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53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6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docx

酒泉中学教育教学通讯

酒泉中学

教育教学通讯

第37期——课堂教学专辑

 

酒泉中学教科研处编印

2007.4

目录

一、力促课堂教研,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听课评课工作的按语酒泉中学校长曹德新

二、立足课堂,在听课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近期听课回顾科研处

三、专题调研论文:

程度与进度科研处霍军

四、酒泉中学初中部听课、评课实施意见(试行)初中部

五、七年级(下)《1.3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课堂实录)初一数学备课组魏榕

六、魏榕老师数学课点评酒泉中学副校长殷大文

七、听冯转霞老师的诗词鉴赏——《游园不值》有感初中部语文备课组徐燚

八、来自家长的声音——爱心润物细无声初中部家长委员会成员、律师张文东

九、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式高一年级信息组任秀霞

十、任秀霞老师公开课《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式》听课研讨摘要信息教研组

十一、教育技术:

如何用统计学生成绩高一年级主任王万平

 

力促课堂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代“课堂教学专辑按语”)

酒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德新

我校的教研宗旨是“围绕教学搞教研,搞好教研促教学;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立足课堂教学,抓好课堂教学,促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磨练课堂基本功,迈向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境界,应当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科研处从上学期以来与教务处、各年级、教研组相配合开展的一系列听课评课活动,正是适应我校教研宗旨的实际行动,谨望全体教师积极响应,人人以上好课、上出优质课为荣,人人把课堂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立足课堂,向45分钟要教学效率,向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教学质量,努力在课堂上促使全体同学的发展,并以此促动自身的专业成长。

希望继续开展以年级和教研组领导、以备课组为基本组织单位的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一人上课,大家评议,开好每一次小型研讨会。

希望在逐步的研究性探讨中,充分发挥备课组专业相同、话题一致、研究目标一致、组织形式方便灵活的特征,切切实实提高一个科目在同一年级中的整体教学水平,激发大家研究教学艺术的兴趣,同时能通过提炼,努力形成各备课组教学风格和优势,促进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培育一支业务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

课堂,永远是教育者希望的田野。

立足课堂,在听课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近期听课回顾

酒泉中学科研处

2006——2007学年度,我校成立科研处,遵照学校“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教研宗旨,我们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与教务处、各年级、教研组紧密配合,立足课堂,深入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已在高中各年级、初中部和英语教研组开展了有步骤的听课工作,现借《教育教学通讯》逐步汇报听课中的所见所感,和部分教师的教案、课后反思等内容一并刊出。

我们的听课工作将一直持续下去,欢迎广大教师积极撰写相关文章,共同研讨课堂教学艺术。

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走向规范

我们所听大多为本校青年教师的课,他们多半教龄为五年以内。

经过各教研组以老带新的师徒制度的打磨,我校青年教师业务提高成效显著,都能站稳课堂,得到学生认可,总体看来,有以下优势优点:

1、受正规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培训,专业基础知识功底扎实,知识背景纯正。

2、普通话水平较好,教学语言大多符合课堂标准,经过准备的汇报课上的课堂用语规范精练,流畅清晰,习惯性用语和罗嗦话不多。

3、备课态度严谨,教学设计完整,板书有规划。

4、基本知识传授到位,讲究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

5、基本上注意到了讲练结合,努力实现师生互动,能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6、部分教师已有了个人教学的创意。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亮点

一些老师的教学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李秀梅老师教学语言响亮清晰,政治课精选生活事例,生动而富于启示性;孙逸寒老师的化学课设计的练习方式多样,针对性强;莫飞老师的生物课板书设计独具匠心,对比效果鲜明,使用效率高;王林老师的化学课精心安排系列实验,步步推进,直观的演示背后是严密的推导逻辑;孙涛老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理解语文课文;钱晓老师的语文课巧妙设计课堂高潮,举一反三;闫丽阳老师精心制作课件,注重课文的文化背景,揣摩词句到位;李竹梅老师重视引导学生诵读古文,切中语文课堂要害;任秀霞老师的计算机课引导学生理解新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让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在练习中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李世军老师数学专业基本功扎实,对教材的理解深入而有独到之处;杨转红老师教态和蔼,数学教学语言节奏分明,教学思路清晰;陈娟老师选题注重类型,讲练结合紧密;田毅老师正确把握了高三英语作文写作的要点,注重审题练习,指导得法。

三、骨干教师课堂艺术的成熟特征

同时,一些骨干教师的课则给予人更多启发:

初中部初一备课组的魏榕老师的代数课上得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步步推进,以一个个设问带动学生在貌似简单、好掌握的知识点上深入思考,设问严谨,悬念叠出,小内容上出了大学问,小课堂具备了大气象。

魏老师备课十分投入,查阅资料丰富,课堂步骤考虑周密,充分研究知识点本身延伸到的广度与深度,练习设计巧妙典型,教具使用效率很高。

更兼教态亲切,关注全体。

魏老师一向教学成绩显著,她的课堂功夫值得学习。

所以本期特别推出,供大家探讨。

尤丽霞老师一向注重语文课堂文学内涵的挖掘,所以她的课历来以浓厚的文学气息感动学生,启迪学生,带动学生的想象。

本次讲授文学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她抓住人物形象的专制“恐惧症”做文章,引导学生背诵古典诗歌,讲述二战故事,想象写作人物结局,联想广泛,充分带动了学生的文学感受力。

四、盯住课堂的工作方法扎实见效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年级、教研组在开展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把课堂教学本领的提高当作工作重点,使教学艺术的探讨形成了热潮。

校长、教务处领导多次出现在听课评课现场,对老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艺术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

高二年级首创每周有计划组织备课组结合各学科青年教师听课、评课、说课的工作方法,邀请校领导和科研、教务方面的负责人参加评点,随听随组织评课,反馈及时,会议程序严密,在全年级青年教师中形成了备好课、争上优质课的风气。

初中部则开展全校区参与的“每周一课”活动,每周二定时在下午第二节课安排一节观摩或汇报课,提前在学校周工作计划表上公布公开课信息,专任副校长和年级领导邀请科研处和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参加,讲评有序。

他们本学期还制订了相关制度,收缴教案,课后反思或教学案例等,建立资料库。

高一年级本学期按不同学科组织系列听课活动,由各备课组长主持,主管教学副校长,科研处、教务处负责人、教研组组长同时参加听课,评课会集体诊断,精彩见解时出,研究气氛浓厚,每次会议都是一次小型研讨会。

另外,这些听课活动中,不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也是一个特点,许多教师谦虚为怀,态度虔诚,收获良多。

五、目前的展望

凡此,让我们看到了我校教学科研的基本思路,那就是,在年级、教研组和科研处三方联合组织下,以教务处的教学管理规定为标准,以各备课组为依托,按周工作计划开展有序的听课、评课活动,课前有周密准备,课后有正规的评议会,会后有教学反思写作,最后还有汇总到科研处的相关研究资料。

这些资料的逐渐积累,既成为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学校教学研究的档案汇集。

相信假以时日,这种立足课堂的研究内容会真正促使每个青年教师养成在日常教学中研究的良好习惯,理性经验与日俱增,专业成长层次清晰,个人在业务良性循环中不断进步。

而小型研讨会的评课模式,很适合我校现在教师总员人数众多的状况,也可以解决各教研组人员众多、组织全体会议困难而效率不高的问题。

我以为,今后我校教研活动将更多以年级、教研组甚至备课组为单位展开,我们必须在现有活动中摸索小单位的有序研究制度。

相信这样的组织形式将带来真正的校本研究。

另外,科研处还与英语组、生化组、史地组协调配合,按月组织各组听课活动,具体内容,将随工作进展《教育教学通讯》上组织教研组专题,刊登相关文章。

鉴于听课中发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下面专门撰写了研究文章《程度与进度》,供大家参看。

 

程度与进度

霍军

教学一词,当然是教与学的意思的总合。

大学言:

“教学相长。

”将教与学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毋庸置疑,教学活动就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互动。

课堂上,教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的任务是“在老师教导下学会”,教与学两方因此达到了课堂目标的一致性。

怎样算教得好?

首先当然是教师对所教知识融会贯通,有绝对高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而能在单位时间里完成一定量的授课内容;其次,教师当明确一节课的授课目标,按时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顾及到该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的关联,考虑到学生课后的掌握,以及本节课与后面知识的衔接;再次,学生确实完全懂得了本节课新授知识,这儿的“完全”既指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又指整个班级的领会程度。

但是,学生程度本身具有差异,每节课的教材深度难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做到点面结合、个体与集体同时受益,就成为教学的关键。

日常教学中,我们当然要求教师兼顾以上三个方面,但是,实际操作中,一般的合格教师往往在备课中笼罩前两个方面,而较少甚至完全不顾及第三个方面——学生的掌握程度。

当今课堂教学面临的普遍困难是:

班额巨大,动辄六十人以上,教室里拥塞不堪,教师工作量巨大;随着生员数增加,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也更趋复杂化;教材内容多,容量大,教学任务紧。

很多教师感到精力难以兼顾,就采用了“随大流”的教学方式,既不特别照顾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无暇看顾跟不上的“差生”,只是一味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讲完了事。

或者在沉重的教学工作中疲于应付教材本身,自顾自的满堂灌就成了教学常态,即便提问、演练也是教师拽着学生整节“狂奔”,长此以往,“会的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入校时的成绩差距,毕业时常常会拉大许多。

甚至,因为“中庸”的“温开水”教学,一些天性聪颖、成绩突出的学生也会在毫无特色的教学中变得平庸,毫无学习热情。

我以为,当今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考虑了如何完成教学进度,而学生掌握的程度则不被注意。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是“程度”,还是“进度”?

如何处理好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程度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有目标,授课内容井井有条,课堂步骤完整,按时完成教学内容,讲授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语言精练,教态和蔼大方,板书设计纲目明晰,甚至语言还能比较生动,这一切,只能说是达到了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其实还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求。

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在我看来,就是能彻底关注学生的学习程度,在单位时间里有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程度的相应方法,这些方法适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效率高,灵活多变。

这些方法是不断不懈积累的,每节课都坚持使用的,成为教学设计一部分的,能根据课堂学生反应及时调整的。

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使程度高的学生得到激励,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彻底掌握,使存在问题的学生听懂学会。

同时,正是这些方法的使用,带来了课堂的生动活跃,带来了课堂的“好看”(比如某些公开课的所谓高潮)。

在长期听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归纳出的一些有效做法是:

一、讲与练必须有机结合

一节课中,不管授课内容多么繁重,都必须给学生安排练习的基本内容,比如朗读、自读、背诵、默写、听写、练笔、板演、转述、复述、讨论、自由发言等。

一句老话,不能满堂灌,教授内容必须有节制。

有的老师会说,我的计划不能完成!

那么要问,什么是计划?

教学计划就是让学生学会的计划,而不仅是教师讲完整的计划。

是学生学习程度提高的计划,而不是教师完成教学进度的计划。

有的教师习惯于“大容量,高密度”,有道理。

但大容量当指学生活动的量大,高密度应该是学生思考练习的密度高。

教师应当清醒认识到,本节课学生的理解程度、思考深度才是教学的目标所在,而教材推进了多少根本不应该成为完成教学的唯一标志。

我在多次听课中最强烈的疑问总是:

为什么不慢一点?

为什么要讲这么匆忙?

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

为什么不让学生涵咏得更充分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晓悟佛法的人告诉我们,细小的知识里包含浩广的智慧。

课堂艺术的要害即多求质量,少求数量,举一反三,在知识中挖掘智慧,在有限中窥见无限。

一味跟求速度非但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求知愿望,还养成了粗糙行事的习惯。

沉醉于涵咏本应当高于奔忙于任务。

知识的学习除了增加本领,也要养育性情。

慢的艺术显然难于快的本领。

二、有层次分派任务

教师能按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他们分派问题是一个多年来讲得最多的老话题了,所谓因材施教是也,但实际教学中,这一点却被忽略最多。

比如复习上节课要点,理当分派给那些忽视记忆、马虎不严谨的学生,可实际上,课堂上教师总喜欢自己复述,怕耽误时间,怕学生说不完整。

比如新公式推导中对以下步骤的预想判断,应当有所停顿,交给爱思考、反应敏捷的学生来尝试,满足他们“出风头”的愿望,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求知快感”。

可实际上,很多老师总是把“甩包袱”“破悬念”的好事留给自己,而让那些急不可耐的学生一次次“干着急”。

比如在例题运算中,因为公式已经推导明白,原理已经阐释清楚,剩下的事多半是运用以前的运算方法“带入”数据或是完成算式,这样的“活儿”就该交给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来做。

一则可以让他们也有成功感受,一则可以观察他们前面知识能力的缺憾。

如果交给一些反应快的学生做,还可以借此纠正他们日常演算中的习惯性毛病。

可实际上,许多教师太习惯于让学生集体在下边附和自己,由自己包办一切。

比如朗读,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齐读、单独朗读、分小组表演读等多样形式展开。

关键的地方不妨同学与同学对读,教师与个别同学对读,这样,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了,气氛热烈了,学生的嘴张开了,学习热情自会一天天高起来。

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更愿意范读,领读,或单用齐读。

比如举事例实例,教师可以引导示范,但最好让同学自由联想,或通过小组讨论广泛征引,要有耐心给他们时间。

在一个知识点上让同学列举同类现象,或就一个事例广泛思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热情,提升其思维品质,且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得到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快感。

可是实际上,许多教师宁愿自己“广征博引”,显示“渊博”,“卖弄学问”;或者,虽给出有启迪意义的例证,却代替学生下结论,解“奥秘”。

时日渐久,学生当然会失去对教师问题的关注,对课外知识博览的积极性。

比如一些知识性课程,如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等,教师应在学生阅读教材后给他们更多归纳、概括、复述的机会。

在数理化等课程中,也尽可能利用最后的总结机会让学生尝试归纳要点,乘机发现、指出他们归纳思维的漏洞,把实实在在的能力利用一切教学环节传递给学生。

总之,课堂分层次分派任务,目的是让“会的”得到成功满足,“不会的”暴露问题,随时得到纠正。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新知识的讲解和旧知识、能力的欠缺的弥补、复习,其实可以同步完成。

三、课堂上时时观察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对学生的观察上。

除了讲授时注意学生听课的注意程度、对进度的跟进状况,还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练习。

学生的练习最好板演和纸面练习同时开展。

我注意到,许多教师在板上展示了问题,却让全体同学只展开纸面作业;或者,一些教师让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或阅读时,自己却成了“没事干的主儿”,抄着手在讲台上“瞎转悠”,丧失了观察学生操作时出现各种问题的大好时机。

显然,讲练结合只成了他们“课堂形式多样化”的一个“形式”,没有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契机。

于是,往往学生匆匆忙忙完成练习,教师单独提问,总是叫那些最聪明的,或有能力完成的,而答不上时,往往因怕纠缠下去耽误时间,“算了就算了”。

结果,当然是,“会了的就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

其实学生练习的时候是教师观察学生最从容、最准确的时机。

如果教师仔细体察学生在自己活动时的偏差,那么,他的提问会更具针对性,更有价值,更耐心,从而更有效率。

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追求所谓场面火爆好看,往往爱提问“好学生”,往往喜欢关注那些“精彩答案”,却忘记了:

学生回答中出现问题和偏差,学生答得、反应得“不精彩”,恰恰是教师进入教学、切中课堂要害、提高教学效率甚至“活跃”课堂气氛的有利“契机”。

从前佛教禅师给弟子讲经论道,往往一言不发,静听弟子滔滔不绝,阐述疑惑和观点,有时什么都不说即结束课程——因为那弟子已经讲得很充分了!

又时则在弟子的“破绽中”突然打断,“当头棒喝”,从而进入“法门”,禅师开始滔滔不绝。

我以为,学生出错,不精彩,就是我们进入启迪其智慧、纠正其偏差、提高其能力的真正“法门”。

而这种法门并无一定之规,千变万化,有能力的、通晓教材的教师其实最善于把握这种契机,一招活,全盘活。

因而,“教无定法”,因为“法门无限”,然而“教有定法”,因为,你能立足于课堂实际问题,不怕学生出错,“喜欢学生”出错。

四、点面结合

其实,提高课堂效率,最难以把握的就是:

如何做到“点面结合”。

很多教师的疑问是:

让“差生”回答问题,浪费时间,完不成进度。

看,又回到了根本上——进度!

前面几点我们阐述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果你给了学生充分的练习活动时间,如果你在此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观察上而不仅是自己的进度上,如果你“喜欢”而不是“恼怒”学生出错,那么,你的提问针对性必定更强,解答阐述必定在最需要解答阐释的地方,这样,你还担心什么效率?

你在课堂上要做的事,不是面面俱到从而去“完成进度”,而正是要找到学生不会的难点,找出学生中不会的人员,发现学生不良的习惯,发现学生此前知识能力的缺陷偏差,从而最有效率地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程度么?

因而,你的提问在“点”上,照顾却在“面”上,点面结合,效率自在其中,进度自在其中!

五、积极评价学生

课堂上,一个对学生“反应”作出最积极“反应”的老师往往是热情的,最受学生欢迎的。

因为,他赏识学生,他关心学生,他平等对待学生,他与学生通过知识有智慧的交流。

好老师总是最能积极评价学生的教师。

我观察到,许多教师的提问之所以流于形式,正是因为他只设计了提问,他只想表明自己叫了学生,“讲练结合了”,“师生互动了”,却没有把学生的反应表现真正当回事。

他不知道,他追求的其实还是自己的“进度”,而并不关心学生的“程度”。

其实,学生的表现,无论好坏,教师都应积极评价。

这儿的“积极”不是一味说好好好,如同前些年所谓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由着学生“创新思维”“奇思妙想”,而是,教师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最真诚、最热情、最投入、最认真的回应。

你的表现应当是:

全心全意盯住学生的回答和表现。

正确的、精彩的回答自不待言,不精彩的、甚至是错误的回答,你应当寻根问源,积极探讨,提示全班同学思考,就此展开讨论。

这样,学生会在长期教学中感到你的严谨认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产生求知中的尊严,产生对知识能力的“高贵感”,如果,能够造就一种“知识贵族”的体面感,那就最为理想。

我注意到,一些教师并不关心学生回答了什么,或者对他的答案不屑一顾,或者答完了事,毫无评语,甚至还有嘲笑。

他总是忙于自己的“进度”,你没答上?

那好,我讲吧,讲完了事。

学生会从这种回答中得到什么?

“好学生”会觉得答与不答无所谓,“差学生”知道答了总是出丑,不如不答。

所以,我们看到的,只能是:

小学,全班抢答,举手如森林;初中,“好学生”抢答,举手如烟囱;高中,谁也不回答,课桌上空,是“不毛之地”。

课堂教学是不是艺术,能不能成为艺术,原因众多,我感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取舍——要进度,还是要程度。

要进度,还是要程度?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后记:

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相长斋主霍某于三个月“狂听”三十节课后作,其中借鉴了不少参与近期听课的老师和领导的高见,如教务处、高二年级、高一年级的负责人在每次评课会上都有精彩发言。

以上所阐述的“毛病”,虽冠以“许多老师”“一些教师”之名,但其实主要是我自己的,坐在许多课堂上,看到别人的高招,或经意,或无心,不禁大感惭愧,觉得几十年课堂站下来,毛病多多,不得要领,一时间汗涔涔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觉教学艺术,深不可测。

然探讨之,又其乐无穷。

愿与大伙儿“共商国是”!

酒泉中学初中部听课、评课实施意见(试行)

为了落实《切实加强初中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把我校初中部建成为酒泉中学高中输送优质生源的基地,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初中部特制定听课、评课等开展教研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初中部每周至少安排一节集体听课,授课内容由备课组长和授课教师提前确定。

听课结束后在指定地点评课。

二、要求:

1、授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精心备课,授课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使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环节,力求把课上成体现自己教学技能、展示自己才华、同行认可的示范课。

2、备课组要对上课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本着培养年轻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一心为上课教师着想,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指导上课教师备课、上课,让上课教师切实感受到备课组所起的作用,同时对其它同学科年轻教师的专业提升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评课时,授课教师首先要进行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说课内容包括:

(1)、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

(2)、说教法,主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在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后,恰当的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要说本节课是用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明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的。

(3)、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

要讲清上课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上课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4)、说明课堂教学过程。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次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评课,要求听课教师必须参加评课,把评课这一环节做为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平台。

评课教师要直言不讳,授课教师要虚心接受。

评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教学理念上评议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上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以及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教学方法的革新和多样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

(5)、从教学基本功上看板书、教态、语言以及知识整合的情况。

(6)、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的实效性。

5、听课,原则上要求同学科教师必须听,年轻教师必须听,其他教师采取自愿。

听课教师要有“备”而听,要根据授课内容提前阅读教材,做好准备,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时要做好记录,可以笔记也可以录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为写课后感受做好准备。

在意识上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识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为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客观、公正、全面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听课时应关注:

(1)、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新课如何导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渗透那些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气氛如何。

(2)、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思考、讨论、争辩、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