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79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

1、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

【答案】B

【考点定位】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关系。

【名师点睛】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其中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

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

2、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据此完成

(1)~(3)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两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答案】

(1)B

(2)B

(3)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为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洋流、地形等因素,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即可。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1、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1)纬度因素: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海陆分布: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3)下垫面性质: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2、大气:

锋面活动、天气状况1)锋面活动:

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2)天气状况:

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3、地形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

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6、水文: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7、人类活动:

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3、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地质作用D.海陆变迁

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流水B.风力C.温度D.变质

【答案】

1.A

2.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名师点睛】

(1)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表现形式有:

①风化作用(最主要形式):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②侵蚀作用:

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③搬运作用:

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

④堆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因外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堆积作用积聚过程。

(2)风化作用:

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地壳表面和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受到破坏或发生变化的现象便是风化作用。

按其动力学特征,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3类。

它们通常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往往互相促进的。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以某种风化作用为主导。

物理风化是因温度剧烈变化,不同深度岩石的热胀冷缩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疏松崩解、体积改变而成分未变的一种机械破坏现象;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化学分解过程,这种分解过程不仅使岩石破碎,而且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矿物;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对岩石的破坏过程,主要有生物体对岩石的机械破坏和化学破坏两种方式。

4、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

2010年8月,该企业开始在郑州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深圳的工厂逐步停止招工。

该类企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在于()

A.减轻迁出地的就业压力B.推动迁出地的城市化进程

C.利于迁入、迁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D.促进迁入、迁出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该企业主要组装电子产品,所以生产基地转移到郑州的主要原因是降低劳动力成本。

该企业转移到郑州,将利于迁入地增加就业,有利于郑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但也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深圳产业升级,将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产业。

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名师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来分析: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5、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A

【考点定位】理想大陆的自然带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理想大陆的自然带的名称、对应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理想大陆的自然带的名称,理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6、读下图,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B.1990年前后C.2010年前后D.2030年前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机会窗口即人口负担系数低,故图示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口问题。

7、读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廉价的劳动力②丰富的能源③较高的技术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D.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答案】

1.C

2.D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转移。

【名师点睛】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区位是廉价的劳动力,一个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劳动力的价格和土地的价格都会随之增长,因此该产业就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产业转移。

8、面对国际铁矿石价格“飞涨”的局面,我国除了进行国内钢铁行业调整外,应对措施还有()

①绝大部分钢铁企业退出市场 ②提高产品价格,转移成本压力 ③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钢铁厂,对钢铁企业实施国际产业链建设 ④在加强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的同时,到海外开矿,实现多元化供应战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考点定位】钢铁工业的而发展。

9、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律不断扩大D.城市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标志有: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定位】城市化的标志

【名师点睛】城市化的含义:

(1)含义:

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2)主要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比重是最重要指标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代城市商业中心是由寺庙、教堂、行政中心等构成的

B.在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是商业街

C.商业街形成的区位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和交通最优为原则

D.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市区交通干线的边缘,以方便交通为原则

【答案】C

【考点定位】商业区位

【名师点睛】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

a.市场因素:

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

b.交通因素:

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c.商业小区:

多建立在居民区内,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2、商业网点的布局:

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11、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B.实现经营全球化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分散。

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佳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劳动力、或接近廉价的土地,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工业的分散。

12、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中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河流上、中游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上、中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上中游地区产生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的泥沙增多,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导致洪涝灾害多发,说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答案选A。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名师点睛】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时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小到一个池塘、一块田地,大到全球,其地理环境都具有整体性,并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统:

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13、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的开始全面整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1.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有()

A.生产结构复杂,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煤炭资源完全枯竭

C.环境污染严重D.城市规模过大,用地紧张

2.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二产业B.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答案】

【考点定位】传统工业的衰落与振兴措施。

14、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有图示可知,乙类工业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为科技,故判断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应接近科技发达地区,由于原料、产品“轻、薄、短、小”运量小,而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故产品价格较高,故该类产品尽管使用空运为主,但运费低,故与D项无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影响该类工业投入构成的主导因素,即可判断工业类型,进而结合影响各类工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

15、读“洋流模式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海洋的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世界海洋的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世界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规律是:

从南北半球的亚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在远离大陆的海域,从南北半球副高所在的海域向高低纬度逐渐递减。

在暖流经过的海域盐度升高,寒流经过的海域盐度降低有径流注入的地方或者融冰的时候,盐度降低,反之盐度升高。

影响海洋表面盐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取决于该海区气候中降水和蒸发两个因素,降水越多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越低,反之盐度越高。

其次与该海区洋流的性质和内陆上注入的淡水数量的多少有关。

16、右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造成图中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C.山脉坡向D.距海远近

【答案】B

【考点定位】山地垂直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基带自然带类型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17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

【答案】D

【考点定位】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黄土高原区域图和黄土塬景观图入手考查黄土高原主要地貌类型的差别。

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塬、沟、坡。

从题干中给出的对黄土塬的解释,可以理解为黄土塬上地表径流是少的(少受地表径流对完整地形单元的分割,使其面积广阔,地面平坦)。

18、下图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

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丰富B.降水量大C.相对高度大D.纬度位置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山的基带与山所在的维度所属气候带,森林带相同.根据图中的基带分析,图中的①②是位于热带的山脉,③④是亚热带的山脉.因为①的基带是热带草原带,所以①山脉可能在赤道附近,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可能是因为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故C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布界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多).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拥有稳定的金融市场、政治经济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

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

下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图。

(1)智力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

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理由。

(2)简述智力吸引我国企业前往投资清洁电力项目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地处美洲大陆的西南边缘;东有高大山脉、北有狭长沙漠与邻国阻隔,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

(2)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丰富;投资环境好;能源短缺,市场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从地理位置分析,主要分析智利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关系等等。

相对位置是东有山脉、北有沙漠;海陆位置是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海洋;方位是在南美大陆西南边缘。

可以从这些角度说明,特别要突出“天涯”的概念。

(2)清洁电力项目的布局,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资源、政策、市场、投资环境等等。

清洁电力项目主要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等,这些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布局因素,国家的协作、政策支持、市场的需求等等都是吸引我国企业前往投资清洁电力项目的有利条件。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地理位置描述、清洁能源生产区位分析。

【名师点睛】地理位置描述一般从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纬度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来进行。

清洁能源生产区位分析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资源、政策、市场、投资环境等等。

20、读我国某地域城市等级体系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该地域为我国的________城市群,其中(填城市名)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城市级别越高,数目越________,彼此之间的距离越________,其服务职能越________。

(3)试分析B城市人口规模等级高的原因。

【答案】

(1)长三角 南京 上海 杭州(4分)

(2)少 远 多(3分)

(3)B城市是我国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二、三产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人口密度大,人口规模大。

(5分)

【考点定位】我国城市的分布、城市体系。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3年5月至2008年2月期间我国牛羊肉批发价格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图”。

(1)若图中甲、乙、丙发展乳畜业、渔业、林果业,甲地应发展________业;乙地应发展________业;丙地应发展________业。

(2)材料一中曲线的变化有利于材料二中的哪种农业类型的发展?

这说明了什么?

(3)若A为城市且经济发达,则其周边地区的乙还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类型?

【答案】

(1)林果 乳畜 渔

(2)乳畜业。

市场对农业类型和规模起决定作用。

(3)园艺业和蔬菜种植业。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名师点睛】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在低山丘陵处,适合发展林果业。

乙是城市的外围,乳畜产品需求大,发展乳蓄业。

丙是湖泊,可以发展渔业。

(2)羊肉、牛肉价格上涨,导致乳蓄业的发展。

市场是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3)在城市的我可以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

(方法)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2、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位于__________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2)简要说明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的形成原因。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

(4)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美洲板块;升高;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2)隆起的山脉(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降水少;东岸为离岸风。

(3)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整体性

(4)温带落叶阔叶林;西坡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要考查了南美洲自然环境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

以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安第斯山脉的成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雪线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1)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的分布与其地形特点和沿岸的寒流有关。

(2)图示地区南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与地形条件的改变有关。

(3)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

23、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上海市总人口和市区人口增长图”。

材料二1990年,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排倒数第二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排倒数第二位;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