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校级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80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校级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研究校级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题研究校级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题研究校级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题研究校级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校级2.docx

《课题研究校级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校级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校级2.docx

课题研究校级2

课题研究(校级)-

(2)

 

上饶县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

小学生感恩教育

课题负责人名称: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研究起讫时期:

联系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子信箱:

 

 

填表说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

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小学生感恩教育

负责人姓名

徐昌江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本科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具体分工

徐乃盛

李花

徐林泉

周萍芳

29

本科

音乐学

李冬英

26

本科

英语教育

徐昱芳

24

大专

英语教育

汪微

24

本科

英语教育

罗丹

22

大专

英语教育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姓名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出版)

 

2.工作基础

1.全区中学感恩意识、感恩认知现状调查

2.全区中学感恩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水平

3.感恩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联系

4.感恩教育在促进中学教育三位一体工作中的作用

5.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

6.感恩教育在我区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特色与品牌性趋势研究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标:

为积极响应团区委创新年度工作思路的号召,结合我区中学德育工作现状,积极推进文教局团委的工作,就感恩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突出三个研究。

即:

(一)引领班主任领会“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研究;

(二)引领班主任探索“感恩教育”的主要标准研究;(三)引领班主任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内容: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

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

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

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先要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感恩我们的社会、父母,老师、同学、开始。

因此,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

(1)“对父母的五个一”感恩活动:

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让父母满意的一次决定、给父母交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给父母写一封表达感恩的书信。

(2)“对老师的七个一”感恩活动:

为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标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

(3)“对同学的一帮一”感恩活动。

(4)“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恩教育活动”等。

全校性的活动还有吟诵有关感恩的诗歌、听有关感恩的演讲、看有关感恩的电影、学唱感恩歌曲、出一张与感恩有关的手抄报,评选“感恩之星”等。

我们将评出最佳贺卡、最佳寄语和最佳书信,并结合上述活动和平时表现评选出“感恩之星”。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之一就是书写家书。

“家书”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渠道,品读名人家书,我们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所折服。

希望同学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回忆家长对你的付出,把它写下来,并且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写一封回信或一段寄语。

我们希望通过“家书”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对学生也是对教师自身的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恩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共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明和家庭环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学生现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

所以,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科研方法: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

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

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

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

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

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

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

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二)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

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

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三)教育学生知恩,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帮助。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1、对父母的感恩。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3)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

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九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亲情作文。

2、对老师的感恩。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

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做一张小卡片送给老师,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

(3)结合“学雷锋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4、延伸至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1)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2)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时间保证:

 

学校实施“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的研究过程适宜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

实验初期,班主任老师先培训后上岗,班主任进行班主任理论、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对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进行诊疗测试指导,并进行法律、伦理、道德与社会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使班主任首先成为合格上岗的班主任。

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及时讨论制定下发《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实施方案》和《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实施计划》,以便及时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为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

首先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讲座,指导本课题研究,开展感恩教育,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还将组织课题组的教师以各种形式开展交流,如主题班会、上课、说课、研讨、竞赛、汇报等活动,交流自己在感恩教育研究活动过程中的点滴心得体会。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实验的得与失,培植实验典型,推广成功经验。

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

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班级总结,收集感恩教育活动资料,提交工作总结;二是同级总结,优选感恩教育活动资料,提交工作总结;三是校级总结,展示感恩教育活动成果,评选感恩教育标兵和感恩教育之星,表彰奖励先进,扩大教育成果。

通过自下而上的总结,积累经验,展示成果,从而为今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供成功经验与借鉴。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操作过程:

二、活动过程

  

  

(一)巧用节日、实践感恩

  1、巧用良机、行动感恩

  每学年,我校结合三、五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几个传统节日,由学校政教处倡议,由各级部组织自行组织服务慰问活动,让少先队员在社区服务和慰问女教师的活动中,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

学生组织了社区环保行动、回报社会,在班主任倡议下学生还策划实施了短信问候、电子贺卡、手工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父母等活动让每一位女教师和母亲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2、周末当家,爱的反赠

  

  利用学生周日返家的机会,让孩子们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

拖一次地,刷一次碗,叠一次被子,帮爸妈洗一次头,洗一次脚、与爸妈照一次亲密合影等等。

由此让学生体会父母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培养家庭责任感,学生学会为家庭付出;学生感悟生活的美。

  

  3、爱的表达,心灵沟通

  

  让学生通过书信的形式,把自己平日里不好意思说的话写给父母、老师,父母老师要给孩子回信,以此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黑板报评比,利用主题班会,宣传长廊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讨论感恩思想。

  

(二)结合学科教学,深化感恩活动

  1、“感恩”活动倡议

  学生干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编制感恩倡议。

内容是:

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

我校在升旗仪式中,同学发出活动倡议,以次拉开了本学期感恩教育活动的帷幕。

  2、“感恩的心”合唱大赛

  动人的歌声永远传达着世间美好的情怀。

我们的学生爱唱歌,他们有自己的歌声、有自己的追求。

假如能以喜闻乐见的歌声走入学生的心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区、学校艺术节的活动,举行了“感恩的心”合唱大赛,通过传唱感恩、爱国歌曲,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引导了正确的思想,真正达到人人参与,班班有歌声。

让学生体会感恩情怀,体会感恩之美。

  3、“感恩”征文大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感恩实践,仅仅是参与活动,是否能使学生的感恩行为更长久呢?

他律的行为转化为自律的行为必须经过行为主体的反复实践和反复思考,所以要求各班举行征文比赛,并将比赛中涌现的好文章推荐参加学校的征文大赛。

无论是班级层面还是学校层面,语文老师个个投入,为本次大赛撷选出优秀文章。

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在班级层面的征文辅导中,深化、引导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为感恩教育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需要分别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

(一)活动初期,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

(二)活动中期,采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行动中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水平;(三)活动后期,采用案例集成法,收集开展研究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概括提炼,以典型案例带动面上的研究;(四)在活动过程中,要采用个案研究法,查阅个案,进行分析,指导和引领活动的健康开展;(五)在活动总结阶段,还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将实验前期与实验后期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形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2

形成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3

形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专集

4

形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论文专集

5

形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研究鉴定荣誉证书

6

形成“班主任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活动成功资料汇编。

 

7

8

9

10

11

12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教研组审批意见

 

教研组(组名):

教研组长签字:

年月日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校部(教研处)评审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