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002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docx

学校物理优势学科建设推进计划

一、背景分析

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程理念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等。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落实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是以生活经验和实验为载体进行的。

学生现状分析:

我校70%以上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

初三初四的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两极分化明显。

缺少探究意识,动手能力较弱,学科素养较差,物理学业成绩一般。

外部环境分析:

近年中考增加了学生实验技能考试,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物理中考分值为90分,在高中段学习中,物理是重要学科之一。

我校现为威海市物理学科课题《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实验学校,负责课题中“实验创新”项目的研究。

并与鲁东大学合作,成为“鲁东大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基地”。

同时、我校物理学科申报了《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开展物理深度教学研究》的十三五市级课题。

与课题组、高校的合作为我校打造优势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学校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优质办学条件。

2019年工作基础:

《物理与生活》、《物理拓展实验》这两项校本课程已经完成了两学期的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教材资料,基本形成完整的体系,《物理与生活》在2019年9月进行了调整,加大对学生阅读量及信息归纳能力的培养,目前只完成一小部分的章节内容。

《创新实验研究》已经完成的作品制作了说明书,但不具备系统性,围绕着一项创新实验,我们展开创新实验教学设计研究,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检验效果,2019年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创新实验的资源丰实。

《命题研究》按照计划在持续开展,有一定的具体的数据说明成效问题。

二、预期目标

1.学科层面

(1)根据学期教学进度,继续开发《物理拓展实验》、《物理与生活》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要形成完成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纲要、单元纲要(或主题纲要)。

(2)展开的深度课堂同研,提高物理学科课堂效率,深入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实践化问题设计评价,打造双师制实验课模式。

(3)实现各种不同版本教材的资源整合,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有效整合,物理与科学的有效衔接,学生的学科能力的有效铺垫。

总结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做法。

(4)课题研究深入课堂教学,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用的实际课堂教学中,继续围绕创新实验开展创新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设计评价量表检测课堂教学成果,通过阶段检测设计的专项习题评价《生活与物理》、《物理拓展实验》两项校本活动对学生物理学习的促进作用

2.教师层面

(1)通过系列研训活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2)开发出系列有特色、可操作的校本课程。

(3)通过课堂深度教学研究推出系列优秀课例、微课视频。

(4)设计出系列创新实验案例,制作实验教学仪器。

3.学生层面

(1)初三学生能够基本领会实验探究中的科学方法,会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2)初四学生基本能够独立的迁移应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来获得新知。

(3)通过几个阶段的深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和逐步形成科学严密的物理思维。

(4)参与创新实验设计、发明创造活动,制作出作品和学具;撰写科技小论文、创新实验案例、实践活动成果。

三、推进措施

1.架构实验教学“1+2”课程体系。

由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的实验课程体系由课本实验、拓展实验、创新实验、应用物理四部分组成。

构成学生思维、各种能力的有限延申和补充。

(1)“课本实验”属于国家课程内容,物理实验课保证实验开齐开足,根据教学实际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实验课实行“双师制”,保证实验课堂学生参与度和实验探究的实效性。

(2)开发“物理拓展实验”课程。

在学生有了一定物理素养、知识理解基础上结合生活应用、生活现象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活动。

主要利用课后实践类作业、假期主题探究活动来落实课程内容,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价,并将“物理拓展实验”与开放实验室活动结合在一起。

(3)开发“创新实验”器材。

设计创新实验教学设计,以生命化课堂教学为理念,以体验式实验教学为出发点,以课程标准为纲领,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目标,来优化我校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4)开发“物理与生活”课程。

突出落实“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的STS”教育。

主要以物理情景单、物理趣味视频以及物理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展示活动、现场竞赛形式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

2.打造高效课堂“1+3”课题体系

由市级课题和学校小课题构成课题体系,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最终目标,展开课堂同研、命题研究、实践化问题研究、创新实验研究

(1)“课堂同研”是利用组内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讨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做法,研究物理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2)开展“命题研究”,依据我校学生的学情,设计适用于我校的当堂检测和作业的习题,让习题评价更具有实效性。

(3)开展“实践化问题研究”,内容为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提炼出物理问题,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真正实现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目标。

(4)开展“创新实验研究”,解决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器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实验体验。

3.打造品牌实验教学团队。

(1)依托课题,借助学校作为鲁东大学实验教学基地校优势,邀请专家教授指导我校实验教学工作;定期开展教师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培训。

(2)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各项教学评比展示活动,以比赛来提升教师实验能力。

(3)加强物理学科信息化应用研究,借助智慧云平台、创新微课资源,形成较完备的课程资源体系。

(4)教师通过读书系列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丰富内涵。

以读物理学科教学专业类书籍为重点,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4.课题引领实验教学研究。

(1)以市级课题《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通过实验教学、开展物理深度教学的研究》为引领,以开展创新实验研究为切入点,开展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2)开展物理小专题研究。

①物理与生活——收集具有明显物理知识的情景故事,引导学生提炼出其中的物理知识,并分析知识还有哪些应用。

②拓展类实验研究——整理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的实验,形成拓展实验体系,以实践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实验体验,锻炼动手能力。

③命题研究——依据我校学情,设计当堂检测和作业习题,并对比研究习题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

④实践化问题研究——收集大量生活实例,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课堂匹配,设计出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5.规范教学常规,加强集体备课。

(1)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实验,细致准备实验器材,严格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完成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室的使用规范管理,充分开放实验室,解决学生学习疑难,进行创意实验设计。

(2)开展深度教与学的备课研讨活动。

重点在单元课程纲要的编写、实验课的设计方面进行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对错题本的使用要进行错题整理方法、思维方法培训;统一设计《物理拓展实验》、《物理与生活》记录表,学生记录整理,定期进行展示评价。

6.搭建学生展示活动平台,建立评价保障机制。

(1)每学年开展一次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活动。

(2)每学期开展一次创新实验作品、创意设计展示活动。

(3)每两周进行一次物理专题能力训练竞赛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多角度激励评价,与日常课堂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学期末评比班级、学校“创新之星”、“制作之星”、“智慧之星”等荣誉称号。

7.建立保障机制,打造学科特色文化。

(1)学校成立优势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开展优势学科建设研究活动。

(2)建设基础实验室、数字科技角、创客工作室,对实验室、工作室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文化建设。

为师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供硬件、环境保障。

(3)提供教师培训、教研时间和经费的支持。

(4)保障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供应。

高标准配齐配足实验器材,及时更新、补充新型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课的有序、有效开展。

(5)建立教师激励性评价制度。

四、预期成果

1.开发《物理拓展实验》、《物理与生活》、《实践化问题研究》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资料。

2.物理课程校本化实施有效做法总结。

3.教师研究课堂的优秀课例、资源、反思形成论文并发表。

4.通过每学期物理成绩数据、问卷进行对比分析,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等学科素养明显提升。

5.教师、学生创新实验作品,参与各类比赛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