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247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ocx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1绿色壁垒的种类

1.1绿色技术法规

近几年来,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其新的技术法规、标准不断出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将进口到其国家的农产品标准不断提升,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难以达到其指标要求。

这是发达国家比较常用的一种保护贸易手段。

通常情况下,以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为名义,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对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后处理等各个领域的技术标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的有食品农药残留量指标、重金属含量指标等等。

如日本在2003年的标准中规定了121种农药项目,从2006年5月底开始正式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中的农产品检验项目成倍增加。

欧盟、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还对标准中未列出的其他农药作了相应规定,这就扩大了农产品检验项目的范围。

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还要求检验铅、铜等重金属项目;美、英、俄、日、韩等国相继要求对一些农产品进行微生物项目检验。

如此繁多的检验项目,给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1.2绿色环境标志

根据环境保护的标准,在产品或外包装上印制图形,是由认证机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或其他有关规定向自愿申请者颁布发的,用以表明申请者产品或服务不但质量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的一种特定的标识。

发展中国家因受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方法一般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他们生产的产品很难在发达国家申请到绿色标志。

当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而实行贸易限制时,这类环境标志便成为绿色壁垒。

这类壁垒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解决的。

1.3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是指既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又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包装,它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而且不污染环境,它在发达国家市场广泛流行。

然而,绿色包装又是一种“高成本”的包装,它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需要研制开发绿色安全的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的包装材料。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又将直接导致它在与传统包装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价格上的劣势,并在客观上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某种制约。

这些“绿色包装”法规,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却为发达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可能。

它们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包装不符合其要求而限制进口,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不断。

1.4卫生检疫制度

发达国家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制定了具有国际标准的“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以保护本国的环境和国民的身体健康。

防止任何含有毒素、污染物及添加剂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测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

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

这些标准应该说对人体和环境是有利的,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其自身能力的限制,要达到这些要求是很困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利用WTO协议中关于环境问题规定的漏洞打擦边球,实行贸易歧视,因此这也形成了一种绿色壁垒。

 

2.我国农产品出口中遭遇的绿色壁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世界市场的大门已向我国企业打开。

人们对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蜂蜜,茶叶,果蔬等的出口前景乐观。

然而,一些发达国家挥舞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大棒,限制和阻止我国的产品进入其市场。

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实施不同的绿色壁垒,所以按国别和产品类别对遭遇的绿色壁垒进行分析。

2.1绿色壁垒的国别分析

2.1.1日本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都制定了限量标准,包括暂定标准、现行标准、豁免标准、不得检出物质以及一律标准等5个类型,大幅提高农产品进口的准入门槛。

其中对进口食品,将引入农业化学品残留物肯定列表制度,残留限量也由原来的1万多项增加到了5万多项;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中涉及的405种农药和120种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都在“肯定列表制度”监控范围之内。

由此将影响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主要有粮食类、豆类、油糖茶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每种产品制定的限量标准众多,常常超过200种农业化学品,限制了其他国家对农产品的出口。

而且该制度全面执行的难度高,给日本执法者在执行上留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从而对我国输日农产品构成潜在的歧视性威胁。

2.1.2欧盟

欧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联合体,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欧盟也是世界上运用绿色壁垒最多的地区之一。

随着中欧贸易的发展,欧盟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欧贸易额占中国总贸易额的17%以上。

中国的农产品、小商品等等,由于价格低廉,在欧盟市场上成为欧盟同类产品的主要竞争者。

因此,中国也成为欧盟绿色壁垒最大的受害国之一。

受限制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农产品。

农产品是我国输欧的大宗商品,也是欧盟农产品的主要竞争者。

因此,只有对中国的农产品实施全面的限制,才能保护欧盟内部的农业、渔业生产。

中国的农产品中无论动物性产品还是非动物性产品都有产品受限,尤其是动物性产品受到的限制更广。

受限的原因是有害物、微生物超标等原因。

2.1.3美国

在中国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中,27%受美国限制,若单独从国家来看,无疑美国已成为中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最大国家.为了将国内过剩的农产品抛向国际市场和阻止国外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美国设置标准极为苛刻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具有较强的保护主义色彩。

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美国绿色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严格的检验、检疫、认证、标准手段和措施上,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食品安全、动植物检验和检疫法规,质量标准、食品标签和包装要求、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要求、绿色补贴。

 

2.2绿色壁垒的品种分析

2.2.1蜂蜜

我国年产蜂蜜约20万吨、蜂王浆1000吨,年创汇1亿多美元,蜂群数量和主要蜂产品出口均居世界第一。

自2002年起,我国产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的蜂蜜。

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产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蜜被执行退运,甚至有的国家宣布销毁到岸的中国蜂蜜。

而且,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加强了对中国蜂蜜的检验。

目前,阿根廷等国蜂蜜以高出我国蜂蜜200美元/吨的价格出口抢占了欧盟一些市场。

此现象表明欧盟制定的抗生素含量标准是苛刻的,即便是大气粉尘中氯霉素的含量也要超过这一标准。

可以看出,有关组织和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绿色技术壁垒,已经成为出口受阻的主要因素。

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和以量取胜,由于“抗生素超标”,这一竞争优势丧失殆尽。

2.2.2茶叶

自从2000年7月1日欧盟对进口茶叶颁布了农药残留限量新标准以后,农残检测项目增加到了108种,2001年增加到了134种,并且农药残留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值普遍降低,仅为原标准值的1/100一1/10。

这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很大威胁。

日本和美国受到欧盟颁布的这一新标准的影响,也紧随其后,使国对该两国的贸易量也有所下降。

欧盟、日本和美国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输往地,普遍认为,对这三地贸易量的减少是我国茶叶出日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统计表明,2007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为114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茶叶产量为69万吨,出口量为24.%万吨;2008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2.5%、23.2%和17.2%。

100多年前,我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

而在100年后的今天,我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

种植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出口数量第三,创汇总额第四。

一系列数字明显反映出,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同样是茶叶出口大国的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正在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和出口量,这更加使得我国的茶叶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正日益失去市场。

2.2.3果蔬

2008年我国出口到上述四国的水果货值分别占同期水果出口总额的20.72%、17.64%、7.53%和5.53%;我国蔬菜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亚洲占出口量和出口额的70%以上,其中日本又是最主要的市场,约占蔬菜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年需从我国进口各类蔬菜30多万吨,价值3亿多美元。

可见,日本及美国是我国果蔬产品出口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近年来,随着日本法制建设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已经建立起结构完整、措施多样、功效显著的食品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等。

对入境食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要求和其他安全要求,我国对日出口果蔬产品就产生了壁垒作用。

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最大影响的就是对日出口蔬菜,蔬菜中又以菠菜为主,主要就是农药残留量问题。

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制定了一套体系完备、规定严格的绿色壁垒体系来保护本国市场,具有较强的贸易保护色彩。

中国果蔬产品出口面对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上,主要以鸭梨、苹果、荔枝出口遭遇“绿色壁垒”为主。

美国在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方面,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

对新鲜蔬菜的农药残留限量制定了98种农药620个限量标准。

美国进境水果法案中,有很大篇幅分析进口水果对国内水果产业界的冲击,对进口苹果的检验有102项残留。

这也是导致中国苹果、柑桔输美程序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3.1负面影响

3.1.1减缓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减缓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达400亿美元。

2003年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农产品出口因技术壁垒损失95亿美元左右;2004年以来,欧盟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大大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大多是食品,国际市场的环保要求就更严格,但从现状看,农产品恰恰是我国目前环保最薄弱的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每年增加5%左右,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农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畜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业等。

3.1.2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就是说成本比较的低。

但是绿色壁垒致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上升。

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出口农产品的企业为了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测、测试、评估所需要的设备费用,还要支付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从而导致这些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在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中,我国的花生、茶叶、蜂蜜等产品都处于优势地位。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提出的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等口号,对产品的包装标准也提出要求,我国农产品目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

我国的花生产量本来居世界首位,在对外贸易中曾与美国、阿根廷一起成为世界三大花生出口国,但是近几年来却因为黄曲霉素含量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导致出口量下降,茶叶、蜂蜜也因为含有污染物质出口下滑。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传统优势逐渐削弱。

3.1.3加剧贸易摩擦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不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比得上的。

因此,他们设置的检测标准发展中国家的达不到。

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3.1.4弱化了入世给中国农产品带来的既得利益

导致我国部分农民收入下降。

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打击了我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发展外向农业,让农产品走出国门,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而外国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基本不受阻碍。

例如,欧盟有关国家曾以我国海水受到污染为由,使我国出口海水产品跌幅达50%;冻鸡、冻肉等农产品均由于绿色壁垒导致价格下跌7%-30%不等。

这些,都直接导致我国部分农民收入下降。

 

3.2积极作用

3.2.1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革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绿色贸易壁垒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标准,通常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我国农产品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发达国家的各种检测项目,只有靠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从长远来看,我国农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就提高了。

促进我国农产品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发达国家。

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促使我国农产品尽快适应绿色贸易标准,合理配置和利用农业资源,重点发展有利于环保的农产品生产;可以促使政策和资金上向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环保型农产品产业倾斜;可以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对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维护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

3.2.2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发展新阶段,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由于绿色壁垒的存在,我国的企业不得不加强产品的质量,这样使得农产品质量层次也日益丰富。

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标准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相脱节,且缺乏配套性和完整性,大量的农产品处于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混乱状态,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及其加工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吃不到“放心肉”、“安全菜”、“优质粮”,顾客采购和消费的农产品没有稳定的质量保证。

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化手段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是必要的。

按统一的标准划分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和规范农产品标记、广告,是改善市场透明度、开拓和规范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

统一标准有利于对同种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便于价格通报,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商品交易活动。

农产品以包装形式与消费者见面,消费者不能再凭感官直接判断产品的质量状况,应该通过标准化对农产品各种包装作出统一规定使消费者了解产品,且避免企业浑水摸鱼,搞假冒伪劣。

3.2.3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

农产品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为优质、安全、标准农产品的量和质都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原因主要就是农业生产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

标准化水平、内在质量方面的差距必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要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质量,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作为结构调整重点,下力气淘汰一批劣质产品,压缩一批大宗农产品,发展一批优质专用品种,培养一批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从而推动农业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方向发展。

 

4应对绿色壁垒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4.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政府的策略着眼于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

4.1.1积极的和各国进行贸易磋商

我国参与国际环境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有利于扩大我国在一些国际环境立法和农产品贸易立法的影响,要求进口国取消不合理的环境限制措施,约束发达国家越来越泛滥的环境限制措施,防止一切滥用环保法规、贸易条款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建立严格、公平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新规则,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充分交流信息和意见,学习先进经验,在处理全球环境事务上,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面临着相同的处境:

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共同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团结、互相支持,加强在国际环境立法中协调,为维护共同的利益而斗争。

4.1.2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

采取农业竞争性发展战略,把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作为扩大出口的重点,加以积极扶持。

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规定,增加政府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食品安全储备、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计划等的投入;把对农业流通环节的补贴转向农业生产环节,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要素的素质和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实施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

4.1.3实施扶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建立农业基金。

通过政府财政划拨一部分资金以及企业排污费的收取,建立农业基金,对农业的绿色产品开发进行直接投资,或用投资控股的方式,对那些和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积极渗入,调控它们的生产经营方式,促使其走科技进步(采用绿色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制定农业倾斜政策。

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

二是要对农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三是实施生态工程。

在农业产业的生产基地所在地及周边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做到“源头控制、流域治理、小区优化”,关、停、并、转一些污染企业,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收取排污费,督促业主不排污或少排污;按照“植被最大化”原则,多栽树种草,增大植被的覆盖率,为农业的生产乃至加工、贮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4.1.4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整治农业环境,污染从源头抓起。

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

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

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

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

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早等),进行植物修复。

强化农业环境政策,制定相应法规,规范农产品品质。

农业部将从两个

方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

一是联合有关部门加紧起草《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

法》,争取尽快出台;二是制定《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要求,分区域、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放心菜”、“放心粮”。

同时要继续引导各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做到农业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研究。

增强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4.2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企业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4.2.1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绿色营销也称生态营销、环境营销或和谐营销,是一种更重视环境保护的社会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

企业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的策划与实施等,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实现经济与市场可持续发展。

实施绿色营销主要包括的内容是搜集国际市场绿色信息、研发生产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建立国际绿色销售渠道和积极开展绿色促销等。

4.2.2走品牌战略之路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它包含着产品的质量、商标、信用、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

驰名品牌是企业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高信誉度的集中体现。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也将面临严峻的品牌竞争形势。

今天的“无品牌”经营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和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基础之上。

农产品遭遇的绿色壁垒,从短期看是出口的障碍,但从长远看也为企业创立品牌提供了激励和契机。

所以企业要抓住这个契机,跨过这道门槛,通过走品牌战略之路,依靠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大做强,迎击国外农产品“冲进来”,加快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4.2.3加强行业组织协会的作用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出口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改变行业协会的性质,加强政府、企业、生产者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协调,积极为农产品出口服务。

加强诚信和自律,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进口市场的动态,以及国际贸易规则和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当今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来说也不例外。

4.2.4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一直都将目标市场锁定在欧美、日本等国家,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国家在农产品进口的绿色关税、市场准入、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以及卫生标准都是非常高的,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也屡屡遭受这些绿色贸易壁垒。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分散农产品出口流向,改变过去几种欧美等国家现状。

在具体策略上,均衡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选择开拓非洲、东欧以及南亚等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使我国农产品在全球形成合理的,层次化鲜明的多元化布局,从而实现避免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局面。

4.2.5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对我国已受绿色贸易壁垒所限不能出口的产品,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

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确实存在问题,应采取果断措施,停止开发、生产、销售或拒绝收购等措施;同时,针对一些进口国家的有意刁难和歧视,应迅速向我国政府反映,通过双边或世贸组织谈判解决,把损失降到最小的限度。

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得到政府最大的支持,切记不可任由他国处理。

结论

尽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环保法规,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应尽快把忽视环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相互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引进外资中,杜绝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品迁移到中国;严格禁止“洋垃圾”的进口;把环境作为社会成本纳入核算体系,强化环境保护。

增强政府在我国农产品出口方面的投入。

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分散农产品出口流向,改变过去几种欧美等国家现状。

在具体策略上,均衡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选择开拓非洲、东欧以及南亚等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使我国农产品在全球形成合理的,层次化鲜明的多元化布局,从而实现避免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局面。

在全面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绿色”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Matthews,A.,DevelopingCountries’PositioninWTOAgri-

cu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