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931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2018届高三四校联考卷(三)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伯利克里说:

“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

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

反映了

(  )

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

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

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4.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

但《大明律》中却规定:

“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6.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

7.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B.核能C.煤炭D.电力

8.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9.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10.据《史记》载:

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

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

”田子方答:

“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11.新中国前30年,我国教育发生过三次大的失误或冲击,即1957年“反右”扩大化对教育的冲击,1958~1960年教育革命中出现的急于求成等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10年对教育的严重破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前30年教育未取得成绩

B.失误或冲击的根本原因是“左”的错误

C.新中国前30年高考制度未中断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最终完全建立

12.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

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部分,共2题,共37分)

13.(14)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二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4(23分).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文豪雨果说: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贝多芬说: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

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列举这一派别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代表作品。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

属于哪一流派?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前曰本遣外使团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

……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

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

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

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漸薄。

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

——《欧罗巴州政俗总论》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

(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

(2)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措施,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6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中国国民党政府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会谈的意愿。

……11月2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表示当如约前往埃及与罗斯福、丘吉尔会晤。

9日,罗斯福正式电邀蒋介石于21日抵达开罗。

丘吉尔也致电蒋介石,表示将“藉此良机,不仅得以相互承认,并得以共同商讨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敌人,获得完全之胜利,以及相互保证同盟国间将来各方面之工作,以促进其安全和繁荣。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已比较明朗的情况下,美、英、中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处理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

《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三地同时发表。

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

——载自新华网《战史今日12.1:

开罗宣言发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等国对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所持的态度,并分析《开罗宣言》公布的历史意义。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底,列宁说:

“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

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

材料二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

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

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题干时间:

18世纪中叶,题干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真正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只是名义上仍保留权力,故选D项。

A、B两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史实,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朱元璋对元朝灭亡原因的认识,“元之大弊”在于“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朱元璋认为“人君”必须“躬揽庶政”,于是废除了丞相,因此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D两项不正确。

内阁是明成祖设立的,A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反映了集体主义的特色,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民主发展程度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公民政治才能的现状情况,故A项错误;从材料来看,确实有公民是不关心城邦事务的,这就是“废物”,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大明律》只是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不能说明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龙凤在古代是封建皇族象征,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维护的是皇权,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大明律》规定主要体现的是强化皇权,不是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官府严禁民间织造违禁龙凤,并不是规范行业秩序,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出现了汽机等新型的交通工具,新式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6.【答案】D

【解析】从图片“石油,地球,吞下地球”信息来看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芝加哥大学获得残羹冷炙,其用意在抨击洛克菲勒用助学美化自己,故选D项。

A、B两项不全面,不能完全体现吞并的图片信息。

C项无法体现洛克菲勒的野心。

7.【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即将过去,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气时代即将到来,据此选D项正确。

水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动力,故排除项A;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故排除C项;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B项。

8.【答案】B

【解析】A说法颠倒,应是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如秦朝焚书坑儒也是如此;C不对,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的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说;D不对,这与题干“大一统”局面没有关系。

9.【答案】A

【解析】观察图表,可以看出,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翻译书籍的文科数量逐渐增多,科技类书籍逐渐减少,故A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魏太子下车,向……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受到诸侯国的重用,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士人轻视功名利禄与题意相悖,故排除。

C、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11.【答案】B

【解析】由于“左”的错误,我国教育在新中国前30年出现过三次大的失误或冲击,故选B项。

A项错在“未取得成绩”,新中国前3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中断,排除C项;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12.【答案】B

【解析】“‘历’者,过也,传也”说明“历”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说明记载历史应实事求是,故选B项。

A项说法仅符合“历”的原意,故排除;材料强调历史是对过往事实的文字记载与“书籍”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2)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解析】第

(1)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关;第

(2)问,紧扣上面的问题,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多角度分析。

14.【答案】

(1)共同点:

都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

时代特征:

法国大革命的迅速发展,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大陆。

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

(2)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代表画家:

莫奈、凡高。

代表作品:

《日出·印象》、《向日葵》。

(3)《等待戈多》。

现代荒诞派。

贝克特。

特点:

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解析】第

(1)问,雨果、德拉克洛瓦、贝多芬都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时代特征。

(2)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罗列得出。

第(3)问,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等待戈多”和写作的特点。

15.【答案】

(1)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

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

(2)“废藩置县”,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殖产兴业”,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解析】

(1)“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

......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

……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从生活追求、勤劳致富逐私利、上层参政意识浓等回答;

(2)考察明治维新的进步性,从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回答即可。

16.【答案】

(1)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盟国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已比较明朗;激励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减轻美英战争压力。

(2)态度:

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意义:

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日本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加强了同盟国之间的合作,对加速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解析】

(1)结合当时二战局势,各战场战争进程,敌我双发情况等角度对会议背景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英美态度,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美在中国领土问题上的态度予以概括表述;第二小问开罗宣言的意义,则可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各战场局势及对中国的意义等角度予以分析。

17.【答案】

(1)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自由支配;工业上,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并恢复私人小企业,同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

这种政策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解析】从材料一中的“1921年”“粮食税”等字眼不难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部分恢复私营企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