回的该墓被盗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

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依据。

除上述器物外,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

在墓室清理中,考古人员还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经鉴定,他就是传说中的曹操。

做出这样的判断究竟有哪些有力证据呢?

第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符;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第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的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

据相关史书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

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

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

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人就是魏武王曹操。

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完全符合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上所述,专家们才最终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墓。

(摘编自东方今报网2009年12月28日)

1、下列关于曹操墓葬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关于曹操墓的位置,传说一致认为位于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就是确切证据,最近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传说的正确。

B.曹操墓葬长度超过60米,规模巨大,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体现了墓主人曹操“薄葬”的主张。

C.曹操墓平面为甲子形,形制为砖券墓室,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结构复杂,与曹操魏武帝的身份相符。

D.史书记载,曹操死后葬在了“西门豹祠西原上”的高陵,鲁潜墓志中的记载与此相同,这是专家们认定曹操墓葬位置的依据之一。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操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但其墓不论从总长度还是从占地面积看,都堪称规模宏大,这其实与他“薄葬”的主张并不矛盾。

B.发掘出来的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的石枕等其他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C.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碑和石枕非常珍贵,是确定墓主身份的最确切、最直接的证据,它完全符合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D.曹操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虽然残缺不全,但都具有汉魏时期的特征,与墓主人曹操生活的年代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所以,他临终前才留下了《遗令》,要求“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B.如果曹操墓中的石碑、石枕上没刻有“魏武王……”的铭文,其文物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变得一钱不值。

C.石牌、石枕上的铭刻称曹操为“魏武王”而不是“魏武帝”,可见曹操生前并没有做皇帝,只是做过王、公而已。

D.目前,专家提出了确认曹操墓葬的六大依据,这六者缺一不可,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价值是一样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阎宝,字琼美,郓州人。

父佐,海州刺史。

宝少事朱瑾为牙将,瑾之失守于兖也,宝与瑾将胡规、康怀英归汴梁,皆擢任之。

自梁太祖陈师河朔,争霸关西,宝与葛从周、丁会、贺德伦、李思安各为大将,统兵四出,所至立功,历洺、随、宿、郑四州刺史。

天祐六年,梁太祖以宝为邢洺节度使、检校太傅。

庄宗定魏博,十三年,攻相、卫、洺、磁,下之,宝独保邢州,城孤援绝。

八月,宝以邢州降,庄宗嘉之,进位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天平国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待以宾礼,位在诸将上,每有谋画,与之参决。

  契丹之寇幽州也,周德威危急,宝与李存审从明宗击契丹于幽州西北,解围而还。

胡柳之役,诸军逗挠①,汴军登无石山,其势甚盛。

庄宗望之,畏其不敌,且欲保营。

宝进曰:

“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王彦章骑军已入濮州,山下唯列步兵,向晚皆有归志,我尽锐击之,败走必矣。

今若引退,必为所乘,我军未集,更闻贼胜,即不战而自溃也。

凡决胜料势,决战料情,情势已得,断在不疑。

今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胜,设使余众渡河,河朔非王有也,王其勉之!

”庄宗闻之耸听,曰:

“微公几失计。

”即引骑大噪,奋槊登山,大败汴人。

  十八年,张文礼杀王镕叛,宝帅师进讨。

八月,收赵州,进渡滹水,擒贼党张友顺以献。

九月,进逼真定,结营西南隅。

掘堑栅以环之,决大悲寺漕渠以浸其郛②。

十九年正月,契丹三十万来援镇州,前锋至新乐,众心忧之。

宝见庄宗,指陈方略,军情乃安。

敌退,加检校侍中。

三月,城中饥,王处瑾之众出城求食,宝纵其出,伏兵截击之。

饥贼大至,诸军未集,为贼年乘;宝乃收军退保赵州,因惭愤成疾,疽发背而卒,时年六十。

同光初,追赠太师;晋天福中,追封太原郡王。

                      (节选自《旧五代史?

唐书》)

  [注]①逗挠:

军事用语,曲行避敌以观望。

②郛:

外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梁太祖陈师河朔陈:

部署

  B.契丹之寇幽州也寇:

盗贼

  C.向晚皆有归志向:

迫近

  D.王其勉之勉:

努力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正面表明阎宝“善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宝独保邢州,城孤援绝②每有谋画,与之参决

  ③我尽锐击之,败走必矣④引骑大噪,奋槊登山,大败汴人

  ⑤指陈方略,军情乃安⑥凡决胜料势,决战料情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阎宝为梁邢洺节度使,后来庄宗进攻邢洺,连下诸城,只有阎宝守住了邢州,但孤城独守,又无后援,最后阎宝率邢州部众归顺了庄宗。

  B.庄宗很欣赏阎宝,对他礼遇有加。

阎宝身兼数职,地位在诸将领之上,常常参与国事的谋划与决断。

  C.契丹入侵幽州,占据无石山,攻势强盛,庄宗担心不能抵御,想要退守。

阎宝分析军情,陈说利害,庄宗很受震动,后来率军奋力攻山,大败契丹军。

  D.阎宝有谋略,胡柳之战,庄宗听其言,大败汴军。

契丹兵援镇州时,阎宝又在众心忧虑的情况下陈说方略,稳定了军心。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若引退,必为所乘,我军未集,更闻贼胜,即不战而自溃也。

(6分)

 

(2)庄宗闻之耸听,曰:

“微公几失计。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8、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5分)

9、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螯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题。

(25分)

睡美人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

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A角却突然“失踪”了。

“嘭”,化妆间的小门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来的导演一耸肩:

“找遍了,哪儿也没有。

”导演阴沉着脸。

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声响给绷断了。

突然,他的手指向了坐在一边的B角:

“你上!

B角激动地站直身,双手抚摩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信的光。

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优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

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力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万一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不敢再往下想了。

B角在灯光下独舞。

多么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翩翩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灯光的光芒融汇在一整套的芭蕾舞的语言里了……

……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光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

导演紧张地眯起了眼。

这是最令人担心的,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

奇怪,导演的眼前B角分明已被爱情拥簇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臂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

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他暗暗惊讶,我平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

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

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

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

还是……

……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上倾倒。

……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在轻叩观众的心扉。

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

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

而我却用“A”“B”角这道坚固的厚墙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

唉!

……醒了,奥罗拉醒了!

安睡了一百年后,由于菲力浦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生了!

而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

“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B角噙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

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着掌……

补充资料:

  芭蕾舞剧《睡美人》剧情梗概:

  弗洛瑞斯坦王宫的宫殿里,国王与王后正在为出生不久的女儿奥罗拉举行洗礼命名大典,宾客们纷纷向他们表示祝福。

紫丁香仙女和其他善良仙女也来表示祝贺。

这些仙女们都有极为高贵的品德。

突然,邪恶仙女卡拉包斯在硕鼠的簇拥下到来。

由于典礼官的疏忽,没有邀请她。

卡拉包斯恶咒奥罗拉公主长大后会被针刺刺破手指而死,而善良的紫丁香仙女发誓要保护奥罗拉公主。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在国王为美丽的奥罗拉公主举行的庆祝她16岁生日的庆典上,来自英国、印度、意大利及西班牙的王子都来向她求婚。

无意间,一位老妇人走到公主身旁并递给她一个纺锤,公主接过了纺锤,被纺锤刺破了手指。

老妇人这时撩开了伪装,原来她就是邪恶仙女卡拉包斯,她是来陷害公主的。

紫丁香仙女出现了,她来保护公主奥罗拉使她不会真正死去,但公主将一直沉睡100年,直到有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爱上她并亲吻她,公主才会苏醒过来。

这时整个王国都沉睡过去了。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一支皇家打猎队来到森林,队伍中有一位年轻英俊潇洒的王子。

休息时,王子在森林中独自徘徊,突然林中出现了奥罗拉公主的幻影,王子爱上了公主。

在紫丁香仙女的帮助下,王子来到王宫,

  看到了沉睡中的公主,他被公主的美丽所吸引并亲吻了公主,公主苏醒了。

邪恶仙女的阴谋破产了,爱情终究战胜了邪恶。

  奥罗拉公主与王子的婚礼在王宫里举行。

宾客中有许多都是著名的童话人物:

蓝鸟、大灰狼与小红帽、穿靴子的小猫、蓝胡子……,他们都向公主祝贺,并同欢共舞。

 

(1)对扮演公主奥罗拉的女B角演出成功原因分析正确的两项(5分)()

 A、女B角代替女A角上场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女B角表演前应有的兴奋与基于实力之上的自信。

 B、舞台上,女B角第一次与男A角合作就配合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是因为男A角曾经主动要求和女B角搭档。

 C、女B角倔强、和敢于与导演顶撞的个性是她成功的前提,也是她恃才傲物的表现。

导演的暗暗惊讶,说明具备这些特点的女B角今日的成功是在情理之中的。

 D、无情的导演用“A”“B”角这道坚固城墙隔开了女B角与男A角这一对“情人”,导演一手编排的“悲剧”也促使女B角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E、女A角的善良博大、成人之美是女B角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第一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述。

(6分)

(3)这篇小说以“睡美人”为题,有什么作用、效果?

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4)对本文主人公的认定,有人认为是女A角,有人认为是女B角,结合文本,从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自传:

文学生活五十年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

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

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

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

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

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

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

“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

”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

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

“青年是人类的希望。

”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

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

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

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

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

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

《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节选自《巴金自传》)

(1)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巴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言不由衷,感情不能表达出来,苦恼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纸笔。

B、作者出生在富裕家庭,亲眼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境况,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萌发了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思想。

C、巴金从小就喜欢小说。

写了五十年,最终成为小说家。

D、先贤祠旁边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作者写作的热情,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灭亡》。

E、叶圣陶慧眼识才,对巴金顺利走上文坛给予了帮助。

(2)文章的开头说“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于是我写了小说”,请根据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说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内涵。

(6分)

(3)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文中1927年巴黎生活细节的描写作简要赏析。

(6分)

(4)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已,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

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说服无效,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

C.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干部与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切不可胶柱鼓瑟,止步不前。

D.位于市中心的金源大厦堪称本市的标志性建筑,35层的大楼气宇轩昂,巍然屹立,被人们称为“金融中心”。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来,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扫描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们的强烈不满,为此,谷歌首次公开道歉。

B.学生如果看不到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一味盲目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C.北京时间9月15日,中国排协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原中国女排助理教练俞觉敏接替王宝泉,执掌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

D.针对西南丰水地区今年为何出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这一问题,水利部负责人分析指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看完极顶我们步行缓缓下山,沉在山谷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刚才泰山是以拔地而起的气概来向人讲解历史的沧桑,现在则以秀丽深幽的风光掩映着悠久的文明。

万年古山自然有千年老树,名声最大的是迎客松和秦松。

怪石也不时地或卧或立横出路旁。

好水好石又少不了精美的刻字来画龙点睛。

泉水顺着山势随人而下,欢快地一跌再跌,形成一个瀑布,一条小溪,清亮地漫过石板,清音悦耳,水气蒸腾。

两边全是遮天的峰峦和翠绿的松柏。

前者因其状如伸手迎客而得名,后者因秦王登山避雨树下而得名。

刚才泰山还把我们豪爽地托在云外,现在又温柔地揽在怀中了。

A、①④②③⑤⑥B、③⑥①②⑤④C、④⑥③②①⑤D、⑥②④③⑤①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提示填入合适的句子。

(5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

”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鸽子,鸽子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述一个不平常的故事。

”知更鸟说道:

“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

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

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树枝折断了。

”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

“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

”可见,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做事应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自选诗人,仿写两个句子。

(6分)

高适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瑰丽雄健,黄沙、烽火、胡笳、弓刀,豪情填膺。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高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

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高世界记录,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无人打破。

在参加“国家勋章”的授勋典礼上,记者纷纷提问:

“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勃卡微笑着说:

“很简单,每次撑杆跳高之前,我先让自己的意念‘跳过’横杆。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卡耐基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箴言就是“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