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977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题解析版.docx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解析版

202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公路上禁止汽车“超速”行驶

C.汽车超载时,要卸下部分货物   D.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这个力的作用

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3、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

C.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

D.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

4、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

A.继续做加速运动

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D.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不需要控制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也随之消失

6、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重力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

8、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

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9、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其惯性(  )

A.先不变后变大B.保持不变C.先变大后不变D.逐渐变大

10、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人具有惯性

1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安全气囊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12、如图,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1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

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

1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寸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

16、下列交通提示用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A.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    B.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

C.保持车距           D.靠右行驶

17、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

18、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m/s。

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

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

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

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

没有影响

二、填空题

19、如图是奥运项目中的多人划艇,人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划艇具有_________。

20、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或者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1、乘客在公交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的语音提示。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提醒的道理

                      22、今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多雨天气,行驶的后方车司机看到不远处的前车后立即刹车,由于_______仍撞到前车,造成追尾事故。

23、女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引起了国人的“太空热”.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被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的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得越远,根本无法再次敲击.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由于具有      而与锤子发生相对运动,钢砂运动产生相互摩擦,锤子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击物体的难题.

24、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19岁的隋文静搭档22岁的韩聪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摘得双人自由滑银牌,首次站上了世锦赛的领奖台。

在两人沿直线匀速向前滑行的过程中,他们不蹬地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                  ,说明了                        。

25、如图是歼﹣15战机在“辽宁号”航号上起降的情景,在阻拦索的拉力作用下,歼﹣15减速停下,这是因为      .起飞时,歼﹣15的发动机加速向后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战机向前加速飞离甲板.此时歼﹣15的惯性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辽宁”号航母的惯性.

26、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球离手后,由于         继续向上运动;

27、 国际赛事都是通过同步卫星(如图)转播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      是静止的。

“静止”的卫星        惯性(选填“具有”或“不具有”)。

28、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烧杯)具有惯性.

29、正在行驶的自行车刹车后,由于       仍能在水平路面上滑行一段距离,自行车被称为是很好的绿色交通工具,理由是               (说出一种合理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30、物理实验课堂上,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

(2)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  (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的揭示了: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1、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

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

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选填:

“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选填:

“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

“同一”或“不同”)高度处释放;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体将  .

(3)在上述

(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W2.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

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考点】惯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

(1)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对有水的水杯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

(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A、因为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当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在向上运动,故A错误;

B、手握有水的水杯静止在空中,则受力平衡,分析可知,水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此外,杯内的水有重力,会对杯子产生压力,在这几个力的作用下,水杯保持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如果选择与太阳东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它就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3、C【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也能更好的防止它带来的危害.

【解答】解: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了解身后的情况,与惯性无关,故A错误;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是为了减小跳绳时克服体重做功,有利于增加跳绳的次数,与惯性无关,故B错误;

C、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如果只刹前闸,自行车的前轮停止运动,后轮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发生事故,故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故C正确;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跳的更远,即是有利的,故D错误.

故选:

C.

4、D【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当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小车原来是运动的,当撤去外力之后,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小车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5、C【分析】

(1)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可知: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由此实验经过推理,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惯性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

A、实验时应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因此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故A错误;

B、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

C、如果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小车停止运动时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让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时,需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才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6、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1)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者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解:

A、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会仍然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B

【考点】惯性.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惯性的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解答】解:

A、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射出时的速度所以仍能在空中飞行,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A不合题意;

B、苹果沿竖直方向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B符合题意;

C、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C不合题意;

D、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B【考点】惯性.

【分析】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

【解答】解:

A、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故A不符合题意;

B、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故B符合题意;

C、拍打窗帘时,灰尘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窗帘,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标枪运动员掷标枪前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考点】惯性.

【分析】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

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只是速度的变化,所以,动车的惯性保持不变,故B正确.

故选B.

10、【考点】惯性.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运动和力.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

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成两部分:

发生改变的和不变的.

11、D 

12、【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

(1)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解答】解:

A、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二力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明信片被弹飞,明信片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静止在明信片上,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故C正确;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落入杯中,故D正确.

故选A.

13、B

14、B

15、C

16、D

17、C

18、D

二、填空题

19、相互的   惯性      

20、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21、因为原来车和人是静止的,当车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后倾倒,所以公交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扶手”的语音提示

22、惯性

23、惯性;内.

【点评】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摩擦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对本题中的现象做出解释.

24、受到摩擦阻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试题分析:

他们不蹬地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只受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他们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

考点:

力与运动

【原创说明】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25、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惯性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26、运动状态;惯性。

27、地球、具有

28、解:

如图,原来水在烧杯里很平稳,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水、水杯和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现在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向右倾,说明车在减速.

故答案为:

匀速;减速;水.

29、惯性 污染小等

三、实验,探究题

30、【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使小车在开始时的速度相同,据此分析为何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力和运动的确切关系.

【解答】解: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

(2)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作用,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3)根据实验现象,小车因为受到阻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进一步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

(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

(2)受非平衡力;(3)改变.

31、【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

(1)要探究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则应使小球的速度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2)实验目的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控制小球的初速度要相同;通过小球的运动距离反应速度的变化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进而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假如不受力的情况.

(3)小球消耗的动能都克服摩擦力做功了,根据小球原来动能的大小比较做功的多少;

(4)要探究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控制车的质量、路面相同而车的速度不同.

【解答】解: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球的速度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应让小球从相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等,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由实验结果可知,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球运动的距离越大,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本实验中,小球的动能都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了,由于小球质量和速度相同,所以三次的动能相同,做的功也相同;

(4)要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使速度不同但质量相同的小球撞击木块,由图乙知,小球的质量不同,这种设计不合理.

故答案为:

(1)不同;同一;

(2)同一;做匀速直线运动;(3)等于;(4)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