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171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docx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

中考文言文复习(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作者: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

“与”:

给予。

“书”:

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一、解释重点字

①风烟:

指烟雾。

②共色:

同样的颜色。

③俱:

都。

④许:

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

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

急流的水(8)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

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

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

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

互相和鸣(13)⑥戾天:

到天上;戾,至(14)息心: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纶:

筹划、治理。

(16)忘反:

流连忘返;“反”同“返”(17)⑩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8)犹:

好像,如同。

(19)交映:

互相掩映。

(20)见:

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

青白色。

二、重点句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三、理解背诵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6、写听觉感受的: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7、写山“奇”的句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四、课文理解

1、中心:

《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结构: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6、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奇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竞、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晋时期诗人、散文家。

人物形象:

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一、重点实词

⑴会意:

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会;体会,领会。

意:

书中的意旨)⑵亲旧:

亲戚、朋友。

⑶造饮:

到、往。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⑷期:

希望,愿望。

⑸环堵:

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

冷冷清清的样子。

⑹短褐:

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

⑺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⑻戚戚:

忧愁的样子。

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

此人。

⑼俦:

朋友,伴侣。

⑽觞:

酒杯。

⑾嗜:

爱好,喜欢。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理解赏析

1、课文对五柳先生作了怎样的评价?

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

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反映他安贫乐道精神的句子是: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

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

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是与民同乐。

四、名句及成语

1、不求甚解:

现指:

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

韩愈,唐朝文学家。

“说”的特点:

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ì喂。

不能尽其材“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同“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

2、一词多义

能: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

食: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食不饱。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其:

不知其能千里(代词,千里马);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副词,恐怕)

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10、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阅读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的主旨是:

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的主要写法写法:

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4、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作用:

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5、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7、写食马者平庸浅薄的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

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9、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

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0、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11、对对联:

上联:

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

有志可成万里驹

12、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

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岳飞《满江红。

咏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成就了蜀汉大业。

1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

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

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

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送​东​阳​马​生​序​》

问答题

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二、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1、幼时求学的艰难。

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

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四、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1、余幼时即嗜学。

2、益慕圣贤之道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六: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写借书的句子:

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6、写抄书的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7、写还书的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8、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9、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1)足肤皲裂而不知;

(2)四肢僵劲不能动。

10、写衣食简陋的句子:

(!

)缊袍敝衣处其间;

(2)无鲜肥滋味之享。

11、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12、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对比反衬自得其乐。

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知识点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叱咄(chìduō)俟(sì)负箧曳屣(qiè)(xǐ)皲裂(jūn)

媵人(yìng)衾(qīn)容臭(xiù)烨然(yè)緼袍敝衣(yùn)

二、文学常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

明初文学家。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三、解释

1、致:

得到。

2、假借:

借。

3、走:

跑。

4、以是:

因此。

5、弗之怠:

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6、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

7、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8、既加冠:

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请教。

10、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

11、叱咄:

训斥,呵责。

12、至:

周到。

13、援疑质理: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15、稍降辞色:

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16、俟:

等待。

17、穷冬:

隆冬。

18、皲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19、负箧曳屣: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0、汤:

热水。

21、舍:

这里指学舍,书馆。

22、媵人:

这里指服侍的人。

23、寓逆旅:

住在旅店。

逆旅,旅店。

24、沃灌:

浇洗。

25、衾:

被子。

26、缨:

帽带。

27:

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

28、腰:

腰佩。

腰,用作动词。

29、容臭:

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0、緼袍敝衣:

破旧的衣服。

緼,旧絮。

敝,破。

31、略无慕艳意:

毫无羡慕的意思。

慕艳,羡慕。

3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四、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五、古今异义词。

①录毕,走送之走古义:

跑;今义:

表行走。

②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

热水;今义:

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

借;今义:

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一词多义

以①以衾拥覆(用)

②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③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

⑤家贫,无致书以观。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从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

②当余之从师也(跟从)

其①俟其欣悦(他)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

至①礼愈至(周到)

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到底)

若①烨然若神人(好像)

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

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

②走送之(代词,它,指书)

③当余之从师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④无鲜肥滋味之享()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

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译: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带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译: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译:

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

又苦于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八、课文内容理解。

1、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答:

(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家贫,但自己却“嗜学”学习上“无书”和“无师”学艰难,穷冬时节,穿行深山雪谷,“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

  

(2)克服的方法:

  ①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

  ②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

(3)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遇老师叱咄则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答: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

“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

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

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

3、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

(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目的:

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文章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作对比,更为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他不慕虚荣、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

5、归纳作者最终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

6、你觉得“先达”对学生“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

为什么?

答:

答案一:

不可取。

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学习和成长。

答案二:

可取。

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生。

同时,尊师长是传统美德。

7、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事例、成语和名人名言。

勤学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

①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②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勤学成语:

①囊萤映雪②悬梁刺股③凿壁偷光④韦编三绝

勤学的名人名言:

①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③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8、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

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

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

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

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9、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哪些学习的秘诀?

答:

①学习要勤奋;②求师要诚心;③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苦为乐。

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11、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答: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一、重点词语

1、清冽:

清凉。

2、可百许头:

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约。

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

呆呆的一动不动。

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

忽然。

5、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

水中高地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8、明灭可见 明灭:

或现或隐.9、以其境过清 清:

凄清,冷清清

二、理解性默写

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作者描写潭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重点语句翻译

1、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斗折蛇行。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6、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抑郁忧伤之情。

2、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等。

3、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联,写出下联使之成为一幅对联。

(1)琅琊山蔚然深秀;

(2)岳阳楼壮美雄奇;(3)桃花源和平宁静。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通俱;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2、实词理解

⑴增其旧制:

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⑵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⑶薄暮冥冥:

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⑷长烟一空: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⑸微斯人:

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⑹吾谁与归:

我同谁一道呢?

归,归依。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1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三、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主旨句)是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总写岳阳楼宏伟气势的句子是什么?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