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494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理学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理学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理学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理学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问答题.docx

《心理学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问答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问答题.docx

心理学问答题

心理学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心理学的俺就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系列位置效应。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5.识记的方法。

6.时间因素。

7.情绪和动机。

▲以及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

(1)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

(2)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

(3)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

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3.是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间隔复习

(4)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

(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2)复习方法多样化

(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

要掌握复习的量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2.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特点。

3.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4.对小学生进行抽象记忆的培养。

5.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6.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7.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8.掌握回忆的策略。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2.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刺激和实物标志的含义;

3.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科学概念的掌握(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见的创造性课程

①创造发明课。

②直觉思维训练课。

③发散思维训练课。

(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颜色、味道、形状))

④推测与假设训练课。

⑤自我设计训练课。

⑥假设课。

⑦侧向思维训练课。

▲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创造技法

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法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互相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应用此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所有方案禁止批评,延迟评价。

评价必须在所有想法出来之后再进行。

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提倡自由奔放的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提倡对他人的设想进行组合和重建以求改善。

1.头脑风暴法。

2.系统探求法。

3.联想类比法。

4.组合创新法。

5.对立思考法。

6.转换思考法。

7.检查单法。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培养间接性趣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

a.预先控制

b.信号控制

c.提问控制

d.表扬控制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a.认知调节法

b.合理宣泄发

c.意志调解法

d.转移注意法

e.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几率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意强化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与发挥。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

有的人可能在某一两方面是天才,而在其他方面是蠢材;有的人可能每种智力都很一般,但如果他所拥有的各种智力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则可能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会显得很出色。

这七种智力是:

1.言语智力(作家、演说家)

2.逻辑-数学智力(数学家)

3.视觉-空间智力(画家、雕塑家、建筑师)

4.音乐智力(多是天赋)

5.运动智力(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

6.人际智力(推销员、教师、心理咨询医生、政治家)

7.自知智力(神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

▲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2.科学的智力观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开展教育工作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

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

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6.及时进行个别教育

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家庭

2.学校教育

3.同伴群体

4.社会实践

5.自我教育

6.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如何开展赏识教育

1.发现学生优点,培养学生自信心

2.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障碍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能力

4.有效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参与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

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育实践。

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例如,教育学研究教学方法,重在支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间的关系,而教育心理学则赵忠于揭示具体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普通心理学研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研究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那种认为教育心理学仅仅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的、缺乏特殊性与独立性的学科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1.感知运动阶段

1感觉和动作分化。

2客体永久性的形成(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4延迟模仿

2.前运算阶段

1早期的信号功能

2自我中心性(儿童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观察和理解世界)

3不可逆运算

4不能够推断事实

5泛灵论

6不合逻辑的推理

3.具体运算阶段

1去自我中心性

2可逆性

3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6岁左右数字守恒;7-8岁面积或容积守恒

9-10岁重量守恒;11-12岁体积守恒(8岁的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路线图)

4分类

5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趋于成熟的阶段。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6反思能力

▲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伐善阶段的过渡阶段。

▲为什么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它决定者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手段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4.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人类学习的特点

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积极主动性)

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以语言为中介)

3.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

(社会性)

▲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形式:

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2.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3.学习内容: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4.学习目标:

具有全面性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序的被动性

▲学习的分类

学习的水平分类

1.信号学习(刺激-强化-反应,如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2.刺激-反应学习(情景-反应-强化,如操作性条件反射)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认知层面)

4.动作技能

5.态度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连续接近法

程序教学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自定步调原则

4.及时反馈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班杜拉以儿童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认得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有其明显的特点:

(1)观察学习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2)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3)自我强化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1.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结构原则(动作表象、图像表象、符号表象)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

1应该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奇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

2应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

3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优缺点:

发现学习: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的优点

1.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4.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发现法的缺点:

1.发现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

2.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局内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3.发现法耗时不经济,不宜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4.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

▲接受学习的优点

1.可以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

2.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3.对教育设备、设施的要求较低,经济易行。

4.以利于大规模地培养学生。

接受学习的缺点

1.偏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对于具体经验和程序性知识,其他教学模式可能更加有效

▲发现学习的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和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有意以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是指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以学习的心向;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一遍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就只是发生相互作用

▲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先行组织者分为两类:

陈述性组织者(上位学习),比较性组织者(并列结合学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积累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的阶段

1.动机阶段2.了解(领会)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

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操作阶段8.反馈阶段

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九个教学事件:

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

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学习表现(行为)、

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

▲认知派学习理论包括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

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

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1.确定帮助的情景

2.探索问题

3.形成见识

4.计划和抉择

5.整合

▲人本主义倡导教学时特定的心里氛围

1.真实或真诚;2.尊重、关注和接纳;3.移情性理解

▲人本主义的基本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2.开放课堂模式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知识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在创造。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有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二)学习观

1.主动架构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社会互动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