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909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docx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

  篇一:

第七讲中国古代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

  第七讲中国古代向往平等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反专制思想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产生的具有特殊性的政治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开始逐步衰落的时期,也是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在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出现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求冲破思想禁区,反对旧的权威和旧的思想统治,提出了具有民主气息的反专制思想。

反专制思想是对儒家传统尊君观念的反动。

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把封建君主说成是代天行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始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期间,时有在野土人发出非君的呼声,但在长夜漫漫的封建社会中,仅仅是微弱的力量,但这些呼声并没有消失,到了元代特别是明清之际,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了这些思想成果。

他们发扬了孟子“君为轻”思想的积极因素,吸收了鲍敬言的无君论和《无能子》中的非君观念,形成并发展了反专制思想。

反专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邓牧、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

  反专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线索之一,基本上是在宋元明清的历史时期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思想表现形式,是封建专制行将没落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的思想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形成阶段,主要以邓牧为代表。

邓牧作为元代初期的进步思想家,他通过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大胆地抨击了封建专制,成为反专制思想的先驱,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的形成。

  二是发展阶段,主要以李贽为代表。

李贽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当时,封建专制的种种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作为时代的叛逆者对封建专制提出了挑战,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抑尊辟圣,这些基本思想的提出是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三是完善阶段,主要以黄宗羲和顾炎武为代表。

黄宗羲目睹了明朝末年封建专制腐朽的现状,经历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农民起义的风浪,以及身遭官僚大地主阶级政治迫害的严酷现实,对明王朝的封建专制强烈不满,他以显示自己特点的猛烈抨击的方式,提出了“君为害”的口号,以及为削弱封建君权的分治主张,

  是达一时期反专制思想进一步完善的标志。

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力陈君主个人专权的弊端、分权众治的长处,并主张经世致用,使他的反专制思想付诸实践,提出了诸如“保天下匹夫有责”、“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引古筹今”、“拨乱涤污”等脍炙人口的名言,表现了他的深刻思想,从而标志着反专制思想发展到完善阶段。

  一、鲍敬言的无君思想

  鲍敬言是西晋之际的思想家,“好老庄之术”,其全部思想已无法考证。

他的无君论思想记载在葛洪的《抱朴子·诘鲍篇》中。

主要内容如下:

  

(一)古者无君,胜于今世。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

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汛然不系,恢而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

山无蹊径、泽无舟梁,川谷不通,则不相并兼;士众不聚,则不相攻伐。

”认为这是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那里,没有国家,没有君主,也没有战争,没有君臣等级,这是对无君理想的描述。

  

(二)君主是强者凌弱,智者诈愚的产物。

他正确在认识到君主产生的根源在人类社会内部,并进而指出君主制度的暴虐本质。

  (三)君主的统治违背人民意愿。

人性本来就是自由不受束缚的,但君主制度“捕飞禽以供华玩,穿本完之鼻,绊天放之脚”。

君主制度成为人民身上的枷锁。

因而,君主的统治不但于人民无益,反而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一是剥削民众,致使民众贫困、痛苦,二是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

  鲍敬言还指出,即使是最开明的君主,也不如无君。

君主试图治理天下,却使天下越治越乱。

要想根除社会动乱的根源,只有废除君主制,回到无君无臣的黄金时代。

  鲍敬言的无君论虽然有强烈的复古倾向,但他对君主制度的批判还是非常深刻的。

  与他争论的葛洪则坚持有君论的观点。

认为君主专制符合自然法则,君主的产生为了造福人民,君主可以节制人好利的本性。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也曾表达过无君无臣的思想,认为君主专制实即“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脆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

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

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大人先生传,转引自曹德本主编:

《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

  二、《无能子》否定圣人、君王和纲常的政治思想

  《无能子》是晚唐无名氏的著作。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06页)《无能子》大约成书于887年前后,作者曾登仕籍,后避乱遁世,隐姓埋名,是一个淡泊名利、愤世嫉俗的土人。

  《无能子》政治思想的特点是:

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为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朴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封建礼教、君主制度,走向了否定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的极端。

无能子的社会政治观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它反映了某些崇尚道家思想的士人的政治意识,在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自然、无为的天理论

  自然、无为、无心的天理论是无能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无能子的宇宙观是元气自然论。

《无能子》开宗明义,提出了天地人及万物皆以“混吨一气”为始基,在气的运行中繁衍生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未分,混沌一炁。

一炁(同“气”字)充溢,分为二仪”,“天地既位,阴阳炁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无能子·圣过》,以下引该书仅注篇名)。

由阴阳之气化育出来的天地万物“同出于一”,是生而平等的。

万类生而平等,没有高低尊卑之分。

因此,最初的自然秩序处于一种无差别的状态。

“所以大古时,裸虫与鳞毛羽甲杂处,雌雄牝牡,自然相合,无男女夫妇之别,父子兄弟之序,夏巢冬穴,无宫室之制。

茹毛饮血,无百谷之食。

”(《圣过》)在无能子看来,这种无差别、无文化、无司牧,纯任自然的社会秩序是最理想的,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与此相悖的。

  无能子认为圣人是人类社会的罪人。

  圣人的罪过之一是以“强名”区别万物,把不平等强加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圣人硬性区别人与虫,“强名之日人”,将万物置于人的主宰之下,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圣人又强行分辨“夫妇之别,父子兄弟之序”,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接下来,圣人强行破坏“无尊无卑”的社会关系,区分人类的贵贱等

  差,“强建之,乃君乃臣”。

“名一为君,名众为臣”,这就设立了“一可役众,众不得凌一”的君主制度。

“于是有君臣之分,尊卑之节”,进而有了“贵贱之等”、“贫富之差”(以上见《无能子·圣过》)。

  圣人的罪过之二是宣扬纲常名教,愚弄人心,离间世人。

“夫无所孝慈者,孝慈大下;有所孝慈者,孝慈一家。

一家之孝慈未弊,则以情相苦,而孝慈反为累矣。

弊则伪,伪则父子兄弟将有嫌怨者矣。

”(《无能子·质妄》)圣人强凋血亲关系和父慈子孝,使人们有亲疏之别,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

这不仅会离间父于兄弟,还会使人变得虚伪。

  圣人的罪过之三是倡义乱世,开启了人类的物欲和争心。

圣人区别贵贱上下,“既而贱慕贵,贫慕富,而人之争心生焉”。

“争则夺,夺则乱。

”圣人为了抑制争夺,“立仁义忠信之教、礼乐之章以拘之”,这又开启了荣辱是非之心,使“人情繁而怠,怠而诈,诈而益乱”(《无能子·老君说}))。

  圣人的罪过之四是以严酷的统治造成了广大民众的疾苦。

圣人为了治乱世,弭纷争,“不得已乃设刑法与兵以制之”,从而导致“覆家亡国之祸,绵绵不绝,生民困贫夭折之苦,漫漫不止”。

  总之,圣人“强分贵贱尊卑以激其争,强为仁义礼乐以倾其真,强行刑法征伐以残其生”(《无能子·圣过。

),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合理和无限的苦难。

圣人创制度,立纲常,行教化,施刑政,开启祸端,摧残人性,使人类社会离万类天然平等的理想境界越来越远。

  无能子认为,君主政治是万恶之源。

他蔑视王权,认为所谓的帝王尊严毫无价值可言。

帝王称谓是硬性编造的,“夫强名者,众人皆能为之”。

人人皆可自为,何贵之有?

况且天下之大,四海之内,“十分之中,山岳江海有其半,蛮夷戎狄有其三,中国所有,一二而已”。

因此,“夫中国天子之贵,在十分天下一二分中,征伐战争之内,自尊者尔”。

更不用说,帝王非神非圣。

许多帝王为争天下,穷嗜欲,“战争杀戮,不知纪极,尽人之性命,得己之所欲,仁者不忍言也”。

这种角色悖逆天理,灭裂人性,无可称道。

  无能子的治国主张,简言之,即“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蹂于刀几则烂矣(无能子·老君说》)。

这种治国论蕴含两层意思:

一是摒弃礼乐典章、伦理纲常、刑法权谋,否则“诱动人情”,导致“民之有心”,反而越治越乱;二是顺应自然和时势,使人类社会重返无主无从、人兽混同的境界,所谓“夫鱼相忘于江湖,人

  相忘于自然,各适矣”(《无能子·质妄》)。

无能子认为,实现理想境界的最佳途径是将“民之有心者,研之以无,澄之以虚”(《无能子·真修》),一旦把民众的不平之心磨平,使之无欲无心,无知无党,世道就太平了。

而实行这种治术的主体是“为无心”的“圣人”。

“圣人虽有心,其用也体乎天地(”《无能子·范蠡说》),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所以有能力把人类引人理想社会。

由此可见,具有无君论倾向的无能子并没有从圣贤主义文化中解脱出来。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人们歌颂制礼作乐的圣人。

艳羡穷奢极欲的帝王,敬畏不可侵犯的王权,企盼圣明仁慈的君主。

无能子却独排众议,斥之以罪过,投之以轻蔑,将圣人和帝王列为人类社会罪人。

人们纷纷把君臣父子名分、忠孝节义观念、贵贱尊卑之别奉为天经地义,视为人类纪纲、从尊君王、明等分、立纲常中去寻求解救乱世的灵丹妙药。

无能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君主制度、等级名分、伦理纲常斥为智者愚民、强者凌弱的产物、方术,是人间种种不平的根源。

他从万类天然平等观点出发,否定了宗法制、等级制和君主制的合理性,把汉魏以来道家流派中的社会批判思想向前发展了一步。

但是,无能子从绝对自然主义的角度去体认人类社会,批判君主制度,把“生命贫困,夭折之苦”归咎于个别智者、圣人,归咎于文明的发展,因此无法找到拯溺救危的切实途径。

  三、元代的邓牧的“平等”政治思想

  宋末元初,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伴随着王朝更替而愈益加剧。

一些土人对社会现实拉有强烈的批判态度,向住着太平盛世。

他们的思想学说与统治思想格格不入,被视为异端。

邓牧就是其代表人物。

  邓牧(1247一1306年)宁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正史无传,身世不祥。

据的洞霄官图志《邓文行先生传》载,他少时喜读《庄子》、《列子》。

成年后,鄙薄名利,历览名山大川。

南宋亡后,遁入余杭大涤山中的道观洞霄宫隐居。

元朝统治者派人请他出山做官.坚辞不就。

邓牧别号“九锁山人”,自号”三教外人”,以示归隐,不入于儒、佛、道正宗之个。

著有《伯牙琴》,初为六十余篇,亡佚过半。

  《伯牙琴》虽篇章不全,且时常有“世外放旷之谈,古初荒远之论”(《四库全书·伯牙琴提要》),笼罩老庄出世思想的色彩,但邓牧并非忘情于“世事人道”

  篇二:

中国教育体制弊端

  中国教育体制弊端

  指导教师:

王兰

  组员:

胡皓阳李亮王翰高伟王群郭春景

  当今世界,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中古农业文明时代,仅凭原始体力肉搏取胜的“体才力战争”;演化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凭借人造机械取胜的“机械战争”;发展到现在、未来,已是凭快速信息、先进知识的脑力创造取胜的“知识战争”,在竞争面前,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唯一法宝。

在一定程度上,达尔文的“优胜劣淘”法则依然适用,但未来世界的优胜者,不再是发动暴力战争的杀戮者,而是属于那个教育更普及,文化发展更发达的民族。

诚如最近美国教育委员会所宣扬的:

“如果还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倾注全力不断改革我们的教育!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问题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关乎国家的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这是我们选取《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这个课题的直接动因。

  课题确定后,组员们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小组讨论。

研讨讨论的目的是使全小组的成员能深入了解课题,并对所研究的问题达成共识,并确定调查的对象。

并交流了各自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想法,第二步是进行文献查阅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在图书馆及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资料采集photo

  第三步是进行调查采访。

在这一过程是最辛苦和劳累的在开展调查之前我们调查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如下: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给各类人群做了问卷,其结果经我们统计如下:

  另外,我们还倾听了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photo

  最后一步我们进行汇总和撰写研究报告。

  主体报告内容:

据这次调查所的资料如下

  历史就是一条河。

自然的河澜汗成灾,于是有鲧之捍洪、禹之导水,以让自然的河听命于人。

后人循堤溯源,早已不见了当年捍洪导水的壮举,只见到那被不断修改的堤坝。

人写的历史,就象这堤坝。

散落在河中的文字和真实存在的人物,早已随着河水的更新而无影无踪,只有那充满筑堤者意志影响的堤坝,还静静地躺在大风扬起的灰尘中。

也许,世人的冷漠,会让堤坝溃于蚁穴;也许,人们会踏上堤坝,去想象一下那久已消逝的历史。

但是,倘若你也想做一个筑堤人,想踏勘旧时的堤坝而去追寻筑堤者的精神,也许你应当做的是:

“体悟历史。

  二百年前,西欧最落后的德意志,以“未开化”闻名,当英法两强并起,主导欧洲时代的时候,普鲁士人还在德意志的黑森林边上,茹毛饮血、烤火维生,当时“法国革命”后拿破伦趁机成立专制军事政权,依仗兵强马壮,一再发动对西班牙、义大利和普鲁士的侵略战争,攻城掠地。

1807普鲁士败于拿破仑,迫使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

这最终刺激了德意志的觉醒,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当时欧洲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都通称哲学家)费希特在对他的国家深入研究之后,发表他的:

《告德意志人民书》,大声疾呼“教育复国”“教育救国”。

他把当时还不为人知的菲斯泰齐,推崇得与复活基督教的马丁.路德齐名。

并最终说服普鲁士总理,在内外交困之际,忍痛拨出巨款,选派出一个由二十四名精英组成的“教育考察团”,远到名声遐迩的瑞士取经。

  当时法国和后来的英国也派了留学生到瑞士,但规模零散,学习时间短,仅一年或几个月。

只有德国深刻理解教育落后的后果,所以坚持在菲斯泰洛奇那里学习三年之久。

这些精英回到德国仅几个月,德国就拟好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法》,明确宣告德国人民,战败挨打的原因就是教育落后。

它强制性规定德国公民接受免费教育,规定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九年以上,由国家提供经费的“义务教育”,违犯者将遭到法律的严酷制裁。

这一教育革命的直接结果,使德国人口素质迅速提高,国家摆脱封闭愚昧,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迅速崛起。

  中国本该也是世界教圣的故乡”其实这种赞誉是从西方的角度看出发的,联合国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列名第一的仍是中国的孔子,他比西方最早同级别的文化大师,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伯拉图等人还要早一到两个世纪。

孔子最早倡导的“有教无类”,身体力行“仁者爱人”的儒家教育,孔子应该是人类更伟大的教育家,并且他比菲斯泰洛奇的年代要早两千三百多年(孔子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只可惜中国近百年来保守落后的历史,使中国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在今天暗淡无光了。

我国教育的发展又如何呢?

那时的中国还是在半封建半殖民时期,高等教育事业非常落后。

1947年全国仅有高等学校207所,在校学生15.46万人。

当时外国控制的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占很大比重。

多数高等学校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沿海一些省份。

1912-1947年在高等学校毕业生仅21万人,而且科类结构极不合理。

  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旧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根本性改造,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五年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高等教学事业才有了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才取得了成就,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初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多种层次、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数1065所,其中:

大学、学院626所,专科学校365所,短期职业大学83所。

校数比解放初期1949年的205所增长4.2倍。

普通高等学校已开设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11个学科830多种专业。

现有在校研究生9.8万人,本科生141.7万人,专科生111.8万人,分别比1949增长155倍、14.1倍和48.5倍。

普通高等学校还举办函授、夜大学,在校学生达到82.7万人。

  1993年全国有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农民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等各种成人高等学校1183所,成人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达到103.6万人。

整个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39.8万人。

  二、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方面:

  从1949年至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培养研究生毕业生29.8万人,本专科毕业生917.1万人,相当于解放前累计毕业生数的45倍。

此外,成人高等学校还培养本科毕业生738.4万人。

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等专门人才。

  从198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到1993年全国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72个,专业点2407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22个,专业点8203个;学士学位授予单位607个。

到1992年已有11950人获得博士学位,234146人获得硕士学位,265多万人获得学士学位。

硕士生和部分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已基本做到立足国内。

我国已在107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立了416个国家重点学科。

全国初步形成一批学科门类基本齐全、指导力量比较雄厚、科研基础比较扎实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但这对于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央央大国来说还是相当落后的。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人就教育我,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后来,慢慢的这话没人提了。

而据我所做的调查,世界上目前可产一万多种芯片,而我国目前只能生产三百多种。

但是我国的现状却让我心里很难过,现在一天到晚做数理化,最后又究竟做出了什么?

我们偌大一个中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各行各业,能拿出手的东西有多少?

他究竟教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

对我们学生的教育内容就是课本,学生的学习就是做作业,衡量各级教育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

学生整天就是忙于上课,做作业。

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全部,因为考试的标准也就是看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掌握的情况。

因此,最终我们学生只会随大溜,说什么都相信,不敢独立思考;只会模仿,仿古崇外,不会创造性的思考,最好的学生也就是能读死书,会死读书,最后读书死。

不要怪我们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早就给

  篇三: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蔡青卉教育学1216202412026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隋开皇七年隋文帝设立开始,至清末公元1905年光绪帝废除,一共实行了1300年。

这项用于封建君主选拔人才的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下面就其产生的利弊两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科举制度的优势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人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明清的林则徐等。

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人了新的活力,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

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观念。

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律,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

  4.推动文化发展,造就重学之风,“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至今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进而发扬和丰富其内容,并且由于这样一种不限门第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提供给许多人摆脱困境、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贫富贵贱皆重视教育的重学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权利执行者的文化素质,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科举实际上是封建专制统治独裁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叫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皇帝的工具和奴隶,行为准则是按皇帝的意志办事。

而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并不是看中一个人的才干。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这样造

  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

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3、科举考试引导人们严重地脱离现实,使封建文化教育畸形发展。

由于科举制度是一般中下层子弟入仕参政的唯一途径,一旦科考及第,名权利三者全收,所以应试者趋之若鹜。

但其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束缚了人们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最终败坏了学风,腐蚀了心灵。

  4、科举制度导致官本位思想。

科举考试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一旦及第就会被授予官职,晋身于地主统治阶级。

特别是平民百姓,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参加科举是最佳的选择,所谓“入而优则仕”。

所以参加科举的人,大都是冲着功名利禄而去,滋生了延续至今的官本位思想。

而且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弊端)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三、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有利也有弊,对当代文化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

科举制度虽诞生在古代封建社会,是

  为封建阶级统治服务的,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一无是处,要彻底否定。

科举制度不仅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在历史的不断更迭以及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中,应当明白,在人才的选拔上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