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56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电子备课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

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前两课分别叙述了狐狸和老虎、小熊及其他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非常有趣,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让机智、聪明、奸诈、狡猾的狐狸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后两课则通过发生在小动物们身上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友谊需要不断地维护,人与人交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

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

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

会写32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课文;并能通过多种读文方式,感受故事中狐狸的不同形象,体会到与人交往要能做到谅解、尊重他人。

3、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从中领悟到道理并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写生字;2、多种形式读文;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体会出故事中狐狸的不同形象,明白与人交往要能够体谅他人,尊重他人。

五、课时划分:

21、《狐假虎威》„„„„„„„„„„„„„„„„„„„ 2课时 

22、《狐狸分奶酪》„„„„„„„„„„„„„„„„„„„ 2课时 

23、《纸船和风筝》„„„„„„„„„„„„„„„„„„„„ 2课时 

24、《风娃娃》„„„„„„„„„„„„„„„„„„„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知识树构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21: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的18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理解“狐假虎威”成语的引申意义。

教法与学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观察。

2、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

2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动物:

同学们,你认识图中的两个动物吗?

生答,师板书:

狐、虎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板书:

假威

4.生齐读课题,相机教学生字“假、威”。

二、初读交流,认识角色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好生字,读熟课文。

2.和同桌交流: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小组讨论:

在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狐狸和老虎?

4.集体反馈交流:

(1)指生说课文的故事内容,师引导说通顺。

(2)小组派代表说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三、细读感悟,随文学字。

感受老虎的强大与狐狸的弱小

1.师:

文中是怎样描写狐狸的弱小与老虎的强大的?

2.生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教学生字“寻、扑”。

3.生齐读本段。

四、书写指导 

五、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阅读语文读本

第二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老虎的强大与狐狸的弱小,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狐狸。

二、细读感悟

感受狐狸的聪明

1.生读全文,讨论:

你从哪儿看出狐狸的狡猾的?

2.集体交流:

找出相关的句子。

3.师适时出示相关句子。

生读与狐狸有关的句子,相机教学生字“转、扯、嗓、派、抗、趟、猪、纳、闷”提示学生“转、闷”是多音字,“转”的读音有“zhuànzhuǎn”,“闷”的读音有“mènmēn”。

引导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这些词语的意思。

4.指导朗读:

这些句子,你觉得该怎样读能突出狐狸的聪明呢?

(狐狸的动作和神态要重读;狐狸的语言要读出威风的气势)

5.生自由练习——指名读,生评价——师范读,生跟读——齐读。

感受老虎的愚蠢

1.运用刚才的方法学习讨论:

你从哪儿看到老虎的愚蠢?

2.集体交流,找出相关的句子。

3.生读与老虎有关的句子,相机教学生字“寻、扑、爪、受、骗、借”,引导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4.开展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老虎的愚蠢。

三、理解寓意,总结升华。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百兽怕的到底是谁了,那现在同学们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2.生说,师引导说通顺说清楚,并适时板书:

借着别人的势力来恐吓他人。

齐读寓意。

3.课件出示《狐假虎威》故事的画面,生欣赏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指名分角色上台表演,他生评价。

5.总结:

寓言故事随着不断地流传,意义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寓言故事的理解也往往不同。

同学们不妨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来理解这个故事的。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课后要写的8个生字,生正确拼读并观察字形。

2.说说要提醒同学们什么?

师相机范写指导。

3.生自由书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21 狐假虎威

弱小——强大聪明——愚蠢

借着别人的势力来恐吓他人

 

教师层面:

 

学生层面: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对话。

2、运用猜字法学习生字并组词;借助图画和朗读,弄清课文内容,感受狐狸形象。

3、通过学习课文,教会学生要学会谦让,提防坏人。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学词,写字读文、弄清课文内容感受狐狸形象。

2、理解狐狸关于“公平”的说法意思,明白狐狸之所以能把奶酪吃个精光的原因。

教法与学法

让学生反复接触汉字,创设情景,配以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文中出现的常用汉字,小朋友已在生活中认识了。

在教学中要拓展识字的形式,加强写字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课时

2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狐假虎威》中狐狸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还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

2.指生说,师相机出示课题《狐狸分奶酪》并板书。

引导教学生字“酪”。

3.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正确读熟课文。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要认的12个生字,指生读,他生正音。

(2)生自由认读——赛读——开火车认读。

(3)组词游戏:

出示“始、帮、便、整”请生接力组词。

相机出示课后第三题,生读读记记。

3.指生读课文,师正音,生评议——小组内开展读文比赛——齐读课文。

4.指名说课文大意,师引导说通顺。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你知道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吗?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2.学生自由读课文,做批画。

3.小组交流。

4.学生谈狐狸分奶酪的经过及对狐狸的印象。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狐狸分奶酪的经过,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近狐狸,来看清它的真面目。

二、细读品悟,感受狐狸的狡猾。

1.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你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狐狸很狡猾的?

2.集体交流。

3.相机出示这些句子,生读句子谈体会。

(1)抓住狐狸语言,感受狐狸的假情假意——“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你们别急,看我的”,听似话语亲切热情,却是为了麻痹小熊们,哄骗他们上当。

(2)抓住狐狸动作,感受狐狸的别有用心——“跑了过来”“笑了笑”“仔细瞧了瞧”“这半块上咬了一口”“那半块上咬了一口”“轮流地咬着”看似动作一本正经,却是奔着这块奶酪而来。

(3)抓住最后的狐狸语言和动作,感受狐狸的阴险狡诈——“我分得可公平啦”“笑着说”“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明明已经被揭穿了阴谋,露出了狐狸尾巴,还说得冠冕堂皇。

4.指导生朗读句子:

让我们一起再品读这些句段。

感受狐狸的狡猾吧!

5.指生读句子,他生评议——生在小组内赛读——自由展示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小熊们的自私。

1.生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熊的句段画下来,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

2.生答后,引导学生抓住小熊们的动作语言感受小熊们的自私。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同学们现在已经明白了狐狸的阴谋为什么会得逞,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小组派一生做代表说说做法)

3.师总结:

狐狸本来就狡猾,小熊又互不谦让,于是给了狐狸钻空子的机会,香喷喷的一块奶酪就这样落入了狐狸口中。

生活中我们可不要犯了小熊这样的错,以免坏人抓住机会做坏事!

4.推荐学生课外读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

五、生字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文中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

2.生读准字音观察字形,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3.师指导书写“奶、第”。

“奶”左边女字旁要把撇变提,右边“乃”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第”下边“弓”字笔顺是:

横折、横、竖折折钩。

4.生自由书写,师巡回辅导。

板书设计:

22 狐狸分奶酪

   狐狸    狡猾

   小熊    自私

  要懂得谦让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鼠”“漂”“幸”等11个生字,会写“折”“哭”“纸”“抓”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清感。

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2、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课时

2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情景导入。

1.展示纸船和风筝,把学生带入情景,相机板书。

指生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

(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

“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5.纸船和风筝分别是谁做的呢?

(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我们就读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将课文读得流利又通顺。

让我们坐端正,把书拿起来,自己读自己的!

2.读了一遍课文,你哪里读得有进步或有哪些新的收获?

3.出示“我会认”中生字所在的词语,指生认读,开火车认读。

4.练习用每个字进行扩词。

5.分组朗读课文,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小熊把祝福扎到风筝上,松鼠把快乐折进纸船里,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小松鼠带来了幸福,出示:

祝、折、纸。

这三个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写的字。

2.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

“祝、折、纸”。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

学生在写字纸上自己写一遍。

4.出示:

张、扎、抓、但。

小组内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在练习本上书写。

5.观察“哭”字,说说它的结构和字形特点。

练习书写。

6.分小组展示学生的书写,评选书写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

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领悟,体会情感。

师范读课文。

生带着问题:

小熊和松鼠认识吗?

是什么使它们成了好朋友?

仔细倾听。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

小熊和小松鼠分别住在哪里?

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2)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学生回答,借机出示课件)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

(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

(“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什么原因让它们这样高兴?

(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

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它们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很高兴,小松鼠呢?

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如果仍旧没有发现,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小结:

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

3.学习第七自然段。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第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3)原来它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它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它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

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友谊失而复得,它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它们的心情表达出来?

先自己试试。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指生读,齐读。

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呢?

指生说。

三、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他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不会)

老师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板书设计:

23 纸船和风筝

小熊   松鼠

吵架和好友谊需要宽容理解

 

教师层面:

 

学生层面: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2、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课时

2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导入新课。

风娃娃是个乐于帮助人们做好事的孩子,人们刚开始时非常感谢他可后来又责怪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分组讨论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三、交流。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检测目标。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扩词练习。

4、接力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五、指导书写。

1、认读8个生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注意以下几。

汗、伤: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吸与极比较,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都分‘及”。

3、学生练习书写完成“我会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五分钟交流展示】

一、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

二、引导自学。

三、分组讨论

1、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

图上风娃娃各在干什么?

哪种做法是对的?

3.找出与插图内容相对应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四、探究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2、体会风妈妈的话。

3、交流:

你认为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做哪些事?

结合第一幅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一段写风娃娃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2、“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在流?

3、风娃娃做了一件好事;他心里高兴极了,他可能会怎么想?

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纤夫为什么对风娃娃表示感谢?

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

连着两次风娃娃都是用力地吹,为人们做了好事,所以他想到了什么?

2、这句话该怎么读?

读出毫不在乎、做好事太简单了的语气。

3、学生齐读。

4、他的这种想法对吗?

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读第5~7自然段。

2、风娃娃又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人们喜欢这样的帮助吗?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

读出疑问、委屈的语气。

2、为什么人们责怪他?

你知道吗?

3、讨论,交流。

五、提高能力

1、指名分段读课文,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谁能告诉风娃娃以后他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风车慢慢转动秧苗喝足水

纤夫用力拉船用力吹船飞快行驶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

主备人:

使用教师:

课题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和4个词语,能规范书写左右大致相等的字。

2.理解象声词和歇后语的意思。

3.读文感悟狐狸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学词写字、理解象声词意思、积累背诵带动物的成语。

教法与学法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课时

2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五分钟交流展示】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看拼音,认读两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结合插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左边一组词语中带“厂”,右边一组词语中带“穴”)

3.生自主识字,同桌合作正音。

4.开展多种形式读字词,巩固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引导生回忆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2.小组内开展查字典比赛。

3.全班交流。

三、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文中四个生字,生自由认读后说说:

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2.生观察字的字形,说说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左右大致相等)

3.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提醒: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写字时要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

4.生写后全班交流,评出写得好的同学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生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

2.指生说说:

这些成语都带有什么?

(动物)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师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5.生自由朗读,读熟成语并和同桌展开背诵。

6.说说你平时积累了哪些同类的成语。

二、我爱阅读。

1.生借助拼音读熟短文。

2.小组内互相正音并检查短文的朗读情况。

3.指生朗读后讨论:

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

小獾又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

它们的称赞给对方带来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小结:

诚恳的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消除了刺猬一天的疲劳,恰如其分的称赞会给他人信心和力量,让人心情舒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多去赞美别人!

 

第八单元复习备课

复习目标:

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3、通过课文阅读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复习重难点:

专项练习

第一课时

复习过程:

梳理本单元知识

一、组词

始()()()忙()()()

便()()()整()()()

二、把句子改写得更生动具体

1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2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三、我会连。

和风风和云淡风起风调风平

风轻细雨日丽浪静云涌雨顺

四、选择声音词填空

啪唰吱呀嗡嗡嘟嘟嘟咚咚咚哗啦哗啦叽叽喳喳

1大家睡着了,突然想起()的敲门声。

2(),雨下个不停。

3花丛中,蜜蜂()地叫着。

4妈妈()的一巴掌打在了我的脸上。

5树林里,小鸟()地叫个不停。

6我在家里睡午觉,突然听见()一声,门开了。

7弟弟衣服兜里的糖果()地响。

8电话里传来()的占线声。

9雨刷器不停地刷着车床上的雨水,()()()。

第二课时

复习过程:

一、填空。

(),恐惊天上人。

一九二九(),三九四九()。

()风()风()风()风()()

()风()风()风风()()()

二、写汉字。

héfēnɡxìyǔfēnɡhérìlìyúndànfēnɡqīnɡ

()()()

fēnɡqínɡlǎnɡjìnɡfēnɡqǐyúnyǒnɡfēnɡtiáoyǔshùn

()()()

héfēnɡxìyǔfēnɡhérìlìyúndànfēnɡqīnɡ

()()()

lángtūnhǔyànjīnggōngzhīniǎodǎnxiǎo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