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54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docx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

粤教版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教材分析与研究

 

1.前言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标志着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这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时间最紧的一次大规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中物理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004年9月,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五套新教材正式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省级实验区投入使用。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质量和对教材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教师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一环。

但是,传统的教材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新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就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广东作为课程改革首批实验省份之一,也全面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多数地区选择了粤教版教材[1]作为主要的教材。

其一体化的教材设计理念,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作为粤教版物理教材的最后一本,选修3-5教材第一版在2005年底刚出版,绝大部分学校尚未开始教授,也尚无相关的理论分析,因此,对其教材分析才刚刚开始。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尝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座谈访问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其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以下简称“本章教材”)这一部分进行教材分析与研究,尝试让本论文对粤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材的概念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充,绝不仅仅限于教科书。

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材料。

因此,本文的分析将把焦点集中在对教科书的分析上,但出于叙述方便和读者阅读习惯的考虑,仍将“教科书”说成“教材”,请读者留意,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关于粤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碰撞与动量守恒》一章使用情况,笔者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叶正波老师作了比较详细的访谈,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并在其帮助下在该校部分高二学生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与此同时,笔者对人教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人教旧版”)、2005年版(以下简称“人教新版”)[2]、上海版[3]的相应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与粤教版教材进行比较。

下文将结合访谈调查内容和比较分析结果作适当探讨。

2.物理教材的分析依据

做任何分析研究都必须有充足的依据,不能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必须建构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

做物理教材分析也不例外,首先,物理教材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论著,其编写是在物理教学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其次,物理教材的内容是从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挑选和提炼出来的,其编写必然要根据具体知识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来进行;再次,物理教材是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学生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其编写必然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此外,物理教材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其编写必然会受到功能定位的制约。

综上所述,进行物理教材分析,最基本的依据主要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物理教学目的、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物理教材的功能定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物理学科教育指导文件,是以上四个基本依据紧密结合的成果,也是教材编写的最直接依据,因此,自然也就成为了物理教材分析的直接依据。

 

2.1物理教材分析的基本依据

2.1.1高中物理教学目的(应该是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4]

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有:

第一,使学生获得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实际应用;第二,培养能力;第三,激发兴趣;第四,培养高尚品格。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的出发点。

高中物理教学目的不同,教材分析的侧重点也将发生改变。

在旧课程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虽然1996年颁布,2000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本)》(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已经比较逐渐地强调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培养,但均以知识技能的系统掌握为核心目标,因此教材分析的重点也是放在知识技能上。

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并把这三个维度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此,把握好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的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方向。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材分析的时候,应首先从这里着眼,分析教材在内容选择、程度要求及编写上如何体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的。

 

2.1.2物理学科体系

物理学在希腊文中原意是“自然的科学”,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门独立的学科陆续形成,如化学、生物、天文、地质和各种工程学科等。

因此现在物理学指的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主要包括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等。

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就是指物理学按其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知识内容和逻辑程序。

它其主要子学科之间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物理学科体系示意图

从整个物理学科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经典物理,它是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部分所组成的知识系统。

另一部分是近代物理,它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知识系统。

而现行高中物理课程主要选取经典物理部分的内容,加以少量近代物理内容。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尽管在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了根本性的提升,但依然是物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部分。

因此,只有理解物理学科体系,才能居高临下地理解教材中某个部分知识内容,理清该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与其它部分的联系。

尽管2002年版的人教版教材已经开始设置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两个模块,但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结构依然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

其中,对于选修系列3,课程标准指出,它“应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因此,对选修3-5教材《碰撞与动量守恒》一章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把握好碰撞与动量守恒在物理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尤其是选修3系列乃至选修3-5模块中的地位,深入分析其内容是否符合物理学科体系的逻辑,是否体现了物理思维的递进,是否有利于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

 

2.1.3学生的认知规律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对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下面结合问卷调查的情况,对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

由于本次调查(什么时候作的,调查人数等细节要写清楚)是对华南师大附中这间省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其结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学生对物理学习难度的判断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主要在高一年级完成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从高二开始进入分科学习阶段。

在高二的物理学习中,学生普遍觉得相比于高一,物理科的难度没有降低,认为越来越难的学生和认为难度差不多的学生分别占到44.68%和47.87%,比较接近。

二、学生对物理知识结构的体会

经历了多个模块的物理学习之后,有43.62%认为所学的知识结构是比较清晰的,39.36%的学生认为自己仅仅知道少数知识点的联系,15.96%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

这也是教材组织从逻辑性顺序向逻辑——心理互补顺序转变的结果。

三、学生对竞争压力的体验

在竞争压力方面,预计调查结果会显示学生的竞争压力会比较大,但是,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37.23%的学生认为竞争压力很大,这与预期值相去甚远,大部分(59.57%)学生能体验到竞争压力,但认为这对学习是一种促进,也有2.13%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压力。

从结果可以看出,竞争压力在学生的人之中是客观而普遍地存在的,但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可以做好心理调适,把压力变成动力。

四、对学习成绩的看法

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结性评价,学习成绩在传统教学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学生对学习成绩是比较看重的,大部分(61.70%)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31.91%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只有6.38%的学生对学习成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物理成绩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上,62.77%的学生认为成绩对兴趣的确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成绩不好也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17.02%的学生认为影响非常大,19.15%的学生认为没有联系。

 

2.1.4物理教材的功能定位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和标准。

教材呈现的重点是知识点,对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的传递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一笔带过,导致了教学中仅仅关注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潜移默化。

而新课程的理念认为,教材仅仅起到范例的作用。

也就是说,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一种范例,为师生的对话提出了相应的话题。

与此同时,教材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而只是基本知识的传送载体。

可见,新课程教材能提供的只是有限的教学资源。

在充分认识物理教材的功能定位后,进行教材分析,可以发现现行教材的不足,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分清教材提供的资源能否满足需要,是否还需增加其他资源。

 

2.2物理教材分析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教材分析最直接的依据,它规定了高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是以上四个基本依据紧密结合的成果,也是教材编写的最直接依据,因此,自然也就成为了物理教材分析的直接依据。

《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定义了一系列的动词作为具体的行为目标,同时还把这三维要求在各个主题内容中予以具体化。

这是对《教学大纲》的一大改进。

因此,分析教材,就必须在理解新课程精神和理念的基础上,挖掘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分析新课程标准给出的具体目标内容是否在新教材中予以合理的设置与呈现,探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是否在新教材中予以运用。

3.本章教材的具体分析

教材的分析依据提供了对本章教材进行分析的基本视角。

基于上述的分析依据,本部分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首先总结“动量”知识[5],明确其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章内容进行三维目标分析,最后分别根据本章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1“动量”知识的地位

3.1.1动量概念的地位

早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以前,人们为了量度机械运动的“运动量”,就引入了动量的概念,这首先是在伽利略研究打击、碰撞问题时提出的。

后来笛卡尔初步总结了碰撞规律,提出了动量守恒的思想,认识到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但没有揭示其矢量性;惠更斯、马略特纠正了笛卡儿结论中的缺陷,并正式建立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研究第二定律最初就是用动量概念来表达的,其数学形式为

即物体所受的外力等于其动量的变化率,力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

动量和能量一样,也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都具有守恒的性质,即无论是动量还是能量都不能凭空地产生或者被消灭,而只能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进行传递和交换。

动能

的特点是专门用来量度与其他运动形式转化时的机械运动的,而动量

只能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机械运动相互转换时用来量度机械运动。

因此,动量是物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3.1.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地位

就像动能定理一样,动量定理也可以通过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出来,但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推论:

牛顿第二定律所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而动量定理所描述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为

它表明外力在一段时间里对物体的持续作用所获得的效果,即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

当合外力

=0时,

=C,即为动量守恒定律,不论对一个质点还是对质点组,只要满足合外力为零的条件,那么,系统的总动量总是不变的。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规律,它比牛顿运动定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的领域,例如微观粒子方面,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仍然是适用的。

此外,在研究碰撞和反冲问题时,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要比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方便得多,不必详细研究整个运动过程,只需要比较运动过程的初状态和末状态就可以了,而不必去考虑相互作用过程中复杂的细节,给解决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无论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还是在学习物理学其他部分以及高能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规律。

3.1.3本章教材的地位

“动量”知识在物理学科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高中物理教材一直把它编在里面,从人教版1996年版教材开始,它被专门安排成一章《动量》,并且放在《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后面,使学生在教学中能比较深入地讨论碰撞问题,掌握解决动力学问题的简便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章的地位有所拓展。

在课程标准中,“动量”知识被安排在选修3-5模块之中。

由于学生在此之前接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属于经典物理,而选修3-5模块中其余知识则属于微观粒子内容。

其中,波粒二象性作为从经典过渡到量子的一个中介,而“碰撞”又是粒子性的一个典型特征;原子核结构是利用粒子碰撞的方法研究得到的,而动量守恒定律又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需的知识。

因此,“动量”知识需要在学习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内容之前学习。

可见,“动量”知识除了传统观念上在物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之外,还强化了在从经典过渡到量子过程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访谈中,学生对“动量”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明确的认识;问卷调查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

65.96%的学生认为“动量”知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是很重要的,31.91%的学生认为其只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只有2.13%的学生认为其不重要。

 

3.2本章内容的三维目标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按科学素养的分类,物理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括:

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方法、物理能力、物理思想和物理科学品质。

[6]

契合这个目标,《课程标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课程目标,这三维目标也是教材编写中隐含的一条线索。

在《课程标准》中,“碰撞与动量守恒”是选修3-5模块中的二级主题,其要求为[7]

“1.内容标准

(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

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活动建议

制作‘水火箭’”

 

3.2.1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的具体目标中,《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成就和对社会发展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

在问卷调查中,相比于其他两个目标,有60.64%的学生认为经过本章的学习后,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提高最快、感受最深。

一、知识内容体系的分析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本章知识主要涉及了动量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基于这些知识,本章设置了“物体的碰撞”、“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反冲运动”和“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五个小节,其知识结构如图3所示:

 

 

 

 

 

图3本章知识结构图[8]

根据这个知识结构,对本章知识的内容体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步,研究物体的碰撞,让学生对其过程和特点形成初步了解,建立基本模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跨越从实际现象到科学探究的门槛。

首先,展示历史上从马尔西到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对碰撞实验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形成对碰撞与动量联系和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初步印象。

然后,列举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意识到碰撞在自己身边到处可见。

接着,通过台球碰撞的例子介绍正碰、斜碰两个概念,并结合火车碰撞相连的例子介绍碰撞后分开与否的两种情况,让学生初步建立不同碰撞的模型。

最后,从不同碰撞中总结出碰撞的基本特点,并通过一个设计巧妙的实验探究活动,从不同弹性的物体间的碰撞情况,总结出碰撞中能量的变化及规律,让学生明确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区别,从而为接下来的科学探究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准备。

第二步,研究动量及其改变规律——动量定理,让学生顺利接受动量这一个新的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并对其改变情况形成初步印象。

首先,从鸡蛋落地的不同结果过渡到砝码落地的不同受力,让学生形成探究实验的情景。

然后,展示实验中力传感器记录结果,并结合一定的提示给出动量定理,让学生在体验传感器技术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冲量、动量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动量定理。

最后,列举两个通过改变作用时间而改变作用力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第三步,探究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在掌握这一定律的同时,获得在技能方面乃至在另外两个维度上的提高。

首先,在动量定理的基础上,对学生关于动量守恒的猜想作一定的提示和引导。

然后,设置“实验与探究”环节,对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比较和总结出动量守恒,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最后,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总结,规范和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四步,通过对碰撞问题的实际分析,展示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体会动量守恒定律的优点,清楚地认识到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会比牛顿运动定律更简捷、更方便,进而培养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通过一道溜冰者碰撞的例题,展示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的一般步骤,并进行理论总结,让学生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然后,过渡到粒子碰撞的例题,结合了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把分析提高了一个档次,让学生为综合题的分析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把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运用牛顿运动定律两种解题方法进行间要的对比,让学生再次明确前者的优点。

第五步,研究反冲运动及其例题,让学生在了解反冲运动的基础上,深化对动量守恒定律实际应用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列举生活中反冲运动的例子,总结反冲运动的特征及其动量守恒的特点,让学生构筑反冲运动的模型。

然后,通过手雷爆炸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反冲运动中的动量守恒。

最后,通过火箭喷气的例题,介绍火箭在我国的发展,让学生在强化印象的同时,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第六步,介绍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让学生从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中,找出它们共同具有的不变因素或特征,再从守恒与对称的关系中去认识守恒的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章的体系结构主体上是逻辑顺序结构,知识内容是按“动量”知识的体系结构展开的:

由建构模型到动量概念,再到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最后是应用和升华。

这种逻辑顺序也是学生往后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有利于学生通过简单的总结和练习,就可以直接建立知识的基本结构,并且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与此同时,各小节的安排,又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基本上遵循以下思路:

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进行发散思考,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

每一节内容都是以学习过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铺垫,而新知识又在初始认识水平上略有提高和改进,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比较轻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过程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知识内容上说,本章教材基本实现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统一,在学生的学习中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教版2005版和上海版相应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之有比较大的区别,这将在下一节中作进一步的分析。

对于本章教材的思路,学生的反应是褒贬不一,有34.04%的学生是喜欢的,25.53%的学生是不喜欢的,不过更多的是说不清楚,占40.43%。

 

二、技能训练的分析

物理技能包括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经验性操作活动方式(如仪器使用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等)和心智活动方式(受力分析技能、状态分析技能等)。

(一)训练经验性操作活动方式的分析

经验性操作活动方式主要包括仪器使用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

两种技能均可以在物理实验中被训练,但是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这向来是一个薄弱环节。

而在本章教材中,从课堂实验到课外活动,都对两种技能的训练加以着重。

在课堂实验方面,本章教材设置了两个“实验与探究”环节,分别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以及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着重对学生的仪器使用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训练。

首先,在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学生使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进行实验。

这套器材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初次使用,此处再次出现,可以让学生继续训练器材的使用技能和实验的操作技能,如导轨水平状态的调节、光电计时器的检查,读数的注意事项等,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实验器材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运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的能力。

其次,在探究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寻找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相对规范的操作,主要起到了训练操作技能的效果。

它占用时间不多,却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不过,在访谈中,华南师大附中的叶正波老师指出,实验器材虽然简单,但存在配备困难的缺点;也有学生提出把弹性球套上布套进行实验的话,对其形变不能完全恢复的说法难以理解,这方面的问题,还留待进一步的讨论。

此外,在引入动量和动量定理的时候,教材使用的是观察力传感器实验图象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也可以采取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力传感器实验。

这也能起到训练学生对新型实验器材的使用技能和操作技能的作用。

在课外活动方面,本章教材同样安排了两个活动:

一个是选取不同碰撞物做碰撞实验,另一个是水火箭的制作。

前者要求学生寻找不同的碰撞物,做碰撞实验,再总结影响其运动状态变化的因素,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后者在必修2里面曾出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两个课外活动,一方面实验仪器便宜,而且容易找到,让学生觉得实验的难度不大,乐意去做。

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课题感兴趣,激发他们动手实践的热情,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课内教学中实验的设置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相互相承:

课内通过课堂小型实验与大型探究实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