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745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届高三联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

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保障了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轶序。

从御吏与谏官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官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

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

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

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

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

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

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

他们在监察朝

官、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

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

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

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

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

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保障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它也不可能超越整个政治法律体制。

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

以汉朝为代表的台谏分置监察体系,以唐朝为代表的台谏相辅监察体系,都对君主起到约束、规谏的作用,但约束

最高权力的监察制度能否发挥功能,却深受君主个人的影响。

此外,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环境中,少数监

察官或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诱惑,制度虽称良善却难达预期。

(摘编自张生《古代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西周始到晚清,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变化。

 C.监察权本于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公平公正的。

天道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

 D.监察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被监察的高官显贵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及沿革说起,然后重在论述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

 B.“贞观之治”的事例说明监察制度运行有效,君主应奉法而治,监察官应严明职守。

 C.文章第二段提出监察权有最高权力属性,为后文论证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提供论据。

  D.文章第四段从皇权和监察官本身两个方面论证了监察制度的功能有被消解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监察制度及其附属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正的政治法律秩序。

 B.无论是复合性体系,还是单一性体系,监察官监察都具有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C.监察官行使权力时代表君主,虽官品低却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

 D.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若监察官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惑,监察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水湾

阎连科

①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②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

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

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

而港岛的东陲西贡,有一地方叫作“清

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

所箍围的村落。

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③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炊烟。

原来在山上——原来香港是岛也是山;原来世上的岛屿都是山;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而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

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

而落寞在西贡山上的清水湾,现在却还持重禀赋,无瑕玉守成这样儿。

在一片岛山云雾里,匿藏了香港固有村屋中的“丁户房”和山脉间的筋道与人烟。

那房

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丑;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

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

九龙、港岛那里的繁闹是在它的窗眼下面开始的。

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

忆里,如同一位百岁老人,整齐地收藏在他的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

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

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屿和礁石。

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

可是那又怎样呢?

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

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

④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

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

⑤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如同海水、山脉、时间、星辰、云流和土地。

清水湾就是这么去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

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

如被时间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

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一篇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

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无边无际,又水碧云澈的海——原来村村户户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

原来清水湾间的村屋丁户们,竟都坐落在一湾碧澈的海边和山间的林木里。

因为这样它才叫了清水湾。

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

有海不说海,如同北京和云南,是湖不说湖。

但它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

“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

⑥清水湾,真是一个好名字。

⑦从前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

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

心终之地了。

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

(选自2017年6月21日《扬子晚报》)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开头,既统领了全文,又引出北京把湖称为海、云南把湖称为池,再

引出清水湾这个叙述对象。

B.清水湾坐落在一片岛山云雾里,虽然落寞,但仍保留着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

 C.作者介绍清水湾取名时,将其与北海、中南海、滇池比较,突出它没有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狂傲

和虚浮心的特点。

D.结尾写作者自从到香港后就年年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来到清水湾,体现了清水湾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5.文章的第③④⑤自然段在叙述清水湾时,多次变化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请结合全文探究“清水湾”的深厚意蕴。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

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

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

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

“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

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

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在引

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

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快递途中物品受损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而由于电商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看不到有效的管理与规范

方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

们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

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选自《快递包装的“纠结”与绿色金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

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

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

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除此,在包装

材料技术上一些美国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酒类包装物是用秸秆制成的,强度高,便于物流运输,而且环保。

(选自《中国物流产品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购包裹的包装材料过多让卖家和快递公司都陷人了很无奈的境地,他们都想节约成本,但又怕商

品损坏,造成损失,遭到索赔。

 B.我国重点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规范和整治,但目前对于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

问题却一直没有较好的解决对策。

C.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于是,人们在由快递包装材料废弃物所带来的包

装垃圾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D.德国和美国对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都出台了法律法规,美国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还适当免除回收企业的相关税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我们国家如果有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相比推荐性指标而言,对商家、快递公司、回收企业的约束

力会更强,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解决快递废弃物问题。

B.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大家不愿意将快递包装送回收站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害怕自己的信息遭到泄漏,二是认为将其送回收站太麻烦。

C.材料二图2表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应由快递公司、政府、包装公司、消费者等负责,认为应由快递公司负责的人数最多,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

D.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影响环保,也影响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既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关,也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环保意识相关联。

E.美国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措施,既可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因此比德国的措施更好。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在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请假归。

天启初还朝,历官谕

德。

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

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

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

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

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

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帝为褒纳。

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

“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

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

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

”又极陈车战之利。

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

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

帝不悦,疏遂不行。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

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

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

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

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

体仁怒,上言:

“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

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

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

”遂下吏部议。

喻义奏辨曰:

“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

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

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

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

家居十年,卒。

(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B.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C.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D.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D.政府,起源于“政事堂”和“二府”两名之合称,与现在的政府的含义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喻义反对阿谀奉承。

有人打算为魏忠贤建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魏忠贤的同伙把他列为

湖广地区东林党人的首领。

B.罗喻义关注军事。

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他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皇帝把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C.罗喻义不惧权贵。

罗喻义在讲义中的有些话得罪了当权者,惹得温体仁不高兴,温体仁派人转告罗喻义,要罗喻义修改,结果却被罗喻义讥讽。

D.罗喻义享有声望。

他对温体仁指责自己的言论进行辩白,结果还是被温体仁打倒,罗喻义有声望,很多人对他的遭遇表示惋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5分)

(2)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郑户曹①宋·苏轼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②                                                       ③

也。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吏部希体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

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

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

②公业:

东汉郑太的字。

《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

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

”③广文:

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淡如也。

杜甫曾赠以诗曰: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

现。

B.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颈联承上写了郑户曹的贫困。

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一直做小官,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激愤。

 E.苏轼与郑户曹朋友情深,在送别时,诗人想到友人的好客和贫困,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担心。

15.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在结尾“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②郑渊洁在《童话大王》中运用海.阔.天.空.的想像力,创造出一个个瑰丽奇幻的童话世界。

他的作品一

直广受读者的喜爱。

③中国制造,正在成为新时代里传播中国形象的新渠道。

如今,全球过半的生活家电为中国制造,中国可谓实.至.名.归.的世界工厂。

④日前,来自东方公司各个岗位的100位新人,在蓝天、白云、飞机的见证下义.结.金.兰.,共同许下了

爱情的誓言。

⑤虽已立秋,但气温依然“高烧不退”开封各地的菊花已经盛开,这些黄菊、白菊和墨菊让人惊艳,就是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也不为过。

⑥为了拓展知识面,她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甚至宗教、建筑等门类书籍,不.一.而.

足.,赢得了战友的称赞。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

   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B.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只是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们摩拳擦掌,而是整个电商链条上的所有节点都为之疯狂。

C.河南省气象台昨日1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从昨日晚上开始,全省有6到7级的阵风,降温最大幅

度为10℃。

D.在中国,慈善往往被赋予道德的光环,但把慈善提到过高的道德水平,不是慈善文化的先进和成熟,而是幼稚和落后。

以平常心看慈善,是重建中国慈善文化需要确立的心态。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说:

“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同领域

的投资方向,已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B.毕业之后,我一直感念您的化育之恩,值此教师节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C.贵店后日开张大吉,请您放心,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前往祝贺。

 D.我的一个多年不见的学生,给我捎来了他家乡的土特产,我不好推辞,只好笑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政府提出六项关于幸福的标准: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这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观。

与官方的标准相对应,     ①       ,比如,民间解读“和谐”,说所谓

的“和”就是有禾入口;所谓“谐”             ②      ,综合这两点来看,民间的幸福观可以概括为:

          ③        ,其次人人可以自由讲话。

这两点分别代表了民间幸福观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典型要求。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我国将自12月1日起,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下调。

之所以要降低关税,一方面,进口关税降低后,各类日常消费品就必然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

这定然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选择,也定然引导国内供给体系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目标已有好几年,但是不少企业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上,一些产品明明在市场上已经少人问津,但企业仍在按部就班地生产,导致效率低下。

如果有大量进口消费品进入,在消费者的选择下,就势必会对落后的消费品形成挤压作用,这类企业也势必会加大自主创新改革。

①进口关税降低后,不一定各类日常消费品都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秦始皇、刘邦、唐太宗,屈原、烛之武、蔺相如、廉颇、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张衡、诸葛亮、苏轼等。

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

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临川二中、新余四中 2018 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